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瑤
(廣東省吳川市振文中學 廣東湛江 524573)
初中信息技術是一門比較重要的課程,現(xiàn)在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教育部門也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增強學生信息技術、開拓學生智力發(fā)展的重要課程。對于學生來說,掌握信息技術這一能力,能夠解決以后生活、生存中關于信息技術的問題,對學生當前及畢業(yè)以后的生存發(fā)展都有重要意義。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比較基礎的學科,可為以后學習信息技術和生活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奠定基礎,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可以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提升其實際應用能力,通過對于教學方式的改革,老師可以構建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氛圍,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提高信息技術水平。
對于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教師應該首先著重于教學模式的轉變,把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這種模式轉變?yōu)閹熒餐接?、共同學習的新模式,讓學生深入學習信息技術,提高學習效率[1]。
例如,教學“用程序求解問題”時,教師首先要把教學中用到的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制作成視頻模式供學生觀看,其內容主要構成為:計算機的基本組成部分、了解計算機程序、運用程序解決問題。首先,計算機的基本組成:顯示器、鼠標、鍵盤、機箱、主板、顯卡、內存、硬盤、CPU、攝像頭、掃描儀、打印機。并讓學生在斷開電源、安全的前提下去熟悉、觸摸這些東西,并做好記錄,熟悉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以便后續(xù)使用。計算機程序: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組成,機器語言是指電子計算機使用的方式是“0”和“1”組成的二進制數(shù),二進制是計算機的語言基礎。匯編語言:為了減輕使用計算機語言編程的繁瑣,人類對其進行了改進,用一些簡單的英文字母、符號串來代替一個特定指令的二進制串。高級語言:BASIC(True basiq Qbasiv Virual Basic )、C、C++、PASAL、FORTAN、智能化語言、(LISP、Prolog)等。通過對這些內容的講解,讓學生對計算機程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隨后讓學生互相討論,把最后總結出的問題和知識點與老師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從而更深入地掌握信息技術。最后要求學生通過學校的學習內網下載加密程序并運行、體會程序,課余時間,老師應該要求學生查找資料,進一步了解用程序解決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后的學習興趣是學習初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關鍵,所以,老師應該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這一課程的興趣,只有學生積極地學習信息技術,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達到學習深度,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這樣高效課堂才會有意義。
例如,教學“用函數(shù)進行計算”時,教師首先應該將函數(shù)計算的過程做成視頻信息供學生學習觀看,展現(xiàn)其主要內容,將重要知識點和難點現(xiàn)象詳細講解。通過視頻可以看到函數(shù)基本的調用、編輯方法,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函數(shù)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通過視頻中的講解和學習,讓學生探索函數(shù)的使用方法,了解信息技術在生活中數(shù)據(jù)處理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運用函數(shù)進行統(tǒng)計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教師利用課本資源再加入自己的設計,通過教學視頻的形式進行講解,能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函數(shù),函數(shù)是一些預設定功能模塊,對于一些參數(shù)的特定數(shù)值,按特定順序或結構進行計算,返回特定的值的形式。Excel函數(shù)是公式的特殊形式,是Excel自帶的內部公式,是執(zhí)行計算、分析等處理數(shù)據(jù)任務的特殊公式。讓學生學會使用函數(shù)進行數(shù)據(jù)計算,在理論中學會實踐,在實踐中學會如何運用到生活中。老師教會學生使用函數(shù)計算數(shù)據(jù)以后,可以布置一個學生感興趣的任務:把上個月的學習成績表共享到學生計算機屏幕,讓學生用函數(shù)計算本班學生的學習成績分數(shù),分別計算個人總分和三科總分成績。通過這些小任務,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興趣地做任務,讓學生積極學習課程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初中信息技術這一課程不同于其他語數(shù)外等課程,它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主要強調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培養(yǎng)學生親自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教師檢測和觀察學生掌握信息技術運用水平的唯一方法,因此,在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教學時,只有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反復實踐,把遇到的問題不斷整理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才能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2]。
例如,教學“Python入門”時,教師首先通過互聯(lián)網收集一些關于編程的資料,首先要對此部分知識的資料進行整理,也要收集一些關于編程的課外資料,統(tǒng)一做成影像資料。上課時首先提問學生什么是編程,然后隨后展開教學,播放影像資料。讓學生理解編程是什么,編程就是告訴計算機要做什么,計算機只是一個沒有生命的計算機器,它們自己什么都不會做,需要使用者輸入程序和指令來使用計算機。計算機內部使用二進制,需要編程軟件來翻譯我們的意思和意圖傳遞給計算機,最常用的語言有:C、C++、C#、VB等。但是計算機的基礎語言是Python,學好Python能讓學生更快地理解其他程序語言,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敏捷、知識吸收更快,還能讓學生學習更多英文。然后,教師對學生展開實踐教學,計算機非常擅長運算,它被設計出來的初期目的就是提高運算效率。教師下一步應該教學生進行編程教學,通過Python shell菜單欄file new Windows創(chuàng)建;快捷鍵是CTRL加N,此時新程序窗口標題欄顯示“Untitled”(未命名),首先要給程序命名,比如要把程序命名為“我是學生”,在程序1第一個程序寫到“我愛吃蘋果”。然后print“我愛吃蘋果”,然后我們班一共有30名學生,就來30個蘋果。Print“學生*30”然后保存/另存程序文檔,輸入完指令后通過快捷鍵:Ctrl+N保存,或者另存為save As快捷鍵是:Ctrl+shift+S。輸入完程序名稱后,一定不要忘了加“.py”,否則程序中看不到程序中命令的顏色和Windows不知道該用什么程序來打開這個文件。隨后教師再進行一邊演示,讓學生加深印象,然后互相討論幾分鐘開始實踐操作,給出任意題目,讓學生進行編程實踐,通過學生反復的動手實踐讓其熟悉編程,加深印象,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編程這一基礎,從而達到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的目的和價值[3]。
綜上所述,基于教學做合一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及應用,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學質量,老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授課時,首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提升課堂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授課時多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斷地讓學生自己去學、練、做、從而讓學生熟練掌握信息技術這一技能,為以后深入學習信息基礎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