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易娜
(江西省修水縣大橋鎮(zhèn)中學 江西九江 332400)
英語課程標準中對語言技能提出了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目標要求,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運用的技能,讓學生敢于去說英語,有利于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且在素質(zhì)教育的推行下,英語教學越發(fā)注重英語的實用性,與過去的填鴨式教育和應試教育不同,素質(zhì)教育下的英語教學要求教師必須抓好學生學習英語的實用性,即學生走出校園后能繼續(xù)將英語用于人際交往和工作學習中。如今科技發(fā)達,科技教學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課堂教學,能夠擺脫學生只能依靠教師進行英語練習的單一教學局面。
科技教學的應用并沒有給英語課堂帶來更多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依舊進步緩慢,我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及課堂教學情況,發(fā)現(xiàn)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首先要讓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下面我將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情況談談如何開口說英語。
單詞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敲門磚,也是學生學習英語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但是由于學習單詞的環(huán)節(jié)比較重復枯燥,學生剛從小學步入初中,英語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shù)學生不愿意進行單詞的記憶和背誦,也比較逃避單詞的聽寫檢查環(huán)節(jié)。為了緩解學生對單詞學習的抵抗情緒,我將重復的單詞抄寫換成重復的聽單詞,在早讀課上和課前播放英語單詞的跟讀,利用聽覺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正確記憶單詞的讀音。學生在一段時間的重復聽單詞后,在后期的跟讀環(huán)節(jié)中明顯敢于開口了。
初一的英語課程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設計和教材方面都是以基礎應用為主,單詞大多表示具體的事物,對話也是日常生活、學習方面的口語練習,因此,新課程學習環(huán)節(jié),我會利用多媒體播放或準備具體的事物,將要學習的單詞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容有個直觀的感受。在課堂上,我格外注意學生的口語練習,在課上分別安排“師帶生”即老師示讀、學生跟讀的練習;“生帶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小組練習環(huán)節(jié),盡量讓學生多次張口練習。
在口語練習環(huán)節(jié),我會適當降低英語句子的難度,使其更符合實際日常的應用,比如,在課程“It’s raining!”中,在課程結(jié)束后,我就立馬用英語問今天外面是什么天氣,學生們立馬回答“It’s sunny”,我又接著問“這么好的天氣,What do you want to do?”這個問題不僅簡單,還能讓學生隨意發(fā)揮,學生爭先恐后地用剛學到的英語句子回答,最后每個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都能用英語句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再遇到上課回答問題,學生們都不再懼怕老師點名起來讀句子,反而都爭著舉手回答。
增加課堂上的小組口語練習,能讓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帶動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進行練習,還能降低比較害羞內(nèi)向、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開口練習英語學生的壓力,讓他在小組之中能夠大膽練習。在課堂上我也以身作則,對話盡量用符合課本教學的英語口語與學生對話,有時上課遇到學生走思,我也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點醒他,故意叫他起來回答一些很簡單的問題,類似“What’s Jeff doing?”這種問題,既讓他能夠回答出老師的提問,順便練習一下口語,又不至于讓學生感到尷尬,還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重新帶回課堂之上。
學習英語的目的最終是讓學生能夠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之中,因此,對英語的練習還應該從課堂中延伸到課堂之外,讓學生每見一物就能夠想起如何用英語表達。課堂之上我經(jīng)常給學生安排“情景劇扮演活動”,給學生構(gòu)建場景去分角色扮演書中的人物再去對話,消除學生對當眾展示英語的恐懼感;或者利用一小段時間,帶領學生排演一出“英語情景劇”。這個活動極大地引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每個學生都希望能夠扮演其中的一個角色。有個學生是班里的后進生,但是他比較活潑大膽,表現(xiàn)力強,經(jīng)常被推薦上去表演話劇,在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之后,他對英語學習的熱情直線上升,英語成績很快就突飛猛進,連他班主任看見了都大為驚奇。
學生對“情景劇扮演活動”的喜愛超出我的想象,甚至大家集體請求我讓他們自己投票選演英語節(jié)目,我同意后,學生們發(fā)揮了自己超強的想象力和模仿力,上演節(jié)目里面的對話甚至超過了他們這個年紀階段學習的英語句子,但是他們一點兒也沒有覺得困難和枯燥,反而樂在其中。在角色扮演游戲之后,學生們對開口練習英語不再感到害怕、不再羞于開口,甚至充滿了期待。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極大地點燃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也讓我看到了創(chuàng)新英語課程模式的方向,在此基礎上,我還增加了時間更少、節(jié)奏更快的英語小品表演,讓學生學會了英語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結(jié)合;從課本知識出發(fā)組織教學班級內(nèi)的英語調(diào)查小問卷;課前課后增加了英語猜謎小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更大程度上促進學生開口練習英語、學習英語,讓學生學會挖掘英語在生活中的聯(lián)系和妙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從英語單詞到口語練習,學生的學習從來離不開張口,教師要讓學生敢于開口、不懼于開口、樂于開口,通過開發(fā)不同的英語學習資源,營造貼近生活的英語運用場景,讓學生在聽、讀之后能根據(jù)情景和語感說出和寫出自己的想法,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從而理解英語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激發(fā)他們自身主動學習英語,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