本刊特約記者 袁國豪 李亞楠
一方是位于中原地區(qū)的國家級貧困縣,一方是經濟快速發(fā)展的“豫東明珠”;一方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盛產優(yōu)質農產品,一方有先進的思想理念和優(yōu)秀企業(yè)。自2018年永城市結對幫扶虞城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始,雙方共謀發(fā)展,密切合作,開啟了攜手共進的新天地。
盛夏時節(jié),驕陽似火,記者來到虞城縣大侯鄉(xiāng)張平樓村的蔬菜種植大棚。走進大棚,個大碧綠的西瓜圓滾滾地排列在地上,紅彤彤的西紅柿沉甸甸地掛滿枝頭,在向人們展示豐收的喜悅;脆生生的黃瓜也不甘示弱,爭先恐后地爬滿了藤枝,在陽光照射下顯得尤其誘人。
“永城市給我們村建了8個日光溫室大棚,我承包了4個。種了一棚西紅柿,兩棚西瓜,一棚西葫蘆,西瓜是五一前上市,一畝地畝產5000公斤,效益3萬多元。我還雇了15個貧困戶幫忙,現在他們都脫了貧。”蔬菜大棚的承包人之一張偉看到記者到來,興高采烈地介紹道。
據了解,為了幫助張平樓村貧困戶盡快脫貧,2018年永城市即為虞城縣所有貧困村每村注入5萬元村集體經濟資金進行幫扶。同時還積極參與虞城縣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等措施,加快發(fā)展貧困村集體經濟。
“我們能夠早日實現脫貧,和永城市對我們的幫扶分不開。去年永城給我們村投資了100多萬,建養(yǎng)殖大棚。我們自己又投資了四五十萬。通過建大棚帶動貧困戶搞養(yǎng)殖,每年收益能賺四五十萬?!睆埰綐谴妩h支部書記郭文峰告訴記者。
隨著氣溫的上升,在劉店鄉(xiāng)丁李樓村蔬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村民們都在大棚里忙碌,有的給新種的西瓜苗打杈除草,有的在查看剛剛出土的土豆長勢,有的給剛平整的地塊施肥。
“說起蔬菜種植,田里的農民個個都是種植能手。種植技術不是問題,100多個大棚管理起來也不是太難。唯有銷路不暢,以前讓我很頭疼,好東西賣不了好價錢?!倍±顦谴妩h支部書記張煜提起幫扶之前的情況,忍不住打開了話匣子?!霸塾莱鞘匈Y金注入方面的幫扶以及對我們村實行的‘消費扶貧’政策,既提高了村集體經濟的收入,又專門購買我們的產品,讓農產品有了自己的銷路。產品賣出去了,村民自然也就富起來了,貧困戶們也通過這樣的幫扶政策成功脫貧?!睆堨险f。
“2019年,永城市積極幫助虞城縣打通產業(yè)扶貧全產業(yè)鏈,開展消費扶貧工作,助力脫貧攻堅,全年共組織消費扶貧專場5次,采購物品價值1419.22萬元?!庇莱鞘薪Y對幫扶虞城縣派駐工作隊隊長萬風雷告訴記者。
“現在我們養(yǎng)殖了3萬多只鴨子,有6個大棚。每年凈收入5萬元左右。這都多虧了永城市對我們合作社的幫扶政策,才讓我們村的貧困戶都及早脫了貧。”提到永城市的幫扶情況,李茍莊村精準扶貧種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的負責人沙振國一邊在棚里撿拾鴨蛋,一邊給記者介紹養(yǎng)鴨場的經營情況。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18年以來永城市結對幫扶虞城縣脫貧攻堅工作,嚴格按照上級關于開展結對幫扶貧困縣工作的要求,落實幫扶責任,不僅多次舉辦人才招聘會、開辦各類培訓班進行人才支援,還專門派駐了工作隊,其中掛職處級干部一人。而為了更好地幫助虞城縣脫貧摘帽,永城市委、市政府撥出8000余萬元的專項扶貧基金,用于投入結對幫扶虞城縣工作。
“下一步,永城市將進一步加強和虞城縣之間結對幫扶工作,在財政援助、人才資源、勞動力轉移等方面,繼續(xù)加大投入,幫助虞城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萬風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