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欽清
摘要:目的:通過研究工作分析耳穴壓豆對帕金森患者中有便秘癥狀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擇2019.5.1-2021.4.30期間來院接受治療的帕金森便秘患者共計60例,基于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實施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實施組在常規(guī)護理措施基礎上加用耳穴壓豆,通過記錄患者便秘癥狀緩解情況確定耳穴壓豆的臨床應用價值。結果:對照組中,30位患者中,記錄為“效果顯著”的患者共計9位,記錄為“效果一般”的患者共計16位,記錄為“效果欠佳”的患者共計5位,小組的護理有效率為83.33%;實施組中,30位患者中,記錄為“效果顯著”的患者共計15位,記錄為“效果一般”的患者共計14位,記錄為“效果欠佳”的患者共計1位,小組的護理有效率為96.67%。結論:研究結果證實實施組患者便秘恢復狀況好于對照組,耳穴壓豆對治療患者便秘確實有效果,值得臨床普及應用。
關鍵詞:耳穴壓豆;帕金森患者;便秘;護理療效
經(jīng)臨床中醫(yī)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的各個器官在耳朵上都是可以找到與之對應穴位的,當個別器官出現(xiàn)異常時,通過刺激和該發(fā)病器官對應的穴位會對緩解病情起到促進作用[1]。帕金森病人由于腸蠕動緩慢,導致長時間的便秘,糞便在直腸中積聚,會變得干燥。就帕金森便秘患者而言,為緩解其便秘癥狀可以通過耳穴壓豆的方式開展[2]。和一般患者不同,帕金森便秘患者的主訴臨床表征會對其正常行動造成一定影響,而便秘多數(shù)情況下是由飲食不規(guī)律或者運動量較少等因素引起的,二者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所以需要對護理方案進行完善,確?;颊叩谋忝匕Y狀可以得到緩解。
1資料與方法
1.1患者資料
參與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均為2019.5.1-2021.4.30期間住院接受治療的,帕金森患者主訴為便秘,且帕金森患病時間一致,具有研究意義。對照組中,30位患者的年齡區(qū)間為56-71歲,小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5.39±0.23)歲。排便時間為3-7天,平均排便時間為(5.3±0.3)天;實施組中,30位患者的年齡區(qū)間為56-70歲,小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5.42±0.19)歲。排便時間為3-7天,平均排便時間為(5.2±0.5)天。
納入標準:帕金森患者主訴便秘癥狀相似,不存在明顯差異;意識清醒,表述清楚,可以參與臨床調查活動。
排除標準:帕金森患者除主訴便秘癥狀外,同時患有影響治療效果的慢性疾病;意識模糊,口語表達能力不達標。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遵循常規(guī)護理方案執(zhí)行,給予患者藥物護理、飲食護理,以及運動護理。
實施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用耳穴壓豆護理:
1.2.1耳穴壓豆護理
取患者耳朵上對應的反射區(qū):如大腸、角窩中、皮質下穴位,使用鈍頭探針對穴位進行按摩去定壓痛點,然后將王不留行籽置入穴位處,用小方膠布固定。同時,對所有穴位進行按摩,單次按摩時間為3-5分鐘,每天按摩3次,持續(xù)兩周,按壓力度適中,以穴位周圍經(jīng)按壓變成紅色為標準。
1.2.2預后護理
觀察耳穴壓豆護理后患者便秘癥狀改善情況,及時調整護理方案,適當增減單次耳穴壓豆護理所取的穴位。
1.2.3綜合護理
在實施耳穴壓豆護理期間實施綜合護理措施,嚴格監(jiān)督患者日常飲食、作息,以及活動情況。首先,根據(jù)患者身體狀況制定飲食方案,要求其嚴格執(zhí)行, 保證每日營養(yǎng)元素的攝入量達標;其次,規(guī)范患者作息,提醒患者注意飲水;最后,每天協(xié)助患者活動,肢體活動15分鐘左右,全身性活動10分鐘左右。
1.3評價指標
便秘癥狀緩解情況:記錄實施護理措施后患者便秘癥狀緩解情況,患者經(jīng)護理后便秘癥狀有明顯緩解,同時排便時間≤3天,正常記錄為“效果顯著”;患者經(jīng)護理后排便時間在3--5天,便秘癥狀有一定程度緩解,但出現(xiàn)有不良反應記錄為“效果一般”;患者便秘癥狀無明顯改觀,排便時間≥5天和護理前排便時間差別不大,則記錄為“效果欠佳”。
1.4統(tǒng)計學方式
本次研究采用專業(y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對研究中得到的相關數(shù)據(jù)展開對比分析,p<0.05,本次研究在統(tǒng)計學范疇內具有研究意義。
2結果
2.1兩個小組便秘癥狀緩解情況對比
對照組中,30位患者中,記錄為“效果顯著”的患者共計9位,記錄為“效果一般”的患者共計16位,記錄為“效果欠佳”的患者共計5位,小組的護理有效率為83.33%;實施組中,30位患者中,記錄為“效果顯著”的患者共計15位,記錄為“效果一般”的患者共計14位,記錄為“效果欠佳”的患者共計1位,小組的護理有效率為96.67%。通過縱向比對兩個小組患者便秘癥狀緩解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實施整體的護理效果要好于對照組,同時“效果顯著”的患者人數(shù)多于對照組。
3討論
研究以耳穴壓豆護理在治療帕金森便秘患者中的應用為主題,研究結果證實了經(jīng)耳穴壓豆護理確實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能夠幫助患者有效改善便秘癥狀。而耳穴壓豆護理本身屬于中醫(yī)護理范疇,不會對患者身體產生毒副作用[3]。
在實際開展耳穴壓豆護理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對整個護理流程進行優(yōu)化,在尋找穴位的過程中,一定的要精準的找到穴位,否則就會導致穴位貼敷的效果無法達到預期,除此以外,要嚴格控制中醫(yī)護理措施聯(lián)合穴位貼敷的時間,如果每次中醫(yī)護理措施聯(lián)合穴位貼敷的時間過長,并不會起到任何促進作用;其次,在進行中醫(yī)護理措施聯(lián)合穴位貼敷的時候,還要強化心理輔導,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展開必要的心理疏導工作,從而使患者的注意力能夠轉移。最后,要在原有的中醫(yī)護理措施聯(lián)合穴位貼敷基礎上,不斷的進行完善和創(chuàng)新,不斷創(chuàng)造出能夠進一步縮短止痛時間的新措施。除此以外,患有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較多,所以在針對此類型患者群體的時候要注意物理按壓的力道。
參考文獻:
[1] 陳潔文. 耳穴壓豆配合手部穴位叩擊術治療長期臥床便秘患者的護理研究[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9, v.17(12):265-265.
[2] 李忠艷. 個體化護理干預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便秘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20年30卷29期, 194頁, 2020.
[3] 徐菊花. 開展個性化護理對帕金森病老年患者便秘癥狀的干預作用[J]. 健康必讀, 2020, 000(0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