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綏寧縣龍燈歌謠的創(chuàng)作特色

      2021-01-04 03:11:02黃建軍侯湘連
      關(guān)鍵詞:綏寧縣龍燈龍王

      黃建軍, 侯湘連

      (邵陽學(xué)院 文學(xué)院, 湖南 邵陽 422000)

      綏寧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邊陲,有著“古苗疆”之稱,舞龍燈是綏寧縣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群眾性祭祀、娛樂活動[1]。舞龍燈的儀式主要由扎燈、出燈、串燈(發(fā)蠟、接燈、落馬、安龍神)、會燈和送燈五部分組成[2]。從扎燈到送燈都有相對應(yīng)的龍燈歌謠,如《扎燈歌》《出燈歌》《落馬歌》《安龍神歌》《送燈歌》等。龍燈歌不僅舞龍人會唱,接燈的主人也會唱,于是形成了主唱客答的演唱形式。雖然綏寧縣各地的語言存在差異,但是龍燈歌謠的歌詞是全縣通用的。當(dāng)前,學(xué)術(shù)界對龍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龍燈的制作或者演出形式上[1,3-5],鮮有研究關(guān)注龍燈歌謠的創(chuàng)作特色。

      因此,本研究將綏寧縣的龍燈歌謠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語音、詞句和修辭特色,并探討其社會意義,這有利于彌補對龍燈歌謠研究的不足,豐富龍燈研究的內(nèi)容,同時也對綏寧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具有一定價值。

      舞龍燈是我國傳統(tǒng)的祭祀民俗之一,龍燈歌謠隨著龍燈儀式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chǔ)。綏寧縣生活著多個民族,各村落有著不同的特色,故龍燈歌謠也有許多版本,本研究分析的是具有共性的內(nèi)容。

      一、龍燈歌謠的語音特色

      漢語是中華民族的通用語言,但除普通話之外,尚有各色各目的方言,并都有獨具特色的語音作為語言基礎(chǔ)。綏寧縣龍燈歌謠是在綏寧縣方言的基礎(chǔ)上進行創(chuàng)作的,具有非常明顯的地方特色。

      (一)節(jié)奏

      自然界的流水、鳥鳴、花開都有各自的節(jié)奏,人類的生命律動也是有節(jié)奏地進行。歌謠有了節(jié)奏才能顯露出語言的頓挫感,讓人感受到語言美。據(jù)《黨坪苗族鄉(xiāng)志》記載:“龍燈歌,七言二句,一人唱,眾人和?!盵6]在收集的40首龍燈歌謠中,除了《謝酒歌(客唱)》為了演唱的需要,夾雜了八言,其余歌謠全為七言句式。雖然歌謠的句式簡單,但是節(jié)奏的劃分卻有所不同。龍燈歌的句式節(jié)奏見表1。

      表1 綏寧縣龍燈歌謠的演唱節(jié)奏

      從表1中可以看出,龍燈歌謠七言句式的4//3節(jié)奏最多,2//2//3節(jié)奏次之,八言句式的節(jié)奏最少,只有0.12%,這也意味著大約1 000句龍燈歌謠只有1句是八言句式。因為句式簡單,所以舞龍人演唱起來較為容易,群眾不需要刻意學(xué)習(xí)也能和歌,這就有利于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chǔ),并擴大傳唱范圍。

      在語音中,節(jié)奏能夠明顯體現(xiàn)出歌謠的音樂性,而押韻則是增強音樂性的一種方式。

      (二)押韻

      押韻,即將韻母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放在一些句子中固定的位置上,這樣能夠增強歌謠的音樂性。綏寧縣龍燈歌謠的押韻方式相對于其他的民間歌謠來說并不復(fù)雜,可從押頭韻、內(nèi)韻、尾韻以及歌謠中體現(xiàn)出的特殊押韻這四方面探討其押韻方式。

      1.頭韻

      押頭韻,即在歌謠的開頭,用有一樣的韻腹、韻尾的字,或者同樣的字。這種押韻方式在龍燈歌謠中很常見,它有隔句押韻和句句押韻兩種形式。

      (1)隔句押韻

      隔句押韻,顧名思義,即隔一行或隔多行押韻,具有跳躍性。例如:

      1)留落一寶謝府門:

      保(bǎo)得少者多興發(fā),富貴雙全有功名;

      保(bǎo)得嫂嫂生貴子,雙生貴子跳龍門;

      保(bǎo)得姑娘多伶俐,桃花繡朵自聰明;

      保(bǎo)得讀書登科早,……。

      ——《落馬歌(版本二)》[12]

      2)龍(lóng)頭扎得真正好,扎成龍王自生成。

      龍(lóng)角扎得真正好,好(hǎo)似文武兩將軍。

      龍(lóng)眼扎得真正好,好(hǎo)似日月放光明。

      龍(lóng)耳扎得真正好,好(hǎo)似朝中兩扇門。

      ——《謝龍歌(贊龍燈版本三)主唱》[11]

      例句1)的第二、四、六、八句押的韻是ao;例句2)的第一、三、五、七押的韻是ong,第四、六、八押的韻是ao。

      (2)句句押韻

      句句押韻,即在某節(jié)歌謠中,每一句的開頭或末尾用有一樣的韻腹、韻尾的字,或者是同樣的字。例如:

      1)初(chū)一初二造龍腦,初(chū)三初四扎龍身。

      初(chū)五初六造龍尾,初(chū)七初八龍現(xiàn)身。

      ——《出燈歌(版本二)》[13]

      2)有(yǒu)慢老者我有罪,有(yǒu)慢少者可憐人;

      有(yǒu)慢少者猶小可,有(yǒu)慢幾多貴客親;

      有(yǒu)慢貴客又來走,有(yǒu)慢龍王一年春。

      ——《(二)主人唱》[8]

      例句1)押的韻是u;例句2)押的韻是ou。

      2.內(nèi)韻

      押內(nèi)韻就是句內(nèi)押韻,這種押韻方式節(jié)奏感不明顯,節(jié)奏點也不突出。在龍燈歌謠里,句內(nèi)押韻可分為三種類型:同句內(nèi)韻、異句內(nèi)韻、疊韻。

      (1)同句內(nèi)韻

      同句內(nèi)韻,即在一個句子里,有一個字或者多個字與該句的句尾押韻。例如:

      1)玩龍要知(zhī)龍根底(dǐ)。

      ——《盤燈歌(主家唱)》[9]

      2)人(rén)人(rén)稱贊好規(guī)門(mén)。

      ——《出燈歌》[14]

      3)慶(qìng)得天上星(xīng)斗明(míng)。

      ——《贊龍燈歌(版本一)》[12]

      4)正(zhēng)月里來正(zhēng)月正(zhēng)。

      ——《送燈歌》[15]

      5)一扇金(jīn)來一扇銀(yín)。

      ——《開財門歌(客唱)》[16]

      例句1)句內(nèi)的“知(zhī)”和該句的句尾“底(dǐ)”押i韻;例句2)句內(nèi)的“人(rén)”和該句的句尾“門(mén)”押en韻;例句3)句內(nèi)的“慶(qìng)”、“星(xīng)”和該句的句尾“明(míng)”押ing韻;例句4)句內(nèi)的三個“正(zhēng)”和該句的句尾“正(zhēng)”押eng韻;例句5)句內(nèi)的“金(jīn)”和該句的句尾“銀(yín)”押in韻。

      (2)異句內(nèi)韻

      異句押韻,即在一個句子里,有一個字或者多個字與下個句子中的某些字押韻。例如:

      1)哪(nǎ)年成配哪(nǎ)年接,又是哪(nǎ)年成的婚。

      成婚幾(jǐ)年幾(jǐ)個月,生下龍子幾(jǐ)仲昆。

      ——《盤燈歌(主家唱)》[9]

      2)招財童子前(qián)引路,進寶郎君后面(miàn)跟。

      雙手推開兩扇(shàn)門,一扇(shàn)金來一扇(shàn)銀。

      ——《開財門歌(客唱)》[16]

      3)孔(kǒng)子推車門前過,詩書丟在你家中(zhōng)。

      天文(wén)地理你知曉,勝過湖南一省人(rén)。

      ——《(四)主人唱》[8]

      例句1)前兩句押的是a,后兩句押的是i;例句2)前兩句押的是an,后兩句押的也是an;例句3)前兩句押的是ong,后兩句押的是en。

      (3)疊韻

      疊韻,指的是兩個字或多個字的韻母相同,是一種特殊的押內(nèi)韻的方式。例如:

      1)閑(xián)言(yán)笑語莫高聲。

      ——《出燈歌》[14]

      2)長安城內(nèi)無瘟(wēn)神(shén)。

      ——《答歌(客家唱)》[9]

      3)保得五(wǔ)谷(gǔ)倉(cāng)倉(cāng)滿。

      ——《落馬歌(版本二)》[12]

      4)片(piàn)片(piàn)鑿得好均(jūn)勻(yún)。

      ——《贊龍燈歌(版本一)》[12]

      5)進屋一個團(tuán)團(tuán)圓(yuán)。

      ——《安龍神歌(版本二)》[17]

      例句1)押的韻是an;例句2)押的韻是en;例句3)押的韻是u和ang;例句4)押的韻是an和un;例句5)押的韻是an。

      3.尾韻

      在演唱過程中,民間歌謠為了體現(xiàn)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感,在歌謠創(chuàng)作時往往會在歌謠的每一行或某一節(jié)的末尾押韻。龍燈歌謠押尾韻的情況分為三種:隔句押韻、交叉押韻和錯落押韻。

      (1)隔句押韻

      隔句押韻,也可稱為押偶句或押奇句,在龍燈歌謠中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例如:

      1)記得去年元宵夜,今年又是一年春(chūn)。

      一年一個元宵節(jié),一歲一個上元春(chūn)。

      眾位房親要合意,要造龍燈迎新春(chūn)。

      ——《出燈歌》[14]

      2)涇河老龍把簿看,果然不差半毫分(fēn)。

      當(dāng)時把簿改一下,改了時辰和點分(fēn)。

      倒把城內(nèi)落七點,改把城外落三分(fēn)。

      ——《答歌(客家唱)》[9]

      3)燈到那里要合意(yì),各人專心各一門。

      各有一門各注意(yì),行到那里要齊心。

      提燈之人要仔細(xì),打鑼之人要小心。

      ——《出燈歌》[14]

      例句1)押的韻是un;例句2)押的韻是en。這兩例,可以看出它們是押偶句。例句3)押的韻是i,是押奇句。

      (2)交叉押韻

      交叉押韻的規(guī)律性很明顯,一和三押韻,二和四押韻,如此交替押韻。例如:

      1)若要問起龍根底(dǐ),天樣高來海樣深(shēn)。

      龍公本是李家子(zǐ),龍婆本是姜家人(rén)。

      ——《答歌(客家唱)》[9]

      2)吃了高親一杯酒(jiǔ),一路興發(fā)我高親(qīn)。

      吃了高親二杯酒(jiǔ),雙福雙壽我高親(qīn)。

      ——《謝酒歌(客唱)》[11]

      3)各有一事各注意(yì),各有功夫各專心(xīn)。

      拿燈之人要仔細(xì),打鑼之人要小心(xīn)。

      燈出那方要合意(yì),燈到那方要合心(xīn)。

      ——《出燈歌》[14]

      例句1)奇句押的韻是i,偶句押的韻是en;例句2)奇句押的韻是iou,偶句押的韻是in;例句3)奇句押的韻是i,偶句押的韻是in。

      (3)錯落押韻

      上面說的隔句押韻和交叉押韻的規(guī)律性較強,但錯落押韻的規(guī)律性相對來說較弱。例如:

      椅子擺得團團轉(zhuǎn)(zhuàn),桌子擺成龍頭形(xíng)。

      筷子擺成魚相架,杯子擺成滿天星(xīng)。

      條桿擺成魚鱗形(xíng),銀壺擺成露顏形(xíng)。

      ——《謝酒歌(客唱)》[11]

      該節(jié)選的形、星都是押ing,這種押韻沒有規(guī)律性可言,但是形成了一種錯落感。

      歌謠中除了出現(xiàn)常規(guī)押韻,還有一種特殊押韻也體現(xiàn)得比較明顯。

      4.特殊押韻

      綏寧縣歌謠的特殊押韻主要體現(xiàn)在鼻音的變化和一些韻尾的缺失。例如:

      1)張李二人玩燈廣,才請媒人去說親(qīn)。

      寅年說來卯年接,寅卯之年結(jié)成婚(hūn)。

      龍婆本是姜家女,龍公封她掌印人(rén)。

      成婚一年三個月,生下龍子四仲昆(kūn)。

      ——《答歌(客家唱)》[9]

      根據(jù)十三轍《韻轍表》,親、婚、人和昆都屬于人辰韻,所以親、婚、人和昆是押韻的。

      2)上道粗紅也是禮,莫怪人家禮儀輕(qīng)。

      講話還要讓前輩,年輕之人且莫爭(zhēng)。

      敬煙接茶要道謝,閑言笑語莫高聲(shēng)。

      吃酒老者坐上席,客聽主排莫相爭(zhēng)。

      ——《出燈歌》[14]

      根據(jù)十三轍《韻轍表》,輕、聲和爭都屬于中東韻。所以,輕、聲和爭是押韻的。

      綜上所述,從對龍燈歌謠語音特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歌謠的表達效果。但是,如果想要了解龍燈歌謠中反映的地方民俗文化的本質(zhì),那么就要分析歌詞中的詞句。

      二、龍燈歌謠的詞句特色

      地方方言往往能夠在民間歌謠的歌詞中得以體現(xiàn),歌謠的用詞能夠反映當(dāng)?shù)孛袼孜幕谋举|(zhì)[18]。綏寧縣龍燈歌謠是以綏寧縣方言為基礎(chǔ)的,我們可以從它的詞語、句子兩方面來具體分析。

      (一)詞語特點

      歌謠中的用詞能夠真實地記錄當(dāng)?shù)氐姆窖?,并體現(xiàn)出當(dāng)?shù)氐拿袼孜幕?。綏寧縣龍燈歌謠的用詞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襯詞、方言詞和口語詞上。

      1.襯詞

      襯詞是一種插入式的詞,在句中,它不做任何語法成分,主要作用是增強歌謠的節(jié)奏感,讓民歌語言變得更加口語化、生活化[19]。在民間歌謠中,襯詞的形式主要是字、詞。例如:

      1)前有云雀(來)迎寶,后有玄武賜黃金。

      青龍白虎(來)相顧,財也發(fā)(來)人也興。

      ——《贊新造華堂(客唱)》[20]

      2)天要和(來)多雨順,地要和(來)百草生;

      百姓和(來)多和氣,天下百姓共條心;

      弟兄和(來)家要發(fā),發(fā)財發(fā)富發(fā)人?。?/p>

      姊妹和(來)出富貴,富貴雙全出聰明。

      ——《(三)客人唱》[8]

      例句中的襯詞“來”在歌謠中沒有實際的意義,但是它在吟唱時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來”為輕柔緩和的陽平字,有拉長音調(diào)的作用,能抒發(fā)悠長的情感。在龍燈歌謠中,它的襯詞非常少,“來”字是主要的襯詞。

      2.方言詞

      方言詞,是指限于某地域內(nèi)使用的方言詞語,它與普通話詞匯的最主要區(qū)別就在于使用范圍的不同[21]。收集到的40首龍燈歌謠的方言詞摘錄如表2所示:

      表2 龍燈歌謠方言詞

      從表2中得知,龍燈歌謠的方言詞主要以名詞為主,動詞次之。而這些詞,有的還是行業(yè)詞,它們的存在加深了龍燈歌謠的鄉(xiāng)土美,反映了綏寧縣的風(fēng)土人情。

      3.口語詞

      龍燈歌謠是在綏寧縣的文化基礎(chǔ)上,由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創(chuàng)作的歌謠。因為是勞動人民所創(chuàng)作,所以必不可免地會帶有口語色彩。例如:

      進了人家要知禮,莫做苗寨土俗人。

      上道粗紅也是禮,莫怪人家禮儀輕。

      講話還要讓前輩,年輕之人且莫爭。

      敬煙接茶要道謝,閑言笑語莫高聲。

      吃酒老者坐上席,客聽主排莫相爭。

      吃酒每杯聽號令,莫做貪杯好酒人。

      碗內(nèi)菜蔬留一半,莫做餓人一口吞。

      ——《出燈歌》[14]

      這首歌謠的口語色彩較明顯,是勞動人民用自己的語言所創(chuàng)作的。歌詞淳樸自然,沒有華麗的詞藻,是用長輩的口吻在教晚輩如何做一名懂禮節(jié)的客人。

      (二)句子特色

      歌謠是由句子組成的,在歌謠的演唱中,句式的選擇能夠起到重要的表達作用。從之前的節(jié)奏分析來看,每首龍燈歌謠都排列得很整齊,這樣的句式可以起到加強語氣的作用。例如:

      1)椅子擺得團團轉(zhuǎn),桌子擺成龍頭形。

      筷子擺成魚相架,杯子擺成滿天星。

      條桿擺成魚鱗形,銀壺擺成露顏形。

      ——《謝酒歌(客唱)》[11]

      2)天瘟放在天州府,痘瘟收在痘州城。

      麻瘟收在麻州府,地瘟收在地州城。

      麻瘟痘瘟都收起,龍王收起一口吞。

      ——《安龍神(版本一)》[10]

      這種排列整齊的句式,不僅加強了演唱的氣勢,也給圍觀人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舞龍人唱的這首《謝酒歌》,將主東家擺的宴席盡數(shù)地展現(xiàn)了出來,即使沒有看到里屋情形,觀眾聽到了這首歌謠也能想象出這些情景。

      總之,綏寧縣龍燈歌謠的用詞造句很講究,使用了大量的口語詞和方言詞,再以襯詞“來”作為輔助,將綏寧縣的地方特色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但是如果在創(chuàng)作歌謠時,只是單純地遣詞造句,沒有使用修辭手法,那將缺少豐富的語句色彩,使得歌謠沒有感染力和趣味性。

      三、龍燈歌謠的修辭特色

      修辭是一種為了滿足特定語境的表達要求的語言技巧,如果能夠恰當(dāng)?shù)剡\用修辭,便可以讓文章內(nèi)容顯得更加自然,語言特色更加鮮明[22]。綏寧縣龍燈歌謠運用了很多修辭手法,主要有反復(fù)、用典、夸張、對偶。

      (一)反復(fù)

      反復(fù),是指因為表達的需要,讓一個詞語或者一個句子重復(fù)出現(xiàn)在文章中的修辭手法。在龍燈歌謠中,反復(fù)不僅有強調(diào)作用,還形成了一種回環(huán)反復(fù)的美感。這種修辭在句前、句中、句尾都有體現(xiàn)。

      在龍燈歌謠中,句子開頭出現(xiàn)反復(fù)的情況不多,例如在串燈時所唱的《贊龍燈歌(版本一)》中:

      坐了一夜冷凳板,可憐高親受寒冷。

      有慢老者我有罪,有慢少者不忍心。

      有慢少者猶小可,有慢幾多貴客親。

      有慢客親又來走,有慢龍王一年春。[12]

      這首歌謠是舞龍人到主家時,主東所唱的歌謠。從這些歌詞中我們可以看到“有慢”兩個字反復(fù)被提到,意思是“怠慢”,強調(diào)了唱歌人的歉意。

      在句中出現(xiàn)反復(fù)的情況就有很多,例如《謝酒歌(客唱)》:

      吃了高親一杯酒,一路興發(fā)我高親。

      吃了高親二杯酒,雙福雙壽我高親。

      吃了高親三杯酒,多財多寶多人丁。

      吃了高親四杯酒,四海揚名我高親。[11]

      這種反復(fù)還是間隔式的,反復(fù)出現(xiàn)“吃了”二字,酒的杯數(shù)不斷增加,借此表達對對方的祝福,具有層次感。

      在句子的后部分出現(xiàn)的反復(fù)情況可以看《(八)客人唱(亦作主唱)》的節(jié)選:

      唱得天上星斗現(xiàn),唱得地下萬物生;

      唱得哀鵝催春早,唱得五谷好收成;

      唱得五更金雞叫,唱得北京鳳凰聲。[8]

      這首歌謠表達的意思是主家唱的好。通過運用反復(fù)的手法來進一步表現(xiàn)這種贊美之情。

      (二)用典

      為了一定的修辭目的,在作品中明引或暗引古代故事或有來歷的原話,這種修辭手法就是用典[23]。綏寧縣龍燈歌謠通過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使人們更真切地感受到綏寧縣的文化底蘊。例如唱龍燈起源的《答歌(客家唱)》:

      留下五龍鎮(zhèn)乾坤,涇河老龍掌雨薄。

      鬼谷先生算得精,午時行云未時雨。

      算定絲毫不差分,要在城內(nèi)落三分。

      要在城外落七點,閃電娘娘走前面。

      涇河老龍把簿看,果然不差半毫分。

      當(dāng)時把簿改一下,改了時辰和點分。[9]

      這首歌謠的唱詞寫的是舞龍燈的來源,主要的情節(jié)來源于《西游記》的《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24]。相傳在貞觀年間,掌管下雨的涇河龍王因為一己私欲,故意推遲了時辰,下錯了雨量,觸怒了天庭,被玉帝判處死刑。涇河龍王見情形不妙,進宮找李世民保命。李世民念其情分,特找執(zhí)行監(jiān)斬的魏征丞相進宮下棋,希望誤其行刑時刻。魏征無奈,入夢斬涇河龍王。涇河龍王死后內(nèi)心憤懣,導(dǎo)致人間干旱,百姓顆粒無收。百姓為了平其怒火,制作了龍燈,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之后,舞龍燈就被傳承了下來。

      龍燈歌謠的典故除了來源于傳奇小說,還來源于歷史人物、神話傳說等。例如《贊新造華堂(客唱)》:

      雙手推開門兩扇,金玉滿堂氣象新。

      魯班仙人來起造,雕棟畫梁藝術(shù)精。

      龍樓鳳閣好府宅,白鶴仙人下羅針。

      前有云雀來迎寶,后有玄武賜黃金。

      青龍白虎來相顧,財也發(fā)來人也興。[20]

      在這段唱詞中,“魯班仙人”“白鶴仙人”“云雀(朱雀)玄武”“青龍白虎”都是用典。

      “魯班仙人”是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工匠魯班。作為工匠世家一員的魯班得到了家族手藝的真?zhèn)鳎l(fā)明了許多木工使用的工具,如鋸子、墨斗、曲尺等。這些工具使工匠的做事效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進而使木工行業(yè)出現(xiàn)了嶄新的面貌,故世人尊他為木工始祖。綏寧縣作為一個林業(yè)資源豐富的縣城,百姓大多是依山而居,以木為屋,所以舞龍燈人為新造的華堂唱歌的時候,歌詞中離不開的就是“魯班仙人”。

      “白鶴仙人”傳說是瑤池西王母娘娘座下的大弟子。原本姓鳳,因為有祖?zhèn)鞯妮p功便得到了西王母娘娘的賜名——鳳舞九天,后來改名為白鶴仙人。“下羅針”指的是看羅盤。中國民間有看風(fēng)水的習(xí)俗,修房屋看風(fēng)水少不了羅盤的使用,這里的“白鶴仙人下羅針”意思是房屋的修建得到了仙人的指點,是稱贊該府宅的風(fēng)水好。

      “云雀(朱雀)玄武”和“青龍白虎”傳說是上古的四大神獸。云雀(朱雀)是南方的神靈,玄武是北方的神靈,青龍是東方的神靈,白虎是西方的神靈。它們除了代表東西南北,還對應(yīng)了金木水火:云雀(朱雀)對應(yīng)火,玄武對應(yīng)水,青龍對應(yīng)木,白虎對應(yīng)金。四大神獸在房子的風(fēng)水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風(fēng)水中一般是左為青龍,右為白虎,朱雀在前,玄武為后。這一點,在上面節(jié)選的歌詞后兩句有體現(xiàn)。

      (三)夸張

      夸張,是在客觀事實的基礎(chǔ)上運用想象力,用語言將事物擴大或縮小,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一種藝術(shù)手法。在龍燈歌謠中,綏寧縣人通過使用夸張手法,增強其儀式感和趣味性。例如歌謠中涉及的龍王和歌聲就運用了夸張的手法。

      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圖騰。在古代,龍象征了帝王,可見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而在舞龍燈這個富有祭祀意義的活動中,對龍王的推崇是非常明顯的,人們普遍都認為龍能夠帶來幸福和安康。例如:

      龍王從你后門過,后園黃土變成金。

      龍王從你左門過,賜你搖錢樹一根。

      龍王從你右門過,右門賜一積寶盆。

      搖錢樹來積寶盆,秤稱銀子斗量金。

      龍王從你豬欄過,欄內(nèi)養(yǎng)豬長千斤。

      龍王從你牛欄過,朝出晚歸滿成群。

      ——《謝情(客二)客唱》[7]

      這是一段祈福的歌詞,從這段歌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只要是龍王經(jīng)過的地方,就會變得富饒。人們對神的力量一直存有敬畏之心,這里將龍王的作用夸大,把人們對龍王的崇拜融入龍燈文化中。

      此外,在舞龍燈時,有一個“盤歌”的環(huán)節(jié),盤歌非常有意思,雙方會不吝言辭地去贊美對方,例如打燈人會唱:

      唱得黃河一江水,唱盡前朝古人文;

      唱盡千般巧言語,唱盡彌陀一本經(jīng);

      唱得啞巴會講話,唱得瞎子能穿針;

      唱得跛子飛天走,唱得駝子腰又伸。

      ——《(八)客人唱(亦作主唱)》[8]

      這一段歌詞非常有趣味,舞龍人沒有直接去贊美主東的歌唱得有多好,而是描寫主東歌聲產(chǎn)生的效果,是間接的贊美?!包S河一江水”說的是主東的歌唱的多,有長度;“前朝古人文”證明主東的歌詞很有內(nèi)涵,知識儲備非常豐富,有深度。主東的歌聲將“啞巴”唱得能說話,“瞎子”都能穿針,“跛子”能飛天走,“駝子”腰都直了,這種贊美運用了夸張手法,為龍燈儀式增加了趣味性。

      (四)對偶

      對偶是一種將一對結(jié)構(gòu)和字數(shù)相同或相近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表達相類、相關(guān)或相對、相反等語義內(nèi)容的修辭方式[25]。對偶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串對、正對、反對。在綏寧縣龍燈歌謠中,主要有串對和正對。

      1.串對

      串對,也稱為流水對,上下兩句有假設(shè)、承接、因果等關(guān)系。例如:

      觀音大士多為主,救苦救難救災(zāi)星。

      趙公元帥多為主,進財進寶進金銀。

      ——《安龍神(客家唱)》[9]

      這四句歌詞的關(guān)系是承接。觀音大士主要是將人們救于苦難中,是人們的救災(zāi)星。趙公元帥原名是趙公明,他是道教四大護法元帥之一,也就是傳說中的財神爺。具體地說,前兩句之間和后兩句之間分別是串對的關(guān)系,前兩句和后兩句是正對的關(guān)系。

      2.正對

      正對的上下兩句有相近、相補等關(guān)系。例如:

      來是龍頭先進屋,去是龍尾先出門。

      左行三轉(zhuǎn)龍賜寶,右行三轉(zhuǎn)龍吐金。

      ——《安龍神(版本二)》[17]

      前兩句的“來”和“去”、“龍頭”和“龍尾”、“進屋”和“出門”是相補的關(guān)系;后兩句的“左”和“右”是相補的關(guān)系;“龍賜寶”和“龍吐金”是相近的關(guān)系。從這幾句歌詞中可以看出,綏寧縣人在舞龍燈時的講究:進主家的門時,一定要龍頭先進去,出門的時候一定要龍尾先出來。

      簡而言之,龍燈歌謠運用的各種修辭為歌謠增添了豐富的色彩、增強了表達效果。另外,根據(jù)龍運榮的研究可了解到舞龍燈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實際上龍燈歌謠同時也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四、龍燈歌謠的社會意義

      在舞龍燈的祭祀活動中,龍燈歌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綏寧縣龍燈歌謠主要的社會意義有:營造喜樂的環(huán)境氛圍、提高人民的社會道德修養(yǎng)和滿足祈福的心理需求。

      (一)營造喜樂的環(huán)境氛圍

      舞龍燈作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習(xí)俗,具有喜慶色彩。這種喜慶色彩不僅表現(xiàn)在龍燈的舞蹈上,也表現(xiàn)在歌謠的吟唱中。從情緒渲染的角度來看,帶有娛樂氣氛的歌謠能夠給人傳遞積極的情緒,從而使得龍燈儀式表現(xiàn)出一種喜樂的氛圍。

      據(jù)了解,舞龍人進屋之后就要唱歌,雖然這是祭祀活動,有其莊嚴的一面,但是也有其娛樂的一面。比如主東在接燈之后會稱贊龍燈,這時主東就會唱《贊龍燈歌》:“莫費心來莫費心,大家吃煙停一停。倒把好言來相謝,愚人帶愧幾多分。”[12]這種吆喝式的唱詞容易集中人們的注意力,也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有助于人們放松心情,營造出喜樂的氛圍。

      除此之外,因為龍燈歌謠的演唱方式是主唱客答,所以這種互動式的歌謠也有利于喜樂氛圍的營造。例如:

      龍燈師傅唱:

      鑼也息來鼓也停,眾位親友聽分明。

      今夜出門風(fēng)又大,一飄飄到貴府門。

      ——《答歌(客家唱)》[9]

      主東唱:

      鑼也停來鼓停聲,眾位親朋?;?。

      耍燈之人耍得好,好比活龍現(xiàn)原形。

      ——《答歌(客家唱)》[9]

      龍燈師傅繼續(xù)唱:

      龍頭扎得不像樣,龍尾扎得不成形。

      鑼鼓打得很難聽,好比娃娃搖響鈴。

      ——《答歌(客家唱)》[9]

      主東回答:

      扎燈之人扎得好,畫匠師傅畫得明。

      扎龍就像龍的樣,畫虎就像虎的身。

      ——《答歌(客家唱)》[9]

      在唱的過程中,大家拿著各種各樣的花燈聚集在一起,十分熱鬧。

      (二)提高人民的社會道德修養(yǎng)

      “燈會教育”是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它能啟迪人民的才智,陶冶人民的情操,提高人民的素質(zhì)[4]。例如,龍燈隊伍在出燈的時候,領(lǐng)隊人會告誡本隊伍的人到主東家應(yīng)當(dāng)如何表現(xiàn):

      龍燈不是今日造,自古流傳到如今。

      打燈原是敬天地,看燈原是學(xué)聰明。

      打燈原是大家敬,看燈原是看家成。

      古不見今今見古,真中見假假見真。

      ……

      莫學(xué)燈龍千只眼,要學(xué)蠟燭一條心。

      此歌唱到這里止,打起鑼鼓龍起身。

      ——《出燈歌》[14]

      另外,綏寧縣龍燈歌謠是當(dāng)?shù)貏趧尤嗣竦闹腔劢Y(jié)晶,反映了當(dāng)?shù)厝说膬r值觀。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禮”是人們自古以來就強調(diào)的,綏寧民眾通過歌謠的形式將“禮”表達了出來?!冻鰺舾琛穂14]反映的“禮”既是“打燈禮”,又是“做人禮”,告誡人們要各司其職,并反映了餐桌禮儀:“吃煙吃茶要多謝,閑言笑語莫高聲。吃酒老人坐上席,莫做貪杯好酒人。吃菜必要留一半,做東待客好為情?!睆闹锌梢钥闯鳊垷舾柚{通過這種通俗的言語,表達了當(dāng)?shù)厝藢?yōu)秀品德的贊賞和向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它不僅對成人的言行舉止有著規(guī)勸作用,還對孩童有耳濡目染的作用。

      (三)滿足祈福的心理需求

      綏寧縣降水量豐富,年平均降水量可達到1 320.0毫米,降水集中時段是3~7月,經(jīng)常出現(xiàn)洪水泛濫、山洪暴發(fā)等災(zāi)害性天氣[26]。自然災(zāi)害會導(dǎo)致各村落的收成減少,甚至造成房屋毀壞和人員傷亡。龍燈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寬慰人們,所以人們將“風(fēng)調(diào)雨順、來年收成好”的愿望寄寓到舞龍燈上。例如唱收成的歌謠:

      1)風(fēng)調(diào)雨順收成好,國泰民安好收成。

      ——《贊新造華堂(客唱)》[20]

      2)唱得天上星斗現(xiàn),唱得地下萬物生。

      唱得哀鵝催春早,唱得五谷好收成。

      ——《(八)客人唱(亦作主唱)》[8]

      3)四賜四季財和喜,財喜齊升坐朝廷。

      五賜五谷收成好,五谷豐登養(yǎng)萬民。

      六賜六畜多興旺,六畜成群財進門。

      ——《送燈歌》[15]

      最初,依靠土地生存的綏寧人希望借舞龍燈祈禱來年能有一個好收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人們舞龍燈的意寓已經(jīng)不再局限在收成上。隨之,龍燈歌謠的內(nèi)容也變得豐富,有對小孩的祈福,還有對華堂的祈福等等。這些豐富的歌謠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求。

      猜你喜歡
      綏寧縣龍燈龍王
      紙杯龍燈
      舞龍燈
      輕音樂(2022年2期)2022-02-24 02:30:56
      龍王的孩子
      舞龍燈
      綏寧縣神坡山穗花杉數(shù)量比10年前增長一倍多
      綏寧縣山洪災(zāi)害防御對策與成效
      元宵,到磐安迎龍燈
      主動去改變
      龍王鬧海
      海洋世界(2014年2期)2014-02-27 15:25:32
      ▲綏寧冬筍上市早價格高
      青铜峡市| 江门市| 汉寿县| 锦州市| 泸溪县| 托里县| 天台县| 长治市| 隆化县| 江永县| 纳雍县| 台东市| 连云港市| 雷州市| 莫力| 和硕县| 平遥县| 连平县| 临高县| 长宁县| 绵阳市| 镇巴县| 大埔区| 贺兰县| 辽阳市| 镇平县| 内黄县| 珠海市| 太康县| 五河县| 清水河县| 河西区| 五家渠市| 齐河县| 镶黄旗| 拉萨市| 泸定县| 临沭县| 商都县| 沾益县|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