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北辰山俗稱北山巖,地處廈門市同安區(qū)東北隅,位于五顯鎮(zhèn)境內(nèi),距同安城區(qū)12公里、廈門市區(qū)45公里,為低山丘陵、花崗巖地貌,下游的竹壩水庫,水面寬闊,岸線曲折。北山巖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同安歷傳“先有北山,后有同安”。
如今的北辰山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廈門二十名景之一、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自然景觀優(yōu)美,神話傳說眾多,是集生態(tài)觀光、民俗采風(fēng)、宗教朝圣、燒烤品茗于一體的旅游景區(qū)。能在環(huán)境如此優(yōu)美的地方跑一場酣暢淋漓的越野賽,無疑是非常爽的。
提交報名信息之后,我陸續(xù)收到了組委會發(fā)來的各種短信通知,包括審核成功、領(lǐng)物通知、行程表和接駁車信息等,可謂面面俱到。
同時,路橋體育賽事公眾號針對領(lǐng)物、軌跡下載、接駁車、賽道補給、強制裝備、賽道路書、照片成績查詢、合作酒店以及賽前重要通知等等,都進行了逐一的詳盡內(nèi)容推送。賽前這些“很老道”的鋪墊,非常細致周到,很難相信組委會這是第一次辦賽。有記不住的信息,隨時翻看一下推送,都有很全面細致的解答標注。
周日一早我乘免費接駁車來到賽事起點一—北辰山景區(qū)大門,已經(jīng)有不少自駕而來的跑友。這里早上風(fēng)大,溫度很低。我磨蹭了幾分鐘等到7點半才開始換衣服,存好包后就開始熱身。
不久主持人招呼60公里組的選手聚攏到臺前,觀看一段精彩紛呈的舞獅表演,領(lǐng)導(dǎo)簡單發(fā)言之后,我們就出發(fā)了。
起點-CP1階段距離9.3km 爬升357m
難度★★
出發(fā)之后就是一段平緩的臺階爬坡,最前面躥出去的是趙家駒,而另一位精英申加升則在我身前不遠,不緊不慢的往上跑。走過幾層臺階之后,楊光梅帶著吳林林就從我旁邊超過去了。其實精英選手在人群里還是很容易發(fā)現(xiàn)的,身材膚色打扮都明顯不同。
爬了大概不到100米,轉(zhuǎn)向就是小臺階向下,一路又轉(zhuǎn)回到起點旁邊,近距離接受到了30公里組小伙伴們的吶喊加油。
之后就是一小段平路,我跑到4分配速,也是全程最快的一段,好景不長,馬上折彎就進入了山地爬坡賽段。從起步的這3公里來看,我的狀態(tài)并不算差,但也不算多好,最近兩周還在養(yǎng)傷,依舊一步?jīng)]跑。
緩爬升1公里出來,是一段將近4公里的盤山道緩下坡,這段路前后已經(jīng)拉開了差距,我努力跑起來跟上前面的選手,卻不時被后面的選手超越,他們主要是30公里晚30分鐘出發(fā)的幾位大神。
CP1-CP2階段距離6.3km 爬升436m
難度 ★★★
這段距離并不長,但路還是不太好走,除去前2公里,后面幾乎沒有那種可以持續(xù)高速跑起來的路,腳下一直坑坑洼洼,爬升也比較大,一直到CP2后巖。
出發(fā)沒多久就被30公里的女子第一超過,她身著一身寬松的長袖長褲,手里攥著個水壺,絲毫看不出來是來比賽的,更像個著急趕回去加班的。果然,據(jù)說她工作地點距離北辰山起點只有500米,跑完就被領(lǐng)導(dǎo)抓回去加班了。真的是高手在民間呀,看她奔跑的勁頭,我連跟幾步的想法都沒有,完全沒在一個檔次上。
一路大汗淋漓趕到CP2,這個站點設(shè)置在了一個農(nóng)家院里,補給陣容堪稱極品豪華。我從流水席的一頭幾乎看不到另一頭,像我這種完全不依賴官方補給的,也忍不住挑著吃了一些,真的,不吃真是好浪費。要離開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居然還有熱湯,后悔沒喝幾口再走。
CP2-CP3階段距離11.3km 爬升733m
難度★★★★☆
盡管CP2是30和60的分岔路點,各自走的幾乎完全不同,但無論對于30還是60,這段可能都是五星難度。30的我沒跑,單說60這邊。出站之后就是一段持續(xù)的陡上陡下,路況很差,類似山民劈出來的路,有的地方站都站不穩(wěn)。
對于新入越野坑的小白,很難適應(yīng)。陡上到達三秀山頂之后就是幾個陡峭的起伏,地上滿是大塊巖石,視線開闊之后還遇到了攝影師。我用了兩小時到達CP3櫻花園,這是個常規(guī)的小型補給站,我到了之后只接了水,吃了半根香蕉,抓緊再次上路。
CP3-CP4階段距離8.8km爬升399m
難度★★★
這段路給我印象很深,有兩個人結(jié)伴把我超越之后,我一直死咬不放。防火道爬坡他們走路比我快,我就走走跑跑,保證不被甩開視線之外。之前的比賽我很少會這樣拼命追,這回也是有個小目標,所以想盡力實現(xiàn)。
這段簡單的路我跑的卻感覺極為崩潰,幸虧到達CP4席草洋之后,我喝到了一天最美味的一碗面湯,體能瞬間恢復(fù)。
CP4-CP5階段距離9.5km 爬升656m
難度:★★★★★
這一段是我事先研究線路時,被自己定為最難的一段。實際也確實如此,倒不是艱苦程度最難,而是這段跑得最爽,實力全開之后感覺最難忘的一段。
這段實際就是著名的大風(fēng)車線路。在北方這種風(fēng)車很多很多,南方來了這么多次,尤其沿海,還是頭一次見,動靜很大。我沒仔細數(shù),應(yīng)該不下10架大風(fēng)車。這段路一直有起伏,要攀上無數(shù)個小山包,風(fēng)也很大,晚到的選手有可能會被吹失溫。
這段路上我追上了一位大哥,兩鬢的白發(fā)很明顯,目測得有60多歲了,但身形卻非常矯健。我說:“這都快40公里了我才追上您,夠厲害的呀!”他很不服老地回我:“我不老啊,要不是上周剛跑了大武夷沒恢復(fù)過來,肯定還會快很多?!?p>
后來聊天中得知他是廈門本地人,全馬最好成績是上個月剛在紹興跑的2小時55分,真是很令人刮目相看。他覺得自己還是更適合跑馬,一周時間怎么也能恢復(fù)過來,而越野就比較累,很耗神,他這個歲數(shù)一周時間確實有點吃力。
廈門的山他都非常熟悉,包括這個賽道,可跑性很強,但又不是特別好跑。的確,能跑起來又跑不快的賽道才是最難的,這種地形最容易將精英和大眾選手的成績拉開。
CP5-CP6分段距離9.5km 爬升209m
難度★★
從CP5出來后,參考圖示意這段基本都是下坡,只在最后有一點爬升。我沿之字防火道向下跑了一段,超越了多名30公里選手,進入小路之后速度不減,于是開始堵車。
這個時候我有點心急,因為一直沒有遇到60的選手,很擔心自己跑錯了。不知何故,一整天以來手機地圖都沒有定上位,幾次打開要看位置都不在軌跡上,重啟也不好使。
這個時候又是下坡,如果下去錯了方向或者沒注意到轉(zhuǎn)彎岔口,再回去就難了,眼看距離30公里的終點就剩5公里了,再返回就得不償失了。趕緊找到號碼簿上的組委會電話,我的信號不好,嘗試幾次之后終于打通。
組委會告知這段重合的道路只有2公里,之后會在一個明顯的路口分開。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一路問了五六個人,都沒發(fā)現(xiàn)那個分岔口,這才踏實一點。這兩公里我跑的很煎熬,在看到岔口指路的志愿者后,一股暖意涌上心頭。
CP6-終點分段距離8.5km 爬升79m
難度★★
臨近收尾,難度也下來了,我在雨幫溪幾乎沒做停留,1公里防火道之后轉(zhuǎn)入小樹林,短暫穿越之后,比賽也接近了尾聲,從爬升圖看只剩一些小的起伏。我打開實時成績,猛然發(fā)現(xiàn)我身前身后的人居然都只差兩三分鐘而已。
拼到了這個時候,我是不能放棄的,如果有余力,一定會爭取更好的名次。而排名在我身前的幾個人跟我也沒差幾分鐘,雖然我深知越野賽的幾分鐘很可能就是遙不可及的距離,但也不排除他們也已經(jīng)到了極限。
于是我關(guān)上手機,全力去追。當時身后的情況同樣不好判斷,有四五個人都是晚我?guī)追昼娫谟陰拖蚩?,被我已?jīng)超越的幾個我都印象很深,除去極個別是放棄了準備安全走回來的,多數(shù)的實力都與我不分伯仲,看誰能撐到最后。
總有人堅持,總有人放棄。
最后這5公里是給我全程印象最深的5公里,最近的時候我追到離前面的選手只差兩三米,而身后追趕我的燈光幾次回頭也能看得見。以前我真的從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這么激烈持續(xù)到最后的爭奪。
一開始我還覬覦身前這位,追上之后迅速被拉開距離,讓我更清醒地認識到這個人的實力絕對在我之上。后來目標改為保住名次,同時給前面一些壓力,結(jié)果反而是我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后的結(jié)果是,前面的人把我甩了3分鐘,我把身后的人也甩了3分鐘。
雖然都是20多名,拿不出手的成績,但我們幾個一直糾纏在一起,前后可能較量了至少50公里,這對我也是很少見的。
完賽之后一身輕,在終點我喝了一瓶精釀啤酒,取完寄存包后又徑直去蹭了豐盛的完賽補給——我最愛的熱湯和一些當?shù)氐拿朗?。真正的酒足飯飽之后,都走到了免費接駁車的位置,我才發(fā)現(xiàn)換下來的越野鞋不見了。當時懵了一秒鐘,迅速往回走,好心的存取包志愿者幫我一直看管,此時距離我沖線已經(jīng)過去了一個小時。眼前這些賽道、站點和救援的志愿者真的很可愛,也可敬,十分感謝他們對這場比賽的付出。
乘接駁車返回島內(nèi)的時候,我身邊坐了一位從湖南衡陽遠道而來,專門來挑戰(zhàn)自己的姑娘。她是30公里選手,這是第一次參加越野賽?!疤y了,很多地方都是野路,根本沒處下腳?!逼綍r每月有100公里左右跑量的她,大大低估了賽道的難度,同時也顛覆了她對越野跑的認知。下車之后離酒店雖然只有500米,她還是執(zhí)意要打個滴滴。
看到她我想起我6年前第一次正式參加越野比賽的時候,許多場景歷歷在目還。那也是場30公里比賽,難度比北辰山低了很多。但當時沒設(shè)沿途補給,只帶了兩罐紅牛的我,一路抽筋走回來,同樣狼狽不堪。
這么多年過去,越野賽事發(fā)展一日千里,國內(nèi)大大小小的比賽填滿了每個愛好者的周末,由原來的沒得選,變成選擇困難,隨之,挑剔的選手也越來越多。北辰山賽事本該在2020年春天舉辦,但因為疫情延至了深秋,能夠重啟已是相當不易。
越野跑發(fā)展可能也會因新冠肺炎迎來一個重要轉(zhuǎn)折的新時期,那些服務(wù)更好、賽道設(shè)計更合理、文化理念更強、替選手多想一步的賽事,一定會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