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貞蓮
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中的風(fēng)景、物體的描寫。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展示人物的活動背景,使讀者身臨其境。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寫,不僅可以使故事更加真實、富有吸引力,還能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教學(xué)實踐中,針對景物描寫,我編寫了一句順口溜:寫景作文最有趣,點面結(jié)合加比喻。景物不同特點異,抓住特點要牢記。寫完靜景寫動景,風(fēng)兒為你增美顏。景中有人景有趣,情景交融美景現(xiàn)。
下面,結(jié)合教學(xué)實踐,說一說自己的具體做法。
一、點面結(jié)合寫景物
我們來到一個地方,處處是景,我們不可能一一寫下來,只能有選擇地去寫。所謂“面”,就是對景物的概括性描寫;所謂“點”,就是最能顯示景物特征的詳細描寫?!包c面結(jié)合”就是先總寫觀察到的景物,然后再具體地寫幾處有特色的景物。這樣寫出的作文,才能充分地表現(xiàn)思想,抒發(fā)感情。如《大青樹下的小學(xué)》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xué)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吸引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貍也趕來看熱鬧。
這里一共四句話,第一句,從“面”上寫了“窗外十分安靜”。第二、三句寫了一個點——“兩只猴子”,通過猴子聽課,進一步寫了校園里的“安靜”。第四句再回到“面”上進行描寫,寫了課下同學(xué)們的活動。我們的作文中,也可以運用這種寫法,請看——
走下車來,眼前一個大大的荷花池把我迷住了。說真的,我看到過的荷花池不勝牧舉,但這么大的卻是第一次見到。看,那圓圓的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又像一把把撐開的大傘。一朵朵荷花,有的開得正艷,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喜笑顏開;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帷幕中,只露出了半邊臉;還有的青里泛白,仍是一個花骨朵兒,像一個大桃子???,那朵白色的荷花,從荷葉中鉆出來,出水很高,像一位少女穿著綠色的裙子在翩翩起舞。那兩朵粉紅色的荷花緊緊地偎依在一起,像兩個調(diào)皮的小孩子頭對著頭,在說悄悄話呢。
這個段落,圍繞著荷花來寫。前面寫“荷花池”“荷葉”“一朵朵荷花”,這是從面上進行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一大池荷花開得茂盛,開得美麗。后面,選了兩個點——“白色的荷花”“粉紅色的荷花”。這兩個特寫,形象,生動,如在眼前。
二、給景物加一點動態(tài)描寫
請看《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的一段話:
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還是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油桐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
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diào)子。
第一自然段中,寫“映山紅”“油桐花”,主要寫了它們的靜態(tài)。第二自然段,寫“溪流”,寫它的流動,它的聲音,這是動態(tài)描寫。動靜結(jié)合,讓景物更加具體、生動、有活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還以上文為例,通過點面結(jié)合,我們僅僅寫出了荷花的靜態(tài),給人的感覺,很不活潑,好像一個人正在睡覺。如果再加一點動態(tài)描寫,效果就不一樣了。那么,景物描寫中,如何進行動態(tài)描寫呢?可以借助“微風(fēng)”“蜻蜓、蝴蝶”“小鳥”等,讓它們的到來給景色添彩。請看——
這時,從遠處飛來了一只小蜻蜓,落在一朵荷花上,不停地扇動自己的翅膀,是在告訴荷花自己遠行的見聞嗎?看到這,我的腦海中忽然冒出了一句小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一只小青蛙從荷葉中探出頭來,又猛然沉了下去,它不想讓別人看到它的容顏呢。微風(fēng)吹來,滿池的荷花左右搖擺,好像在顯示自己愉悅的心情,又好像在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游人越來越多,有的望著眼前的荷花指指點點,有的蹲下身子,同荷花來一張小合影,還有的支起花架,在妙手丹青呢。
這里,進一步描寫,飛來了蜻蜓,冒出了青蛙,整個畫面頓時呈現(xiàn)出了另一幅景象:挨挨擠擠的荷葉,各色各樣的荷花,翩翩飛舞的蜻蜓,探頭探腦的青蛙……整個畫面不僅有了靜態(tài)的美,更有了動態(tài)美。特別是最后,景物描寫中又添加了“游人”,有了人的活動,畫面更熱鬧了。
當然,如果在這些描寫中,再適當?shù)丶尤胍稽c自己的聯(lián)想,會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