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學
(遵義市播州區(qū)農業(yè)農村局,貴州 遵義563100)
斷奶仔豬階段是整個生豬養(yǎng)殖過程中技術要求水平比較高的階段,做好斷奶仔豬的飼養(yǎng)可以有效提高仔豬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為后續(xù)生豬的育肥帶來幫助,進而提高生豬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斷奶仔豬的飼養(yǎng)首先要注意飼糧的能量和蛋白質水平,飼養(yǎng)過程中需要保障充足的能量水平,同時由于仔豬的消化吸收系統(tǒng)發(fā)育不夠完善,蛋白酶的分泌量不足,控制好仔豬攝入的蛋白質水平可以有效減少斷奶仔豬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避免斷奶仔豬出現腹瀉。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可以幫助仔豬胃腸道的消化吸收,飼料添加劑可以增加仔豬的采食量,提高消化吸收能力,為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發(fā)揮提供幫助。同時應改善斷奶仔豬的飲水質量,定期檢測水源,確保飲水的安全健康。本文對斷奶仔豬的飼喂管理技術進行簡單介紹,旨在為斷奶仔豬的健康飼養(yǎng)以及提高生豬養(yǎng)殖效益有所幫助。
仔豬斷奶后,由于飼料形態(tài)的突然轉變,會出現機體應激的情況,采食量降低,消化能力相對較差,此時需要適當提高斷奶仔豬飼糧的能量水平,避免斷奶仔豬由于能量攝入不足而出現生長發(fā)育速度下降的情況??梢酝ㄟ^在飼料中適量添加豆油等植物源油脂或者混合少量的動物油脂提高斷奶仔豬飼糧能量水平,保障斷奶仔豬飼糧的消化能不低于14.65 MJ·kg-1。飼糧中適宜的油脂濃度還可以有效改善飼糧的適口性,提高斷奶仔豬的采食量,進而提高斷奶仔豬的生產性能[1]。
研究表明,斷奶仔豬飼糧蛋白質水平不宜過高,飼糧中植物性蛋白質的供給量不宜超過飼糧總蛋白質含量的40%。因為斷奶仔豬消化系統(tǒng)對于植物源蛋白質的消化能力較差,過量的植物蛋白會隨著仔豬胃腸道進入后腸段,進而造成蛋白質發(fā)酵而出現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導致仔豬出現消化系統(tǒng)疾病發(fā)生。通常建議斷奶仔豬飼糧以動物性蛋白質為主,常見的有魚粉、脫脂奶粉以及乳清粉等,易于幼齡動物消化吸收,同時這些動物源蛋白質還含有部分抗病原菌的物質,從而有利于斷奶仔豬的生長發(fā)育[2]。
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劑的合理使用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斷奶仔豬的采食量,還有助于提高仔豬的消化吸收能力。在仔豬飼糧中添加乳豬寶、乳豬香等添加劑可以有效提高仔豬的食欲和采食量。在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1.5%~2.0%的檸檬酸或延胡索酸等有機酸和無機酸類可以有效改善斷奶仔豬的胃腸道內環(huán)境,保障胃中的pH,同時有利于腸道中有益菌的生長定植,改善仔豬的消化吸收能力。在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酶制劑等微生態(tài)制劑可以有效彌補斷奶仔豬消化系統(tǒng)中各種消化酶分泌不足的情況,改善斷奶仔豬對于飼料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能力。通常斷奶仔豬飼糧中亞硒酸鈉的添加量以0.25~0.32 g·t-1為宜,維生素E的添加量以45~65 g·t-1為宜,這兩種物質的添加可以有效改善斷奶仔豬機體的抗應激能力和免疫能力,進而提高仔豬的采食量和對飼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在斷奶仔豬飼糧添加桿菌肽鋅、土霉素以及泰樂菌素等抑菌性藥物可以有效避免病原菌的侵害,增強斷奶仔豬的機體免疫力,保障斷奶仔豬的健康生長發(fā)育,同時降低斷奶仔豬出現腹瀉的現象。
在斷奶仔豬飼養(yǎng)過程中,保障飲水的充足和飲水的質量非常關鍵,斷奶后仔豬不能從母乳中獲取充足的水分,飲水是仔豬獲取水的唯一來源,保障飲水的質量安全是保障仔豬健康的重點。建議仔豬欄舍中飲水器的高度比仔豬的平均肩部高度高出5 cm即可,水流速度控制在250 mL·min-1為宜。同時把握好飲水的溫度,不能低于15℃,做好飲水的消毒工作,一般每頭豬每天的飲水量為其體重的10%左右[3]。
斷奶仔豬良好的飼養(yǎng)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仔豬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通過控制仔豬飼糧中蛋白質和能量水平,在飼糧中適當添加飼料添加劑,做好仔豬的飲水管理可以獲得良好的仔豬養(yǎng)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