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紅菊:天各一方真情守候,共同建設美麗新疆

      2020-12-31 07:26李靜
      伴侶 2020年12期
      關鍵詞:外公新疆丈夫

      李靜

      2020年11月,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李紅菊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當新聞聯播報道頒獎盛況時,兒子張倍健難抑內心的激動,第一時間打來電話說:“媽媽,你真棒!曾經我以你為榜樣,現在我依然為你感到驕傲!”丈夫張凱山雖不善言辭,卻仍然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在微信上為妻子點了一個大大的“贊”。“父子倆的舉動,真的讓我百感交集!”李紅菊向筆者坦言,曾經的一幕幕情景像幻燈片一樣在她眼前浮現……

      光榮入伍進新疆? 且把他鄉(xiāng)作故鄉(xiāng)

      李紅菊1970年2月出生在山東德州,高考以3分之差與大學失之交臂,當時李紅菊非??鄲?,正當她為是否復讀舉棋不定之際,外公對她說:“好兒女志在四方!”正是這句話點醒了她。外公的話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李紅菊從小最聽外公的話,因為外公是李紅菊最佩服的人,是李紅菊心目中了不起的大英雄。外公李月亭21歲就參加了抗日戰(zhàn)爭,26歲時擔任西北野戰(zhàn)軍二縱隊解放團排長,在解放戰(zhàn)爭中戰(zhàn)功赫赫,1948年4月任西北野戰(zhàn)軍二軍六師十六團七連副指導員,身經百戰(zhàn),之后隨部隊進入新疆,在新疆軍區(qū)任職,被授予中校軍銜,還獲得過“解放勛章”和“勝利功勛章”。李紅菊從小是聽著外公的戰(zhàn)斗故事長大的,成為外公那樣的軍人是她兒時的夢想。那時恰逢新疆南疆軍區(qū)正在征兵,李紅菊毫不猶豫報了名,通過政審、體檢等程序,李紅菊于1987年11月應征入伍。

      李紅菊成為了南疆軍區(qū)門診部的一名醫(yī)務人員,山東姑娘能吃苦的個性在她身上展露無遺,為了減少患者輸液時的痛苦,她在自己的手上不停地練習扎針,雖然她的手被扎得青一塊紫一塊,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因為輸液時動作穩(wěn)準輕而倍受患者好評。

      四年的時光倏忽而過,退役在即何去何從?她面臨兩難抉擇。她想回山東德州,那里有她的父母,她很想念二老;她也想留在喀什,她喜歡這里香甜的瓜果和濃郁的民族風情。實在無法取舍時,她想出了一個辦法,分別在小紙條上寫下“去”“留”二字,以抓鬮的方式定去留。“當我手上握著‘留字時,竟歡喜得哽咽起來。”李紅菊深知,在不知不覺中她已深深愛上了新疆這片土地。之后,她成為喀什地區(qū)葉城縣稅務局的一員。她留下了,這一留,便是一輩子。

      執(zhí)子之手結連理? 風風雨雨兩處棲

      李紅菊與丈夫張凱山經人介紹相識,張凱山出生在河北邯鄲,父母都是農民,農村生活造就了他樸實敦厚且吃苦耐勞的性格,他從武漢軍事經濟學院畢業(yè)后,服從組織分配來到喀什葉城兵站。

      李紅菊與張凱山的戀愛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有的只是離多聚少的現實,但李紅菊認為:一個熱愛祖國的人,才是值得托付終身的人。

      “一個女人能變成女漢子,全是被逼出來的!”在李紅菊真誠的笑聲里,時光回溯到1994年12月,那是她和丈夫張凱山舉辦婚禮的日子?;槎Y前夕張凱山赴阿里執(zhí)行任務,葉城縣的新房是李紅菊一個人布置的,家具也是李紅菊一個人購置的,就連雙人床都是李紅菊一個人拼裝的。婚禮前一天,張凱山才趕回來,婚禮一結束,他又匆匆上山了。

      不久,兩人的愛情結晶悄然降臨,李紅菊孕期反應大,但她咬牙堅持著,沒耽誤一天工作,也沒向丈夫訴一聲苦。1996年3月兒子出生時,張凱山正在山上巡邏,李紅菊只是將母子平安的消息捎給丈夫,讓他安心工作不要擔心家里,自己默默承擔了一切。

      兒子張倍健年幼時體質不好,三天兩頭感冒發(fā)燒,有一天半夜,孩子突發(fā)高燒,她背著孩子去看病,路上沒有一輛出租車,也沒有一家診所開門,李紅菊一邊跑一邊哭,她覺得自己太委屈,都快撐不住了,可是即便如此她也依然沒有驚擾丈夫。

      我明白丈夫也很愛這個家,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我們不能拖他的后腿。”李紅菊對丈夫抱有始終不變的理解與支持。“好在兒子很懂事,每當我加班,他就泡方便面、吃餅干,說能照顧好自己,讓我放心,等我回到家,他已經躺在沙發(fā)上睡著了。”李紅菊的聲音哽咽了,時至今日,往事依然令她動容。兒子如此懂事和體貼,給李紅菊莫大的安慰,每當這時,她就感到如沐春風、如飲甘泉,所有的苦累頓時煙消云散。

      有一年,李紅菊在工作時不慎摔了一跤,導致右腳踝處骨折,她不僅要照顧住院的自己,還要拄著雙拐給孩子做飯。一次,她想給自己倒杯水喝,卻只聽“哐當”一聲杯子掉在了地上,望著滿地的玻璃渣,她欲哭無淚。兒子要打電話向父親訴苦,但被李紅菊阻止了。兒子仰起小臉問:“媽媽,別人家都是爸爸媽媽和孩子在一起,我們家為什么只有咱們倆?”李紅菊說:“爸爸和大家在一起呀!”什么是大家、小家,什么是責任、擔當,李紅菊一一道來,兒子點點頭,似乎聽懂了。

      每年除夕,張凱山都要替戰(zhàn)士們站哨,好讓戰(zhàn)士們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李紅菊就帶著兒子到哨所去看望丈夫。皓月當空,星星閃閃爍爍,國旗迎風飄揚,父親手握沖鋒槍,兒子手持一把木劍,自豪地說:“我長大也要像爸爸一樣保衛(wèi)國家!”

      千里送兒去當兵? 只身奔赴帕米爾

      2014年,張倍健夢想成真,18歲的他順利考入武漢軍事經濟學院,湊巧與父親是同一所大學。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2016年7月,武漢市發(fā)生洪災,張倍健隨部隊參加抗洪救災,臨行前他告訴母親要去執(zhí)行緊急任務,就匆匆掛斷了電話。等李紅菊反應過來再撥回去,電話那頭已是盲音,接下來三天手機都無人接聽,第四天手機已關機。短短的四天對于李紅菊來說就像一個世紀那么漫長,她寢食難安,陷入無邊的擔憂和煎熬之中。直到第五天,李紅菊在一篇報道上看到了兒子與戰(zhàn)友們在抗洪搶險一線奮戰(zhàn)的圖片,她懸著的心才終于落了下來,淚水奪眶而出。她仔細端詳著,看到孩子們肩扛手拎幾十公斤的砂土袋,滿身泥土,來回奔跑;看到孩子們躺在又冷又硬的水泥地上,卻睡得那么香甜……在倍感自豪和欣慰的同時,又感到一陣陣的心疼。

      2017年,李紅菊面臨著人生的又一次抉擇,組織決定平調她去塔什庫爾干縣任職,塔縣距離北京5200公里,是全國唯一和三個國家接壤的自治縣,有800多公里的邊境線,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氧氣只有平原地區(qū)的一半,被稱作“生命的禁區(qū)”。其實她的內心也有糾結,但在組織征求她意見的時候,她只是故作輕松地說了一句:“家里就我一個人,到哪兒都是家?!?/p>

      盡管李紅菊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可是塔縣的艱難環(huán)境一再突破她的想象。

      李紅菊多次赴塔縣各鄉(xiāng)鎮(zhèn)宣傳城鄉(xiāng)居民養(yǎng)老保險征繳政策,在趕赴距縣城180公里、海拔5000米的馬爾洋途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傾刻間鵝毛大雪鋪天蓋地,車窗外變成白茫茫一片,視線也變得模糊起來。道路一側是傾斜成六七十度的大山、陡坡,另一側是萬丈懸崖,稍有不慎就會車毀人亡。大石頭從陡坡上滾落是常有的事,每每這時李紅菊就和同事下車搬移石頭,原本2個小時的車程,卻要用5個小時才能抵達。

      塔縣的天氣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有一次李紅菊在去宣傳減稅降費政策的途中,突然狂風肆虐,七八級的大風推著人跑,飛沙走石拍打在臉上,火辣辣地疼,黃土飛揚,嗆得她睜不開眼睛,很快她就變成了地里刨出的“土人”,連耳朵眼里都是土。她擔心隨身攜帶的宣傳冊會被風沙揉皺弄臟,就將冊子塞進懷里,緊緊地抱住,倒退著走。有納稅人贊嘆:“想不到看上去這么恬靜柔弱的一個人,卻有如此大的膽量和勇氣,她不畏艱險的態(tài)度真讓人佩服。”

      2018年實施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李紅菊擔任當地稅務局改革辦主任,為確保改革工作在最基層平穩(wěn)落地,從改革動員到籌備掛牌,從建立機制到規(guī)范操作,從系統(tǒng)配置到數據清理,從掛圖作戰(zhàn)到對表推進,李紅菊都嚴格把關,逐一落實。

      因為連續(xù)加班,她身體極度不適,但她仍堅守崗位,輕傷不下火線。直至感到喉嚨間有一雙無形的手掐得她喘不過氣來,她才去醫(yī)院檢查,診斷結果竟然是甲狀腺癌,醫(yī)生建議她馬上做手術。而此時李紅菊心里想的卻是改革正在關鍵期,自己不能缺席。四個月后,改革順利完成,李紅菊才去做手術,因為需要家屬簽字,李紅菊不得不將病情告訴丈夫。張凱山風塵仆仆趕到醫(yī)院,他生怕失去李紅菊,緊緊握著妻子的手,卻依然說不出一句甜蜜的話。他怨自己太失職,兒子出生,他不在;孩子成長,他也不在;岳母天天盼女婿轉業(yè)后帶著女兒回內地,直至去世也沒盼到;結婚二十四年,他和妻子在一起的時光不足五年。他欠妻子的太多太多,這一次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失去李紅菊。手術很成功,張凱山如釋重負,他望著妻子蒼白的面容一個勁兒地傻笑,笑著笑著卻流下了眼淚。李紅菊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說:“他照顧了我一周,這一周對于我們來說彌足珍貴,雖然丈夫笨手笨腳,但我已感到很幸福?!?/p>

      天各一方遙相望? 相濡以沫共奮斗

      李紅菊一家三口駐守在新疆三個地方,共同守護著祖國的西大門。她與丈夫相聚400公里,與兒子相聚2000公里。

      雖然天各一方,但一家三口總會互相鼓勵、互相牽掛,每個人的點滴進步都會換來其他兩人的喝彩和贊譽。張凱山是部隊上的業(yè)務能手,曾榮立三等功,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審計先進個人、優(yōu)秀機關干部,每次得到家人的贊譽,他都會由衷地說:“軍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們的一半!”張倍健在新疆某汽車運輸團從班長、排長到連長,一路走來,曾榮獲抗洪先鋒、優(yōu)秀基層干部等榮譽稱號,他在部隊的大熔爐里鍛煉并成長起來。

      “我們一家人已經五年沒在一起吃年夜飯了,去年春節(jié)兒子看到別人家團圓的場面非常羨慕,他就用手機軟件拼了一張全家?!痹绞欠昴赀^節(jié),李紅菊一家就越忙,丈夫要執(zhí)勤,兒子要站崗,李紅菊要帶班。一家三口總是用他們特有的方式——手機視頻吃團圓飯,這頓飯,吃得有滋有味,吃得終生難忘。

      李紅菊注定是個閑不住的人。2020年春節(jié)李紅菊和十幾位干部在單位值班,大年初五,李紅菊接到一個陌生來電:“通過大數據篩查,你曾經是一名軍隊醫(yī)務人員,目前新冠疫情來勢兇猛,如果需要你去鄉(xiāng)村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你是否同意?”在李紅菊的心目中,“若有戰(zhàn),召必回”是她永恒的誓言,她毫不猶豫地回答:“保證完成任務!”第二天,她穿上防護服,背起藥箱,奔赴塔縣稅務局駐村點拜什庫爾干村,迅速開展全村消殺工作,為村民測量體溫、發(fā)放消毒液和防疫口罩、送面送菜……那段日子,李紅菊仿佛回到了28年前當兵時的青春歲月,她的腳步格外堅定。

      時代不會辜負每一個為之奮斗的人,2019年李紅菊被國家稅務總局評為“中國好稅官”,被新疆總工會評為“最美職工”,被譽為“喀什十大感動人物”,榮獲“開發(fā)建設新疆獎章”,被授予“新疆優(yōu)秀共產黨員”“新疆三好職工”“部隊好軍嫂”等榮譽稱號,榮立“三等功”3次;2020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她的家庭連續(xù)五年被評為新疆“五好家庭”。

      回想起一同走過的風雨人生路,李紅菊感慨萬分:“家人的理解、信任和鼓勵,是我毅然前行的強大動力?!睆埍督≌f:“我們一家三口從未分離過,我們的心始終在一起!”張凱山對李紅菊依然是那句承諾:“等我退休了,天天陪著你!”

      責編/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

      猜你喜歡
      外公新疆丈夫
      傍晚
      安慰
      外公的節(jié)日
      外公的呼嚕
      新疆多怪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新疆對外開放一類口岸
      新疆小巴郎
      怎樣保護丈夫的健康
      津南区| 罗源县| 竹北市| 海淀区| 德格县| 房山区| 通州市| 乳源| 鄂托克旗| 台南市| 攀枝花市| 威远县| 贵溪市| 镇江市| 荔浦县| 莱西市| 城口县| 嵊州市| 静海县| 城口县| 二手房| 濉溪县| 陆丰市| 龙海市| 祁连县| 绥芬河市| 建阳市| 丹巴县| 常宁市| 东安县| 金塔县| 高唐县| 克拉玛依市| 夏邑县| 当涂县| 阳西县| 定襄县| 台南县| 泾阳县| 靖州|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