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一、案例呈現(xiàn)
小鐘是我班一名讓老師們“頭痛”的學生,只要他來到學校,那么班上的上課秩序將會受到嚴重影響,教育了很多次也不見好轉。有一天,小鐘突然不愿來校上課,家長也束手無策。作為學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長和他的體育老師,我組織班主任和科任老師開展了一次針對小鐘的班科聯(lián)席會,了解到了目前的狀況。小鐘知道已臨近中考,也非常清楚自己不具備考上深圳公辦高中的實力。他成長在一個重組家庭,父母并不過問和關心他的生活狀況和學習情況。本人性格比較外向,喜歡運動,特別講義氣,但是脾氣暴躁、容易激動。
二、案例分析
1.成長環(huán)境
小鐘成長于重組家庭,因為缺失母愛,與家人缺乏溝通,并感受到自己與弟弟所受待遇的差異,他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因此,他在家里表現(xiàn)得沉默寡言,不溝通、不交流,也不參與家庭活動。同時,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認可,離家出走,父母也不聞不問,讓小鐘放棄了家庭,開始依賴手機和朋友。
2.青春期特征
青春期的小鐘具有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特征,雖然想擺脫父母,擺脫這個家,甚至通過不上學的形式來表現(xiàn)出自己的獨立性,但是14歲的小鐘是無法讓自己在社會上獨立生存的。事實上,他特別需要父母和老師的關心和幫助,可是又表現(xiàn)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狀態(tài),很容易讓父母和老師誤會他不需要幫助。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們?yōu)榱司S護自尊,而對別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tài)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當父母以“考不上高中就出去打工”相威脅的時候,小鐘的內心是有壓力和情緒的,因為他非常清楚自己無法實現(xiàn)這個目標,而父母的命令和威脅讓他的抵觸情緒達到了最高點。越是不讓他做,他就越去做這個事情,從而讓父母和老師都很頭疼。
4.相信同伴的力量
在學校,沒有一個跟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成為小鐘厭學的另外一個原因,他在學校和在家一樣孤單、自卑、受冷落,因此他就開始在校外加入一些“團體”和“組織”,他們給了他安全感、自信心和尊嚴,所以他非常相信兄弟情、朋友義,并愿意為他們兩肋插刀。
三、案例轉化
1.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小鐘比較喜歡打籃球,以后想學體育,做一名體育老師。為了讓他的未來更清晰,我建議他參加自行車隊的訓練,因為他的體力和身高在提高自行車訓練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在和小鐘討論后,我與他達成了統(tǒng)一的目標:考上深圳市體育運動學校的自行車隊。制定這個目標后,小鐘整個人都有動力了,也露出了久違的微笑。學校自行車隊的自行車已經被其他同學使用了,于是我專門為小鐘買了一輛自行車,并告訴他這個是向學校爭取的,叮囑他一定好好珍惜??吹搅宋业呐透冻觯蛭页兄Z一定好好訓練。
2.體驗成功的快樂并及時進行強化
3月,一場區(qū)級自行車比賽讓小鐘主動提出要加強訓練。我安排自行車隊的劉教練跟進他的安全和狀態(tài)。那時,深圳已經非常悶熱,偶爾路過或專門去看他時,他都在大汗淋漓地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區(qū)自行車比賽上拿到了一等獎,并代表學校登臺領獎,我們將掌聲和祝福送給他,并將照片和視頻發(fā)給了他的爸爸媽媽,也讓他們感受到小鐘的過人之處。同時,在學校、在班級中加強表彰,讓他成為年級的“體育管理員”和班級的“體育委員”,從那以后,他對學習和訓練更加上心了。
四、效果及反思
經過長達兩個月的跟蹤教育后,小鐘學習上有了明顯的自覺性和進步,在家里也會主動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令人欣喜的是,最終他實現(xiàn)了自己的體校目標。
責任編輯? ?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