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秋云
中圖分類號:G807.3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1-050-01
摘 ?要 ?教育工作一直以來都是維護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的因素,在教育改革之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重點大多集中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在科學性較差的應試教育工作中,學生長期處于較大的壓力之下,使得其心理健康情況不佳。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學工作很難實現(xiàn)良好的建設。因此,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zhì)教育是當前教育工作需要實現(xiàn)的整體工作目標。在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科學高效的體育教學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心理引導。
關鍵詞 ?中學生體育教學 ?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在初中時期都正處于從稚嫩向成熟的轉(zhuǎn)變階段,所以在此期間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比較脆弱。因此,中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并通過教學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的關心來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而就中學教學的眾多學科來說,體育教學在學生心理健康引導過程具有比較顯著的積極作用,而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的應用優(yōu)勢來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作出優(yōu)化改進。
一、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中學生的個人心理發(fā)展和身體健康成長不但受社會和家庭的制約,而且還受學校與個人等因素的影響。從社會角度來看,社會競爭帶來的就業(yè)壓力、繽紛的網(wǎng)絡世界帶來的誘惑、社會生活帶來的迷茫情緒等都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影響;在家庭因素角度,父母長輩對學生的溺愛和不當教育或是缺少對孩子的陪伴等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性格缺陷和心理問題;在學校方面,過大的學習壓力以及和同學之間的交往不當?shù)惹闆r也會使得學生產(chǎn)生心理問題;而就學生自身性格以及情感因素來說,不同個性的學生心理狀態(tài)存在一定差異。
二、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引導措施
(一)幫助學生降低學習壓力
當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過大的心理壓力時,其心理健康情況也會有所變化。即使成年人在工作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也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逞論尚處于身心發(fā)展不成熟思維初中學生。因此,學校在進行教育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將學生的學習壓力把控在合適的范圍內(nèi),使學生既能夠?qū)W習壓力轉(zhuǎn)變?yōu)閷W習動力從而促進學生學習,又保證學習壓力不會對學生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勞逸結合,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運動鍛煉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從而是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得到改善。
(二)加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在初中的體育課堂當中加強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互動合作能夠有效消除學生的人際交往障礙,幫助學生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團體性的體育運動時,學生能夠通過切身經(jīng)歷提高自身參與感和團體意識,同時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多,在進行這些互動時學生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等都會有所提升。這樣一來,在學生較高的交際能力支持下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使心理健康狀態(tài)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得以調(diào)整。
(三)緩解學生身心焦慮癥狀
體育課程中的運動環(huán)節(jié)能夠使學生進行充分鍛煉。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運動將自身的壓力和焦慮情緒釋放出來,從而使得學生的消極情緒得以宣泄,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將學生的負面能量消滅,進而使得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能夠得到保障。
(四)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
在進行體育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活動的進行來完成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運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參與到集體活動當中,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狀態(tài),也能夠在合作活動中加強學生的情緒表達能力,促使學生能夠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使學生不在局限于自己的孤獨情緒當中,進而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得到改善。
三、結語
結合上文敘述可知,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心理健康引導對于學生的成長發(fā)育意義重大。而在進行心理健康引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初中體育課堂的優(yōu)勢作用,通過開展科學的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和溝通交流能力,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舒緩學生心理壓力,改善學生心理健康情況,借助活潑生動且富有趣味的體育課堂緩解學習壓力和學生在成長、學習等方面的焦慮情緒,進而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疏導工作,引導學生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何青.體育教學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價值和意義[J].廣東蠶業(yè),2018(01):95.
[2]劉輝.體育教學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32):150-151.
[3]晏廣良.體育教學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08):125-126.
[4]吳瓊軍.淺析中職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滲透的新途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9(21):82-83.
[5]馮亞光.快樂體育在中學籃球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2):102.
[6]申晨燦.提高中專體育教學趣味性的探討[J].商品與質(zhì)量,2011(S3):180.
[7]劉慶山.基于體育興趣培養(yǎng)的中專體育教學質(zhì)量提升研究[J].河南農(nóng)業(yè),2021(2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