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英
(永興縣水利局,湖南 郴州423300)
永興縣位于湖南省東南端,郴州市北端,地處羅霄山脈西麓,地勢呈馬鞍狀分布,總面積為1 979.4 km2。全縣有上型水庫144 座,其中大(Ⅱ)型水庫1 座,中型水庫4 座,小型水庫139 座,其中小(Ⅰ)型水庫22 座,?。á颍┬退畮?17 座。水庫不僅是永興縣農(nóng)業(yè)的命脈,承擔著全縣95%以上的農(nóng)作物灌溉需求,更是永興縣人民生活、生產(chǎn)用水的堅實保障,承擔著該縣52%以上居民的生活用水,為永興縣兩大工業(yè)園提供生產(chǎn)用水。
2011 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fā)展的決定》中對于水庫建設這一塊,明確提出了以下具體目標任務:“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鞏固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成果;為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盡快建設一批中小型水庫。
永興縣已有的139 座小型水庫,基本都為20 世紀50—60 年代建設,為典型的“三邊工程”,施工時只注重速度而忽視質量。當時小型水庫的建設受時間、資金、材料、技術等因素的制約,施工質量普遍較差,再加上建成后年久失修,大部分水庫出現(xiàn)以下隱患:
1)水庫大壩的壩體、壩肩、壩底滲水、漏水嚴重,壩內、外坡及壩頂極不規(guī)則且雜草叢生。
2)水庫的輸、放水設施(臥管、涵管、消力井、放水涵洞等)功能基本喪失,儲水時漏水,放水時失效。
3)水庫的溢洪道基本處于被侵占或是堵塞狀態(tài),或是由于之前水庫不敢蓄水,導致溢洪道底板被不斷降低的不科學狀態(tài)。
4)水庫的防汛公路不暢達,公路雜草叢生或是無上壩公路。
5)水庫的維護及管理相當粗放。
隨著中央一號文件的落地,國家對小型水庫的投入不斷增加,永興縣有120 座水庫按照輕重緩急都先后進行了除險加固改造,各水庫之前出現(xiàn)的通病得到了有效緩解或根除。
1)通過對大壩鋪設土工膜或是采用灌漿工藝,基本解決了壩體、壩肩滲漏的問題,對于壩底采用混凝土防滲墻或是帷幕灌漿的方式,有效緩解了壩底滲漏的問題。
2)通過對大壩內坡鋪設六棱塊防沖刷,大壩外坡鋪設草皮和防水棱體,壩頂硬化,大壩內、外坡修建踏步方便水庫日常管理及維護。
3)對放水臥管、消力井基本上都進行全面改造升級?;炷练潘P管采用PVC 管做內模,放水口采用標準的鐵制放水蓋。消力井采用鋼筋混凝土一次澆筑成形,地門采用標準的鋼板閘門控制。對因長期缺水已被損壞的松木涵管,基本重建;對漏水的圬工涵管,能套管的盡量套管。通過以上工程措施的實施,保證了水庫儲水時不漏水,放水時水流暢通。
4)對溢洪道全斷面進行鋼筋混凝土或是漿砌石襯砌,做好溢洪道末端消力池或是消力坎的建設,將溢洪道接至壩腳以外去,確保泄洪時不會對壩腳造成隱患。
5)修建上壩混凝土公路或是泥結石道路,確保防汛公路暢達。
通過對水庫的除險加固改造,永興縣水庫基本已做到能正常蓄水,水庫的亮化、美化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根據(jù)《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并結合永興縣水利工程劃界工作,劃定了永興縣小型水庫的管理范圍及保護范圍。同時根據(jù)《湖南省水庫和灌區(qū)工程管理辦法》規(guī)定,永興縣水利局負責永興縣境內水庫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水庫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依據(jù)《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大壩管理單位加強對大壩日常的巡視、維護、防汛物質的儲備,汛期加強對大壩的巡查、險情的報告及應急處置;大壩主管部門對其所管轄的需要加固的險壩制定加固計劃,限期消除危險;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優(yōu)先安排所需資金和物料。根據(jù)《湖南省水利廳印發(fā)<關于加強水庫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規(guī)定,永興縣水利局對水庫大壩安全行使監(jiān)督管理職能,切實做好水庫安全管理的各項工作,保證水庫工程安全運行。嚴格落實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水庫大壩安全責任制。
1)水庫建設綜合考慮。對于已有水庫的除險加固改造或者升級改造,充分尊重水庫的歷史現(xiàn)狀,對照水庫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改造。同時結合新農(nóng)村建設中對水資源的新需求,遠見性地進行水庫改造。永興縣西部為水資源相對缺乏地區(qū),黃口堰水庫為該片區(qū)最大的水庫,考慮到今后飲用水源的需求,該水庫在續(xù)建過程中,預留了鋼筋混凝土取水口(未投入使用前用鋼板閘門控制便于蓄水,一旦需要供水,從取水口鋪設管道再進行封堵即可),這樣既加強了工程的可靠性,也節(jié)約了工程的投資。為解決永興縣北部片區(qū)柏林鎮(zhèn)東沖村一直來存在的飲水困難問題,擴建了永興縣山合水庫。為取用水庫表層優(yōu)質水,水庫建設過程中,通過浮子帶管取用水面1.50 m 以下表層水,水管再經(jīng)新建臥管、消力井及涵管采用自流供水,這樣做既取用到了水庫表層優(yōu)質水,又做到了重力式供水,節(jié)約了供水成本。
2)水庫管理全面加強。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開發(fā)、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顧農(nóng)業(yè)、工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用水以及航運等需要。對于永興縣小型水庫的管理,由永興縣水利局審定水庫調度方案,由水庫管理單位執(zhí)行水庫安全調度和蓄水的相關規(guī)定,做到計劃蓄水、科學蓄水和安全蓄水。對于永興縣境內具有飲用水功能的上沅水庫等8 座水庫,優(yōu)先保證居民生活用水。干旱季節(jié),當小型水庫水位降至某一特征水位時(水庫可利用庫容為當?shù)仫嬘盟畠蓚€月需求量對應水位),水庫只保生活用水,不再提供其它類型用水。
永興縣小型水庫雖已完成了除險加固建設,但對于水庫的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管護人員的知識水平距現(xiàn)代化管理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缺乏現(xiàn)代化的管理設備;三是缺乏充足的管理資金;四是缺乏高效的管理方法。
為提高對小型水庫的管理水平,針對水庫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
1)強化對水庫管理人員的知識培訓。結合永興縣小型水庫的現(xiàn)狀,針對小型水庫的用水需求,對水庫管護人員進行相應培訓。明確水庫日常檢查要點:壩體、壩肩是否有滲水現(xiàn)象,上游壩坡六棱塊是否有松動、脫落現(xiàn)象,放水口是否有遺失、漏水現(xiàn)象,放水涵閘門是否能正常開啟,水庫放空時消力井進水閘是否銹死,水庫涵管是否有漏水或塌陷現(xiàn)象,大壩下游排水棱體是否有不正常滲水或破損現(xiàn)象,溢洪道是否水流暢通,上壩公路是否暢達等現(xiàn)象。對水庫管護人員不斷進行培訓,使其對所管轄水庫的情況了如指掌。
2)加強對水庫管護資金的投入。目前永興縣對小型水庫管護人員的工資僅僅是獎補3 000~4 000 元,這遠遠達不到基本生活要求。隨著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農(nóng)村土地實行批量性地流轉,推行水庫水資源有償使用,爭取以水養(yǎng)水,不斷加強對水庫管護資金的投入。
3)引進對水庫管理的專業(yè)化隊伍。隨著中央水利發(fā)展資金及本級政府對小型水庫的維修養(yǎng)護資金的不斷投入,對于水庫的日常管護及運行管理推行專業(yè)化管理,由專門的物業(yè)管理公司來進行,做到專業(yè)事情由專業(yè)人員來做。
4)提高水庫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永興縣境內的22 座?。á瘢┬退畮彀惭b了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境內的10座?。á颍┬退畮彀惭b了圖片水位監(jiān)控設備?!笆奈濉逼陂g對水庫的建設將繼續(xù)投入,水庫的信息化建設將穩(wěn)步推進,水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將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