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浩, 畢雪亮, 劉維凱, 徐月慶, 宋明星, 邵 帥
(1. 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黑龍江大慶 163318;2. 中國石油集團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工程技術(shù)研究院,黑龍江大慶 163413;3. 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黑龍江大慶 163453)
目前,國內(nèi)外隨鉆測量傳輸技術(shù)主要有2種:一種依靠鉆井液脈沖,一種依靠電磁信號[1]。鉆井液脈沖傳輸速率很慢,且在一些氣井中無法使用,也不符合自動化鉆井的趨勢。而電磁隨鉆測量(EMMWD)技術(shù)以電磁波為載波,具有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快、通信方式簡單等優(yōu)點[2],因此成為近年來的研究重點。例如,熊皓等人[3]基于等效傳輸線理論,建立了鉆柱、地層電阻率和發(fā)射頻率與EM-MWD信號傳輸深度的理論模型;范業(yè)活等人[4]建立了“分段均勻傳輸線”理論模型,利用現(xiàn)場試驗結(jié)果進行了驗證,得到了影響信號傳輸?shù)闹饕蛩厥堑貙与娮杪?、載波頻率和鉆柱電阻率的結(jié)論;邵春等人[5]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接地發(fā)射電極對EM-MWD信號傳輸?shù)挠绊懀⑻岢鲂盘柦邮招Чc發(fā)射電極直徑存在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R. Mugoya等人[6]從基礎(chǔ)電磁理論出發(fā),分析了不同信號頻率、不同地層電阻率下EM-MWD信號的衰減特性。但是,EM-MWD信號在地層中傳輸時受地層電阻率影響很大。為了保證傳輸效果,一般將井下鉆柱作為偶極子天線,輻射電磁波[7]。這樣,鉆柱既是輻射天線又是傳導電流的傳輸介質(zhì)[8],其自身屬性勢必會對EM-MWD信號的傳輸效果產(chǎn)生影響。但對此,目前國內(nèi)外鮮有研究。為此,筆者基于等效傳輸線法分析了EM-MWD信號信道、建立了EM-MWD 信號理論模型,然后根據(jù)地面EM-MWD系統(tǒng)接收信號的效果,采用Ansys有限元軟件,分析了鉆柱外徑、橫截面積以及鉆柱上是否加套管、加套管長度等對EM-MWD信號傳輸?shù)挠绊懀云跒镋M-MWD系統(tǒng)的改進和設(shè)計提供參考。
EM-MWD系統(tǒng)的原理是:井下的隨鉆儀器捕獲鉆井及地層參數(shù)后,將原始信號傳輸至井下控制中心,經(jīng)過放大、調(diào)制等一系列操作后,加載于電磁信號經(jīng)發(fā)射機向外發(fā)射[9]。因此,井下EM-MWD信號傳輸?shù)男诺揽梢苑譃殂@井液、鉆柱和地層3部分[10]。
鉆井液作為連通井下與地面的循環(huán)介質(zhì),其成分非常復雜,且導電性不強,因此不是良好的傳輸介質(zhì)。鉆柱主要由鉆桿構(gòu)成,主要成分是鋼鐵,為良導體,利于井下交變電磁場的傳播。但鉆柱嵌于地層之中,兩者之間并沒有絕緣,因此,EM-MWD信號多以鉆柱、地層為共同傳輸媒介[11]。信號傳輸過程中,鉆柱向外輻射電磁波,鉆柱同時也是傳導電流的主要傳輸介質(zhì),在信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EM-MWD系統(tǒng)多利用絕緣短節(jié)將鉆柱上下截開,構(gòu)成非對稱的偶極子天線形式[12]。EM-MWD信號傳輸?shù)奈锢砟P腿鐖D1所示。
圖1 EM-MWD信號傳輸模型Fig.1 EM-MWD signal transmission model
目前,建立EM-MWD系統(tǒng)模型的方法主要有2種:一種是等效傳輸線法,一種是求場方程邊值法[13]。求場方程邊值法理論復雜,求解方程得到的結(jié)果常與實際相差很大。所以,國內(nèi)外學者多基于等效傳輸線法建立模型、分析,該方法也較為成熟。因此,筆者也利用等效傳輸線法,建立非均勻地層中EMMWD信號傳輸信道的理論模模。
實際傳輸中,由于傳輸介質(zhì)不斷發(fā)生變化,電場強度、磁場強度等變量可能是不連續(xù)的,而在經(jīng)典電磁場理論中要求這些變量必須連續(xù)分布。為了解決該問題,需要引進旋度變量[14]。EM-MWD信號在各地層中傳輸都應滿足麥克斯韋方程組,而麥克斯韋方程組中涉及旋度的公式為:
式中:H為磁場強度,A/m;l為導體回路長度,m;J為電流密度,A/m2;S為l所限定曲面的面積,m2;t為時間,s;D為電通量密度,C/m2;E為電場強度,V/m;B為磁通量密度,Wb/m。
根據(jù)等效傳輸線理論,作為“傳輸線”的上、下鉆柱均為帶電導體,并同時向地層中輻射能量,需要分別計算鉆柱、地層的電位變化,然后積分求和。而有限元分析法,其本質(zhì)是將求解微分方程的邊值問題轉(zhuǎn)化為等價的泛函求極值的變分問題,然后將場域劃分為有限個小的單元,通過求每個小單元中的極值得到原微分方程的近似解[15],其數(shù)學公式為:
式中:bk為所求有限元中所劃定單元得到的方程近似解;η為坐標軸;bi為補償系數(shù);h(x)為有限元模型中計算參數(shù)的極值;n為網(wǎng)格劃分的個數(shù)。
由式(1)和式(2)可推導出導電物體中傳導電流的電位差公式:
式中:V(x)為電位差,V;σ為電導率,S/m。
又因旋度空間中,矢量函數(shù)存在如下關(guān)系:
式中:?為哈密頓算符;G(η)為有限元求解中η點處的矢量函數(shù);η1,η2為有限元坐標中任意兩點處的矢量函數(shù)。
對式(3)、式(4)、式(5)進行積分變換,并應用于有限元模型,得兩點間的電位差為:
式中:Ji和Ji-1分別為有限元節(jié)點i和i-1處的電流密度,A/m2;σi為有限元節(jié)點i處的電導率,S/m。
由上述理論分析可知,計算兩點間的電位差,只需對井下電流回路上每點的電勢差積分求和。基于此,可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用以模擬分析EM-MWD信號在鉆柱中傳輸時的受影響情況。
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時,設(shè)定所鉆井為直井,井眼規(guī)則,鉆柱組合中所有工具的組成材料相同,地層分為3層并均為矩形;井徑0.2 m,鉆桿外徑127.0 mm,內(nèi)徑108.6 mm,壁厚9.2 mm,每根鉆桿長9.50 m,鉆桿間公接頭、母接頭為NC40型。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有限元分析模型示意Fig. 2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該有限元分析模型高800 m(z軸),長650 m(y軸),寬200 m(x軸),井眼位于模型長50 m、寬100 m處;絕緣短節(jié)長0.5 m,激勵長0.2 m,在距離井眼10 m處設(shè)置接收電極;地層中EM-MWD信號
2×106的發(fā)射頻率為10 Hz;鉆柱的電導率為S/m,激勵處電導率為5.8×107S/m,EM-MWD信號的發(fā)射功率為5 W;鉆井液的電阻率為5 Ω·m(忽略鉆井液在湍流狀態(tài)時對電磁信號傳輸?shù)挠绊懀?/p>
采用Ansys軟件求解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數(shù)值解,分析交變電場,規(guī)定最小分析步為6步,每步計算結(jié)果比上一步前進30%,每步的分析誤差為百分之一,最大分析步為20步。
由于需要將模型劃分為多個網(wǎng)格,通過這些網(wǎng)格將模型映射到參考域,然后對參考域進行計算,所以網(wǎng)格大小極為重要。為了保證結(jié)果準確,將鉆柱、激勵、絕緣短節(jié)、鉆井液網(wǎng)格的最大長度設(shè)為0.01 m。對于地層模型,其體積較大,應采用Ansys中的自適應網(wǎng)格。
利用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擬得到了EM-MWD電位與電流信號的截面云圖,分別如圖3、圖4所示。
圖3 EM-MWD電位模擬結(jié)果Fig.3 Results of EM-MWD electric potential simulation
圖4 EM-MWD電流模擬結(jié)果Fig.4 Results of EM-MWD current simulation
由圖3、圖4可知,EM-MWD電位和電流信號密度的分布是分層呈階梯狀的,井眼附近的電位最高、電流信號密度最強。這是因為,鉆柱在傳輸傳導電流和向地層輻射電磁波時,由于趨膚效應,電信號在弱導電體中傳輸過程中,電磁波會在導體中沿內(nèi)法線方向傳播、會靠近每層介質(zhì)的表面,且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16]。井眼附近(即鉆柱附近)信號最強,也證明鉆柱對信號傳輸具有重要影響。
為了明確鉆柱屬性對EM-MWD信號傳輸效果的具體影響,利用上述有限元分析模型,應用變量控制法(即只改變某一參數(shù),其他參數(shù)不變),通過反復求解,分析了鉆柱外徑、鉆柱橫截面積以及鉆柱上是否加套管、加套管長度等與EM-MWD信號傳輸間的關(guān)系。
目前鉆柱多為鋼質(zhì),傳輸EM-MWD信號會產(chǎn)生損耗。由電阻定律可知,導體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因此,鉆柱橫截面積越大導電效果越好[17]。實際生產(chǎn)中,最常用的是φ88.9、φ114.3和φ127.0 mm(壁厚分別為6.5,9.2和12.7 mm)等3種鉆柱[18]。為此,以外徑88.9 mm、內(nèi)徑76.0 mm和外徑127.0 mm、內(nèi)徑108.6 mm鉆柱為例,改變信號發(fā)射功率和信號頻率,分析單位長度鉆柱中EM-MWD信號的能量損耗,結(jié)果如圖5、圖6所示。
從圖5、圖6可以看出,隨著信號發(fā)射功率和頻率增大,EM-MWD信號在鉆柱中的能量損耗也相應增大。當信號發(fā)射頻率超過100 Hz時,鉆柱中信號的能量損耗顯著增加。
圖5 EM-MWD信號在外徑127.0 mm、內(nèi)徑108.6 mm鉆柱中的能量損耗Fig. 5 Energy loss of EM-MWD signal in the drill string with an outer diameter (OD) of 127.0 mm and an inner diameter (ID) of 108.6 mm
圖6 EM-MWD信號在外徑88.9 mm、內(nèi)徑76.0 mm鉆柱中的能量損耗Fig. 6 Energy loss of EM-MWD signal in the drill string with an OD of 88.9 mm and an ID of 76.0 mm
對比圖5和圖6發(fā)現(xiàn),外徑127.0 mm、內(nèi)徑108.6 mm鉆柱的橫截面積約為外徑88.9 mm、內(nèi)徑76.0 mm鉆柱的2倍,而前者的EM-MWD信號能量損耗,在發(fā)射功率為5 W時約為后者的4倍,在發(fā)射功率為10 W時約為后者的4.2倍,在發(fā)射功率達到20 W時約為后者的4.5倍。
可見,鉆柱的橫截面積、EM-MWD信號的發(fā)射頻率和發(fā)射功率,都對鉆柱中信號的能量損耗有很大影響。
在實際工程中鉆柱具有多種規(guī)格,不同規(guī)格的鉆柱其壁厚、外徑都不相同,且鉆柱內(nèi)存在的鉆井液為非良導體,這使EM-MWD信號在鉆柱中的傳輸變得較為復雜[19]。由上文可知壁厚6.5,9.2和12.7 mm具有較大代表性,因此設(shè)定壁厚為6.5,9.2和12.7 mm分析不同鉆柱外徑與地面接收到的信號強度的關(guān)系,得到地面接收到的EM-MWD信號強度與鉆柱外徑的關(guān)系曲線,如圖7所示。
圖7 不同壁厚條件下地面接收到的EM-MWD信號強度與鉆柱外徑的關(guān)系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MWD signal intensity received on the surface and the OD of drill strings under different wall thicknesses
由圖7可知,隨著鉆柱外徑增加地面接收到信號強度先快速升高后緩緩降低,這是因為,開始時鉆柱的橫截面積增大,EM-MWD信號整體的傳輸效果變好,但隨著鉆柱外徑進一步增大,鉆柱內(nèi)的鉆井液消耗了大部分能量。
由圖7還可以分析得出,不同規(guī)格的鉆柱,信號傳輸效果也不同。例如:壁厚為6.5 mm時,鉆柱外徑在40~80 mm間,地面接收到信號的強度較強且出現(xiàn)峰值;壁厚為9.2 mm時,鉆柱外徑在50~90 mm間,地面接收信號的強度較強且出現(xiàn)峰值;壁厚為12.7 mm時,鉆柱外徑在60~100 mm間,地面接收信號的強度較強且出現(xiàn)峰值??傮w看來,當壁厚與外徑的比在0.08~0.20之間時傳輸效果較好。
在鉆井施工中,為了提高鉆柱強度或為了隔離復雜地層,會下入套管,套管也會對EM-MWD信號傳輸產(chǎn)生影響。為此,在激勵處添加10 m長的套管,分析了有、無套管情況下鉆柱中電壓信號強度分布情況,如圖8所示。
圖8 有無套管兩種情況下鉆柱中電壓信號強度分布Fig. 8 Voltage signal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 drill strings with or without casing
由圖8可知,在激勵至鉆頭段EM-MWD信號強度衰減很快,有無套管對此段信號強度并無影響;經(jīng)過激勵之后,EM-MWD信號強度在鉆柱上衰減速度逐漸變?nèi)?。進一步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有套管時鉆柱上的電信號衰減速度更慢,尤其在套管段,與無套管相比,EM-MWD信號強度衰減速度明顯變緩。這說明套管對于電磁信號傳輸具有屏蔽作用,這有利于電磁信號在鉆柱中的傳輸。
分析了套管長度對鉆柱中EM-MWD信號傳輸?shù)木唧w影響,結(jié)果如圖9所示。
圖9 不同發(fā)射頻率、不同套管長度下鉆柱傳輸?shù)降孛娴男盘枏姸菷ig.9 Signal intensity transmitted to the surface und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frequencies and casing lengths
由圖9可知,當發(fā)射頻率在50 Hz以下時,套管形成的屏蔽電場對EM-MWD信號的傳輸影響較?。话l(fā)射信號為100 Hz時,套管會對EM-MWD信號傳輸產(chǎn)生較大影響。套管的長度對EM-MWD信號傳輸也具有一定影響,當套管長度大于40 m時,地面所接收信號強度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1)EM-MWD信號在鉆柱中傳輸時的能量損失隨發(fā)射功率和頻率增加而增加,且當頻率超過100 Hz時,能量損失明顯增加。鉆柱橫截面積與能量損耗之間存在一定比例關(guān)系,但總的來說鉆柱橫截面積越小,能量損失越少。
2)鉆柱規(guī)格會對鉆柱中EM-MWD信號的能量損耗、信號遙測深度產(chǎn)生影響。在鉆井施工中,鉆柱壁厚與外徑的比保持在0.08~0.20傳輸效果較好。
3)在鉆柱上加套管會形成屏蔽效應,相較未加套管時,地面接收到的EM-MWD信號減弱,但沿鉆柱傳輸?shù)腅M-MWD信號增強。當發(fā)射頻率在50 Hz以下時,套管形成的屏蔽電場對EM-MWD信號的傳輸影響較小。另外,鉆井施工中,在滿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將套管長度控制在40 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