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勛
“七一”臨近,我回到了湘西南的老家,去了鄰村的老尹家。老尹家一度很困難,通過近三年政府的幫扶,脫了貧,還蓋了新房。
這是一座三間的農(nóng)家小院,潔白的墻壁,光滑的水泥地面,院子里陽光普照,處處透著安寧祥和。老尹正忙著張貼對聯(lián):“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記在心。”橫批是“共產(chǎn)黨好”。老尹皺紋里擠滿了笑容。
兩年前的一個早晨,市應(yīng)急局扶貧隊一行在村組干部的陪同下,走進一座破舊的土磚房。墻上長了青苔,墻角有許多鼠洞,洞內(nèi)外散落著一些干硬的老鼠屎。破舊的屋頂上的瓦片間落滿了灰塵,灰塵里長滿了瘦弱的野草,檐角的瓦片早已脫落,露出了發(fā)霉而腐朽的椽頭。房頂上漏雨的地方還隨意地壓了幾張破舊的石棉瓦,夾雜著幾條塑料布在空中隨風(fēng)嘶鳴。更令人擔(dān)憂的是兩邊山墻已開裂到石腳,房子已朝一邊傾斜,猶如震后的慘景。
帶路的村長指著破舊土磚房,向扶貧隊員介紹道:“這就是老尹家了,這房子是他祖上傳下來的,大概也有幾十年了……” 木門沒有上鎖,但關(guān)得很緊,村長上前又擂拳敲門,又扯開嗓子大喊,就是沒人應(yīng)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老尹”從睡夢中叫醒。這時太陽已升得老高,陽光照遍了整個山頭,灑滿了小院。
老尹揉著惺松的睡眼,拖著破膠鞋,從屋里慢騰騰地出來后,順勢在被踩踏得光滑而布滿灰土的石階上坐了下來。
扶貧隊員關(guān)切地向老尹詢問道:“你生病了嗎,這么晚還不起床?”老尹有氣無力地答道:“沒有病,常玩得晚,起得也晚,習(xí)慣了。”
“家里種了幾畝田?”“沒種,荒著!”
“喂了幾頭豬?”“沒喂,一頭也沒!”
“養(yǎng)了幾只雞?”“沒養(yǎng),一只也沒!”
“孩子還讀書嗎?”“沒讀,打工了!”
“妻子在家嗎?”“沒在,跑了!”
連續(xù)幾個問,都答“沒”,我再也不好意思地往下問了。
扶貧隊員從老尹家出來,向第一書記一一介紹了老尹家的具體情況。
還不到五十歲的老尹原來是吃苦耐勞,勤儉持家,人見人夸的好村民,曾經(jīng)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但老尹婚后生養(yǎng)了一個兒子后,便迷上了“斗地主”“麻將”等賭博,且越陷越深,要好的左鄰右舍,親戚朋友都來苦口婆心地勸他戒賭,他總是當(dāng)作耳邊風(fēng)。妻兒和父母來勸他斷賭,便換來一頓頓拳打腳踢和責(zé)罵,最后誰也管不了,誰也懶得管了。老尹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不管白天黑夜,肆無忌憚地去賭。一賭就輸,輸了就去借高利貸。最后他妻子辛辛苦苦喂養(yǎng)的一頭牛盒幾頭豬也被債主拉走了。妻子忍無可忍,一氣之下,跑到外省打工去了,幾年都沒回來一趟,他的兒子初中一畢業(yè)后也跟著舅舅跑到省城謀生去了,且一去不復(fù)返?,F(xiàn)在老尹成了村里“新五保戶”,他連家里的那幾丘田也丟荒不種了,整日東游西逛,以賭為生,房子要倒了也沒辦法去修。
幸好,因賭而輸?shù)靡粺o所有的老尹順利地被村組群眾大會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對這種嗜賭如命,破罐破摔的人,怎樣才能把他從泥潭里扶起來,連父母和老婆孩子都對他沒辦法,扶貧隊員作為外來者對他奈何呢?第一書記與扶貧隊員正思考著如何有效地應(yīng)對他、改造他時,正好遇上公安派出所來抓賭,連他和賭友們一起抓去,關(guān)了并教育了半個月后才釋放出來。老尹出來的那天,第一書記親自到縣城接他,并幫他交了伙食費。
自從老尹從拘留所出來后,前后判若兩個人,比以前乖多了,主動積極地配合扶貧隊員對他的幫扶。他當(dāng)年就拆掉了危房,建起了新房。扶貧隊員還給他買了幾頭小豬和幾只母山羊,引導(dǎo)他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后來,還給他購置了一套電視機和衛(wèi)星接收器來豐富他的文化生活。
老尹白天上山放羊,早晚喂雞養(yǎng)豬,還把閑置了幾年的田地復(fù)墾出來,種上了莊稼,晚上還看看新聞和電視劇,他忙得沒時間閑逛,更沒時間去玩牌了,扶貧隊員心里為他的改變而感到無比的高興和自豪。
正說話的當(dāng)兒,院子里進來一位中年婦女,正是老尹的妻子回來了,在村扶貧車間上班,每個月能掙1000多元。
老尹看著妻子:“我們托共產(chǎn)黨的福,在村里還能上班。我讓你記的‘好事’本,你記了沒?”
“記了,記了,都記本上了,也記心里了?!逼拮有ξ卣f。
“洗洗手再拿,別不小心把黨旗弄臟了?!崩弦掌疣凉值谋砬椋劬Σ[成一條縫。
妻子洗手進屋拿出一個方方正正的木頭盒子,放在我們面前,老尹抖動著枯瘦雙手慢慢打開了盒子,帶著幾分虔誠,揭去了蓋在小盒子上的小黨旗,把一個厚厚的記事本放在我們面前——
1月15日,第一書記帶領(lǐng)扶貧隊員送來新被褥,2500元錢,還幫我買了2只母山羊
1月15日,到村里領(lǐng)藥材補貼1200元;
1月18日,鎮(zhèn)里通知新宅基地批好了,蓋房子能補3萬多元;
1月20日,下大雪,扶貧隊小李送來電烤爐;
2月10日,市應(yīng)急局黨委書記送大米、菜油和1000元慰問金讓我過年吃;
5月30日,第一書記來問我種了多少地的紅薯,到時扶貧隊來幫我挖;
9月25日,扶貧隊小郭送月餅,月餅很甜;
10月……送來電熱飯桌;
……
老尹說,自己整天忙上忙下的,生怕把“好事”忘記了,就讓妻子幫他記在本本上,兒子回來后給他看,要讓兒子知道共產(chǎn)黨的好,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陽光下,看著老尹輕輕合上的“好事”本,心里暖暖的。它像一張樸實的農(nóng)民畫,描繪著歲月靜好,生活安寧。也像一本厚重的小書,收藏著一個關(guān)于信仰和希望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