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神農島
中國“地攤經濟”火爆興起,國外有地攤經濟嗎?
答案是:有。
發(fā)達國家的地攤有歷史,有傳承,其中農貨特產類地攤非常受歡迎。許多地攤集市高大上,已經成為這個國家或者地區(qū)的標志性景點。
初建于13世紀的博羅市場,作為倫敦的一張美食名片,不僅是吃貨們的美食市場,更是無數名廚推崇的原材料市場。
博羅市場售賣的東西種類豐富到無法想象,從不同品種的有機蔬果、當場即食的生蠔、手工奶酪、傳統(tǒng)熟食到鴕鳥蛋、山雞肉等,讓人咋舌稱奇的食材應有盡有。
博羅市場應該是倫敦最古老的果菜批發(fā)市場,擁有一千多年歷史。它于13世紀正式落成,其歷史可追溯到11世紀,那時僅是倫敦塔橋附近進行谷物、魚類、蔬菜和牲畜交易的市場,隨后才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要說博羅市場是“英國頂級生鮮美食市集”也一點兒不為過。這里擁有千余個攤位和特色商鋪,商家經營的食品多數是自種、直養(yǎng)或自制的,并有資深的食品專家為食物的品質和來源把關。
據了解,博羅市場還會不定期舉行各種活動,每次都有頂級的廚師來參與。這里不僅僅是吃貨的天堂,還是主婦們精進廚藝的勝地。
谷物市場是慕尼黑市中心最大的生鮮食品市場,也是節(jié)假日人氣最旺的生活休閑消費區(qū),歐洲最受歡迎的生鮮用品市場之一。
這個食品和工藝市場興盛于1807年,市場里出售成束的鮮花、堆積如山的瓜果蔬菜、香草、奶酪、香腸和鮮魚。
波特蘭農貿市場位于波特蘭州立大學的校園中,因當地種植的有機農產品以及肉類、魚類和其他自制產品而深受大家喜愛。
該市場始于1992年,最初只有13家商販,旨在批量生產的食物之外,為波特蘭市民提供另一種美食選擇。現今這里已有200余家流動商鋪。
除了食品之外,市場還有其他設施供你游覽,有烹飪班、兒童烹飪班、兒童游樂區(qū)和本地樂隊帶來的現場音樂表演,熱鬧融洽的市場區(qū)儼然已成為一個社區(qū)中心。
日本向來很注重飲食生活,近年來推廣健康飲食的活動也越來越常見。在喧鬧的都市中心,位于表參道的青山學院大學與國際聯合大學(UNU)之間就有一個每周末定期舉辦的市集——青山Farmer's Market at UNU。
青山Farmer's Market的中心理念是“優(yōu)質生活從優(yōu)質飲食開始”,負責經營的是一群自稱“男子野菜部”的80后男生。每逢周末,在東京表參道的UNU的廣場上,約80戶農家,以及販賣新鮮食材加工品的賣家與廚車匯集于此。
青山Farmer's Market不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特別市集,像日本酒市集、面包祭、沖繩特展等各種活動。除了一般的消費者以外,餐廳的廚師、知名料理家、美食家們都會前往這里。這個日本農夫市集甚至出了一本名為《NORAH》的季刊雜志,可見其規(guī)模和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