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魯迅打官司

      2021-01-04 18:20:52張映勤
      黃河 2021年5期
      關(guān)鍵詞:章士釗高師懲戒

      張映勤

      首先應(yīng)該明確的是,魯迅一生只打過一次官司,許多文章在提到他打官司的時候有說是兩次,也有說是三次,甚至有說四次的,這些說法都不確實。比較多的是說他與學生、書商李小峰為版稅問題打過官司。

      李小峰是魯迅在北京大學兼課教書時的學生,后開辦北新書局,出版發(fā)行作家作品和雜志,因聰明好學,善于經(jīng)營,書店規(guī)模擴大到上海,魯迅的許多著作都交由北新書局出版,包括《吶喊》《彷徨》《中國小說史略》《華蓋集》等九本著作。版稅高達百分之二十,稿費積年所欠超過兩萬元。

      魯迅在上海開始職業(yè)寫作之前,有教育部的工資和在外兼課等收入,稿費不占主要部分,定居上海后,基本上是靠稿費生活。隨著魯迅的影響逐漸擴大、中國出版業(yè)的日益成熟,他的作品及所編雜志《奔流》發(fā)行量不斷攀升,北新書局的收益也日見增多,但李小峰卻開始隱瞞印數(shù),拖欠魯迅的版稅,以至最后竟拖欠了長達三四年之久。讓魯迅無法忍受的,不僅是自己的稿費,他負責編輯的《奔流》月刊,李小峰也借故拖延作者的稿費,弄得好多作者對魯迅生產(chǎn)誤會,以為是他的原因,弄得魯迅百口莫辨,兩頭為難。為此,他多次給李小峰寫信溝通此事,沒想到對方置之不理,繼續(xù)拖延,有耍無賴之嫌。魯迅這才想起要用法律的武器,通過打官司討回欠賬,他寫信告訴李小峰,已經(jīng)聘請律師,準備向法庭提起訴訟。

      魯迅在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寫給白莽的信中說:

      《奔流》登載的稿件,是有稿費的,但我只擔任編輯《奔流》,將所用稿子的字數(shù)和作者住址,開給北新,囑其致送。然而北新胡涂,常常拖欠,我去函催,還是無結(jié)果,這時時使我很為難。……至于編輯部的事,我不知誰在辦理,所以無從去問,李小峰是有兩個月沒見面了,不知他忙什么。

      又過了近兩個月,李小峰仍不理會,魯迅忍無可忍,打算通過訴訟解決。他在八月十七日寫給矛塵的信中提及此事:

      老板原在上海,但說話不算數(shù),寄信不回答,愈來愈甚。我熬得很久了,前天乃請了一位律師,給他們開了一點玩笑,也許并不算小,后事如何,此刻也難說,老板今天來訪我,然已無及,因為我的箭已經(jīng)射出去了。

      自知理虧的李小峰見事情嚴重,立即找人調(diào)解,通過郁達夫及一些好友向魯迅講情,魯迅念及舊情,也不想將事態(tài)擴大,兩人于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五日下午,雙方在律師的見證下討論協(xié)商,達成了三項協(xié)議:

      (一)北新書局把圖書的印刷紙版交回魯迅(由郁達夫、章川島作證);

      (二)北新書局歷年所欠魯迅的版稅分十一個月結(jié)清(由楊鏗律師經(jīng)手);

      (三)雙方重新簽訂合同,依據(jù)《著作權(quán)實施規(guī)則》實行印書證制。

      李小峰答應(yīng)分期付清積欠魯迅的一萬八千余元,發(fā)放了《奔流》作者的稿費,并保證以后不再拖欠。

      這場官司在朋友的斡旋下并沒有打成,事后李小峰為感謝大家的幫忙還擺了一桌飯請客,席間還發(fā)生了魯迅與林語堂爭執(zhí)鬧翻的一幕。

      與北新書局老板李小峰的版稅糾紛經(jīng)庭外調(diào)解,最終沒有走上法庭,魯迅“開了一點玩笑”,有嚇唬對方的成份,目的在于討回稿費,也就是說,這是一場沒有打成的官司。

      事隔兩個月,魯迅為自己家的保姆王阿花擺脫鄉(xiāng)下丈夫糾纏一事又請過一次律師。

      王阿花來自紹興農(nóng)村,魯迅請她來照顧孩子和家務(wù),王阿花在鄉(xiāng)下被夫家賣到山里,一個人逃到上海幫工,丈夫得到她的下落后帶人找到上海,準備搶她回去。王阿花表示寧可離婚也不回去。魯迅替她找了律師,夫妻私下調(diào)解,王阿花付給丈夫一百五十元的贖身錢獲得人身自由,此事得到解決。這場官司既與魯迅沒有直接關(guān)系,最終也沒有打成。

      縱觀魯迅一生,真正打過的官司只有一場,那就是一九二五年八月,他被教育部總長章士釗免職,將其告到了當時的司法機構(gòu)平政院。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九二五年爆發(fā)的“女師大風潮”。

      魯迅的摯友許壽裳原來是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簡稱女高師)的校長,一九二四年二月,教育部委任楊蔭榆接替許壽裳任女高師的校長,并于同年五月,將女高師改為女師大(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學校的規(guī)模不是很大,當時全校有包括預(yù)科在內(nèi)的學生二百三十七人,教職員七八十人。

      楊蔭榆一九零七年官費東渡日本留學,進入東京高等女子師范學校讀書,回國后先后在女高師工作過十年,當過學監(jiān)兼講習科主任,曾經(jīng)在學生中有很高的威望。連許廣平都承認:“關(guān)于她的德政,零碎聽來,就是辦事認真、樸實,至于學識方面,并未聽到過分的推許或攻擊,論資格,總算夠當校長的了?!边@應(yīng)該是較為公正客觀的評價。

      在女高師工作期間,楊蔭榆又于一九一八年,被教育部選派赴美留學,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專業(yè)。

      楊蔭榆的侄女、著名作家楊絳在《回憶我的姑母》中記錄了當時姑姑赴美留學時車站送行的場景:

      那天我跟著大姐到火車站,看見三姑母有好些學生送行。其中有我的老師。一位老師和幾個我不認識的大學生哭得抽抽噎噎,使我很驚奇。三姑母站在火車盡頭一個小陽臺似的地方,也只顧拭淚。火車叫了兩聲(汽笛聲),慢慢開走。三姑母頻頻揮手,頻頻拭淚。月臺上除了大哭的幾人,很多人也在擦眼淚。……我現(xiàn)在回頭看,那天也許是我三姑母平生最得意、最可驕傲的一天。她是出國求深造,學成歸來,可以大有作為。而且她還有許多喜歡她的人為她依依惜別;據(jù)我母親說,很多學生都送禮留念;那些禮物是三姑母多年來珍藏的紀念品。

      客觀地講,論資歷、論水平、論人品,楊蔭榆出任女子師大校長都是夠格的。她辦事認真、嚴于律己、敬業(yè)守職、性格直爽,又有留洋背景,執(zhí)掌校政富有熱情,但同時又是一位循規(guī)蹈矩、待人嚴苛、不諳世事的女學究,屬于事業(yè)型的女強人。她于一九二二年獲得碩士學位后,回國繼續(xù)任教。經(jīng)過歐風美雨的熏陶,楊蔭榆一心幻想著要按從西方學來的那一套教學理念辦好中國的女子教育,孰不知對國情世情不了解,只能四處碰壁。一九二四年二月她出任女高師校長以后表現(xiàn)得越來越強勢,強調(diào)秩序、學風,嚴格加強學校管理,要求學生只管讀書,反對過問政治,反對上街游行,在具體做法上又難免有一些獨斷專行的家長作風。有些學生不適應(yīng)學校新的規(guī)章制度,對她產(chǎn)生不滿。

      這一年(一九二四)秋季開學,女師大國文系預(yù)科二年級的三位學生,因當年南方發(fā)大水以及受江浙軍閥開戰(zhàn)等影響,交通受阻,回校時耽誤了一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沒有按時報到。楊蔭榆不予通融,決定進行整頓校風,她在學生回來以后制定了一個校規(guī),凡是逾期返校的都要開除。十一月初,她將三名學生開除,這件事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反應(yīng)。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女師大的學生自治會召開緊急會議,三分之二的學生主張驅(qū)逐校長楊蔭榆,遞交了要她去職的宣言,并派四名代表前去教育部申述楊校長舉措不當及種種壓制學生的情況,請求教育部撤換校長。當時的教育部首腦更換頻繁,總長未到任。

      四月份,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章士釗兼任教育總長,他支持楊蔭榆的辦學理念,強調(diào)“整頓學風”,對學生驅(qū)逐校長的要求自然置之不理。五月七日,楊蔭榆以校長的身份主持“國恥紀念日”講演會,遭到學生的反對,她們不承認其校長身份,用噓聲將她趕走。五月九日,校方在女師大張貼布告,開除劉和珍、許廣平等六名學生自治會成員,矛盾激化,難以調(diào)解。十一日,女師大學生召開緊急大會,決定驅(qū)逐校長楊蔭榆,學生開始輪流把守校門,阻止校長入校,并出版《驅(qū)楊運動特刊》,以造聲勢。二十七日,魯迅、錢玄同等七名任課教師聯(lián)名在《京報》上發(fā)表《對于北京女子師范大學風潮宣言》,表示堅決支持學生。

      幾天后,五卅運動爆發(fā),女師大學生組織“滬案后援會”,這與楊蔭榆的辦學理念嚴重相違。因為怕爆發(fā)學生騷亂,七月底,楊蔭榆以整修宿舍為由,要求暑假拒絕離校的學生搬出學校。八月一日,警察包圍了學校,校方強令解散入學預(yù)科甲、乙兩部等四個班,開始驅(qū)趕學生,關(guān)閉食堂,截斷電線。八月十日,教育部下令停辦女師大,在原址另成立國立女子大學。二十二日,堅守女師大的學生骨干劉和珍、許廣平等十三人與政府當局發(fā)生沖撞,被強行拖出校門。

      魯迅在“女師大風潮”中始終支持學生,他兩次為學生代擬呈教育部文,多次寫文章抨擊辯論,還一度住在學校與學生一起參與護校。學校停辦后,教育部決定在女師大原址石附馬大街另辦女子大學,將女師大十之八九的學生轉(zhuǎn)入新校。魯迅支持學生反對解散學校,和其它教員組成了校務(wù)維持會,租賃京帽胡同的校舍,重新組織開學上課,有學生二三十名,為時三月,置校方與教育部的規(guī)定于不顧,公然對抗上級。

      魯迅的一系列行為,自然引起了教育總長章士釗的憤怒,他于一九二五年八月十二日,呈請段祺瑞免去魯迅的教育部僉事職務(wù)。

      關(guān)于女師大事件的是非功過,背景原因,我們不加評論,這里要說的是魯迅與章士釗打的一場官司。

      章士釗為什么要免魯迅的官?在他看來,“女師大風潮”已經(jīng)持續(xù)了半年以上,官方與學生互不相讓,他久經(jīng)官場,做事果斷,作風強硬,兼任教育總長之后,高調(diào)宣稱要整頓學風,計劃合并北京的八所大學,統(tǒng)一考試,女師大學生與校長發(fā)生沖突,學生無視長上,必須嚴加管束,將學校解散,另成立國立女子大學,以接納原女師大學生,這是他采取的措施之一,沒想到自己的部下,教育部的小科長魯迅卻始終站在學生一邊,屢屢發(fā)宣言,寫文章,還參與成立校務(wù)維持會,公然與教育部作對,為了懲戒這些犯上作亂的人士,他拿魯迅開刀,呈請臨時政府免去他教育部僉事一職。

      八月十二日,章士釗在致段祺瑞的呈文中陳述:

      敬折呈者,竊查官吏服務(wù),首在恪守本分,服從命令。茲有本部僉事周樹人,兼任國立女子師范大學教員,于本部下令停辦該校以后,結(jié)合黨徒,附和女生,倡設(shè)校務(wù)維持會,充任委員,似此違法抗令,殊屬不合,應(yīng)請明令免去本職,以示懲戒(并請補交高等文官懲戒委員會核議,以完法律手續(xù))。是否有當,理合呈請鑒核施行。謹呈臨時執(zhí)政。

      轉(zhuǎn)天,段祺瑞批準了他的報告,第三天,免職令正式發(fā)布。

      魯迅當時是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的科長、僉事,相當于處級待遇而無實權(quán)的公務(wù)員,好端端的鐵飯碗讓章士釗砸了,豈能善罷甘休。

      看到自己的免職令,十五日魯迅就寫好了訴狀,十六日晚,他找到了在平政院當首席書記官的老鄉(xiāng)壽洙鄰征求意見。壽洙鄰是當年三味書屋塾師壽鏡吾的次子,與魯迅是亦師亦友的至交,兩人過從甚密。在壽洙鄰的指點下,魯迅認為自己勝券在握,決定上訴。八月二十二日,他赴平政院交付訴狀,狀告章士釗免職令違法。八月三十一日,他又赴平政院交納了訴訟費三十元。九月十二日,平政院正式?jīng)Q定由該院第一庭審理此案。

      平政院是當時北京政府法院組織系統(tǒng)的一部分,主管行政訴訟,負責察理行政官吏之違法不當行為,就行政訴訟及糾彈事件行使審判權(quán)。

      魯迅在訴狀中寫道:

      樹人充教育部僉事,已十有四載,恪恭將事。故任職以來屢獲獎敘。詎教育總長章士釗竟無故將樹人呈請免職。查文官免職,系屬懲戒處分之一。依《文官懲戒條例》第十八條之規(guī)定,須先交付懲戒始能依法執(zhí)行。乃竟濫用職權(quán),擅自處分,無故將樹人免職,顯違《文官懲戒條例》第一條及《文官保障法草案》第二條之規(guī)定。此種違法處分,實難自甘緘默。

      魯迅沒有請律師,自己寫訴狀,自己答辯。他不為自己辯解,有錯沒錯,該不該受罰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被告將其免職,屬于“程序違法”。

      中華民國成立之后,行政官員分特任、簡任、薦任、委任四等:魯迅所任的僉事一職,屬于第三等的“薦任”文官,由各主管長官推薦給中央政府任命。根據(jù)當時的《文官懲戒條例》《文官保障法草案》等公務(wù)員法律法規(guī),如果要懲戒官員,罷免魯迅所任的僉事一職,須由主管上級備文申訴事由,經(jīng)“高等文官懲戒委員會”審核討論后才可實行。章士釗雖然身為教育總長也無權(quán)擅自決定。精通法律、擔任司法總長的他自然明白這一程序,但是為了急于處理風潮、懲戒魯迅,他想在事后補辦這一手續(xù),這當然是違法在先,實際上構(gòu)成了程序違法,所以免職令是無效的。也就是說,即使章士釗認定魯迅有錯,應(yīng)該受到懲處,但他的做法也是違法的。

      平政院將魯迅的訴狀副本送交章士釗后,章士釗以教育部名義進行了答辯。他在答辯書中強調(diào)魯迅違抗教育部關(guān)于停辦女師大的部令,違反了《官吏服務(wù)令》。至于程序問題,答辯書稱:“乃其時女師大風潮最劇,形勢嚴重,若不及時采取行政處分,一任周樹人以部員公然反抗本部行政,深恐群相效尤,此項風潮愈演愈烈,難以平息,不得已于八月十二日呈請執(zhí)政將周樹人免職……”

      十月十三日,平政院給魯迅送來章士釗的答辯書副本,要求他在五日之內(nèi)答復(fù)。在隨后的辯書中,魯迅對于自己違抗教育部命令的指控答復(fù)道:“在部則為官吏,在校則為教員。兩種資格,各有職責、不容牽混。”即,不能以教員的行為當作罷免官員的理由。一個是官員,一個是教員,身份不同,我以教員身份做的事,不能按官員的要求來處理。當然,從章士釗的角度理解自有他下令免職的道理。

      接下來,答辯書中的一處硬傷讓魯迅抓住了:“查校務(wù)維持委員會公舉樹人為委員,系在八月十三日,而該總長呈請免職,據(jù)稱在十二日。豈先預(yù)知將舉樹人為委員而先為免職之罪名耶?況他人公舉樹人何能為樹人之罪?”

      章士釗是八月十二日呈文執(zhí)政府要求將魯迅免職的,文中指責他參與校務(wù)維持會,而實際上他被舉為校務(wù)維持會委員的時間是在八月十三日,哪有預(yù)先構(gòu)織罪名,先免職而后生罪的,這明顯的是倒填日期,先指責原告,后發(fā)生事實的時間點嚴重有誤。

      針對章士釗提出擅自處分是出于“形勢嚴重”,特事特辦。魯迅針鋒相對道:“查以教長權(quán)力整頓一女校,何至形勢嚴重?依法免部員職,何至迫不及待?風潮難平,事系學界?何至用非常處分。此等飾詞,殊屬可笑。且所謂行政處分原以合法為范圍。凡違法令之行政處分當然無效。此《官吏服務(wù)令》所明白規(guī)定者。今章士釗不依法懲戒,殊屬身為長官,弁髦法令?!?/p>

      官司打了幾個月,其間,官場動蕩,政局不穩(wěn),這一年(一九二五)的十一月二十八日,激進的學生再次(第一次為五月七日)沖擊了章士釗在北京魏家胡同十三號的住宅,要求其下臺,章被迫卸任,匆匆逃到天津,無暇顧及與魯迅的官司,一度解散的女師大也于十一月底復(fù)校,楊蔭榆這時辭職后也回到了蘇州老家。

      一九二六年一月十六日,新任教育總長、國民黨員易培基兼任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校長,等到平政院將魯迅的互辯書再次送到教育部時,他以“此案系前任章總長辦理,本部無再答辯之必要”為由,不再理會,教育部也很快取消了對魯迅的免職處分,讓他暫代僉事一職,在秘書處辦公。

      一月十八日,魯迅重新回到教育部上班。

      三月二十二日,平政院開會做出最后裁決,判決魯迅勝訴,已經(jīng)離職的章士釗及教育部“違法”。

      三月三十一日,國務(wù)總理賈德耀簽署了給教育部的訓令,轉(zhuǎn)述平政院“依法裁決教育部處分應(yīng)予取消”的結(jié)論,命令教育部“查照執(zhí)行”,于是,魯迅與章士釗打的這場官司以完勝結(jié)束。

      實事求是地講,官司的獲勝主要原因在于訴訟過程中,段祺瑞政府已經(jīng)垮臺,章士釗繼辭去司法總長、教育總長之后,其政府秘書長一職也不復(fù)存在,平政院在沒有任何阻力的情況下,做出了撤銷教育部的決定,而不是針對章士釗個人。

      這場官司是由北師大風潮引起,魯迅之所以在一九二五年深度介入這場風潮,除了自身的正義感之外,不能不說與兩個人有直接關(guān)系,先是許壽裳,后是許廣平。

      許壽裳是魯迅的終生摯友,他于一九二二年七月出任女高師的校長,對學校管理進行改革,購置圖書儀器,延請名師,聘魯迅、周作人、沈尹默、沈兼士等人到學校兼課,但誰能想到,“老實有余,機變不足”(魯迅語)的許壽裳受到排擠,在女高師“驅(qū)羊(楊蔭榆)運動”之前,還有一場“驅(qū)許迎楊”的風潮,女高師的學生于一九二三年八月要求他去職,轉(zhuǎn)年二月許壽裳被迫辭去校長職務(wù),接替他的就是楊蔭榆。朋友的校長位子被楊蔭榆占據(jù),魯迅心里對她的排斥、抵觸不言自明。

      許廣平是魯迅在女高師教書時認識的學生,在“女師大風潮”的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他們開始通信,一個月后許廣平到西三條胡同拜訪老師,八月份女師大被教育部解散,許廣平住進了魯迅家里,十月份兩人情定終身,正式成為戀人。許廣平是“女師大風潮”主要的參與者、策劃者,隨著學潮的升級,身為學生自治會成員的她被校長楊蔭榆開除,魯迅正是在許廣平的影響請求下,實現(xiàn)了由默然旁觀到積極參與的身份轉(zhuǎn)變。

      魯迅為自己免職所打的平生唯一的一場官司,與“二許”不會一點關(guān)系沒有吧?除了“公仇”,是不是也有一些“私怨”呢?

      猜你喜歡
      章士釗高師懲戒
      忘卻歌
      含笑花(2022年3期)2022-05-27 00:55:57
      教育懲戒藝術(shù)仍值得繼續(xù)探索
      也談“教育懲戒權(quán)”
      華人時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06
      教育有時需要一定的懲戒手段
      中華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48
      章士釗妙藏態(tài)度
      對高師鋼琴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問題的思考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
      章士釗妙說楊昌濟
      章士釗《柳文指要》出版內(nèi)情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29
      以專業(yè)技能為核心的高師音樂教育課程改革之思
      論高師復(fù)調(diào)課“微格教學”的可行性——柯達伊多聲音樂教育思想指導下的高師復(fù)調(diào)課教學模式
      越西县| 漯河市| 顺义区| 清涧县| 搜索| 利川市| 湖南省| 连州市| 思南县| 襄城县| 平阳县| 安顺市| 额尔古纳市| 榆中县| 永善县| 揭东县| 鄄城县| 桃园县| 来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三亚市| 托里县| 稻城县| 鲜城| 都匀市| 独山县| 米林县| 芦山县| 通江县| 湘潭县| 卢氏县| 三穗县| 汶上县| 仪征市| 西平县| 东至县| 敦化市| 城固县| 广水市| 宁德市| 霍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