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發(fā)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中心小學,福建 南平 354106)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覆蓋面積逐漸增強,教育部門對人才的培育上也更加注意綜合素質的完善。在小學時期,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對他們以后思想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學生就需要從小培養(yǎng)起良好的心理健康習慣,這就需要對小學語文閱讀進行輔導了。
小學生年齡較小,對社會的認知還不太成熟,所以想讓學生們在課堂之上積極地投入進來,就需要老師摒棄傳統(tǒng)語文教學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灌輸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建新的,學生們能夠積極參與進來,并且喜歡學習的語文教學課堂。這樣才能彌補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所帶來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同時,愉悅的教學氛圍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加深對老師授課內容的理解程度,幫助老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深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感情。比如,在消極沉悶的課堂氛圍之下,學生迫于老師的威嚴而不敢做小動作,但是學生的內心也沒有真正地投入到課堂之中。而假如課堂氛圍愉悅,學生就會緊隨著老師的教授步驟進行學習,從而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之中,學生就成為了課堂的主人,他們的學習效率也會大大增加。學生愛上了課堂學習,也能夠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縮短,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與老師交流自己所不懂的地方。
從某種程度上講,小學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喜愛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日后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所以想要從小通過語文閱讀教學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們心理健康的塑造,就需要老師首先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的信心。本身對于孩子們來說,由于自身基礎的參差不齊,對老師上課所教授內容的接受程度也不相同。假如這個時候老師一味地指責學生,只會降低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讓他們害怕語文閱讀。老師需要有足夠的耐心鼓勵孩子進行語文閱讀的學習,在孩子們有不懂的地方指出他們的不足,幫助他們進行改進,在孩子們取得進步的時候,對孩子們給予適當的夸獎。通過這樣的方式看到每個孩子進步和不足,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讓學生從小愛上語文閱讀。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打下牢固的語文基礎,幫助他們愛上語文閱讀,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這樣習慣的培養(yǎng),有利于他們一生的成長。
老師可以將小學生分為許多小組,每個小組之中都有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通過小組分組的方式讓學生在自己組內交流語文閱讀的感想。讓小組成員互相讀自己在語文閱讀之中認為優(yōu)美的詞句,分享自己的體驗與感悟。通過這樣組內交流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增強自己與別人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同的學生各自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單可以培養(yǎng)他們讀記的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口才和勇敢的品質。小組內的交流可以讓不同的閱讀文化相互交匯,幫助一個學生體會不同書本上的精髓。同時組內的學優(yōu)生還可以對學困生進行輔導,這樣更便于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讓每個孩子的問題得以解決。
與此同時,老師還可以采取各小組與各小組之間的競爭的方式。比如老師可以給學生誦讀一篇文章,然后讓學生在各小組之間討論文章的主旨和內容。最后,每個小組內選出一名發(fā)言人,發(fā)表對這篇文章的觀點與看法,概括文章的主旨。通過這樣競爭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之中,幫助學生加深對課上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讓學生變得更勇敢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才,思維的邏輯性和嚴謹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喜歡上語文的閱讀,從而能夠在語文閱讀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根據科學研究顯示,良好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以及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課堂積極性,所以對于小學生的教學過程,老師需要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縮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幫助學生消除對語文學習的陌生感。在小學生的學習之中,我們可以輕易地發(fā)現,當孩子喜歡某一個學科的老師時,他對那個學科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會相對提高。這就是愛屋及烏的表現。所以想讓學生學好語文,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愛上自己。在小學時期,學生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學習成績良好會對自己的人生有著重大意義。在他們的思想觀念之中,哪個老師講課生動,活潑有趣,我就喜歡哪個老師講授的課程。因此,老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這個時期的學習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先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去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喜愛上老師,才能夠幫助學生喜愛上該科目的學習。只有這樣,才更加有助于老師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教導。
在小學的教育教學之中,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只有培養(yǎng)起學生自主進行語文閱讀習慣才是長久之計。在課堂之上,通過語文閱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畢竟是短暫的,有時效性的。而假如老師能夠培養(yǎng)起學生自主進行語文閱讀的習慣,就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吸收相關的人文知識的教育,感受到中國古典文化對自己內心的藝術熏陶,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在不同的個人故事之中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的書中可以體會到不同的為人處世的方式,學生可以在語文的閱讀之中找到處理事情的方法。在他們小小年紀的時候就可以面對社會上的許多問題了。
書本之中有著豐富的道理和大量知識,只有讀萬卷書才能更好地擴寬自己的眼界,認識到這個世界。建立起頑強而堅忍,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在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語文閱讀之中,他們會發(fā)現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生活,會體會到每個人生活的無奈,感悟到閱讀故事之中人物的歡聲笑語,心情會受到故事內容的影響。語文閱讀的教育意義不言而喻。小學的孩子假如能夠養(yǎng)成經常主動進行語文閱讀的行為模式,就相當于一直在不斷地汲取知識,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的同時,也讓他們的閱歷比別人更加豐富,贏在人生的路程中。不間斷的語文閱讀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之中不斷地培養(yǎng)自己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構建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法律法規(guī)意識,最終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之中,老師對學生閱讀內容的評判方法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影響。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之中,老師可以讓小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閱讀,并且結合小學生自己對閱讀知識的感悟,講解出文章中所表達的內容。由于每個孩子的語文基礎不同,表達能力不同,所以他們對文章的理解也不盡相同。這個時候老師就需要考慮到個體的差異,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
比如,對于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學生,老師就需要以鼓勵為主,鼓勵他們進行語文閱讀的學習,從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有些較為活潑的孩子,老師對待他們的方式應當更加嚴厲,樹立起他們的規(guī)則意識,才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語文閱讀學習。而有一些學習好的學生就需要老師給他們挑選一些適合他們學習程度的語文閱讀材料。這個時候,老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質和學習方式、學習習慣做出相應的調整。針對每個學生的閱讀內容,讓學生說出自己在語文閱讀中所得到的啟發(fā)與感悟。老師可以通過聆聽學生的總結,幫助學生改進自己的閱讀習慣,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語文閱讀技巧,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適時對學習進行品評和鼓舞,可以輔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從而能夠培養(yǎng)出酷愛語文閱讀的心理健康的好孩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老師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有足夠的耐心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小組之間進行合作競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并且定時對學生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