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輝
摘要:自然氣候條件決定了北方冬季生產(chǎn)蔬菜的局限性,喜溫的黃瓜在北方最寒冷季節(jié)生長受限,而蔥是耐寒的蔬菜,北方溫室春黃瓜與冬小蔥進行輪作,既能滿足黃瓜和冬小蔥對生長環(huán)境條件的各自需求,又能滿足元旦、春節(jié)前后市場對小蔥的需求和早春人們對黃瓜的需求;通過兩者輪作倒茬,還能提高溫室利用率并緩解溫室土壤連坐造成的地力下降問題。本文敘述了北方溫室春黃瓜和冬小蔥輪作栽培技術(shù)要點。這種栽培模式高產(chǎn)高效,值得北方設(shè)施蔬菜學(xué)習(xí)推廣。
關(guān)鍵詞:黃瓜;小蔥;輪作;栽培模式
1 溫室黃瓜栽培技術(shù)要點
針對黃瓜生長對環(huán)境條件的需求,北方日光溫室黃瓜栽培技術(shù)要點如下:
1.1 黃瓜對環(huán)境的要求
1.1.1 對溫度要求
黃瓜是喜溫性蔬菜,生育適溫為10~32℃。白天適溫為28~32℃,夜間適溫約為15~18℃。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分的適溫為25~32℃。溫度達到32℃以上黃瓜的凈同化率下降;35℃左右同化產(chǎn)量與呼吸消耗處在平衡態(tài)勢;35℃以上呼吸作用消耗比光合產(chǎn)量高;40℃以上光合作用衰退加劇,代謝受阻;45℃下經(jīng)3h葉片顏色轉(zhuǎn)淡,雄花落蕾或不能開花,花粉發(fā)芽力低下,導(dǎo)致畸形果;50℃下經(jīng)過1h停止呼吸。在棚室栽培黃瓜耐熱能力有所提高。黃瓜在10~12℃條件下能正常生長發(fā)育。在10℃以下時,黃瓜的各種生理活動都受到影響,以至于停止。黃瓜植株組織柔嫩,-2~0℃時為凍死溫度。但是黃瓜對低溫的適應(yīng)能力常因降溫緩急和低溫鍛煉程度會有很大不同。沒有經(jīng)過低溫鍛煉的植株,5~10℃會遭受寒害,2~3℃會凍死;經(jīng)過低溫鍛煉后的黃瓜植株,不僅能忍耐3℃的低溫,遇到短時間的0℃低溫也不致凍死。
黃瓜的最低發(fā)芽地溫為12.7℃,發(fā)芽最適地溫為28~32℃,35℃以上發(fā)芽率降低。黃瓜的根伸長最低溫度為8℃、最適為32℃、最高為38℃;黃瓜根毛的發(fā)生最低溫度為12~14℃、最高為38℃。生育期間黃瓜的最適地溫為20~25℃、最低為15℃左右。
黃瓜生育期要求有晝夜溫差。白天25~30℃,夜間13~15℃,晝夜溫差10~15℃為適宜。
1.1.2 對光照要求
黃瓜對日照長短的要求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同有所差異。華北型品種對日照的長短要求不嚴格,已成為日照中性植物,其光飽和點為5.5萬勒克斯,光補償點為1500勒克斯,多數(shù)品種在8~11h的短日照條件下,促進性器官分化。
1.1.3 對水分要求
黃瓜喜濕而不耐澇。土壤濕度60%~90%為適宜,幼苗期土壤濕度60%~70%,結(jié)果期土壤濕度80%~90%。黃瓜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0%~90%,空氣相對濕度過大容易發(fā)病,造成減產(chǎn)。
1.1.4 對土壤酸堿度要求
黃瓜喜肥而不耐肥,宜選擇富含有機質(zhì)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歡pH5.5~7.2之間的土壤,但以pH值為6.5最好。
1.2 品種的選擇
北方日光溫室栽培黃瓜要選擇植株生長旺盛,節(jié)間短,耐低溫,耐弱光,生長速度快,高產(chǎn),抗逆性強的品種,常用的品種有錦科特號、錦雜十號、唐雜6號、津優(yōu)385、朝蔬1號等。
1.3 確定播種期并培育壯苗
準(zhǔn)確確定播種時間,做到苗齊苗壯。經(jīng)驗證明:壯苗一半收。培育壯苗是獲得高產(chǎn)的關(guān)鍵技術(shù)。這種栽培模式北方春黃瓜播種在12月下旬~下一年的1月上旬。
1.3.1 浸種催芽
黃瓜播種前4d浸種催芽,砧木播種前7d浸種催芽。砧木最好選擇存放一年的黃籽南瓜,黃瓜表皮無蠟粉層,黃瓜口感好。采用溫湯浸種的方法:砧木種子用55~60℃的溫水(其后不加熱水)浸種12h,瀝干用濕布包好或放在培養(yǎng)箱中在28~30℃條件下催芽,每8~12h沖洗1次。將黃瓜種子放入盛有55~60℃的容器中,水量為種子重量的5~6倍,不間斷地攪拌,并持續(xù)添加熱水,使水溫保持55~60℃恒溫10min,再在室溫下浸泡6h,然后撈出用與砧木同樣的方法催芽。
1.3.2 播種
當(dāng)砧木種子50%出芽、黃瓜種子70%出芽進行播種。播種前準(zhǔn)備好播種床:嫁接育苗需苗床面積43~53m2/667m2;營養(yǎng)土要富含有機質(zhì),用未種過瓜類蔬菜的田園土與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按7:3的比例配制,另1m2加磷酸二銨0.5kg、草木灰5kg、百菌清100g,混合均勻。然后將苗床灌透水,水滲下播種。砧木較黃瓜提前3d播種。籽距2cm左右。播種后蓋營養(yǎng)土,砧木覆土厚度為2cm,黃瓜覆土厚度為1~1.5cm。再蓋地膜或扣塑料小拱棚。
1.3.3 苗床管理
從播種到子葉露頭,白天28℃左右,晚間18~20℃;再到第一片真葉破心,白天20~22℃,晚間12~15℃。這時是嫁接的最佳時期。
1.3.4 嫁接換根
嫁接是為了提高黃瓜的抗性(主要抗病和抗寒)。常采用人們熟知的靠接或插接法。
1.4 定植
定植前7d進行低溫?zé)捗?,煉苗溫度白天控制?8~20℃,夜間控制在10~12℃,短時的8~10℃低溫可增強幼苗的抗逆性。同時將前茬殘敗蔥葉收拾干凈并適當(dāng)深翻,施好底肥,最好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或有機肥加生物肥,做成大壟雙行,株距30cm,4000株/667m2。選晴天上午定植。
1.5 定植后管理
緩苗期溫度控制稍高些,白天28~32℃,夜晚16~20℃,正常情況下不放風(fēng)。緩苗后作瓜前白天25~28℃,夜晚13~15℃,最低不低于10℃,結(jié)瓜期白天25~30℃,夜晚13~18℃。中午溫度超過35℃及時通風(fēng)降溫,下午適時蓋簾保溫。
定時清掃棚膜,保證充足光照。
緩苗期要控制澆水促進緩苗,之后根據(jù)土壤墑情進行澆灌,直到根瓜坐住再開始澆水,早春每10d澆1次水,以后隨著氣溫的上升視情況逐漸增加澆水次數(shù)。
結(jié)合澆水進行追肥,根瓜坐住后澆催瓜水時追一次肥,沖施尿素10~15kg,對磷酸二氫鉀5kg。之后2次水1次肥。
緩苗后吊蔓,生長期要及時落蔓,每次落蔓40~50cm。及時除掉側(cè)枝、卷須和老葉。
及早采收根瓜。適時(花冠尚鮮艷)采收瓜條。
1.6 病蟲害防治
1.6.1 病害防治
黃瓜苗期易發(fā)生猝倒病,用百菌清、多菌靈噴施。生長期易發(fā)生霜霉病、白粉病和角斑病。霜霉病用普力克、杜邦克露噴施。白粉病用三唑酮噴施。角斑病用農(nóng)用鏈霉素噴施。
1.6.2 蟲害防治
黃瓜生長期易發(fā)生薊馬、白粉虱。這兩種昆蟲在成蟲期用農(nóng)藥很難防治,但利用黃藍板誘殺效果非常好,懸掛粘蟲板25~30塊/667m2。
2 冬小蔥栽培技術(shù)要點
2.1 冬小蔥對環(huán)境的要求
小蔥的特點是:喜涼爽、既耐寒又耐熱,小蔥種子萌動氣溫是4~5℃,發(fā)芽適溫為13~20℃,適合根系生長的地溫是14~18℃,莖葉生長氣溫在18~23℃最為適宜,莖葉生長氣溫超過28℃時速度緩慢;對光照要求中等;小蔥的根系分布范圍較小,根群分布淺,吸水能力弱,需水量小,喜歡濕潤,土壤濕度70%~80%、空氣濕度60%~70%為適宜;適合種植在疏軟、透氣、肥厚、澆灌和排水均便利的地塊;需適量氮肥和多施磷、鉀肥。
2.2 選用良種
小蔥必須用當(dāng)年生產(chǎn)的新種子,篩選出籽粒飽滿種子備用。適合北方種植的品種有,四季小蔥、米蔥和章丘大蔥。
2.3 整地播種育苗
2.3.1 整地
前茬收獲后經(jīng)過15~20d的曝曬,然后深翻、細耙,做成8~10m×1.5m的畦;施腐熟的農(nóng)家糞1000kg,混配復(fù)合肥40kg。
2.3.2 播種
北方溫室冬小蔥與春黃瓜輪作需露地播種。時間應(yīng)是6中下旬。用種3kg/667m2。播種方式:條播或撒播。條播間距8~10cm,覆土厚度為1.5~2cm;如采用撒播,種子摻少許細沙,均勻撒種后覆土厚度0.5~1cm。播種前將苗床澆透水,待水滲下后撒播種子。覆土后鎮(zhèn)壓,然后再澆水,同時,在畦面鋪秸稈遮陽保濕。直到出土前土壤一直保持濕潤。播種后7d小苗開始陸續(xù)長出,子葉伸直后澆第一水,當(dāng)幼苗長到2~3片葉時,結(jié)合澆水,追一次復(fù)合肥1~2kg,然后不干旱不澆水,其目的是促進根系生長,待株高長到8~10cm,莖基部直徑0.3cm粗時已達到壯苗標(biāo)準(zhǔn)。
2.4 移栽定植
8上旬春黃瓜拉秧整地后進行移栽,在移栽前13d左右,要停止?jié)菜贩?,防止蔥苗發(fā)嫩,影響移栽后成活率。栽植深度沒過蔥白為適宜,定植后及時澆水。9月下旬隨著氣溫的下降進入休眠狀態(tài)。11月上旬開始扣棚膜增溫打破休眠使其生長,新年前后即可收獲。
2.5 田間管理
根據(jù)小蔥的生長特性,要勤灌小水,輕施肥。緩苗后結(jié)合澆水追施尿素5kg或碳銨15kg,一般12~14d隨水沖施1次,兩次水一次肥,收獲前半個月天不再追施。
2.6 收獲
小蔥從返青到株高30~50cm時開始收獲,適時采收既便于下茬及時定植,又領(lǐng)先占領(lǐng)市場。
2.7 病蟲害防治
2.7.1 小蔥病害防治
小蔥常見的病害有疫病、霜霉病、灰霉病。百菌清、多菌靈等低毒廣譜性菌殺劑對小蔥的這幾種常見病均有防治作用,均可按說明使用。
2.7.2 小蔥蟲害防治
小蔥常見的蟲害有蔥蛆、潛葉蠅、薊馬。對于蔥蛆可利用敵百蟲根據(jù)說明灌根來防治;潛葉蠅和薊馬用敵百蟲按說明進行噴霧防治。也可利用粘蟲板誘殺小蔥潛葉蠅和蔥薊馬,具體方法:發(fā)生初期,利用昆蟲趨光性將黃油、凡士林等涂在5cm見方的藍板上,懸掛在小蔥畦間,高度大約高出小蔥8~10cm,地25~30塊/667m2即可。
參考文獻
[1] 趙晶.日光溫室小蔥(大蔥幼苗)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shù)[J].蔬菜,2000(5):7.
[2] 陳葉.無公害小蔥的栽培技術(shù)規(guī)程[J].北方園藝,2004(4):30.
[3] 劉慧敏.早春茬黃瓜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7(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