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即將謝幕,中國隊帶給我們的,有失落、有驚喜、有感動。隨著女排的奪冠,勾起了國人那段美好的回憶。
80年代,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初期,太需要用冠軍來證明自己,而女排做到了,在那一代人的心里,那種記憶實在是太美好了。
就在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獲得奧運會冠軍之際,對女排精神、體育精神的討論出現(xiàn)在社會各界,甚至早已超出了對女排和體育的討論。
如果僅僅用拼搏和堅韌來形容女排或體育精神,可能沒有太多的爭議。問題是作為一種精神,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種文明,哪有那么簡單??!
僅僅在乎輸贏,體育精神也就無從談起。當(dāng)然,完全拋開輸贏來談?wù)擉w育,就顯得比較假了。
獲勝者的故事,很精彩,而戰(zhàn)敗者往往也會有更吸引人的地方,就像被諶龍戰(zhàn)敗的李宗偉,他的故事,可能要比諶龍傳奇得多,因為他有“歷史”。
人們更容易被歷史賦予的情感所打動。如今,女排能感動這么多人,正是因為中國女排有足以讓大家動容的“歷史”。
如果你看慣了女排姑娘們在賽場上的兇悍和怒吼,你可能一時難以想象比賽結(jié)束時她們表露出來的羞澀和溫暖。這就是最簡單的體育精神,它能給每一個人制造出無限的可能,讓柔弱變得剛強、讓嬌羞變得兇悍、讓歡笑賦予淚水、讓淚水成就輝煌。
國際奧委會在《奧林匹克憲章》中“奧林匹克主義的原則”條款中有這樣一段話:“每一個人都應(yīng)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并體現(xiàn)相互理解、友誼、團結(jié)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
體育精神不僅僅是體育鍛煉或奧運會賽場上的公平、公正,體育精神是人類區(qū)別于動物的一種先進文明,這種文明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僅僅是它“開花”的部分。
如果能夠量化,我希望真正的體育精神,可以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你要有一個夢想
奧林匹克之父皮埃爾·德·顧拜旦先生,被稱為“夢想啟蒙者”。從呼吁復(fù)興奧林匹克運動,之后于1894年6月成立奧林匹克委員會,到1896年在雅典召開了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也是在排除萬難后獲得成功的。他的夢想,就是要持續(xù)舉辦這樣的盛會。最終他成功了。
2008年,菲爾普斯來到新加坡訓(xùn)練,年僅13歲的斯庫林見到偶像時,激動不已,兩人拍了一張合影,那時的斯庫林,還是個“乳臭未干”的孩子。
8年后的里約,斯庫林登上了奧運會的舞臺,并且在男子100米蝶泳比賽中戰(zhàn)勝了自己的偶像菲爾普斯,打破了菲爾普斯在這一項目上保持的奧運會紀錄。
要知道,斯庫林獲得的這塊金牌,是新加坡有史以來第一塊奧運會金牌。
如果沒有成為世界級游泳健將的夢想,13歲的斯庫林,可能不會知道菲爾普斯是誰。
夢想是一切的開始,是認識自我的開始,也是挑戰(zhàn)自我的開始,更是成就自我的開始。這一點體育跟其他領(lǐng)域沒有任何區(qū)別。
第二,你必須要不斷的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
夢想只是一切的開始,你選擇了某一項運動,就需要不斷的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
8月16日,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阿爾馬茲·阿亞娜在首項女子10000m的比賽中就打破了由我國選手王軍霞保持了23年的世界紀錄并奪得冠軍。
曾經(jīng)由王軍霞保持的這個紀錄,在最難被打破的世界紀錄里面,排名第一。同時,這場比賽共有7名選手打破了自己的國家紀錄。
這就是體育精神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具魅力的部分。只有不斷的挑戰(zhàn)和超越昨天的自己,才能有機會去打破別人創(chuàng)造的紀錄。
當(dāng)然,不是每一個紀錄都會輕易被打破,奧運會賽場還有沉睡了接近30年的多項紀錄依然等待著新的“主人”。不過我相信,只要“挑戰(zhàn)自己和超越自己”的體育精神還在,這些紀錄最終都會被打破。
第三,你要有能力成就別人
凡是有比賽的地方,就會有團隊,正如女排在奪冠之后,主攻手朱婷所言,“是靠大家,大家看的時候是我在打,其實還有防守等等……”。此言一點都不虛,如果沒有副攻、二傳、防守隊員等的強力支撐,主攻也很難找到機會。
你給別人“喂球”,成就別人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成就自己。前提是你有能力站在這樣的賽場上。
以上道理不再多說,其實我想重點講講在體育精神里面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種精神,即“教練精神”,這是一個最典型的“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的群體。
與其說中國女排用其精神和技術(shù)征服了球迷和觀眾,倒不如說是郎平給我們帶來了久違的感動。
教練的無私和真誠,以及一心成就團隊的意志,要遠遠高于其他人,因為教練所背負的責(zé)任,就是成就別人。教練是可以跨越國界、民族、文化和信仰的。
當(dāng)我們談?wù)撈饌ゴ蟮那蜿?,必定難以抹去偉大的教練,這些教練有的臨危受命、力挽狂瀾,有的發(fā)掘天才、力排眾議,有的落寞孤獨、背影遠去,有的隨隊成長、步入輝煌。他們都是體育精神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果說體育競技是體育精神盛開的鮮花,教練就是其結(jié)下的種子。
最后,依然還要引用郎平的話:我的目標并不只是想把中國女排從深谷中重新拉回到世界冠軍的寶座上,更是要將這支凝聚過幾代中國人深厚感情的隊伍引向一個正確的道路,而這條道路就是對真正體育精神的追求,對體育本質(zhì)的追求,這比多贏幾場比賽、多拿幾個冠軍要重要得多,寶貴的多,也更難得多。(在2013年出任女排主帥后,郎平曾這樣說過)
來源:中國經(jīng)營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