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沽月
天氣漸冷,帽子、圍巾和手套紛紛發(fā)揮作用。我們也開始喜歡吃一些熱騰騰的東西,比如冬夜里的烤紅薯、銅爐火鍋里的涮羊肉。古人也眷(juàn)戀冬天里的溫暖,他們吟詠天地間白茫茫的空寂,也留意生活里的煙火氣。
雪中的暖爐和美酒
冬天里,古人會做什么呢?他們寫詩、喝酒、賞雪。傳言唐代詩人李白所寫的《立冬》一詩中描繪了這樣一個生動的畫面:“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倍鞂?shí)在太冷了,想到一首新詩,提起筆卻發(fā)現(xiàn)筆被凍上了,便懶得寫了。爐子上溫著酒,放涼了就再溫一會兒。一邊飲酒,一邊暖手,醉意慢慢就上來了。看著月光下硯(yàn)臺上的墨漬(zì)花紋,恍惚間還以為是大雪落滿山村。這是多么溫馨的畫面?。?/p>
宋代詩人陳師道靠爐火度過寒冷的冬夜,他在《和王子安至日三首》中寫道:“風(fēng)燈挑不焰(yàn),寒火撥成灰?!币煌砩线^去,燈芯都快燒光了,只好不斷地挑動燈芯(xīn),再撥弄一下火爐中的柴火,期待燒出更旺的火苗。冷冷的寒夜,火光是最溫暖的慰藉(jiè)。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問劉十九》通過描寫火爐、新酒和天氣,營造了一種溫馨的感覺?!熬G蟻新醅(pēi)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點(diǎn)一把爐火,暖意充滿整個小屋。天色將晚,雪意漸濃,詩人問朋友能否來他的寒舍共飲一杯暖酒。
人間煙火氣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組詩《舍北搖落景物殊佳偶作》中開篇說今年的冬天來得晚——“今年冬候晚,仲月始微霜”,接著寫了許多冬天的景物。景物雖然好看,卻沒有使人讀后心中一暖。真正讓人感到溫暖,讓人期待冬天的是這兩句:“南村聞酒熟,試遣小僮(tóng)賒(shē)。”“東鄰膰(fán)肉至,一笑舉新醅?!甭犝f南村的酒熟了,趕緊派年紀(jì)小的仆人去試試能不能賒點(diǎn)酒回來。鄰居家的臘肉做好了,送到家里來,大家開心地一起吃肉喝酒。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冬天里的溫暖。
在古人眼中,寒冷漫長的冬天,有酒有詩有小火爐,倒也不算難捱(ái)。那我們的冬天呢?有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有給人溫暖的暖氣片,還有爸爸媽媽做的熱騰騰的飯菜……或許還有許多暖心的事。豆苗兒們,你愿意和我們分享屬于你的溫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