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申報》社評視角下的庚子和議

      2021-01-11 00:54:23黃晉祥
      關(guān)鍵詞:聯(lián)軍申報

      [摘要]在清政府和八國聯(lián)軍議和的過程中,《申報》主張利用各國的猜疑乘早議和,并積極為清政府的議和活動出謀劃策,同時對八國聯(lián)軍在議和過程中的侵略行為進行了勸戒和警告?!渡陥蟆氛J為以中國慘敗的處境,無論是賠款或是割地都是難以避免的。針對這一現(xiàn)實,它提出了一些解決賠款的辦法。《申報》堅信帝國主義由于畏懼中國人民的團結(jié)和民氣以及彼此的矛盾,不會瓜分中國。和約簽定以后,《申報》認為和約尚無大損于中國,又是極端錯誤的。

      [關(guān)鍵詞]《申報》 ;聯(lián)軍;庚子和議

      [中圖分類號]K2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0292(2021)05-0132-06

      在晚清的民族運動中,報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長期以來學(xué)界對庚子議和的研究往往都是就事件本身來進行探討,卻忽略了當時主流輿論的相關(guān)態(tài)度?!渡陥蟆肥钱敃r發(fā)行量和影響力最大的報紙,它的觀點反映了廣大紳商和中下層知識分子的心聲,在當時頗具代表性。因此通過《申報》社評的視角來研究庚子議和無疑是新穎和獨具匠心的,這一課題,至今尚未見到有人涉足。

      一、《申報》的議和策

      《申報》始終反對清政府和八國聯(lián)軍作戰(zhàn),大沽炮臺失陷以后,《申報》即開始連篇累牘地發(fā)表論說鼓吹和談。最初,《申報》沒有意識到聯(lián)軍入侵北京的必然性,認為“此次中外失和各國亦非意料所及”,“占居大沽炮臺為先發(fā)制人之計”。雖然“各國協(xié)而謀我,中國必難抗衡”。但由于“其中有窒礙難行者數(shù)端,西人斷不肯貿(mào)然從事”。其一,各國會顧忌損害各自的商業(yè)利益。東西各國來華貿(mào)易獲利甚豐,而開釁以來,“人心惶惑,遷徙紛紛,市面日衰,銀根日緊。各國以商務(wù)為重,中國尤為貿(mào)易之絕大市場,而乃自窒其機,勢同涸鮒,利源一竭,大局必危。外人明于事機,豈肯操之過蹙”。因此為顧全商務(wù),各國不肯與中國為難。其二,“外人在中國雖勢同連雞,然已各懷猜忌,使一國得利稍厚,環(huán)而伺者實繁有徒。一有偏頗,爭端即因之而起。以是各國雖調(diào)兵征餉,汲汲不遑,而審度機宜亦不敢輕于一發(fā)。蓋恐鷸蚌相爭,而漁人收其利,鹵莽貽機,得不償失,此因互相猜忌而不肯首發(fā)難端”。其三,“西北亂民既無智謀,又無器械,茍與西人抵御,固難勝算獨操,然愍不畏死之情亦令人望而生畏。萬一相持既久,各處匪徒乘間響應(yīng),性命資財,豈能保全無恙?此為“西人熟察民情而深為顧慮者”。“有此三端,彼此釁隙雖成,不久當即能言歸于好”。“故窺其意旨,茍使有人為之居間,斷不至過執(zhí)己見,肆其要求”。出于這些考慮,《申報》認為為中國計,正宜乘此機會與各國重敦盟好,盡釋前嫌。并認定中國應(yīng)拜求美國從中調(diào)停。理由是:“當大沽炮臺未占之前,美國水師提督即持不可攻擊之議,并云如不從,則北事更不易敉平。眾不聽,遂轟擊炮臺,美提督終以為非,是不與其役”;又“美總統(tǒng)亦宣言于眾,謂中國拳匪作亂,我美國雖當與各國聯(lián)合一氣,設(shè)法敉平,然終宜盡力保護,不使瓜分。務(wù)令各國之經(jīng)商于華者一體均沾利益,庶彼此泯猜嫌之患而不致互啟爭端”。于是《申報》斷言:“美廷固早有居間之意,特無人焉請其從中排解,故美不能作自薦之毛生耳”。[1]接著,《申報》又從法理及國際關(guān)系的角度做了進一步的分析,認為:“美之可以調(diào)停此事者,其道有二。一曰中美和約其第一款云,大清與大合眾兩國并其民人各皆照前和平友好,毋得或異,更不得互相欺凌。偶因小忿而啟爭端,若他國有何不公、輕藐之事,一經(jīng)知照必須相助,從中善為調(diào)處,以示友誼、關(guān)切。是中美和約本有從中調(diào)處之條,今之出作調(diào)人,乃系恪守約章,并非無端越俎。一曰美處地球之西偏,國富民強,久為歐美各大國所敬服。顧其立國,不以拓土開疆為事,而惟以擴充商務(wù)為心。故英、法、俄、德、日本諸國各有占據(jù)中國要隘之事,而美獨無之。各國皆知其用心,而互相猜忌之心自不至起,是則為中國計,固宜邀美廷解勸,庶國尚可以圖存。為全球計,亦宜邀美廷解勸,庶中原不致為戰(zhàn)場”。[1]遵此行之,既為中國之幸,亦為天下之幸。

      在期待美國出面調(diào)停的同時,出于對速成和局的期待,在聯(lián)軍未入京前,《申報》也對清政府進行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勸導(dǎo)。概括起來,大致有兩點。首先,勸清政府自行剿滅義和團,認為“中國果能實力剿匪”,各國“除責償軍費之外本無他求”。[2]其次,勸清政府送各國使臣出京?!渡陥蟆氛J為,由于不能及早痛剿義和團,“禍延中外,中國政府誠難辭其咎”,“中國不欲議和則已,如欲議和,宜先將公使護送出京,俾知中國保護之非虛。既能保護則中國斷無甘于開釁之理,各國亦當深諒向之不能護送皆以兵力未足,恐途中有變端?,F(xiàn)在入衛(wèi)之兵絡(luò)繹北上,則兵力無虞不足,護送當亦非難。若再觀望徘徊,則兵連禍結(jié),何時能已?僅以使臣無恙之空言而欲取信于西人,吾恐西人斷不能為之動聽也”。[3]

      勸完清政府,《申報》復(fù)掉過頭來,乞勸侵略者停戰(zhàn)?!渡陥蟆氛f之曰:“夫各國之必欲進攻京城者,不過欲援駐京使臣已也;不過痛恨拳匪,思欲剿除盡凈已也,并未嘗有瓜分中國土地之意。各國曾自言之若是,似宜先停戰(zhàn)事,請中國速將使臣護送出京,一面盡力剿匪,然后各國允與中國共議和局。倘中國不將使臣送出,并不肯竭力剿匪,各國亦何難重振大軍,再圖進取。至是中國當無辭以謝,而天下萬世亦當共諒各國之用心。若逼之太緊,則和局不能早成;和局不能早成,則商務(wù)將日益不振,而中西人民咸受其累,是非特中國之禍,抑亦非各國之禍也?!盵4]《申報》的這些建議,實則只是一廂情愿。因為包括美國在內(nèi)的侵略者在其既定的侵略目的未達之前,怎么會和清政府議和呢?怎么會接受《申報》的書生之見呢?而清政府在當時對義和團剿撫兩難的情況下,也不會接受《申報》的意見。戰(zhàn)火還在繼續(xù)著,并逐漸燒入北京。此時的《申報》才開始意識到同帝國主義議和的艱難,感嘆:“今日之議和,非前年中法、中日等役可比。蓋中法、中日兩役,其釁啟自國家,故可以償款、割地了事。今日之役,其釁雖亦啟自國家,而實先啟于拳匪,故非償款、割地所能了事。弗論各國要挾多端,難以應(yīng)命。第即此剿匪一事,中國已有不能如各國之心者。輦轂之下,幾乎人盡拳匪,剿之不勝剿,誅之不勝誅。中國朝廷果能如各國意旨大加殺戮,則外患未已,而內(nèi)亂先失,故惟有冀其自為解散,而不敢以痛加剿洗一語加之拳匪。然各國則萬不能聽其自為解散,而可以不平匪亂即與中國議和也”。[5]

      1900年8月14日,聯(lián)軍攻入北京,兩宮西狩,途中下達了鎮(zhèn)壓義和團及命李鴻章速與西人議和的上諭。從1900年9月到1901年9月和約最終簽定,議和的談判持續(xù)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從李鴻章和洋人接觸伊始,《申報》就預(yù)見到了這場談判的艱巨性。它以敏銳的政治觸角關(guān)注著這場談判,并積極為和談出謀劃策,努力爭取最佳的結(jié)果。

      聯(lián)軍初入北京之時,國人大多都非常害怕會遭致瓜分的災(zāi)難。雖然歐美諸大國間彼此議定不準將中國剖分,攘地為己有,而國人之擔心不能稍舒。李鴻章赴京之前,傳來帝國主義和談基本條件的消息,即:“索償軍費及責令永保無匪類擾亂”[6]兩條。當時許多人倍感高興,而《申報》則憂心忡忡,并立即著文指出這場和談的艱苦性。按照直覺和推斷,《申報》指出即將而來的和議至少有四難。一,懲辦禍首難。刑不上大夫的傳統(tǒng)觀念將阻撓和談的進程;二,悉誅義和團難?!渡陥蟆氛J為對于義和團,雖“在京者可薙洗無遺,而散匿各郡邑、村鎮(zhèn)之匪徒安保不偶然漏網(wǎng),一或剿辦不到,外人即藉為口實,斷斷與爭”。事實證明,《申報》的預(yù)見是正確的,1902年義和團余眾又發(fā)動了景廷賓起義;三,“哥匪、會匪、票匪,無地蔑有,大都仇視洋人,不免突然作亂,一疏忽也,焚殺劫掠之案更棼亂如麻”;四,“外人全師而出,所需軍費幾不可以億萬計,不償則難成和議,償之則庫儲已竭,措置維艱”。[7]據(jù)《申報》推測:“中東之役償費二百余兆,此次各國軍費每國即較日本減償,亦須在千兆左右”。面對即將而來的巨額賠款,《申報》認為頗難善后。它說:昔年“償日本之時尚可借歐西之債為移東補西之計,現(xiàn)在各國皆須償款又何處通融?”洋債是不能指望的了。而“通商以來,大有民窮財盡之勢,捐之于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亦無可如何之事也”?!盁o非以關(guān)稅作抵”,而“以洋關(guān)作抵必至國用無著”。面對種種之難,《申報》認為“中國將來之患不在外侮而在內(nèi)憂”,[6]和議即使成功,也不易善后。

      然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申報》出于早成和局的愿望,還是積極為議和獻策。這些建議包括:中國應(yīng)設(shè)法阻止各國相繼調(diào)兵;償款不如畀之以通商公地;嚴懲肇禍諸臣;和談要拒理力爭等等。聯(lián)軍入京之后,在清政府和侵略者的聯(lián)合鎮(zhèn)壓下,義和團民多半解散,而此時各國仍不斷調(diào)兵來華。對此《申報》認為各國之所以有此動作,概因“日后必將取償于中國,故不復(fù)愛惜金錢”。懷著“各國能少費若干,則可少償若干”的心理,《申報》擔心如各國皆續(xù)調(diào)軍隊來華,中國將來償款過巨,必至力不能支。另一方面,《申報》也擔心如“各國借剿匪保商之名互相比較強弱,恐中國將為戰(zhàn)地”,而“更岌岌可?!薄=ㄗh李鴻章“先向各使勸止調(diào)兵,開誠布公,袒懷相示。告以當時拳匪之亂,實誤于政府不明,致動各國公憤,現(xiàn)在幡然覺悟,嚴飭剿匪。中國兵力雖不足御外侮,尚足以靖內(nèi)亂,以后各國可無煩越俎代庖,節(jié)餉減兵,彼此有益。倘各國定欲互爭雄長,則雖有所費不能添入償款之中;再告以各國既無割取中國土地之心,無庸增添兵力,否則兵力一厚必致各存意見,另起釁端。非但以中國為戰(zhàn)場以致人民涂炭,即各國兵連禍起,成敗亦所難知。西人皆以保教、保商為大宗,若在中國弄兵,教與商必均受其禍,此次北方擾亂,其明證也。似此婉轉(zhuǎn)勸導(dǎo),各國必唯唯允許”。[8]《申報》的這個建議也許李鴻章能夠看到,但李即使向各國公使提出,想也無濟于事,《申報》的這個建議過于天真。

      顧忌到賠款巨大,籌款維艱,海關(guān)已半皆抵出,洋人關(guān)注地丁的情況下,《申報》強調(diào)絕不可將地丁作為賠款抵押?!叭舻囟〉种?,非但國用無可籌措,且不啻以全地畀之。雖無割地之名,仍有割地之實。利權(quán)外屬,將來何能振作”。它主張:“為今之計,償款反不如割地,雖幅員漸消而權(quán)尚自我而操,圖治勵精,猶可以為善國”?!皬那耙晼|三省為國家根本重地,自俄人筑路以來,覬覦已久,三省地方終難安靖,不如乘此機會,畀之各國。既為公共之地,或反不以為中國害。矧東三省地方遼闊,土物豐阜,以軍費較之,當無不足,外人更何至梗議不從。統(tǒng)觀大局舍此實有難以調(diào)停者”?!渡陥蟆返倪@種言論反映了當時相當一批人對沙俄占據(jù)東北的憂慮,但棄讓東北為各國通商公地,也是不足為取的。

      除了賠款外,在辛丑條約的談判過程中,懲辦戰(zhàn)爭禍首一直是一個關(guān)鍵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各帝國主義毫不松口,堅持要清政府“交出助匪之人方肯會議”。[9]清政府為顧及顏面,一再討價還價,不肯交出,或從重發(fā)落,致使談判一拖再拖。而《申報》則主張清政府應(yīng)該接受帝國主義的條件,嚴懲肇禍的守舊王公大臣。其憤言四篇即是這一主張的重要篇什,前已詳介,在此不贅。

      但在議和的過程中,《申報》也反對一味地忍讓妥協(xié)。1900年11月八國提出約款十條,于京師開議?!渡陥蟆钒堰@些條件分為三部分,即“允之而并不受虧者”、“雖受虧而不得不允者”、“弊極,深害極重而萬不能允者”。《申報》評論認為“懲治首惡,允之而無弊”?!皟?nèi)地各水口一律通商,其事雖有益于各邦,實無損于中國”,因為“通商者彼以貨來,我亦以貨往。但使格致之學(xué)日盛,制造之術(shù)益精,土產(chǎn)各貨無一不可售諸外洋,藉補漏卮之外溢”,因此“允之而并不受虧”?!半m受虧而萬不能不允者”,是以鹽課、稅厘為抵押之賠款。但《申報》認為既然“此二款向來歸中飽者多,入公家者少,若得西員代為經(jīng)理悉除弊竇,涓滴歸公,則收數(shù)必倍于往時,洋債既已還清,利權(quán)即無旁落”,衡其輕重,事亦可行。另外對于“各國欲留兵二千名于京城,其餉由中國付給”一條,《申報》認為,“每歲所費究亦無多,況事后果無亂民出而肆擾,亦可與之商酌,令其撤回”。以上諸端,《申報》認為皆可勉從其請。“至于弊極深,害極重而萬不能允者,則惟各省督撫衙門均派洋員會同治事一條”。尚“偶用一、二人,或藉為理財,或借以講武,于政事尚屬無關(guān)。若各省皆有洋員布于要區(qū),則此后籌餉、練兵必致掣肘多方,無從展布。萬一意見不合,難免遽起釁端。萬不能允”。因此“欲使干戈永戢,盤敦重敦,誠不能稍受虧損,然茍迫我以難堪,當事者亦不能不慷慨力爭,藉免無窮之害”。[10]我們注意到最后簽定《辛丑條約》中沒有此項內(nèi)容,想來是被李鴻章?lián)砹幍袅?,《申報》的這些言論是否對李鴻章產(chǎn)生了影響,我們不得而知。

      二、《申報》的民氣說

      就在清政府和各國和談的過程中,侵略者的野性絲毫也沒有收斂,依然是偵騎四出,殺掠無度。對此《申報》也給予了他們不少的勸戒,認為他們在中國劃地段自行剿匪的行為,得不償失,且剿不勝剿:“自聯(lián)軍入京,拳匪之勢已解,況朝廷已下剿匪之昭,茍無容縱之者,匪自不能復(fù)合,不得痛剿已皆散而為民。乃各國必欲四出窮搜,恐玉石不分,平民必因之受害。即各國兵律森嚴,而用兵之處未有不遭蹂躪者。人民因之受害者勢將仇視西人,難保不助匪以拒洋,兵禍更何時可弭乎?揣各國之意,必欲殺盡拳匪而止。試思,拳匪果能殺盡乎?所殺者,果皆拳匪乎?各國方以禮義自詡,自應(yīng)不為己甚,及早撤兵。總之,中國之匪應(yīng)聽中國自剿,否則和議不能速成,軍需將何所取償。在各國亦明知中國斷難措署,然竟兵連禍結(jié),則地方愈苦,措署愈難,中外皆不得其益,非但人民之慘遭匿戮已也”。[11]《申報》的另一篇評論則直接指出:各國現(xiàn)在舉動已不合情理,各國已“自失文明之體”。《申報》警告他們,“欲饜華人之心,當以情理為斷”。[12]“我中國之民似甚懦弱,不知非真弱也,守禮法也,事事有朝廷主宰,有百官統(tǒng)章,是以甘心隱忍耳。使一旦外人奪我土地,奴隸我人民,安見不有震臂而起,出死力以爭者乎。合中國四百余兆之眾,以主待客,以逸待勞,吾恐外人雖強至此,當以束手無策”?!渡陥蟆贩治稣J為:“使外人而果不欲與中國議和,則當此之時合力分我中國之地,取我中國之財,亦易易耳,其尚不為已甚者,非畏我中國朝廷也,非畏我中國官僚也,非畏我中國兵士也,實畏我中國之民耳?!盵13]“其不欲瓜分中國者,非有愛于中國也。中國之滋膏未竭,中國之民心未散,而各國尚不免意見各歧,故欲暫留中國,俟后來各逞其強,鯨吞蠶食,且欲藉此收拾中國人心?!盵12]“外人已早見及于此,其不欲取中國土地者非退讓也,誠恐后患之無窮也。現(xiàn)雖不為已甚,而其欲得中國土地之心豈嘗一日置之哉?”[13]現(xiàn)在“中國民心尚未渙散”,如果聯(lián)軍仍操之過激,激成民變,則實“非各國之利也”。[14]

      隨著和談的深入,帝國主義為了打擊中國士紳的仇外意志,在清政府已基本誅殺了他們提出的那些禍首后,聯(lián)軍和各國公使仍然不斷提出新的懲治名單。對此,《申報》呼吁他們適可而止,留有余地,指出:“拳匪之亂,首禍諸王大臣誠哉法無可逭矣,各使之堅請,中朝懲辦可謂嚴之又嚴矣,無不重典之施。此非中朝之故以政柄授外人哉,亦以戰(zhàn)后言和,不得不委曲遷就,且恐一不允許或更如直隸藩司廷方伯之由外人執(zhí)獲,立地被戕,反不免大失國體,故不如自行懲處,猶得平外人之氣而和議或易于告成耳”?!敖裾咦锟葢?,宜若可以已矣。仍何以一而再,再而三續(xù)請懲治諸臣數(shù)以百計”。難道“當日雖曰懲罪魁,實則首從皆包括在內(nèi)歟?”“特恐外人寄耳目于華人,而華人之受聘于外人者,未必皆公正無私、識見高卓?;蛞騻髀勎创_,或竟挾有微嫌,使之身膺慘禍。其弊竇可不防之于事先乎?抑此事大可為外人危焉”。天下事有因方有果,“外人茍不迫我以難堪之事”,[15]何至于有此首禍諸大臣“縱容匪類,存滅此朝食之心。試觀臺灣既已割于日人,而俄索旅順大連灣,英又質(zhì)我威海衛(wèi)……,凡此作為,小民咸敢怒而不敢言。一旦拳匪出而吊詭矜奇,致附者日益眾,其焰一發(fā)不可抑,外人乃猝不及備,驀受傷夷。前此外人茍稍留余地,亦何至數(shù)十萬匪類猝然云集響應(yīng),同藉口于扶清滅洋哉?今者事過境遷,所愿主持和議者,和平商榷,不事茍求,留中國之主權(quán)、存中國之國體,可已則已,勿為無厭之求,渠魁既殲除,即網(wǎng)開三面。否則目前事勢即加我以萬不能從之事,中國亦無力可與抗違,然壓以勢而不服其心,在國家固無可如何,而民心終有所不順,通商之局,其能晏安乎?”[15]這些文字把侵略和反抗的因果關(guān)系說得非常透徹,實為《申報》關(guān)于義和團的極有價值的文字。這些言論,飽含著強烈的民族情緒。雖似為外人計,實為保護國民人不再受侵擾而發(fā)。

      總之,《申報》認為義和團運動反映了中國廣大人民“民心固結(jié)”,為此帝國主義不敢驟然瓜分中國。以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報刊的認識又有所發(fā)展,更進一步提出了民氣論。如《開智錄》說,義和團有功于中國,“義和團此舉,實為中國民氣之代表,排外之先聲,”“我國民精神可從此振刷?!盵16]《四川》雜志說,通過義和團運動,“足以見民氣之不餒、民心之可恃也。”[17]《東方雜志》認為“往年義和團,雖無知妄為,貽國大患,猶足以表見吾民之輕生好義,非奄奄無氣者比也?!盵18]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也說:義和團民“視死如歸”,以至“聯(lián)軍之功”“未能就效如是之速也”?!傲x和團,尚僅直隸一隅之民也,”但反映了中國普通百姓“自保身家之謀”,“支那人同仇敵愾之氣”。帝國主義如想分割中國,“非將支那人屠戮過半,則恐列強無安枕之時矣。此勢所必至理有固然也?!盵19]從《申報》的“民心固結(jié)”觀到革命派的民氣論,反映了晚清的思想界對義和團運動認識的不斷深入。

      三、《辛丑條約》評議

      《辛丑條約》經(jīng)過一年的和談,終以12款于1901年9月落簽。對于該約,《申報》錯誤地認為,由于“未損主權(quán)”,所以“償費雖巨,猶小焉者也,”對國家尚不至十分窒礙難行。但《申報》堅信國家“今雖孱弱,”以后定能“轉(zhuǎn)而為強”;“今雖貧乏”,以后定能“轉(zhuǎn)而為富”。[13]基于上述總體認識,《申報》對條約各款逐一進行了評論,其中不無精到之論。

      對“其第一款德使被害,須簡親藩赴德京謝過,并于被害處立碑;其三,日本書記生被戕,須厚給金貲,以資撫恤;其四,泰西已故各官紳之墓被匪刨掘,須建立碑碣,藉申痛悼之情;其六,被害之各西人及被毀之西人物產(chǎn)分別償銀,須秉公核實”諸款,《申報》認為,“中國不能保護使臣致遭慘斃及墳?zāi)篂榉怂?,曲誠在我,遣使謝過、立碑、撫恤固宜然,不得謂外人之過于要挾也。至于被毀物產(chǎn)如數(shù)賠償,自來各國無虛冒婪索之意,辦理當不致于艱難”?!捌涠?,須重懲肇禍之罪魁,并肇禍之省停試五年;其五,禁止一切軍裝及制造軍裝之材料運入中華;其八,大沽炮臺及由京達海口之炮臺須一律鏟平”。以上三款,時人許多認為“國體攸關(guān),大有窒礙,似乎斷不能允”,《申報》“則以為中國至今日,國威誠不能不稍損。然按之時勢,當力求實際,不能再顧虛之文”。[20]指出:“諸王大臣當時既縱任匪人,其何能免昏庸謬戾之罪。即無外人之請,朝廷亦必重懲”,因此于國體無損?!翱荚嚍閽嗖糯蟮洌馊吮静荒芨深A(yù)。然中國自此以后庫項更絀,既停試事,亦可稍節(jié)度支。且仕途擁擠,停止試事未始非策之善者。求之實在,豈有害乎?至禁運軍火,似掣中國之肘,而實可塞中國之漏卮,勵中國之人材,非但無損,而反有益,何不樂允之有?惟鏟平炮臺,使無可扼守,不特可惜,且更可慮。然試思??谥越ㄅ谂_者,防外侮也,乃自外釁屢開,炮臺無一可恃,既未嘗得炮臺之益,毀之亦何足為損乎?”“其七,各國派兵保護使署;其九,由京師以達???,西兵沿途設(shè)戍。此次西人受禍甚巨,以后不能不為預(yù)為之防,亦題中應(yīng)有之義。其十,中國朝廷須通飭人民不準私設(shè)匪會,以免日后與西人為難。此雖西人自為之計,然于中國則大有裨益。中國現(xiàn)在匪會眾多,實為心腹之患,藉此嚴申禁令,以弭內(nèi)憂,亦中國之福也。至于另訂通商之約,整頓總理衙門,厘訂覲見儀制列之十一、十二,此蓋各國以中國不能講求商務(wù),兼之拔來報往,儀文繁重,故有是言。從此可以商務(wù)大開,虛文盡去,中國轉(zhuǎn)弱為強之機,其在此乎?”[20]關(guān)于議和條款中停止考試一事,《申報》更是大加發(fā)揮,議論滔滔。一方面,《申報》認為“拳匪鄉(xiāng)愚也,其為首煽禍者類皆蠢如鹿豕,絕未嘗與世子交,安有世子身入黨中推其波而助其瀾?西人所惡于世子者,惡其著書立說誣謗教堂,以致教士、教民橫遭戮耳”?!吧w教案雖成于愚民,然茍無世子倡之于前,愚民亦斷不敢貿(mào)然焉起事。其于和議中加入停試五年一款,殆欲借此以示懲敬,使此后世子皆默爾而息,不復(fù)敢訕謗叢興乎”。另一方面,《申報》認為停試是好事,其對世子“居恒惟從事于詩云子曰,案上置高頭講章,畢生矹矹,全在于斯”的觀念很痛恨,認為“如此即日日加以考試,亦惟博收迂執(zhí)不通之物”,實不足以佐治我國家?!敖裾呖荚囃R?,世子無用。其有志者,盱衡時局,志切振興,改而為國家有用之學(xué),其有資斧充物者更出洋肄業(yè),博取眾長,歸而為國馳驅(qū)”,“則停試也,不特于世子無所損,且更大有造于我邦家矣”。[21]顯然,《申報》對于和議條款無大損于中國的言論,有悖乎常理。

      要之,《申報》陳乎言,發(fā)乎情,對義和團運動、庚子和議發(fā)表了頗具代表性的主張。他們認為義和團運動體現(xiàn)了偉大中華民族的固結(jié)民心,加之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倉促之下他們不敢也不能瓜分中國。惜者,它的有些言論如《辛丑條約》尚無大損于清政府的主權(quán)等等,又是大謬其誤。

      [參考文獻]

      [1]論美利堅宜為中國調(diào)和戰(zhàn)事[N].申報,1900-07-19.

      [2]中國議和宜先痛剿拳匪說[N].申報,1900-09-27.

      [3]論中國宜早送各國使臣出京以冀和議之速成[N].申報,1900-07-28.

      [4]續(xù)勸各國停戰(zhàn)說[N].申報,1900-08-11.

      [5]論議和之難[N].申報,1900-08-12.

      [6]論北事善后之難[N].申報,1900-09-15.

      [7]議和篇[N].申報,1900-09-17.

      [8]中國宜止各國調(diào)兵說[N].申報,1900-09-22.

      [9]償款不如割地說[N].申報,1900-10-02.

      [10]書本報所紀議和條款后[N].申報,1900-11-2.

      [11]勸各國勿追窮寇俾華民得安生業(yè)說[N].申報,1900-10-16.

      [12]論直藩遇害[N].申報,1900-11-27.

      [13]答客問議和事[N].申報,1900-10-30.

      [14]書本報詳紀和議情形后[N].申報,1900-12-01.

      [15]懲治禍首不宜多所株連說[N].申報,1901-03-24.

      [16]義和團有功于中國說[J].開智錄,1901.

      [17]梧生.排外與仇教[J].四川,1907(1).

      [18]崇有.論中國民氣之可用[J].東方雜志,1904(1).

      [19]逸仙(孫中山).支那保全分割合論[J].江蘇,1903(6).

      [20]和議條款尚無大損于中國說[N].申報,1901-01-05.

      [21]與客論和議綱領(lǐng)中停止考試事[N].申報,1901-01-07.

      Gengzi’s peace deb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endaily’s editorial

      HUANG Jin - xiang

      (School of Fi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30,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eace talks between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Eight Power Allied forces, the declaration advocate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uspicions of various countries to discuss peace early, actively offered advice for the peace talks of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admonished and warned the Eight Power Allied forces of their aggressive acts in the process of peace talks. Shendaily believes that China's disastrous situation, whether compensation or land cutting, is inevitable. In view of this reality, it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solve the compensation. Shendaily firmly believes that imperialism will not divide China because of its fear of the unity and morale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ir contradictions. After the signing of the peace treaty, Shendaily believed that the peace treaty had not done much harm to China, and it was extremely wrong.

      Key words:Shen Daily; allied forces; Gengzi negotiation

      [責任編輯張馳]

      [作者簡介]黃晉祥,安徽財經(jīng)大學(xué)財政與公共管理學(xué)院副教授,歷史學(xué)博士,研究方向:中國近代史,歷代政治史。

      猜你喜歡
      聯(lián)軍申報
      少先隊活動(2022年9期)2022-11-23 06:56:24
      國際收支間接申報問答
      中國外匯(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42
      關(guān)于開展觀賞石鑒評專業(yè)人員申報的通知
      寶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0:46
      《申報》與上海民國時期禁戲
      中華戲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9:02
      察汗烏蘇水電站CDM項目申報成功略談
      東北抗日聯(lián)軍的戰(zhàn)略反攻
      軍事歷史(1995年6期)1995-08-21 05:58:18
      艱苦奮戰(zhàn)的東北抗日聯(lián)軍
      軍事歷史(1992年5期)1992-08-15 06:23:28
      東北抗日聯(lián)軍的后方勤務(wù)
      軍事歷史(1990年6期)1990-08-16 07:02:44
      東北抗日聯(lián)軍介紹
      軍事歷史(1986年4期)1986-08-21 06:22:38
      回憶東北抗日聯(lián)軍艱苦斗爭的歲月
      軍事歷史(1982年2期)1982-08-21 06:27:58
      壤塘县| 杨浦区| 托克托县| 武功县| 云龙县| 历史| 塘沽区| 抚宁县| 彰化市| 淄博市| 伊金霍洛旗| 乐业县| 遂川县| 龙南县| 襄垣县| 宁化县| 安顺市| 长乐市| 台州市| 霸州市| 黄梅县| 富蕴县| 洛隆县| 赣州市| 阳谷县| 肥东县| 弋阳县| 依兰县| 铅山县| 巨鹿县| 宁陕县| 讷河市| 宜都市| 普定县| 长治市| 海南省| 珠海市| 东阿县| 马山县| 利津县|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