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藝符號學(xué)視域下的湘西侗族與苗族服飾比較研究

      2021-01-07 03:48:20張智艷王洪斌葉曉波
      齊魯藝苑 2020年6期
      關(guān)鍵詞:女裝侗族湘西

      張智艷,王洪斌,葉曉波

      (湖南科技大學(xué)建筑與藝術(shù)設(shè)計學(xué)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前言

      湘西侗族主要居住在湖南省通道、新晃、會同、靖州、芷江等縣份。關(guān)于侗族的起源較為常見的說法是,侗族是中國古代百越族的后裔。古百越人是一個支系眾多的族群,遍布于長江、錢塘江、珠江、閩江、元江(紅河)、瀾滄江、怒江地區(qū)和沿海島嶼。湘西苗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于中原地區(qū)的蚩尤部落。史籍所載三苗后裔“盤瓠蠻”,便是目前生活在湘西地區(qū)的苗族先民,秦漢至南北朝時期,被稱為“五溪蠻”“武陵蠻”和“長沙蠻”等?!跋嫖髅缱逦幕鄬τ跐h族文化板塊來說,它是文化的邊陲,相對于百越、西南文化文化板塊來說,它又處于一個相互交融的共生體系之中。”[1]本文以民藝符號比較學(xué)為主要研究方法,綜合運用闡釋學(xué)、圖像學(xué)、格式塔心理學(xué)和類型學(xué)等方法對兩者的女裝、男裝、背裙、童帽進行比較分析,歸納其民俗性、藝術(shù)性、符號性以及美學(xué)特征的相同性與差異性。

      一、湘西侗族與苗族服飾典型類型比較分析

      民藝符號學(xué)視域下的兩者服飾所包含符號的能指、所指與對象是“三位一體”的關(guān)系?!叭魏蚊袼追柖际怯梢粋€或多個民俗表現(xiàn)體和它們所表現(xiàn)的具體的民俗對象與抽象的民俗含義或概念結(jié)成而成?!盵2]服飾作為民藝符號是廣大鄉(xiāng)民對于精神世界、情感觀念的編碼,以廣大俗民為傳播對象,以約定俗成的集體意識為編碼規(guī)則,所指為廣大俗民的精神信仰。

      1.兩者女裝比較

      湘西通道坪坦鄉(xiāng)祭祀“薩歲始祖母”時侗族婦女所著盛裝(見圖1),上衣以左衽開襟式為主要款式,上衣袖口以亮藍色底布鑲襯邊飾。女子鳳冠以銀質(zhì)雕花與五色絨球相互裝飾,鳳冠邊沿所配垂簾極為華麗。女子頸飾以銀質(zhì)粗大項圈裝飾,厚重古拙。湘西鳳凰女子唱攔門酒歌時所著苗服盛裝(見圖2),以深藍色和淺藍色拼布組成,云肩款式上衣肩頸處、廣袖袖口處及云肩胸襟處均繡有蝴蝶花卉紋樣。女子的頭部以黑色的頭巾包裹,外部裝飾著華麗炫富的銀質(zhì)雕花鳳冠,鳳冠上的垂簾增添了女性之靈動柔美感,更為絢麗的是女子的銀質(zhì)雕花與刺繡工藝拼鑲而成的繡花緞帶銀飾胸兜。

      圖1 祭祀“薩歲”時的湘西侗族女裝 圖片來源:何相頻 陽盛海著《湖湘少數(shù)民族服飾》,第67頁

      兩者女裝的相同性表現(xiàn)于在民俗祭祀與民俗慶典中所著盛裝均以璀璨精致的雕花銀飾作為主要裝飾。頭飾以雕花鳳冠作為主要裝飾,頸飾以雕花項圈作為裝飾。兩者女裝的差異性表現(xiàn)為侗服女裝具有厚重、古樸、適度之美感,而苗服女裝則具有華麗、炫富、繁復(fù)之美感。侗族女子婚前穿褲,婚后穿裙,風格古樸,幾乎無紋樣裝飾,下裝常見為百褶裙款式。苗服女裝深色底布的胸襟、云肩、褲腿邊襟處均繡有大量的二方連續(xù)蝴蝶花卉紋樣、雙鳳穿牡丹紋樣、福壽三多紋、金瓜石榴紋等。與此同時,著盛裝的苗家女子頭戴雕花鳳冠,頸飾銀質(zhì)項圈,胸前掛飾著銀質(zhì)雕花云肩或是胸兜,后背穿著銀質(zhì)雕花與緞帶拼鑲而成的后尾。

      圖2 唱攔門酒歌時的湘西苗族女裝 圖片來源:何相頻 陽盛海著《湖湘少數(shù)民族服飾》,第69頁

      2.兩者男裝比較

      湘西侗族蘆笙衣(見圖3)是侗族男子極具特色的民族盛裝。蘆笙衣有四種款式:左衽式、右衽式、對襟式和包裙式。湖南通道地區(qū)的蘆笙衣多為對襟款式。圖3左以深色長袖為內(nèi)襯,外搭一件繡花背心。背心的花紋以自然婉轉(zhuǎn)的曲線造型為主,腰部邊襟為二方連續(xù)狀的圓形造型,下身的簾裙由若干塊方正的剪貼繡片拼鑲于一體。圖3右為正在吹蘆笙的男子,頭飾上插有白羽,蘆笙衣的背心及簾裙上均大面積裝飾有白羽。羽毛作為一種實物的民藝符號象征著侗家人“敬鳥如神,愛鳥如命”的圖騰崇拜?!皥D騰對民族的影響之一就是以衣服來模仿圖騰,如沅湘間的侗族,以鳥為主要圖騰,他們服裝多為鳥裝,頭戴鳥羽,衣仿鳥形,還在服飾上織繡人鳥圖案?!盵3]“《越絕書》載:‘大越海濱之民,獨以鳥用?!秴窃酱呵铩芬灿小肀乐蟆嬴B還為民田’?!恫┪镏尽ぎ慀B》載:‘越地深山有鳥如鳩,青色,名曰治鳥……越人謂此鳥為越祝之祖?!盵4]湘西苗族苗老司法衣(見圖4)是苗族法老司舉行法事盛典時所著男裝。“苗老司在苗語里稱‘巴岱’。可分為兩種:一是苗語的巴岱,稱‘巴岱雄’;二是漢族的巴岱,稱‘巴岱喳’。巴岱在‘四月八’節(jié)日中擔任祭祀主持的角色,在民間擁有較高的地位?!盵5]“巴岱雄做法事時,一般都身著民族傳統(tǒng)服飾,頭戴藍白相間、深藍色或黑色的布帕,上身穿藍色對襟褂,下身穿深色長褲。”[6]苗老司法衣是湘西苗族儺祭等重要祭祀的法衣,其服飾在祭祀活動中象征著驅(qū)邪避災(zāi)、祖先崇拜的民俗語意?!傍P凰縣牛欄山村龍法勝祖?zhèn)魑谋緞t唱到:老君賜吾一領(lǐng)衣,此衣不是非凡衣,正是三根橋頭皇母大血衣,要得穿來不敢穿,敢怕紅火朝身穿,要得背來不敢背,只怕紅火朝身飛,今日有事壇前來穿起,諸邪百鬼化灰塵?!盵7]

      兩者男裝的相同性表現(xiàn)在兩者的日常裝均樸素少裝飾,便于勞作,而其盛裝均是民俗慶典與祭祀時所著華服,無論是侗族蘆笙亦或是苗族法老司法衣均是民族圖騰崇拜的象征。

      兩者男裝的差異性表現(xiàn)在侗族盛裝蘆笙衣以羽毛裝飾及繡花簾裙為特征,區(qū)別于周邊漢族男裝、湘中南瑤族男裝。而湘西苗族男裝苗老司法衣以色彩凝重、紋樣神秘為特征,是舉行莊嚴肅穆的法式時的著裝。

      圖3 “薩歲”慶典時穿著蘆笙服的侗族男子 圖片來源:左漢中著《湖湘圖騰與圖符》,第200頁

      圖4 湘西苗老司法衣 圖片來源:何相頻 陽盛海著《湖湘少數(shù)民族服飾》,第102頁

      3.兩者背裙比較

      湘西通道侗族獨坡鄉(xiāng)月亮花背裙(見圖5)由上、中、下三個部分組成,其上蓋片叫兜,作蓋風之用;中間叫背帶,作捆扎之用;下面叫背兜(也稱為騎片),作抵托之用,統(tǒng)稱為背裙(侗族叫“霞”)。此背裙主要由挑花工藝與織錦工藝相互拼鑲而成,中心紋樣為太陽花紋,四周為月亮花邊角適形紋樣,太陽花紋左右兩端為蝴蝶紋。當孩子在母親背上睡著時,母親便把背帶蓋往自己肩頭一搭,太陽紋部分恰好蓋著孩子的頭部,成為孩子的保護神。湘西苗族鳳凰鳳戲牡丹紋刺繡背裙(見圖6),長96厘米,寬90厘米。此苗族刺繡背裙深灰色的底布上拼鑲一塊紅色拼布。背裙上部拼鑲一塊倒置綠色三角形拼布,中間鏤去三角形的紅色拼布,倒置三角形區(qū)域為兩只鳳鳥雙向?qū)︼w。背裙中心紋樣為紅色底布上繡鳳凰戲牡丹紋,外圈點綴著細碎的碎花紋樣。紅色底布上部兩角為適形碎花紋樣,下部中間銅錢紋樣,下部為左右雙龍紋樣。

      兩者背裙的相同性均表征著深情的母愛,是母親與孩子之間親情的紐帶。蜘蛛紋是侗族背裙上隨處可見的挑花紋樣,寓意著“喜從天降、化險為安”。湘西苗族背裙上刺繡紋樣主題豐富,符號所指觀念是母親對孩子的平安祈福。兩者背裙的差異性主要表現(xiàn)于侗族背裙紋樣自然崇拜觀念更為突出,如主題紋樣為太陽紋、月亮紋、星星紋、蜘蛛紋。湘西苗服背裙則主題寬泛,包含有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吉祥祈福。

      圖5 湘西侗族月亮紋背裙 圖片來源:何相頻 陽盛海著《湖湘少數(shù)民族服飾》,第156頁

      圖6 為湘西苗族鳳戲牡丹紋背裙 圖片來源:鄒敏納著《湖湘刺繡》,第249頁

      4.兩者童帽比較

      圖7的童帽為龍鳳紋侗族兒童繡花帽,由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生產(chǎn)。童帽外形輪廓呈瓜狀形,采用打籽繡針法,富有立體感。童帽帽頂為一紅色絨球,上部繡片上的紋樣為鳳紋,下部繡片紋樣為兩只相對的龍紋。童帽上的龍紋有吉祥富貴、望子成龍之民俗語意。湘西少數(shù)民族的龍紋、鳳紋與周邊漢族比較起來,弱化了漢族龍紋鳳紋的至尊獨用的寓意,更多的則意味著階級弱化、男女平權(quán),是俗民們喜聞樂見的吉祥祈福的象征。“在服飾繡品上龍紋是善良靈巧可愛的形象,并以特殊的針法繡成,賦予精巧、細膩的神韻?!盵8]花草紋苗族兒童繡花帽(見圖8)采用孔雀藍綢面,前額有粉綠色花邊,上有“自力”二字,前部飾有云紋繡片,嵌有桃形鏡片。帽頂上有大紅蓮花花瓣,繡有花草紋;上端有蝙蝠紋裝飾,墜有黃色絲線吊穗,帽頂還有絲絨飄穗,結(jié)構(gòu)精巧,色彩豐富。蓮花紋從民藝符號視域下解讀,其符號編碼的象征意義為多子多福、子孫興旺。蓮花紋、魚戲蓮紋、蓮蓬紋不但在湘西苗服中極為常見,苗族云肩、胸兜、后尾、鳳冠中也經(jīng)常可見銀質(zhì)雕飾的蓮花類型紋樣。

      圖7 為湘西侗族如意紋童帽 圖片來源:鄒敏納著《湖湘刺繡》,第257頁

      圖8 為湘西苗族雙鳳牡丹紋紋童帽 圖片來源:鄒敏納著《湖湘刺繡》,第257頁

      兩者童帽的相同性主要表現(xiàn)為款式活潑、色彩明艷。侗族童帽立體造型呈現(xiàn)為瓜皮造型,色彩豐富沉穩(wěn)。苗族童帽以剪貼繡片拼鑲在深色的帽沿上,色彩更是絢麗明艷,整體以紅綠互補色形成強烈對比。兩者童帽的差異性表現(xiàn)于符號語意上的象征差異。侗族童帽上的龍紋鳳紋更多的是一種吉祥富貴的象征。苗族童帽在湛藍色底布上拼鑲著各色剪貼繡工藝的花卉自然紋樣,其中蝙蝠紋與銅錢紋組構(gòu)寓意福在眼前,金瓜紋與石榴紋組構(gòu)寓意多子多福。

      二、湘西侗族與苗族服飾美學(xué)特征比較分析

      1.湘西侗服紋樣造型意象化、風格古拙化,湘西苗服紋樣造型具象化、風格唯美化

      湘西侗服紋樣造型意象化、風格古拙化。侗服以挑花繡及織錦為主,沒有湘西苗繡的具象秀麗之感而是造型似像非像。湘西侗族背裙上的月亮花紋、太陽紋、星星紋、榕樹紋、萬字紋、蝴蝶紋、蜘蛛紋無不是古拙意象的造型。與湘西苗服紋樣、周邊漢族以及湘中南瑤族紋樣比較而言,侗族的蜘蛛紋極具特色,以觸須狀的意象造型區(qū)別于周邊民族服飾。侗服的古拙化還表現(xiàn)在女裝以深褐色棉布或亮布為材質(zhì),幾乎沒有刺繡紋樣。節(jié)日盛裝時的侗家女子,其精致的雕花銀帽雕飾有各種花卉蟲鳥裝飾。

      湘西苗服紋樣造型具象化、風格唯美化。苗服女裝款式繁多、華美,著云肩款式的女子上衣肩部從前至后刺繡著二方連續(xù)狀的蟲鳥紋樣,云肩式女裝常與繡花胸兜相互裝飾。苗服紋樣大多以湘西踏虎鑿花的剪紙樣本為原型進行刺繡,刺繡的針法繁多,如平針、挑針、打籽針、辮繡、剪貼繡等。踏虎鑿花的樣本大多從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山林野趣的環(huán)境取材,花蝶飛舞、魚蓮嬉戲、雙鳳牡丹、金瓜石榴等自然景象依據(jù)服飾裝飾位置進行適形造型。造型具象唯美、色彩亮麗對比、款式寬松多樣、銀飾精致繁復(fù),以上種種構(gòu)成苗服的唯美化風格特征。

      2.湘西侗族服飾表征敬仰女性始祖“薩歲”,湘西苗族服飾表征敬仰女性始祖“蝴蝶媽媽”

      “薩歲”是侗族敬奉的至高無上的神靈,是傳說中的始祖母。祭祀“薩歲”慶典時的侗族女子頭戴銀質(zhì)雕花鳳冠,身穿深重古樸棉質(zhì)中襟款式上衣,下裝著百褶裙。男子在祭祀“薩歲”大典時著“蘆笙衣”,上身為各色花卉與神秘圖騰紋樣的剪貼繡拼鑲而成的馬甲,下裝著褲裝,將侗族簾裙系于腰間?!凹漓搿_歲’活動是侗族特有的宗教儀式。宋代陸游的《老學(xué)庵筆記》載有:辰、沅、靖州等蠻、仡伶……農(nóng)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9]“從文化象征上來講,薩歲文化是一種含蓄、內(nèi)斂、沉靜的文化,就像居于村寨僻靜之處的薩壇一樣,沒有氣勢雄偉的廟宇、沒有日夜不斷的香火、沒有莊嚴的偶像金身,但是她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女性柔情像母乳一樣滋養(yǎng)著侗家人的心靈。”[10]

      湘西苗族服飾象征的敬仰女性始祖“蝴蝶媽媽”表現(xiàn)在隨處可見的苗族刺繡上。無論是苗族女裝的云肩款式胸襟處、廣袖袖口處,雙層疊擺開叉式上衣的腰襟處,女裝褲邊襟處,亦或是童帽的帽沿處均繡著蝴蝶花卉紋。蝴蝶紋成為苗族服飾刺繡紋樣最大的母題,包含中心紋樣構(gòu)成,或是三角形邊角適形紋樣或是圓形適形紋樣或是蝴蝶與花卉二方連續(xù)紋樣?!啊睹缱骞鸥琛分忻枋觯汉麖臈髂拘脑杏鰜恚L大后同‘水泡’、‘游方’,生下十二個蛋,由蛋中孵化出龍、虎、水牛、蛇、蜈蚣、雷公和姜央等兄弟,姜央就是苗族的祖先?!麐寢尅匀痪褪敲缱宓氖甲媪?。”[11]“苗族流傳下來的《焚中曲》說:‘殺豬掃村寨,祭祖先老人,祭祖祭蝶媽?!畳哒赖木褪敲缱迨甲妗麐寢尅?。”[12]

      3.湘西侗服自然崇拜突出,湘西苗服生殖崇拜突出

      湘西侗服與湘西苗服共同表征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吉祥祈福的民俗信仰,其中侗服象征的自然崇拜尤為突出?!皻v代的俗民們不停地創(chuàng)造并使用民俗符號,用來滿足他們在民俗文化方面的精神需求,所以民俗意圖是產(chǎn)生民俗所指概念的出發(fā)點。人們擁有的趨吉避兇、迎喜接福、消災(zāi)免禍、除祟驅(qū)邪的民俗意圖,都成為構(gòu)成民俗符號含義的潛在能量?!盵13]侗族背裙凝結(jié)著深沉的母愛,背裙的蓋兜及背兜部分以挑花工藝為主,其邊緣則以抽象的織錦圖案裝飾,背裙部分大多為織錦紋樣。侗族背裙上的挑花紋樣有月亮紋、星星紋、蜘蛛紋、萬字紋、蝴蝶紋、榕樹紋、鳳鳥紋、竹根花紋等紋飾。而這些紋樣集中體現(xiàn)了侗族民俗的自然崇拜觀念,表征著侗族鄉(xiāng)民對于自然神秘的敬畏與民俗信仰。

      湘西苗服更被譽為“穿在身上的史書”,在華麗的湘西苗服上象征生殖崇拜信仰的觀念尤為突出。常見表征生殖崇拜觀念的紋樣包含蝴蝶紋、鳳穿花紋、金瓜石榴紋、福壽三多紋、魚戲蓮紋、雙魚紋、蓮蓬紋等。蝴蝶紋寓意著多子多福,主要因為蝴蝶旺盛的生命力成為鄉(xiāng)民對于生殖生命力的渴望?!傍P穿花”是鳳鳥與牡丹結(jié)合于一體,是苗族刺繡中最為經(jīng)典的圖騰標志,諸如“鳳棲牡丹”、“鳳戲牡丹”、“鳳穿牡丹”、“龍鳳呈祥”、“鳳蝶圖”等,可謂鸞飛鳳舞、姿態(tài)翩翩。著名苗族學(xué)者沈從文先生寫道:“鳳是一種不世出的大鳥,一身包含了種種德性。歷來人民都又如何在藝術(shù)上加以種種表現(xiàn),越到后來越作得生動逼真,而且成為愛情的象征?!盵14]金瓜石榴紋象征著多子多福;福壽三多紋以蝙蝠、壽桃、石榴三者寓意著多福、多壽、多子。

      4.湘西侗服審美價值取向適度化,湘西苗服審美價值取向繁復(fù)化

      湘西侗服審美價值取向適度化。舉行祭祀“薩歲”慶典時侗族女子頭戴銀質(zhì)雕花鳳冠,雕飾有花草蟲魚紋飾,以緞帶垂簾裝飾。侗族女裝色彩深重少紋飾,華麗的銀飾成為其主要的裝飾要素,侗族女裝的頸飾項圈以粗大層疊為主要特征。侗族男裝日常著裝以寬松舒適為主,少紋樣與飾品裝飾。侗族男子以侗族亮布的中縫開襟款式為主,頭戴角形帽,帽飾以羽毛裝飾。侗族舉行祭祀“薩歲”慶典時的“蘆笙衣”以剪貼繡的花卉圖騰紋樣為主題,數(shù)塊剪貼繡拼鑲而成背心,男子下裝在褲裝之外以草條狀的刺繡花帶簾裙裝飾。

      湘西苗服審美價值取向繁復(fù)化表現(xiàn)在服飾款式、紋樣及銀飾裝飾等方面。女裝款式豐富包含大襟式、疊擺式、云肩式、四叉式、云勾式、四角挖云式等款式。刺繡紋樣的唯美繁復(fù)表現(xiàn)于女裝云肩處、胸襟處、廣袖袖口處、腰襟疊擺處、褲腿邊襟處無不繡著色彩強烈、造型自然婉轉(zhuǎn)的花草蟲魚紋樣。銀飾的富麗璀璨亦構(gòu)成湘西苗服審美價值的繁復(fù)化。身穿盛裝的苗家女子以華美炫麗的銀飾裝飾自己,頭戴銀質(zhì)雕花鳳冠,以緞帶垂簾裝飾,耳飾以雕花耳飾為常見。極為華麗的苗族銀質(zhì)云肩以雕花緞帶相連,一件銀質(zhì)雕花云肩需耗費一公斤銀子,以紅緞作底,花帶鑲邊,銀片上常常雕飾有龍、鳳、獅子、牡丹等花紋,外沿為菱形銀網(wǎng)。除去璀璨奪目的銀質(zhì)雕花云肩,著盛裝的苗族女子亦穿戴銀質(zhì)雕花后尾。盛裝中的苗族女子可謂富麗華美、光艷照人。

      結(jié)語

      本文對湘西侗族服飾與湘西苗族服飾的女裝、男裝、背裙、童帽典型類型進行了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兩者服飾不但有著各自民族性的視覺語言特征,更是作為一種非語言的實物型民藝符號在日常生活與重大民俗活動中傳達著民族信仰崇拜與集體意識。湘西侗服造型意象化、風格古拙化,湘西苗服造型具象化、風格唯美化。兩者服飾均是女性始祖的崇拜表征,湘西侗服象征“薩歲始祖母”的敬仰,湘西苗服象征“蝴蝶媽媽”的敬仰。兩者服飾同樣承載著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吉祥祈福的寓意。湘西侗服象征自然崇拜尤為突出,湘西苗服表征的生殖崇拜更加突出。湘西侗服審美價值取向適度化,湘西苗服審美價值取向繁復(fù)化。從兩者服飾作為民藝符號表征的形式層到信仰層再到價值層,湘西侗服與湘西苗服有著相似的文化溯源與不同的美學(xué)傾向。

      猜你喜歡
      女裝侗族湘西
      女裝流行面料
      女裝風格與細節(jié)
      歡樂湘西
      民族音樂(2018年1期)2018-04-18 03:24:25
      快樂童年——榕江侗族兒童
      走進湘西鳳凰城
      散文詩(2017年18期)2018-01-31 02:43:51
      侗族建筑博物館——大利村
      湘西 國畫
      文藝論壇(2017年4期)2017-05-08 10:48:18
      2017年春夏男裝周的女裝風景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02:10:06
      侗族養(yǎng)生防病抗衰老經(jīng)驗薈萃
      女裝流行面料
      塘沽区| 铜川市| 新丰县| 若尔盖县| 溧阳市| 洱源县| 敖汉旗| 崇文区| 西峡县| 盘锦市| 光山县| 南阳市| 东乡县| 锦屏县| 花垣县| 六枝特区| 石楼县| 江都市| 伊川县| 新沂市| 通道| 长汀县| 陵川县| 西贡区| 阿克陶县| 南宁市| 安徽省| 宜宾县| 新密市| 闽侯县| 新干县| 泾阳县| 忻城县| 乌鲁木齐市| 噶尔县| 长岛县| 金山区| 清原| 巢湖市| 汽车|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