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雨 胡紅梅 俞建勇 李乃強 王學利
(東華大學,上海,201620)
棉纖維是最重要的紡織原料之一,被廣泛應用于服裝和家用紡織品等領域[1]。對于棉基紡織廢料的回收,通常采用傳統(tǒng)機械法重新加工成短纖、紗線、織物等。但傳統(tǒng)機械回收法混雜纖維含量高,顏色無法去除,只能用于填充料或者有色織物,再利用的產(chǎn)品附加值較低,且難以二次再利用。因此,利用棉基紡織廢料開發(fā)高附加值產(chǎn)品的新技術正受到廣泛關注[2-3]。
棉纖維中的纖維素含量可以達到99%~100%,它是一個由β-1,4 糖苷鍵連接在一起組成的聚合物[4]。由于纖維素鏈被強的分子間和分子內氫鍵緊密包裹,以及其高度有序的超分子結構,使得大量高反應性的羥基被封閉在結晶區(qū)內,難于被各種反應試劑所觸及[5]。特別是聚合度高的棉纖維素具有固有的低溶解度,用傳統(tǒng)的粘膠工藝或者NMMO 直接溶解工藝難以實現(xiàn)再利用,從而限制了棉基紡織廢料的重新利用[6]。因此,需要在溶解之前對棉纖維進行一定的預處理,降低其聚合度,促進反應試劑在其中的滲透、擴散和潤脹,提高反應性能。本研究以廢舊純棉織物為原料,稀硫酸為預處理劑,討論酸預處理時間對棉纖維素聚合度的影響,探究酸預處理的棉纖維素在NMMO 溶液中的溶解特性,并結合廣角X 射線衍射儀和紅外光譜儀(FTIR)研究酸預處理的棉纖維素氫鍵模式分布,為其在NMMO 溶液中溶解度的改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廢舊純棉織物;濃H2SO4(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N-甲基嗎啉-N-氧化物(NMMO,含水率50%,上海易勢化工有限公司);銅乙二胺溶液(分析純,上海易勢化工有限公司)。
DF-101S 型集熱式恒溫磁力攪拌器(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DZF-6050 型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AL204 型精密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公司);EUROSTAR 60 型IKA 攪拌器(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RC-III 型偏光顯微鏡(上海凱歷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將廢舊純棉織物剪成2 cm×2 cm 的碎片,加入到0.4 mol/L 的稀硫酸溶液中,在100 ℃的條件下,機械攪拌一定時間后取出,立即用去離子水沖洗至中性,100 ℃下烘干至恒重,備用。
研究表明:含水量低于20%的NMMO 水溶液對纖維素具備溶解性能。其中,含水量13.3%的NMMO 水溶液對纖維素溶解效果最佳,但溶劑的含水量越低,穩(wěn)定性越差,溫度較高容易發(fā)生自身分解,文獻[7]表明,含水量17%的NMMO溶液對纖維素溶解性能良好。將含水量50%的NMMO 水溶液在一定溫度下減壓蒸餾,蒸餾時采用油浴加熱,以溶劑中的溫度為準,溫度不超過120 ℃,蒸發(fā)掉過量的水,制備含水率17% 的NMMO 溶液。將含水率17% 的NMMO 溶液(10 g)放入30 mL 小瓶子中,在磁力攪拌下加熱至100 ℃,再加入織物碎片(0.1 g,質量分數(shù)1%),取樣在偏光顯微鏡下觀察,直至溶液變得光學清晰后,再加入額外的織物碎片,上述步驟被重復,直到額外的織物碎片即使在超過2 h 后也不能溶解為止。溶解度(以g/100 g 溶劑表示)根據(jù)溶解在溶劑中的棉織物碎片總量計算。
(1)JWC-32C 型烏式黏度計,按照 GB/T 1548—2016《紙漿 銅乙二胺(CED)溶液中特性粘度值的測定》測定棉纖維素的平均聚合度。在25 ℃恒溫下,測定溶液的黏度(η)和純溶劑黏度(η0),按照式(1)~式(3)依次進行計算。
式中:ηr為相對黏度(mL/g);[η]為試樣在銅乙二胺溶液中的特性黏度(mL/g);K'為經(jīng)驗常數(shù),對于纖維素-銅乙二胺體系,K'=0.056;ρ為試樣在溶劑中的濃度(g/mL);DP為試樣的平均聚合度。
(2)D/Max-2550PC 型 X 射線衍射儀。測試條件:銅靶 Ni 過濾,管電壓40 kV,管電流200 mA,掃描速度 5°/min,掃描范圍 5°~45°。
(3)Nicolet 6700 型傅里葉紅外光譜儀,掃描范圍 4 000 cm-1~400 cm-1,分辨率 4 cm-1,掃描次數(shù)32 次。
酸預處理時間對棉纖維素聚合度和溶解度的影響見表1。
表1 酸預處理時間對棉纖維素聚合度和溶解度的影響
由表1 可知,未處理的棉纖維素聚合度為1 621,經(jīng) 0.4 mol/L 的 稀 硫 酸 、100 ℃ 下 處 理60 min 后,聚合度降低到431。原因是硫酸的H+滲透到棉纖維素分子中,附著在β-1,4 糖苷鍵上,使得部分纖維素鏈斷裂,從而降低聚合度[8]。酸處理0 min~30 min,棉纖維素聚合度明顯下降,降低幅度為874。30 min 以后,棉纖維素的聚合度降幅減弱,從30 min~60 min,聚合度降低幅度為316。原因是纖維素結構上存在無定形區(qū)和結晶區(qū),H+首先滲入非晶區(qū)的無序分子鏈,當非晶區(qū)被破壞后,水解變慢,H+難以進入高序排列的結晶區(qū)[9]。
各棉纖維素樣品的X 射線衍射圖譜見圖1。由圖1 可知,與未處理的棉纖維素相同,酸預處理后的樣品都保留纖維素I 晶體結構,其特征峰在2θ為 14.5°、16.5°、22.5°,對應晶面(101)、(10-1)和(002)[10]。
圖1 不同處理時間下的棉纖維素X 射線衍射圖譜
由X 射線衍射圖譜得到的棉纖維素結晶度和晶面尺寸的變化見表2??梢钥闯?,酸處理對棉纖維素的晶面尺寸影響不大。酸處理棉纖維素的結晶度先降低后升高,60 min 時,棉纖維素的結晶度由80.35%增加到83.28%,原因可能是H+首先滲入非晶區(qū)的無序分子鏈,并對晶區(qū)有微量的破壞,導致結晶度有稍微的下降。但隨著酸處理時間的增加,非晶部分的氫鍵增加,使得非晶區(qū)的有序性增大,結晶度開始增加,為了驗證這個現(xiàn)象,采用FTIR 對酸處理后的纖維素氫鍵強度進行研究。
表2 各棉纖維素樣品的結晶度和晶面尺寸
各棉纖維素樣品的紅外光譜圖見圖2。圖2表明,6 個樣品的紅外光譜圖大體相同,沒有新的峰出現(xiàn),說明稀硫酸處理并沒有在棉纖維素大分子中引入新的基團。圖3 為纖維素的氫鍵網(wǎng)絡結構,纖維素Ⅰ型分子內氫鍵O(2)H…O(6)的、O(3)H…O(5)和分子間氫鍵O(6)H…O(3)對 應的特征吸收波數(shù)分別為 3 455 cm-1~3 410 cm-1(峰 Ⅰ)、3 375 cm-1~3 340 cm-1(峰Ⅱ)、3 310 cm-1~3 230 cm-1(峰Ⅲ)[11]。對樣品 1、3、6 進行紅外譜圖 3 700 cm-1~3 000 cm-1處的氫鍵曲線求二階導數(shù)曲線,尋找分峰位置,并進行高斯分峰擬合。各棉纖維素樣品的紅外圖譜氫鍵區(qū)域擬合結果見表3。其中,某類氫鍵峰面積與總峰面積的相對百分比代表該氫鍵的強度,與棉纖維素中該氫鍵的相對含量有關[12]。
圖2 各棉纖維素樣品的紅外光譜圖
圖3 纖維素的氫鍵網(wǎng)絡結構
表3 各棉纖維素樣品的紅外譜圖氫鍵區(qū)域擬合結果
由表3 中的擬合結果可知,酸預處理對棉纖維素氫鍵的影響表現(xiàn)為3 種氫鍵類型之間的相互轉化。酸預處理60 min 時,棉纖維素分子內氫鍵O(2)H…O(6)的強度從34.40%下降到32.94%,分子內氫鍵 O(3)H…O(5)的強度從 49.55% 下降到45.67%,分子間氫鍵O(6)H…O(3)的強度則從16.05%上升到21.39%。說明,稀硫酸預處理能夠破壞分子內氫鍵,增加纖維素分子間氫鍵,使得無定形區(qū)的有序性增大,從而增大棉纖維素的結晶度[13]。
圖4 是利用偏光顯微鏡觀察了各棉纖維素樣品在NMMO 溶液中的溶解度。樣品1 在質量分數(shù)為2%的NMMO 溶液中就可完全溶解,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而在質量分數(shù)為3%的NMMO 溶液中時,顯微鏡下能明顯觀察到未溶解的纖維[14]。由表1 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隨著棉纖維素聚合度的降低,其在NMMO 中的溶解度增加,樣品6在NMMO 中的溶解度增加到7%。這是由于棉纖維素聚合度降低時,棉纖維素分子內氫鍵減少,有利于NMMO 在纖維素中的擴散溶解。因此,低聚合度棉纖維素的溶解度相對較高[15]。
圖4 纖維素溶液的偏光顯微鏡圖像
(1)利用稀硫酸預處理棉纖維素,隨處理時間的增加,棉纖維素聚合度下降趨勢先快后慢。其中,未處理的棉纖維素聚合度為1 621,經(jīng)0.4 mol/L 的稀硫酸在 1 00 ℃下處理 6 0 min 后,聚合度降低到431。
(2)X 射線衍射譜圖分析表明,稀硫酸處理后,棉纖維素的晶型沒有發(fā)生變化,仍是纖維素I型。隨處理時間的增加,棉纖維素的結晶度先降低后增加,說明H+會破壞棉纖維素的非晶區(qū),這種變化在紅外譜圖上表現(xiàn)為棉纖維素的分子內氫鍵減弱,分子間氫鍵增強。
(3)隨著酸處理時間的增加,棉纖維素的聚合度降低,其在NMMO 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加。與未處理的棉纖維素相比,酸處理60 min 時,聚合度為431,其在NMMO 溶液中的溶解度從2%提高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