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剛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杏林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0)
學生自我管理就是指學生遵守法律規(guī)章制度、約束自己行為、自我調節(jié)情緒,進行自我完善的過程。當前,學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學生學習熱情,降低了思想政治傳播效果,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思維提升、自我管理的實現和人文關懷的養(yǎng)成。這也構成本文研究的起點。
傳統(tǒng)意義上,思想政治課受教學生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具有一定知識儲備的學生、普通學生和學困生。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說,對于具有一定知識儲備的學生而言,其本身一依照自身所具有學段資源、經驗第一時間對于教學做出反應。而對于普通學生和一般學生而言,他們教學需要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列出計劃,繼而對知識結構信息全面升級。大數據時代,基于自我管理的理念,思政課受教者主體地位逐漸走向多元化,公眾主體關系更為復雜,全員參與特征更為明顯。例如,對于普通學生而言,學校教學組織者角色發(fā)生了改變。從內部來看,受教者不再僅僅局限于具有一定知識儲備的學生,而逐漸發(fā)生知識習得過程的下移。從學校外部來看,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移動互聯技術躍升,使得幾乎所有學校都能夠利用所得數據進行全面的信息化思政教學。更重要的是,大數據情況下,教師思政教學服務在大數據中得到有機整合,學生和教師根據教學中的大數據中得來需求反饋,有效調整教學設計,增加課堂的創(chuàng)造性,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完善思政內容推廣政策,優(yōu)化教學實施服務,促進教學內容改觀,推動學校思政教育發(fā)展,更好解決供需之間矛盾,為思政教學水平躍升奠定堅實基礎。
從思政教學組織方式來看,傳統(tǒng)意義上,學校思政教學和學生知識習得過程具有極強的配置效果。思政教學機制能夠有效地影響學校正常運作,課堂與學生知識習得過程、師生之間的知識習得過程、學校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知識習得過程,共同構成了學生思政知識習得過程的基本體系。正常情況下,知識習得過程配置更為強調小組授課和集中授課兩種方式。其中,集中授課主要是指在組織系統(tǒng)內教學的能力最終集中到最教師手中。小組授課教學則是指在組織系統(tǒng)中將知識習得過程分散至各個層次、各個小組及個人,確保知識習得過程有效落實到位階較低每一個學生身上。大數據時代,思政教學的組織結構和教學方式都發(fā)生了深刻而重大的變化。一方面,從思政教學組織環(huán)境角度來說,不確定性、不穩(wěn)定性日益增多,知識習得過程配置從過去集中授課逐漸向小組授課過渡。伴隨著信息量急劇增加,數據爆炸性增長,環(huán)境不確定性提高,知識習得過程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多角度特征更為突出,要求將思政教學落實到大單元和學生個體身上。另一方面,學校的思政教學組織也呈現出扁平化結構類型。扁平化組織結構降低教學實施鏈條,縮短教學實施模式層級較多、鏈條較長造成信息失真與脫節(jié)。橫向上,部門過多容易造成推諉扯皮,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采取扁平化思政教學模式,壓縮思政教學實施層級,縮短知識與信息鏈條,提高課堂運作效率。
傳統(tǒng)的教學系統(tǒng)是一種具有單向度結構模式,多采用線性的教學分析套路。在傳統(tǒng)意義上,教學組織結構在現代大數據時代具有優(yōu)勢得不到有效展示,拉低了學校教學組織者的水平和效率,不利于促進學校整體績效的提升。傳統(tǒng)教學體系的格局,仍然采用金字塔式的教學模式,由頂層領導作出教學后層層傳遞。教學的結果較為片面,主觀缺乏部門配合,容易出現失誤。在大數據時代,教學支持體系改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結構化模型,更強調數據圖形化、影像化、聲音化等非結構數據,借助可視化的分析平臺,智能化的數據挖掘和內存分析技術,有效化解云服務平臺基礎上的教學信息、服務推送機制,滿足大數據時代對于教學效率的追求和教學準確性的提升,更需要自我管理技術完善?;谧晕夜芾?,在教學支持體系上,更為強調數據庫建立、模型方法使用、知識庫與方法庫的拓展與延伸。
2.1.1 完善學生自我管理的思政教學目標
現實中,有的學生學習意識相對欠缺,主動學習思想政治的知識不夠能力不足,主動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積極性不夠;有的學校思想政治概念理論解讀闡釋不夠,歷史細節(jié)表述相對模糊,重大歷史問題、重要歷史人物事跡宣傳不足。這些短板弱化了學生學習熱情,降低了思想政治傳播效果,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思維和人文關懷養(yǎng)成。為此,要借助互聯網資源生態(tài)資源來推進知識融合,既學會相應思想政治文化知識,也增強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學校要充分發(fā)掘自身學校特色優(yōu)勢,展示學校自身的精神文化素養(yǎng)和思想政治設施特點,挖掘思想政治校本教材資源,促進思想政治發(fā)展辦學特色。在此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對于師資力量提升,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師資發(fā)展隊伍,促進教育水平整體提升。
2.1.2 創(chuàng)新教學實踐指向與理論拓展相結合的范式
要堅持思政教育范式與教育實踐在路向上的結合的創(chuàng)新性,確保教育教學活動不走偏、不單一,恪守正確方向和嚴格學術規(guī)范,聚焦并積極回應學生關切和社會熱點,秉持求新求變的基本理念,聚焦社會學校和家庭各種資源優(yōu)勢和思想政治學科特性,讓思想政治學習教育的內容真正在學生中入腦入心。教師要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德施教,把教育教學活動與培養(yǎng)人才有機結合起來,把教育學生統(tǒng)一于教學之中,把社會問題解決和思想政治理論統(tǒng)一起來,實現正確教學渠道開發(fā),完成全方位的人才培養(yǎng)。
2.1.3 強調教師自我管理的指導基本路徑
思想政治學習教育強調教師運用思想政治知識指導學生明確人生發(fā)展路徑。移動互聯時代,互聯網技術成為推動社會思潮發(fā)展重要支撐,互聯網平臺成為思想政治學習、紅色基因傳承重要陣地。廣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者,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課程體系中去,貫穿到教學實踐過程,真正把理論講清楚,把方法講透徹,把概念講明白,避免形式化的問題。要積極運用課外資源,通過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方法,邀請各領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突破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的客觀問題。尤其是,針對當前國內國外形勢、政治經濟特點、社會發(fā)展路向,將專題講座引入到學生課堂上來。
2.2.1 健全學生自我管理組織建設
根據組織方式的區(qū)別,我國目前高校的學生組織可以分為正式與非正式兩種。其中,正式組織是基于學校的明文規(guī)定成立的,按照國家和社會要求設置的組織機構,旨在完善學生在思想政治、文化素質、教育層次等各方面要求,助力學校培養(yǎng)有素質人才。非正式組織也具有較強結構系統(tǒng),以精神導向和情感約束作為行為影響的重要基石。非正式組織更加注重學生自動自發(fā)、社會興趣、知識結構和特殊感情,是正式組織的補充,沒有相關正式計劃,多由成員自發(fā)完成。在學校組織發(fā)展的過程中,要堅持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組織管理理念,由傳統(tǒng)意義上的硬性知識管理轉變?yōu)楝F代扁平化模式下的軟性管理。確保學校的硬性管理與自我的軟性管理之間的有機結合。同時,要積極拓展全新的開放式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實現組織管理與學生自我管理的雙向良性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組織優(yōu)化管理水平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生搭建展示個人風采,提高個人自信的平臺要完善民主管理的基本模式,促進自我管理組織不斷實現科學化、制度化、民主化的途徑和進程,在大學生心中樹立起公平公正公開的判斷標準,形成有利于大學生自我發(fā)展的精神品格。
2.2.2 注重自我管理的形式創(chuàng)新
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要積極發(fā)揮互聯網技術推動作用和平臺功能,引導學生線上與線下結合,找準教學切入點,筑牢網絡意識形態(tài)陣地。圍繞當前學生在接受能力思想、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特點,借助教育教學手段和體驗式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營造自由、民主、平等、和諧教學氛圍。具體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運用貼近實際形式,積極破解理論課程重點難點堵點問題,推出相應實踐活動。例如,可以通過組織論文撰寫比賽、微視頻拍攝大賽、辯論賽、優(yōu)秀征文活動,把冰冷理論和蒼白說教變?yōu)橛新曈猩珜嵺`活動,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思想政治教學持續(xù)優(yōu)化,落實紅色基因傳承的思政教學初衷。
2.2.3 強化自我管理的組織保障
要加強制度保障,健全組織發(fā)展的規(guī)章制度體系,通過相應的文件形式和具體辦法的形式,將自我管理的各個流程、各個環(huán)節(jié)規(guī)范化制度化。要提供物質層面的保障,健全組織體系,充分利用專門的思想政治教學教師大學生活動中心和學術報告廳,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減少學生因為場地緊缺經費不足設備落后而造成的。硬件困境要強化活動載體的建設,立足學生實際,按照服務學生的要求,設置與學生緊密相關的崗位,建立健全學生的自治體系要采取分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層次同學在接受能力、思想領悟力、實踐落實力等不足,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開展積極自由的討論,變傳統(tǒng)教授式課堂、封閉式教學,為啟發(fā)性課堂、開放性教學,促進學生由被動聽轉化為主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