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木
北宋杰出的文學家蘇軾,相傳能“過目成誦”。有一天,一個朋友來看望蘇軾,仆人說主人在忙,讓他等一會兒。朋友左等右等,等了大半天沒見蘇軾出來,就起身要離去。剛跨出門,蘇軾正好忙完,叫住了他。
“在忙什么呢?讓我等了這么長時間?!迸笥褑?。
蘇軾作揖道:“請見諒。我剛剛在抄《漢書》,一時抄得來了興致,把時間都忘了。讓你久等了,真是抱歉!”
朋友大吃一驚,疑惑地問:“什么?你不是有過目成誦的本領(lǐng)嗎?怎么還要抄書呀?”
蘇軾連連搖頭說:“別聽人瞎傳,我哪能過目成誦?。坷蠈嵏阏f吧,我經(jīng)常讀《漢書》,到現(xiàn)在這部書我已經(jīng)抄了三遍了!”
朋友聽了很吃驚,問:“什么?這么厚的《漢書》,你抄一遍得花費多長時間?。俊?/p>
“也沒那么夸張,我抄書有自己的秘訣?!碧K軾笑了笑,“一部書我并不是全文抄寫,而是分段抄。第一遍抄,我每段抄三個字以提醒背誦;第二遍抄,我每段只抄兩個字以提醒背誦;第三遍抄,我每段只要抄寫一個字就能背出來了。”
朋友聽后,決定考考蘇軾。他拿來《漢書》,翻開其中的一頁,隨便挑了一個段落中的一個字,蘇軾果然接著這個字就能背誦整個段落,竟一字不差。朋友向蘇軾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原來,蘇軾“過目成誦”能力的后面,藏著他許多不為人知的努力和汗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