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曉琨,劉竹云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8級碩士研究生,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省煙臺市中醫(yī)醫(yī)院兒科,山東 煙臺 264000)
腺樣體又可稱作咽扁桃體,在生理條件下,腺樣體在出生時存在,6~7歲時增殖最明顯。如果臨近器官如鼻、耳、喉等有長期炎癥,就會延緩或刺激腺樣體的收縮甚至生長。腺樣體增生且引起一系列癥狀,我們稱之為腺樣體肥大。鼻咽部的空氣流動受到增生的腺樣體阻礙,極易導致細菌在局部停留和繁殖,從而加重了鄰近器官的病變。腺樣體肥大屬于長期慢性疾病,可將其歸檔于睡眠呼吸暫停、鼻竇炎、中耳炎等局部病變。若治療不當,有可能會形成“腺樣體面容”,甚至會影響患兒的生長發(fā)育。西醫(yī)治療有明確的臨床指南,藥物癥治療主要通過鼻噴糖皮質激素,口服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來緩解患者的癥狀,手術治療多為鼻內窺鏡下手術切除或等離子體射頻消融,以達到緩解癥狀。西醫(yī)治療短期療效好,但易反復,且大多數家長認為西醫(yī)藥物治療有一定的副作用,手術有一定的風險和創(chuàng)傷。此外,腺樣體同人體上顎的扁桃體相似,都為人體極為重要的免疫器官。若過早切除,將加大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近年來中醫(yī)治療兒童腺樣體肥大的研究有較大進展。
腺樣體肥大的病因病機多歸結為內因(肺脾腎三臟不足、飲食勞倦)與外因(感受風寒、風熱之邪)兩個部分。鄭日新認為風邪為主要病因病機,咽喉為人體上部易感受風邪之部位,風熱之邪聚于內,瘀阻經絡,結于咽喉而發(fā)為此?。?]。姜之炎認為根據小兒的生理特點,小兒的臟腑嬌嫩,行氣未充,易感受外邪,外邪之中風邪為主要致病因素,風邪與寒熱邪氣相結合,風寒、風熱之邪阻于肺,肺失宣降,津液輸布失常,煎津成痰,痰阻鼻咽,而阻塞氣道[2]。劉竹云則認為外感邪氣是誘因,脾胃虛弱是根本[3]。楊季國將本病歸結為本病之本為臟腑虛弱,痰瘀邪毒為本病之標[4]。李云英則認為痰濁凝聚,阻滯于鼻咽是病機關鍵[5]。
本病分型并未形成統(tǒng)一標準,各執(zhí)己見。趙丹丹[6]通過對本病相關文獻及著作資料的整理、分析以及歸納得出,腺樣體肥大可歸納為4類證型:肺脾氣虛型、肺經蘊熱型、氣血瘀阻型、肺腎陰虛型。劉虹根據臨床診療經驗認為本病發(fā)病病機為痰壅清竅,將本病分型為風熱郁結證、痰熱互結證、氣血瘀阻證[7]。陽星妹等[8]對88篇腺樣體肥大文獻進行相關數據分析,總結出大部分醫(yī)家認為腺樣體肥大有風熱郁結證、氣血瘀阻證、肺脾氣虛證、肺腎陰虛證以及痰瘀互結證五大證型。
中藥口服治療。中藥口服治療腺樣體肥大是最傳統(tǒng)、最便捷的治療方式。徐淑英等[9]給予患兒清腺湯(生牡蠣30g,玄參15g、海浮石15g,陳皮9g、制半夏9g,浙貝母6g、夏枯草6g、赤芍6g、甘草6g)口服,對照組給予孟魯司特鈉口服,兩組均治療4周后,總有效率治療組85.0%、對照組31.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沈建春[10]用消腺通氣湯對60例患兒進行治療,病程大于1年者可加用牡丹皮、丹參?;純褐委?個療程后,癥狀積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3周后總有效率為93.3%。朱晶[11]用化腺湯(夏枯草、川貝母、浙貝母、款冬花、玄參、木蝴蝶、茯苓、桔梗、炙甘草)口服,并聯(lián)合西藥孟魯司特鈉口服,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鼻噴,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使用西藥治療。結果總有效率對照組83.3%、治療組93.3%(P<0.05)。楊廣源注重健脾化痰、疏風解表[12],自擬加味過敏煎(防風6g,銀柴胡6g,烏梅6g,五味子6g,黃芩6g,赤芍6g,炒杏仁5g,穿山甲15g,炒牛蒡子6g,木蝴蝶6g,辛夷6g,甘草6g,紫菀10g,鹽車前子12g,蜜炙麻黃5g,桔梗10g,炒雞內金6g,炒白術6g,生黃芪6g),患兒口服每獲良效,療效甚佳。陽星妹[13]治療60例符合風熱蘊結型腺樣體肥大的患兒,治療組口服銀芪解毒湯(黃芪10g,金銀花10g,積雪草10g,紫花地丁10g,蒲公英15g,黨參10g,當歸10g,川芎10g,皂角刺6g,甘草5g),鼻塞流清涕者加辛夷、白芷、豨簽草;鼻塞重、流濁涕者,加藿香、佩蘭、黃柏;耳悶耳鳴,耳痛、聽力減退者,加澤瀉、澤漆;咳嗽時間長者加玄參、麥冬、沙參;扁桃體紅腫者,加夏枯草、威靈仙、白英;便干者,加制大黃、枳殼。對照組口服西藥孟魯司特鈉咀嚼片,鼻噴糠酸莫米松。結果顯示銀芪解毒湯在改善AH患兒夜間打鼾、張口呼吸、縮小腺樣體體積方面優(yōu)于西藥聯(lián)合應用。劉冬微[14]治療腺樣體肥大肺脾氣虛型的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自擬消腺散,藥用黃芪1.5g、白術3g、防風1g、茯苓1g、山藥0.5g、黃芩2g、川芎2g、浙貝母1g、牡蠣0.5g、升麻0.5g、枯梗1.5g、辛夷0.5g、甘草0.5g。對照組鼻噴糠酸莫米松,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8.1%、80.95%。中藥口服治療AH有良好成效。
穴位治療。趙文明等[15]用針刺療法治療小兒腺樣體肥大,選取太沖、豐隆、陰陵泉、曲池、臂臑、列缺等穴位進行針刺,手法采用平補平瀉,總計治療2個月,癥狀得到明顯改善。鄧建[16]等治療88例符合實驗要求的患兒,對照組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噴,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耳穴,選取肺、脾、內鼻、外鼻,用王不留行進行一側耳廓的貼敷,同時口服補肺健脾通竅湯。治療4周后,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6.36%、72.7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趙瑞國[17]善用艾灸治療腺樣體肥大,選取印堂、身柱、太溪;鼻塞嚴重者加迎香,患有鼻竇炎者加上星,眠時打鼾者加豐隆,若同時患有中耳炎、聽力下降者加陽池。23例顯效、6例有效、3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0.6%。張艷平[18]用雷火灸治療腺樣體肥大。治療21天后,各項指標均得到改善。汪新芳[19]用穴位貼敷治療60例腺樣體肥大患兒,將辛夷、生麻黃、徐長卿、細辛、升麻磨成粉末,姜汁調糊后密封保存,每次取黃豆大小貼敷于雙迎香、天突、大椎、雙風門、雙肺俞、雙神堂、雙膏肓、雙脾俞等穴位。對照組口服辛芩顆粒??傆行手委熃M76.67%、對照組63.33%。
推拿治療。耿亞棋等[20]用推拿療法聯(lián)合刮痧治療30例腺樣體肥大患兒,推拿選取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揉迎香各3min,補脾經、清肺平肝、清天河水各2min,按揉涌泉3min,橫擦肺俞,令局部發(fā)熱,捏脊6遍。刮痧選取選用醫(yī)用凡士林、牛角刮痧板,刮拭背部、頸后三線,且在咽喉部揪痧,至出現散在痧點或瘀斑(具體視皮膚情況)。結果痊愈8例,顯效16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67%。金俊芳[21]治療痰瘀互結型腺樣體肥大60例,采用推拿法(開天門50次、推坎宮50次,按揉太陽1min、迎香1min,拿風池1min、合谷1min,補脾經100次,清補肺經100次,順運內八卦1min,掐揉四橫紋1min,按揉足三里1min、豐隆1min),且配合穴位貼敷(天突、膻中、大椎、肺俞、膏肓)。總有效率93.12%。
中藥熏蒸治療。譙鳳英自擬消腺方(赤芍10g,牡丹皮10g,魚腥草10g,黃芩10g,辛夷10g,白芷10g,薄荷6g,荊芥10g,防風10g,細辛3g,鵝不食草10g,藿香10g,石菖蒲10g,路路通10g,甘草6g)。水煎至100mL后對鼻部進行熏蒸,每天2次,每次10~15min,1個月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總有效率88.9%[22]。
其他治療。朱鎮(zhèn)華等[23]用參苓灌洗液治療腺樣體肥大。將黃芪20g,黨參10g,茯苓20g,砂仁10g,白術10g,桔梗10g,白芷10g,山藥10g,辛夷8g,黃芩6g,皂刺10g。制成300mL灌洗液。外加口服玉屏風顆粒,1次1包,1天2次;桃金娘油膠囊,1次1粒,1天2次。總有效率治療組94.2%、對照組78.1%(P<0.05)。陳雯[24]用鼻腺方(象貝母、柴胡、辛夷、黃芪、赤芍、白芷等)滴鼻治療64例AH患兒,治療14天后,總有效率為75.00%。周璇等[25]將刮痧、點刺聯(lián)合應用于腺樣體肥大的治療。對督脈、膀胱經、肺經、膈腧、脾俞、膈俞、三關穴等進行刮痧,每周進行1次,連續(xù)進行4周。耳廓上方尖端處,折耳向前,進行點刺,出血1~3滴??傆行?3.33%。
治療兒童腺樣體肥大中醫(yī)優(yōu)勢正在逐漸顯現,尤其是改善臨床癥狀有獨特優(yōu)勢。但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比如在隨機對照試驗中樣本量較小,且盲選意識不足;辨證分型主觀性強,缺乏統(tǒng)一標準等。今后的研究中應該在了解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的基礎上,辨證施治。還應解決患兒服藥困難,依從性差的問題,讓患兒更好的接受中醫(y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