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碘對比劑外滲個案管理模式的構建。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8月行CT增強掃描檢查發(fā)生碘對比劑外滲患者11例,建立碘對比劑外滲個案管理電子檔案,成立個案管理護士小組、MDT個案管理團隊,完善碘對比劑外滲不良反應上報流程,制定健康宣教和個案管理規(guī)、流程。結果:10例順利結案,1例實施過程中要求出院。外滲癥狀逐漸減輕,皮膚顏色恢復正常,未出現不良嚴重后果。結論:碘對比劑外滲個案管理模式能改善護理服務質量,減輕并發(fā)癥,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碘對比劑外滲;個案管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隨著影像學科技術的發(fā)展,CT增強掃描技術具有檢查快、圖像質量清晰等優(yōu)勢,常作為疾病診斷首選,而增強掃描時需要通過外周靜脈進行高壓注射碘對比劑,在高壓注射過程中,易導致碘對比劑外滲等。碘對比劑外滲會引起組織損傷、感染,甚至發(fā)生骨筋膜室綜合征,影響到醫(yī)療診斷、搶救治療等,造成患者延長住院日、增加醫(yī)療費用等。個案管理通過協調利用各種可利用資源,為患者提供持續(xù)化、綜合化、個體化的醫(yī)療服務,促進患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目前,碘對比劑外滲個案管理模式尚未見有相關報道。本院從2020年6月開始,對碘對比劑外滲個案管理模式的構建進行了探討,旨在為科學、規(guī)范護理管理提供參考依據?,F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我院2020年6月-2021年8月,行CT增強掃描患者約1.25萬人次,上報發(fā)生碘對比劑外滲患者7例,血管介入外科醫(yī)師及靜療小組會診發(fā)現未上報5例,經篩選,符合納入標準11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無嚴重基礎疾病;③具有良好語言表達、溝通能力,能配合;④自愿參與者。排除標準:①意識障礙;②糖尿病患者。入選后簽屬個案管理知情同意書?;颊哔Y料:男7例,女4例;年齡42-76歲;來源科室:腫瘤內科5例,神經內科3例,介入血管外科1例,胸心外科1例,胃腸外科1例。
2.方法
2.1建立碘對比劑外滲個案管理患者電子檔案
收集碘對比劑血管外滲個案管理患者的電子檔案信息,安排專人錄入及維護。內容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相關病史資料、檢查化驗結果、外滲治療過程、社會支持系統(tǒng)、聯系方式、隨訪記錄等。
2.2建立碘對比劑外滲個案管理護士小組
選拔方式:根據護士掌握碘對比劑外滲專業(yè)知識及技能程度,從放射科護理組及靜脈治療小組成員中選拔出3名專職護士,要求具備:本科及以上學歷;放射科或靜療??乒ぷ?年及以上;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良好的溝通及協調能力。培訓內容:理論授課與實踐培訓結合。①時間、方式:理論授課時間為2周,脫產培訓。②內容:碘對比劑外滲相關知識、護理進展、數據分析、個案管理方法等。③目標:掌握外滲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護患溝通技巧、隨訪知識等。④實踐培訓:放射科、靜療門診各實習1周??己朔椒ǎ壕C合考核。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各占50分,60分以上為及格。
2.3組建碘對比劑外滲MDT個案管理團隊
MDT(多學科)個案管理團隊可以更好的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加速恢復。以碘對比劑外滲患者為中心,由血管介入外科主任和靜脈治療護理組組長牽頭,組建碘對比劑外滲MDT個案管理團隊管理,是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實施方式。要求團隊成員必須具有較強的溝通交流能力及邏輯思維判斷、臨床分析能力等。團隊共有4名成員,包含1名介入血管外科主治醫(yī)師、1名皮膚科主治醫(yī)師、2名靜脈治療護理組成員。隊長由受過專門培訓的靜脈治療??谱o士(即靜脈治療護理組組長)擔任,其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及扎實的??浦R,負責對個案管理患者進行評估、實施、分析、監(jiān)督等。2名主治醫(yī)師負責病例會診、制定治療方案及指導治療等。
2.4完善碘對比劑外滲不良反應上報流程
將原有的護理不良反應上報流程進一步細化與完善,建立專門的碘對比劑外滲不良反應上報流程,設置專門賬號和密碼,簡化上報流程,細化上報內容,專人網絡上報,將患者的個人信息、檢查部位、發(fā)生過程、治療情況及結果、原因分析及討論、改進措施等填報。一旦發(fā)生碘對比劑外滲,當事者告立即告知個案管理護士小組及管理團隊成員,按照流程24h內進行網絡上報,然后團隊進行總結分析。
2.5制定健康宣教圖冊及工作形式
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制定健康宣教圖冊,包括碘對比劑的定義、種類、外滲的分級、處理方法、預防措施等內容。個案管理護士小組創(chuàng)建微信公眾號及外滲個案管理咨詢微信群。對于外滲的患者,小組與患者及家屬通過電話、微信群隨時進行交流,及時解答疑問,全程跟蹤,及時記錄。讓個案管理延續(xù)至患者外滲肢體康復。
2.6制定碘對比劑外滲個案管理的實施流程
(1)外滲發(fā)生60分鐘內。發(fā)生外滲30分鐘內,當事者立即告知碘對比劑外滲個案管理護士小組及管理團隊。進行篩選,選出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護士小組進行首次訪視。他們先進行自我介紹,隨后介紹實施個案管理的具體流程等,征求同意后,與患者或家屬簽訂個案管理知情同意書。同時護士小組評估患者的基本情況,結合患者的病情,與個案管理團隊快速制定出治療方案,如:冰敷、0.2%利多卡因聯合地塞米松濕敷等,進行面對面指導,分發(fā)健康宣教圖冊等,提供“一對一”個性化指導。60分鐘內錄入患者電子檔案信息,患者或家屬通過外滲個案管理微信群二維碼入群及關注微信公眾號。患者及家屬可通過電話、微信群進行咨詢,護士小組也會到病房進行隨訪指導。(2)外滲發(fā)生24h后。經過觀察,對比劑外滲的患肢24h內腫脹逐漸消退。護士小組也會多次到病房進行訪視,了解患者的病情,查看患者外滲肢體恢復情況、治療用藥、心理狀況等,進一步開展“面對面”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同時與管床醫(yī)師及護士溝通,根據患者的病情及恢復情況制定后續(xù)個體化治療方案,直至患者外滲肢體康復,并做好訪視記錄。(3)恢復期。護士小組及MDT團隊定期在微信公眾號推送CT增強掃描及碘對比劑的相關專業(yè)知識,包括檢查前的準備與配合,碘對比劑的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外滲預防措施、治療方案,恢復效果等知識,形成持續(xù)化知識宣教,減輕患者及家屬心理負擔,提高他們信任度。完全恢復后,再次進行病房內或電話隨訪,進行滿意度調查。
3.結果
篩選出的11例對象,10例均順利結案,1例實施過程中要求出院。外滲癥狀逐漸減輕,皮膚顏色恢復正常,未出現不良嚴重后果。12例患者個案實施過程中依從性好,能夠按照方案進行治療。隨訪率達到100%,患者滿意度>95%。
4.討論
4.1個案管理模式能提供更標準、規(guī)范、科學的護理標準及服務質量
碘對比劑外滲是患者在進行CT增強掃描中常出現的并發(fā)癥。對于碘對比劑外滲患者,施行個案管理流程,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給予正確的健康宣教,讓患者早期、快速恢復,預防并發(fā)癥。以往發(fā)生碘對比劑外滲時,輕者由當事者憑借個人臨床經驗進行治療,嚴重者請靜療門診、皮膚科或者外科會診指導治療。此次研究,個案護士小組從放射科護理組及靜脈治療小組成員中選出,且具有3年專科工作以上,經過培訓和考核才能上崗。MDT個案管理團隊成員都是專科骨干,實力雄厚。個案管理模式的應用,實行無縫對接,全程管理,有助于建立標準、規(guī)范、科學化的全程護理規(guī)程。
4.2 個案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密切醫(yī)患關系,提高滿意度
個案管理實施過程中,發(fā)生碘對比劑外滲者,患者會遭受壓力大、憂慮等心理問題,護士小組及MDT管理團隊合作,通過對患者進行評估,結合患者的情況,制定“一對一”個性化全程治療方案,進行持續(xù)化健康宣教指導,多次電話隨訪或到病房內隨訪,密切醫(yī)患溝通,減輕患者及家屬心理負擔,加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積極參與治療,從而減輕不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此外,隨訪率達到100%,從而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4.3不足之處
本研究只對13例患者碘對比劑外滲實施個案管理,研究時間短,研究數量少,沒有專門培養(yǎng)個案管理師,隨訪內容不夠細化等,下一步可通過多家醫(yī)院數據研究,提高樣本量,更好地開展研究,促進護理質量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婷婷,陳英.MDCT檢查中碘對比劑靜脈外滲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9,34:107-110。
[2]呂茵茵,沈犁.個案管理模式在疾病管理中的臨床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7):970-973.
作者簡介:陳曉霞(1987.07-),女,漢族,廣西省欽州市人,本科學歷,欽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主管護師,主要研究方向:影像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