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省無錫市洛社初級中學(xué)先鋒文學(xué)社 陳思含
母親說,外婆以前是裁縫,什么衣服都自己做,手藝堪稱一絕。隨著歲月的流逝,外婆漸漸老去,但陪伴了她幾十年光陰的老縫紉機,依舊锃亮。
在我的童年記憶里,老縫紉機的“吱呀”聲是我最熟悉的聲音。外婆總是坐在窗前,戴著老花鏡,瞇著眼,小心翼翼地做著針線活。溫暖的陽光灑在她的身上??粗@溫馨的場景,我就會覺得,外婆與老縫紉機像是交心的故知,有著無言的默契。
大大小小的紐扣與布料是我童年最有趣的玩具。年幼的我踩著木質(zhì)的縫紉機踏板,將布料放在即將落下的縫針下面,然后盯著一上一下的縫針,心里滿是激動。但我的技術(shù)終究不是專業(yè)的,踩了幾腳,縫針和布料就緊緊地攪在一起,不動彈了。而外婆在旁邊樂呵呵地望著我,溫柔地摸摸我的頭,然后一點一點地幫我收拾殘局。
在縫紉機的陪伴下,我從幼稚的小不點漸漸長成一個少年,也漸漸忘記了那臺老縫紉機。只有外婆,每天都會將它擦拭一遍,用她滿是皺紋的手撫著那布滿劃痕的桌面,眼中是無盡的懷念;然后又將布蓋上,慢慢地退出那放著縫紉機的房間。
我不知道外婆和縫紉機之間有多少故事,卻明白她對它有很深的感情。這種感情,是旁人無法理解的。
現(xiàn)在,老縫紉機依舊在那間房里。它如此幸運,承載了三代人的溫情回憶。
點評
熟悉的老物件承載著老一輩人的情懷和故事,也承載了外婆留給小作者的溫馨回憶。行文樸實恬淡,有情懷,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