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塘沽教育中心 蘇東強 梁支宏
“十三五”期間,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塘沽教育中心承擔了天津市教育科學重點課題《塘沽區(qū)域“讀書工程建設”的深化研究》的研究工作。近年來,塘沽區(qū)域學校圖書室配套日益完備,讀書活動廣泛開展,讀書沙龍、朗讀、演講、辯論比賽有聲有色。圖書推介、圖書漂流、班級圖書角建設使更多學生有了親近優(yōu)秀書籍的機會。區(qū)域內閱讀環(huán)境得到極大改善,讀書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師生讀書工程建設初見成效。為深入了解區(qū)域內學生閱讀狀況,獲得重要的事實性證據,為后續(xù)研究活動的開展提供依據,課題組開展了區(qū)域學生閱讀狀況調查。
本次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法選取初中14所、小學24所。樣本分別為小學四、五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學生。研究共選擇樣本學生1582人,其中,初中生611人,占比38.62%,小學生971人,占比61.38%;男生806人,占比50.95%,女生776人,占比49.05%;本地戶籍學生1019人,占比64.41%,外地戶籍學生563人,占比35.59%。調查使用自編《學生閱讀狀況調查問卷》,調查對象通過問卷星網站作答,研究者利用問卷星的統(tǒng)計分析功能進行分析。分析方法主要有頻數分析和交叉分析。
影響學生閱讀的主要因素有時間、閱讀對象、閱讀渠道、閱讀環(huán)境等,具體調查結果如下:有40.77%的學生反饋“沒時間讀書”,另有31.54%和28%的學生“不知道讀什么書”以及“不知道從哪里獲取書目”。此外,認為“有比讀書更有趣的事情”和“覺得沒有好的讀書環(huán)境”的學生比例分別占到21.32%和17.76%。按學段交叉分析后,在“功課多,沒時間閱讀”和“其他活動比閱讀更有趣”兩個選項中,小學生和初中生存在10%以上差異。在選項“你每周閱讀時間平均有多久?”中,每周閱讀時間在60分鐘以上的學生占比僅為40.01%,30—60分鐘的占比為43.24%,30分鐘及以下的占比為16.75%。
被問到“你喜歡讀書嗎”時,80.22%的學生選擇“喜歡”,9.42%的學生選擇“說不準”,其余則選擇了“不喜歡”?!皶形Α奔啊袄蠋熀屯瑢W推薦”是吸引學生閱讀的最重要來源。文學故事類、科普類、動漫卡通類是學生最常閱讀的幾種讀物。
近90%的被調查學生認為閱讀能促進學習。“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被87.99%的學生看作是閱讀最重要的益處。閱讀的其他益處按選擇率排序為“幫助學習,提高成績”“休閑娛樂,放松身心”“提高品位,陶冶情操”。僅有1.9%的學生認為閱讀對自己沒有益處。交叉分析顯示,本地生和外地生在“提高品位,陶冶情操”“休閑娛樂,放松身心”兩個選項上有10個百分點左右的差異。如果將閱讀的益處分為功利型和修養(yǎng)娛樂型兩類,那么毫無疑問,“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和“幫助學習,提高成績”屬于第一類,“休閑娛樂,放松身心”和“提高品位,陶冶情操”則屬于第二類。調查發(fā)現,外地生對閱讀的修養(yǎng)娛樂型功用需求相對淡薄。
依據美國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的生態(tài)學理論,本次研究認為閱讀氛圍的影響因素包括家庭、學校和同伴。家庭影響因素有:父母示范、父母關注、家庭藏書、我的藏書。學校閱讀氛圍影響因素有:教師引領、課程支持、活動搭臺。同伴影響因素有:同伴閱讀喜好、班級氛圍、同伴交流。
1.家庭影響。51.96%的家長經常關注孩子的閱讀情況,38.43%的家長偶爾關注孩子的閱讀情況。家庭藏書情況顯示,15.42%的學生家庭藏書在10本以內,依然有1.45%的學生家里沒有藏書。本地生家庭藏書量明顯多于外地生家庭。學生屬于自己的課外書在10本以下的占比為16.43%,在30本以上的僅占38.43%。本地生與外地生在個人藏書方面差異明顯。
2.學校閱讀氛圍影響。85.4%的教師會經常鼓勵學生多讀書。12.2%的學生表示“參與讀書活動的機會非常多”,27.69%的學生表示“參與機會比較多”,選擇“參與比較少”和“非常少”的學生占比分別為33.06%和15.74%。初中生和小學生參加讀書活動次數的交叉分析顯示,在“非常多”選項中,初中生和小學生的選擇比率分別為5.89%和16.17%,差異明顯。由此可見,初中階段開展的讀書活動明顯偏少。
3.同伴影響。77.06%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同學中愛讀書的人比較多。認為自己班級的讀書氛圍“非常好”和“比較好”的學生占比分別為33.57%和47.41%,合計占比80.98%。初中生中有高達15.22%的人認為自己班級的讀書氛圍比較差,認為班級讀書氛圍非常好的只占22.75%。這兩項選擇比率與小學生差異較為明顯。
調查中,文配圖的書籍最受學生歡迎,選擇比率達到69.66%。學生課外讀物的主要來源占比分別為:家長購買73.96%,自己購買50.38%,圖書館借閱49.3%,班級圖書角37.61%,同學朋友處借閱36.47%,網絡閱讀24.72%。
有指讀習慣的學生占到受訪者的37.67%,其中小學生占比為39.75%,初中生占比為34.37%?;卮稹澳憬洺S媚姆N姿勢讀書”時,選擇“躺著讀書和趴著讀書”的學生占比為16.88%。
調查顯示,樣本學生閱讀時間過少。沒時間讀是影響學生閱讀的最重要原因。不知道讀什么、不知道從哪里獲取書目、有比讀書更有趣的事情、沒有好的讀書環(huán)境也是影響學生閱讀的部分因素。
仍有10.37%的學生坦言自己不喜歡閱讀。書名有吸引力、老師和同學的推薦成為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書目的重要來源。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被87.99%的學生看作是閱讀最重要的益處。
閱讀氛圍受家庭、學校及同伴等因素影響。研究發(fā)現,樣本學生所處的閱讀環(huán)境及氛圍的營造仍待加強。
文配圖的書籍最受學生歡迎。文學故事類、科普類、動漫卡通類是學生最常閱讀的幾種讀物。初中生在書籍的選擇上自主性更大,網絡閱讀量也比小學生更多。
有指讀習慣的學生占到受訪者的37.67%。喜歡躺著讀書和趴著讀書的學生也有一定占比。
在青少年兒童閱讀的旅程中,教師的陪伴、引領和示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讓學生置身于閱讀場域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經歷真正的智力生活,體驗閱讀和思考帶來的巨大精神愉悅。通過師生共讀,帶著學生走進經典,傳授學生閱讀方法,突破閱讀難點,分享閱讀體驗。
要讓學生愛上閱讀,一定要在讀書環(huán)境和氛圍的營造上下功夫,要讓校園里隨處看到書的影子,讓師生在校園里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接觸到書。學校圖書館要精心挑選書籍,把閱覽室設置成無障礙閱覽空間,并派專人負責,簡化閱覽手續(xù),全校師生可以在任何時候都能走進閱覽室閱讀或借閱。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樓道里精心設計讀書吧和讀書長廊,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在班級設置圖書角,滿足本班學生閱讀需要。此外,學校還要創(chuàng)設閱讀的校園文化,對校園和班級加以精心布置,利用學校黑板報、宣傳欄、廣播等,進行讀書宣傳。與此同時,每天安排一定的讀書時間,引導師生走進經典,走近名人,使閱讀成為習慣。
學校開展特色閱讀活動,如組織好書推介、圖書漂流、親子閱讀、讀后感競賽、課本劇表演、古詩詞誦讀、班級作文比賽、演講比賽等,形成全員參與、師生共同成長的良好讀書氛圍。開展讀書評比活動,以評價促閱讀,可以設置讀書小明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等獎項。重視讀書社群建設,利用微信群、QQ群等組織書友會,開展線上或線下的讀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