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斌
我的父親劉默耕曾在北京育才小學(xué)教自然課,20世紀(jì)50年代,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后,父親調(diào)到人教社從事小學(xué)自然教材的編寫工作。從小父親就教我認(rèn)識育才校園內(nèi)的花花草草,到人教社后,有時還會在夜里帶著我到景山的亭子上去看星星,但我當(dāng)時并沒有太往心里去。因父親生去世早,身前工作忙,身體又不好,所以我們姐弟四人中只有我一個人享受到了父親的諄諄教誨?,F(xiàn)在想起來真是后悔,那時候怎么就不知道珍惜這寶貴的機會呢?
如今,我們姐弟四人都已退休。大妹妹喜愛攝影,每每拍到那些美麗的花木,想要弄清它們的區(qū)別,問到我這里時,我就把父親當(dāng)年教給我的那些知識轉(zhuǎn)教給她,也是作為對父親的紀(jì)念。
迎春、連翹與榆葉梅、山桃
春天,北京的街道兩旁經(jīng)常可以看到一叢叢黃花和一樹樹紅花,滿大街紅黃相間,十分美麗。人們往往會說那是迎春和桃花,其實不一定。你們看到的那一叢黃花很可能是連翹,而旁邊的那一樹紅花則可能是榆葉梅。
北京的早春,最早綻放的是黃色的迎春花和粉紅的山桃花,盛開期大約在3月中旬左右。但迎春和山桃一般不大用作行道樹??斓?月底時,迎春和山桃的盛花期一過,道路兩旁的榆葉梅和連翹就同時開花,紅黃相間,成為北京街頭的一景。
許多人分不清迎春和連翹,其共同點是都在春天開黃花,區(qū)別是:迎春開花早,花朵呈圓形,五六片花瓣,綠色枝條柔韌可編花籃,是草本植物。而連翹是木本植物,枝條與一般灌木類似,四片花瓣呈十字形,開花比迎春晚十天左右。記得父親曾經(jīng)帶我去看過一個花展,里面有一個用迎春編成的拱門,綠色的枝條上點綴著黃色的花朵,十分好看。父親指著它對我說,這就是迎春,連翹的枝條是不可能編成這樣的,我至今印象深刻。
許多人也分不清榆葉梅和山桃,其共同點是都在春天開粉紅色的花朵,區(qū)別是:山桃是高大喬木,花骨朵是粉紅色的,開出花來是淺粉或粉白色的。到近3月底,山桃花開始凋謝,榆葉梅則開始綻放。榆葉梅是街邊較矮的小樹,花朵是深粉紅色的,葉片與榆樹葉相似,而桃樹葉則是細(xì)長的。
杏花與櫻花
此后,再看到粉紅色的花朵大概就是杏花了。杏花要待山桃花凋謝后,桃樹長出嫩葉時才開放,大約在三月底、四月初左右。
杏花綻放的時候,早櫻也開花了。櫻花的花期很長,從三月下旬的早櫻到四月下旬的晚櫻,能開一個多月。櫻花的品種很多,有單瓣的,也有重瓣的,顏色從白到紅,各種色調(diào)都有,很容易和其他春花混淆。
父親告訴我識別櫻花最簡單的方法是看它有沒有長長的花柄。櫻花是一簇簇開放的,只要想象花謝了長成櫻桃,現(xiàn)在的一簇櫻花就是將來的一把櫻桃,而櫻桃大家都見過,有著長長的把兒。當(dāng)然,從專業(yè)角度上來說,櫻花花瓣上有缺口。但一般人都是欣賞櫻花的如云如霞,很少有人會去看花瓣。
父親還告訴過我:但凡是果實長著長長的把兒的,其花朵必有長長的花柄,例如櫻桃、海棠、梨子等。但凡是貼梗開花長出的果實,都沒有長長的把兒,其果柄很短,甚至是臥在果實里的,如桃、梅、李、杏等。
芍藥與牡丹
2015年5月11日,我妹妹到景山公園去拍攝芍藥花,她說:“這是我第一次拍攝芍藥,一直分不清它和牡丹有何區(qū)別,這次近距離觀看,還是有很多不同?!?/p>
說到芍藥和牡丹的區(qū)別,就想起小時候我也曾問過父親這個問題,父親講的知識,我至今記憶猶新。
自從20世紀(jì)50年代父親調(diào)到人教社工作后,我們家就從育才搬到了位于景山東街的人教社大院。這里離景山公園東門很近,當(dāng)年因景山里有少年宮,少年兒童都可免費進入,所以景山就成了我們的游樂勝地,整天在那里進進出出。
一進景山東門,右手邊在少兒圖書館前面是一大片牡丹園,左手邊在小賣部前面是一片芍藥園。那時,每到五一節(jié)前后,我們就到這里來賞牡丹,再過半個月左右,我們又到這里來看芍藥,因此,很自然就記住了芍藥和牡丹的第一個區(qū)別:牡丹盛開于五一前后,芍藥盛開于五月中旬。
父親告訴我,芍藥和牡丹的第二個區(qū)別是葉子。牡丹的葉子看起來就像小孩張開的手掌,大概分五瓣,中間的三瓣并攏,有點像三叉戟。我問他為什么不說像大人的手掌?他說大人的手掌長開了,手指細(xì)長,就不像了;而小孩的手掌胖乎乎的,手指粗短,也不太張得開,所以有幾分像。而芍藥的葉子是細(xì)長的。另外,牡丹的葉子是黃綠色的,而芍藥的葉子是黑綠色的。
父親還告訴我:其實芍藥和牡丹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在于枝干,牡丹是木本植物,而芍藥是草本植物,在古代,牡丹就叫作木芍藥。當(dāng)時,我根本聽不懂什么木本、草本的,父親就說:“你別看現(xiàn)在芍藥和牡丹的花棵子都差不多高,等到幾十年以后,牡丹會長成高大的花樹,而芍藥還是這樣低矮的草花?!碑?dāng)時,我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根本無法想象幾十年的時間會有多長,牡丹長成樹又會是什么樣?如今,幾十年一轉(zhuǎn)眼就過去了,景山的牡丹也確實長成了花樹,而父親卻不在了。
父親還告訴我:芍藥和牡丹不光是花長得好看,它們都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用牡丹的根部制成的丹皮,用芍藥的根部制成的白芍,都是很名貴的中草藥。這倒是我沒有想到的。
我一直認(rèn)為,芍藥和牡丹還有一個區(qū)別:我所看到的景山牡丹園里的牡丹五顏六色,品種繁多。當(dāng)時,我不僅看到了姚黃、魏紫、趙粉、洛陽紅等各色牡丹,甚至還看到了很少見的黑牡丹和綠牡丹。和我想象中不同,黑牡丹并不是黑色的,其實是很深的暗紫色;綠牡丹也不是綠色的,其實是淡淡的偏黃綠色。而當(dāng)時我看到的芍藥,幾乎都是紫紅色的,很少有別的顏色,而且單瓣的居多,很少見到重瓣的。所以,我一直認(rèn)為,芍藥不如牡丹花色豐富,沒有牡丹好看,因此人們都愛賞牡丹,在景山公園里,牡丹花開時的游人要比芍藥花開時的游人多得多,就證明了這一點。
但看了我妹妹去景山拍攝的芍藥花,我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她拍到了五顏六色的芍藥,不但有白、黃、粉、紫等顏色,甚至還有新品種的橙色和紅色。如此看來,現(xiàn)在的芍藥品種豐富,花朵艷麗,都和牡丹有得一拼了。
說到景山的牡丹花,不由得想起1997年五一節(jié)我們和父親在景山賞牡丹的情景。那年,景山公園在牡丹園里擺放了許多牡丹仙子,游客比往常更多。那時,當(dāng)我推著父親走出人教社大門時,絕對沒有想到這會是最后一次和父親一起去景山賞牡丹。
今天再來看這些照片,那時的父母還是那樣精神,我們姐妹三人是那樣陽光、健康。2000年4月21日,父親離開了我們,母親也于2016年8月25日去天國和父親團聚。如今,我們姐妹三人均已變成了老年人,而我已是白發(fā)蒼蒼。但是,那些已經(jīng)長成高大花樹的牡丹,依舊年年歲歲開著嬌艷的花朵。父親曾經(jīng)說過:“和永恒的自然相比,自以為偉大的人類不過是滄海一粟,千古一瞬?!碑?dāng)時完全無法理解的這些話,直到今天才開始有所領(lǐng)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