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譚獻以賦詩解詞的批評方法*

      2021-01-15 20:13:49劉紅紅
      湖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21年3期
      關(guān)鍵詞:詞學(xué)樂府詞作

      劉紅紅

      (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xué) 文法學(xué)院,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10)

      譚獻是清代常州詞派的代表人物,晚清詞學(xué)大家。其詞學(xué)批評特色鮮明。譚獻曾言:“填詞,長短句必與古文辭通,恐二十年前人未之解也。”[1]278譚獻認(rèn)為詞與古文辭賦有相通之處,他打破了詞與詩文、辭賦的文體界限,在其詞學(xué)評點中大量運用以賦解詞、以詩解詞的方法??梢哉f在譚獻這里,明顯體現(xiàn)了詞學(xué)向詩學(xué)的靠攏。

      一、譚獻以賦解詞

      張惠言《詞選序》云:“今第錄此篇,都為二卷,義有幽隱,并為指發(fā),幾以塞其下流,導(dǎo)其淵源,無使風(fēng)雅之士,懲于鄙俗之音,不敢與詩賦之流同類而風(fēng)誦之也?!盵2]1617張惠言試圖提高詞的地位,將詞與賦相類比,在其《詞選》評點中,即以賦解詞,如評溫庭筠《菩薩蠻》十四首,視其為一個整體,評云:“此感士不遇也。篇法仿佛《長門賦》,而用節(jié)節(jié)逆敘”[3]115。譚獻不僅認(rèn)同張惠言對溫庭筠《菩薩蠻》組詞的評點,認(rèn)為“以《士不遇賦》讀之最確”[4]146,而且在其評點中溝通賦與詞兩種文體來評詞。如果說張惠言以賦解詞只是偶一為之的話,那么譚獻則是有意識地在其評點中以賦解詞。

      譚獻有意抬高“賦”筆。這是因為“比興是傳遞生命體驗的一種沉厚方式,但賦筆未嘗不是詞家人文關(guān)懷的一種直接方式”[5]299,同時詞史思維的延展更需要有直陳其事的賦筆。譚獻評蔣春霖《揚州慢》(野幕巢烏)云:“賦體至此,轉(zhuǎn)高于比興矣?!盵6]181蔣春霖這首詞用鋪排的賦法將戰(zhàn)爭的劫難描摹得淋漓盡致,而絲毫沒有粗豪、叫囂之弊,故譚獻認(rèn)為此詞用賦的藝術(shù)手法來表現(xiàn),藝術(shù)效果高于用比興手法。具體說來,譚獻在詞中以賦解詞有下列兩種情形:

      其一,指詞中用到了賦的表現(xiàn)手法,除了賦體常用的鋪陳直敘外,還包括工整的造句、文采華麗的賦跡及內(nèi)容雅正的賦心。劉勰《文心雕龍·詮賦》云:“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盵7]64劉熙載《藝概·賦概》云:“賦,辭欲麗,跡也,義欲雅,心也?!盵8]95劉熙載認(rèn)為賦的形式(賦跡)是華麗而有文采,賦的內(nèi)容(賦心)是雅正。譚獻評張惠言《水調(diào)歌頭·春日賦示楊生子掞》五首云:“胸襟學(xué)問,醞釀噴薄而出。賦手文心,開倚聲家未有之境?!盵6]101張惠言這五首詞運用賦的鋪陳手法,圍繞春感,從不同側(cè)面、不同角度反復(fù)進行鋪敘,故譚獻評其詞有賦手文心。譚獻評秦觀《望海潮》(梅英疏淡)之下片“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句云:“陳、隋小賦縮本。填詞家不以唐人為止境也?!盵4]153陳匪石《宋詞舉》對此作出解釋:“‘華燈’八字,一片富麗華貴氣象,造句之工,如齊梁小賦?!盵9]114譚獻欣賞秦觀在煉詞造句方面與齊梁小賦的精于造句有相同之處。又如譚獻評周邦彥《大酺》(對宿煙收)中“墻頭青玉旆,洗鉛霜都盡,嫩梢相觸”三句云:“辟灌皆有賦心,前周后吳,所以為大家也?!盵4]156“墻頭”三句寫出被雨水洗得一塵不染的墻頭新竹嫩梢相互碰觸的動人景象。譚獻認(rèn)為周邦彥此三句用賦之手法詠春雨,得春雨之精神。譚獻評李符《疏影·帆影》(雙橈且住)詞云:“惝怳迷離,意有所指,絕似六朝賦手?!盵6]55為分析方便,特引此詞如下:

      雙橈且住。趁風(fēng)旌五兩,掛席吹去。側(cè)浸紋波,一片橫斜,不礙招來鷗鷺。忽遮紅日江樓暗,只認(rèn)是、涼云飛度。待翠娥、簾底憑看,已過數(shù)重?zé)熎帧?搖漾東西不定,乍眠碧草上,旋入高樹。荻渚楓灣,宛轉(zhuǎn)隨人,消盡斜陽今古。有時淡月依稀見,總添得、客懷凄楚。夢醒來、雨急潮渾,倚榜又無尋處。

      此詞描敘帆影,詞人用白描、鋪敘手法描繪出不同空間、不同時間情形下的帆影。從白天和月夜兩個側(cè)面去寫,從“側(cè)浸紋波”到“斜陽今古”,寫日中之帆影,而又有水中、樓頭、碧草高樹與“荻渚楓灣”之不同。最后寫月影牽動詞人的“客愁”。通過對不同類型帆影的描寫表達了詞人的旅思客愁與今古興亡的歷史感慨。譚獻指明了此詞具有六朝詠物賦情韻兼勝的特點?!叭~既詠帆影,又寫客愁,雖極盡刻畫,卻渾然天成,不見痕跡,是帆是人,亦物亦我,帆影、旅愁融為一體,情韻兼勝,堪稱詠物上乘之作?!盵10]285

      其二,從詞作的表現(xiàn)內(nèi)容來看,以辭賦作比,表明詞作具有同辭賦相同的功能。如宋征輿《浪淘沙令·秣陵秋旅》:“雁字起江干,紅藕花殘。月明昨夜照更闌。酒醒忽驚秋色近,回首長安。零落曉風(fēng)寒,鄉(xiāng)夢須還。鳳城衰柳不堪攀。木落秦淮人欲去,無限關(guān)山?!弊T獻于《篋中詞》中評這首詞為“縮本《哀江南賦》”[6]9。蓋因此篇在題材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面與庾信的《哀江南賦》相似。本篇題為“秣陵秋旅”,作者抓住秋天這一特定時間與秣陵這一特殊地點,以及明清易代之際人物的特別身份及特有感受,加以鋪繹蔓衍,于旅人喬木之思、時光蹉跎之嘆的背后,隱寓著深切的銅駝荊棘之悲、神州陸沉之痛。盡管詞作篇幅短小,卻蘊含有豐富的情感。從某種意義上說,羈留北魏的庾信在《哀江南賦》中所表達的身世故國之感,于千載之下,可從宋征輿的這篇小詞中找到共鳴。又譚獻評呂泰《洞仙歌》(韶華冉冉)云:“自注:蘭成《怨歌行》諸篇,往往自喻。偶賦《洞仙歌》,以當(dāng)《感士不遇賦》?!盵6]356評汪潮生《木蘭花慢·秋感》云:“士不遇賦,不徒作孤憤語?!盵6]125評潘鐘瑞《長亭怨慢》(最無奈)云:“士不遇賦,含凄古淡。”[6]326評許宗衡《百宜嬌》(倚帽愁煙)云:“宋玉微詞,蘭成小賦?!盵6]157評趙對澄《鳳凰臺上憶吹簫》(芍藥階前)云:“《長門賦》本是寓言,消息可以微悟?!盵6]252評端木埰《齊天樂》(一聲彈指分今昔)云:“思舊之賦,主客千秋?!盵6]343譚獻將詞與《感士不遇賦》《哀江南賦》《長門賦》《思舊賦》等辭賦作品相比照,正是著眼于詞作的題材內(nèi)容與辭賦內(nèi)容的相似性。

      二、譚獻以詩解詞

      譚獻將詞與詩歌類比,其評點中涉及的詩歌范圍極廣,從《詩經(jīng)》、《楚辭》、漢魏古詩、唐詩、明代前后七子之詩等,凡詩中某一方面與詞作相似之處,譚獻兼予以提及。

      評周密《解語花》(暗絲罥蝶)“淺薄東風(fēng),莫因循、輕把杏鈿狼藉。塵侵錦瑟。殘日綠窗春夢窄”句云:柔厚在此,豈非《風(fēng)》詩之遺。[4]165

      評周邦彥《滿庭芳》(風(fēng)老鶯雛)“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二句云:《離騷》廿五,去人不遠。[4]157

      評姜夔《暗香》(舊時月色)“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句云:深美有《騷》《辨》意。[4]185

      評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云:亦填詞中《古詩十九首》,即以讀《十九首》心眼讀之。[4]147

      評莊盤珠《菩薩蠻·春蘭》(群芳逞媚韶光里)云:古詩高境。[6]224

      評《微波詞敘》:(錢枚)玄微其思,鏘洋其音,如謝朓、柳惲之詩,所謂芳蘭竟體者已。[11]679

      評劉履芬《蝶戀花》(細草平沙三月暮)云:江淹已擬惠休詩。[6]194

      評趙對澄《虞美人·懷友人塞外》云:奪胎李益詩句,聲可裂竹。[6]254

      評徐本立《賀新郎》(夜色明于水)云:白傅詩篇,不嫌太盡。[6]282

      評錢芳標(biāo)《憶少年》(小屏殘燭)云:原出義山。[6]29

      評梁佩蘭《山花子·湘妃廟》(水闊瀟湘見二妃)云:善學(xué)唐人。[6]62

      (孫麟趾)《絕妙近詞》,去取矜慎,殆可繼踵草窗,沖澹幽微,如讀中唐七言詩。[6]314

      評沈傳桂《高陽臺》(酒薄欺寒)云:以溫、李詩筆入詞,自是精品。[6]145

      評金應(yīng)瑊《臨江仙》(篆縷厭厭人悄悄)云:如明七子之?dāng)M古。[6]107

      譚獻以“如讀某詩”“如某詩”等形式溝通詞與詩的關(guān)系,將詞與詩作類比,在詞學(xué)評點中打破了詩詞的文體界限,以詩衡詞成為譚獻詞學(xué)評點的一個特點。

      譚獻在詞學(xué)批評中多次出現(xiàn)與杜詩類比的現(xiàn)象。如譚獻評柳永《傾杯樂》(木落霜洲)云:“耆卿正鋒,以當(dāng)杜詩。”[12]3990“譚獻認(rèn)為柳詞中渾樸厚重的優(yōu)秀之作可比杜詩?!盵13]2柳永這首詞的首句“木落霜洲”,以氣勢而言可與杜詩“無邊落木蕭蕭下”相比。除了在風(fēng)格取向上比附杜詩外,凡詞作內(nèi)容、寫法、意境等方面與杜詩相似之處,譚獻也加以比附。如譚獻評蔣春霖云:“咸豐兵事,天挺此才,為倚聲家杜老?!盵6]186評蔣春霖《東風(fēng)第一枝·春雪》(糝草疑霜)云:“憂時盼捷,何減杜陵?!盵6]183這兩條評語著眼點在于蔣春霖詞多反映咸豐年間太平天國戰(zhàn)事,表現(xiàn)憂國憂民情懷,風(fēng)格沉郁頓挫,與杜甫的詩歌內(nèi)容及風(fēng)格相似。又如評蘇汝謙《摸魚兒》(嘆飄零)云:“濺淚驚心,杜陵詩句?!盵6]338評徐倬《金縷曲·中秋月食》(碧海晶簾卷)云:“詞中杜陵,此境宋人未有,遺山、伯雨之流也?!盵6]23均表現(xiàn)出詞作所寫內(nèi)容與杜甫詩表現(xiàn)重大題材的相似度。從模擬杜甫詩筆的角度著眼的,如評周邦彥《滿庭芳》(風(fēng)老鶯雛)下片“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二句云:“杜詩韓筆”[14]1197,即著眼于此詞風(fēng)華清麗的景物與孤寂凄涼的心情相交錯,樂與哀相交融,苦悶與寬慰相結(jié)合,構(gòu)成一種轉(zhuǎn)折頓挫的風(fēng)格。類似的評點還有評楊葆光《瑤華·承露盤》云:“杜詩韓筆,凌厲無前,此事自關(guān)襟抱?!盵6]327評王憲成《揚州慢》(水國魚鹽)云:“鹺綱既壞,海氛又惡,杜詩韓筆,斂抑入倚聲,足當(dāng)詞史?!盵6]149評周濟《徵招·冰鉦》云:“擲筆空際,偉岸深警,如讀杜詩?!盵6]111

      譚獻從不同角度尋求詞與詩的關(guān)系,大致說來,主要從詩的題材內(nèi)容、風(fēng)格意境、作法三方面與詞作比擬。

      其一,題材內(nèi)容的比擬。如譚獻評周之琦《瑞鶴仙》(柳絲征袂綰)云:“仲宣灞岸之篇?!盵6]121此詞寫作者離京外任途中的感慨之情,與王粲離開長安避難荊州的詩篇在內(nèi)容表現(xiàn)上有相同之處。又如譚獻評蘇軾《賀新涼》(乳燕飛華屋)云:“頗欲與少陵《佳人》一篇互證?!盵14]1203譚獻認(rèn)為蘇軾這首詞寫絕代佳人的孤立無依、高潔寂寞,與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中雖遭遇不幸卻有高潔品格的佳人形象有異曲同工之處。這些評點皆著眼于詞作內(nèi)容與詩歌內(nèi)容的相似。

      其二,風(fēng)格、意境上的類比。譚獻評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云:“沉雄似張巡五言。”[12]3993評陳澧《疏影·苔痕越臺詞社作》(空庭雨積)云:“如太白古風(fēng),多少和婉?!盵6]296評李煜詞云:“后主之詞,足當(dāng)太白詩篇,高奇無匹?!盵12]3993評曹溶《霓裳中序第一·鏡》云:“沉著似盛唐詩?!盵6]7評楊秉桂《摸魚子》(耐清馨)云:“幽抑怨斷,如讀晚唐人詩。”[6]317這里的沉雄、和婉、高奇、沉著、幽怨皆從風(fēng)格角度探討詞與詩的相似處。以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為例。范仲淹這首邊塞詞,寫邊塞風(fēng)光,意境沉雄開闊,抒報國熱情,氣概悲壯蒼涼。此詞在風(fēng)格上與唐代張巡誓守睢陽對抗安史叛軍時,寫下的慷慨悲壯的詩篇有相似之處。又如評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懶更梳)云:“易安居士獨此篇有唐調(diào),選家爐冶,遂標(biāo)此奇?!盵4]172評彭孫遹《生查子·旅夜》云:“唐調(diào)?!盵6]32所謂“唐調(diào)”,當(dāng)指詞作格高韻勝,富有詩的意境。評周之琦《思佳客》(帕上新題間舊題)云:“唐人佳境,寄托遙深。珠玉、六一之遺音也?!盵6]122也明確詞作在意境上有唐詩的境界。

      其三,作法上的類比。如評江泰鈞《滿江紅·辛酉送春》(恁遣春歸)云:“開闔關(guān)鎖,唐人詩法?!盵6]256評王沂孫《齊天樂·蟬》(一襟余恨宮魂斷)云:“此是學(xué)唐人句法、章法?!盵12]3992譚獻具體探討了小令與樂府短章、唐詩絕句作法的相同性以及慢詞與七言古詩、古文作法的相似之處。

      關(guān)于詞的起源,有幾種說法:一、古已有之;二、源于樂府;三、源于六朝;四、源于唐代的近體詩;五、源于燕樂。譚獻《復(fù)堂詞錄》卷十一“詞論”中有幾條關(guān)于詞的起源。如劉熙載(《藝概·詞曲概》)曰:“詞導(dǎo)源于古詩,故亦兼具六義。六義之取,各有所當(dāng),不得以一時一境盡之?!盵15]533朱弁(《曲洧舊聞》)曰:“詞起于唐人,而六代已濫觴也?!盵15]528張惠言(《詞選序》)曰:“詞者,蓋出于唐之詩人,采樂府之音以制新律,因系其詞。故曰詞?!盵15]530譚獻引用這些條目,表明他對這些說法的認(rèn)同,他對有關(guān)詞起源的古詩說、六朝說、唐詩說都有擇錄。這些說法皆揭示了詩體與詞體某些方面的共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譚獻在詞學(xué)評點中往往與唐詩、樂府類比,表明詞與古樂府、唐詩的淵源。

      首先,譚獻揭示詞與樂府、唐詩在作法上的傳承性:

      評溫庭筠《南歌子》(似帶如絲柳)云:源出古樂府。[4]147

      評曹言純《步蟾宮》(鳳脛燈小添油灼)云:黃韻甫曰:“小令觸緒生情,瑣瑣如道家常,深得古樂府神理?!盵6]98

      評王士禎《點絳唇·春詞和漱玉韻》(水滿春塘)云:源出小樂府。[6]11

      評王詒壽《虞美人》(峭帆風(fēng)里眠難穩(wěn))云:婉麗。真小樂府。[6]195

      評沈謙《清平樂·羅帶》(香羅曾寄)云:小樂府遺意,與俳詞只隔一塵,須嚴(yán)辨之。[6]18

      評錢芳標(biāo)《薄幸·故衣》(裲襠殘線)云:取裁六朝樂府,聲情亦肖似矣。[6]30

      評劉過《玉樓春》(春風(fēng)只在園西畔)云:能用齊梁小樂府意法入填詞,便參上乘。[4]187

      評王士禎《蝶戀花·和漱玉韻》(涼夜沉沉花漏凍)云:深于梁陳。[6]13

      評沈傳桂《踏莎行·春盡作》(細綠迷鴉)云:晚唐樂府之遺。[6]146

      評蔣曰豫《賀新涼》(夢雨敲詩屋)云:樂府雅辭。[6]331

      評林蕃鐘《梅子黃時雨》(殘葉離亭)云:雖未空際盤旋,而婉約有晚唐人絕句意思。[6]81

      評蔣春霖《三姝媚·送別黃子湘》(相思堤上柳)云:如誦中晚唐絕句詩。[6]182

      評錢芳標(biāo)《雙雙燕·逢長安舊歌者》(記休沐宴)云:固是推衍唐人,正是詞家本色。[6]29

      如上這些評點意在表明詞體與樂府、唐詩絕句的淵源關(guān)系,表明詞在題材、聲情、意法等方面與樂府的相似性,譚獻用具體的評點揭示詞與詩歌在諸多方面的趨同性。這些評點多著眼于詞中小令與樂府短章、唐詩絕句的關(guān)系。

      其次,譚獻有意識地尋求慢詞與詩文在作法上的相同之處。譚獻注意到慢詞與七言歌行體詩、古文寫法有相似之處,即都具有敘事性及鋪敘展衍、開闔動蕩的章法特點。譚獻評周邦彥《六丑》(正單衣試酒)云:“但以七言古詩長篇法求之,自悟?!盵16]63評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云:“權(quán)奇倜儻,純用太白樂府詩法?!盵4]182評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春已歸來)云:“以古文長篇法行之?!盵4]183譚獻所評這三首詞均為慢詞,慢詞尤其注重章法結(jié)構(gòu)。他認(rèn)為七言古詩長篇法、太白樂府詩法、古文長篇法與慢詞的作法存在相似性,這種相似性即敘事性及章法的開闔有度。眾所周知,七古長篇最重要的特點是敘事,在敘事中開合動蕩,往復(fù)騰挪。劉熙載《藝概·詩概》言:“伏應(yīng)轉(zhuǎn)接,夾敘夾議,開合盡變,古詩之法?!盵8]72李白樂府詩波瀾迭起,藝術(shù)結(jié)構(gòu)具騰挪跌宕之妙。而周邦彥慢詞具有較強的敘事化傾向,章法曲折多變、開合動蕩。辛棄疾慢詞亦講究章法之開闔。因此慢詞與七言古體詩及古文在作法上有相似處。

      三、譚獻以賦詩解詞的詞學(xué)意義

      其一,譚獻以賦詩解詞的批評方法,體現(xiàn)了詩學(xué)對詞學(xué)的影響。譚獻在詞學(xué)批評中,常常借鑒詩學(xué)中的審美范疇來論詞。如譚獻詞論中的“柔厚”“虛渾”是對常州詞派詞論的發(fā)展,這兩個詞學(xué)范疇顯然是借鑒詩學(xué)中的相關(guān)范疇。

      “柔厚”說是譚獻論詞的核心。譚獻《詞辨跋》言:“大抵周氏所謂變,亦予之所謂正也。而折中柔厚則同。”[4]190所謂“折中”,中正平和也;“柔厚”,溫柔敦厚也。譚獻在詞學(xué)上的“折中柔厚”與其在詩學(xué)上“于憂生念亂之時,寓溫厚和平之教”[17]9的主張大體相同,體現(xiàn)了其詞學(xué)“柔厚”說受其詩學(xué)觀的影響。譚獻的“柔厚”說是對常州詞派理論家周濟詞學(xué)觀點的繼承。周濟論詞提出“渾厚”二字,要求詞作既要表現(xiàn)真情實感,又要有比興寄托。譚獻繼周濟之后,提出“柔厚”說,同樣提出詞作在內(nèi)容與手法上的雙重要求。譚獻詞學(xué)的“柔厚”說內(nèi)涵豐富,既包括內(nèi)容層面的意蘊深厚,又包括藝術(shù)層面的含蓄蘊藉,即以頓挫、順逆等筆法、章法將詞之意蘊曲折道出,從而增加詞作的意味深厚之感。

      內(nèi)容層面的“柔厚”具體來說包括兩方面含義:其一,將家國身世之感寄于物象的有寄托之厚;其二,直接反映憂生念亂意識的“詞史”之作具有思想厚度。

      譚獻的“柔厚”說除了強調(diào)詞作內(nèi)容的意蘊深厚之外,更包含有藝術(shù)上通過筆法、章法使詞作含蓄蘊藉、意蘊深厚之意。譚獻認(rèn)為通過對面著筆法、加倍法等筆法可使詞作含蓄蘊藉,從而實現(xiàn)詞作的情感深厚。如譚獻評柳永《傾杯樂》(木落霜洲)“想繡閣深沉,爭知憔悴損、天涯行客”句云:“忠厚悱惻,不愧大家?!盵4]152這里的“忠厚”得益于從對面著筆的筆法運用。柳永此詞寫羈旅行役之苦,這三句就對方設(shè)想,思婦深居閨房,怎能體會到行客憔悴天涯的苦處。本寫自己思念遠方的佳人,卻反說佳人未必知征人之苦,運實于虛,借人映己,使文勢更為跌宕,情思更為纏綿凄慘。顯然,這里譚獻所指的“忠厚”主要指用曲折委婉的方式來表達深厚的情感。譚獻評陳克《謁金門》(花滿院)“紅雨入簾寒不卷,小屏山六扇”二句曰:“簾既不卷,屏又掩之,亦加倍寫。”[4]161評顧翰《清平樂》(翠陰如掃)云:“得文章加一倍法。”[6]245評史承謙《一萼紅》(楚江邊)云:“加一倍法。”[6]76加倍法能使詞作的意蘊表達更為深厚。此外,章法上的曲折騰挪、回旋頓挫有助于詞作藝術(shù)之“厚”。如譚獻評歐陽炯《南歌子》(岸遠沙平)云:“未起意先改,直下語似頓挫?!J(rèn)得行人驚不起’,頓挫語直下。”[4]148評吳熙載《霓裳中序第一》(花光動木末)曰:“曲折?!盵6]170評厲鶚《齊天樂》(瘦筇如喚登臨去)曰:“頓挫跌宕。”[6]66這些評語皆強調(diào)詞作章法上的曲折跌宕。

      譚獻受詩學(xué)范疇中的“雄渾”啟發(fā),在詞學(xué)批評中使用“虛渾”的詞學(xué)范疇?!疤摐啞币辉~源于《詩品》之“雄渾”:“大用外腓,真體內(nèi)充。返虛入渾,積健為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長風(fēng)。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持之非強,來之無窮?!惫B虞解釋說:“何謂渾?渾,全也,渾成自然也。所謂真體內(nèi)充,又堆砌不得,填實不得,板滯不得,所以必須復(fù)還空虛,才得入于渾然之境……一方面超出乎跡象之外,純以空運,一方面適得環(huán)中之妙,仍不失乎其中,這即是所謂返虛入渾?!盵18]4黃霖《近代文學(xué)批評史》解釋譚獻所云之“虛渾”:“虛渾是作者能入又能出的關(guān)鍵,是給讀者留有想象余地的基礎(chǔ),然究其含義,實為含蓄委婉,不露痕跡之謂,與張惠言之興于微言,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及周濟等強調(diào)渾化、渾涵等一脈相承,不同的只是譚獻明確地選用了一個‘虛渾’的概念而加以標(biāo)榜罷了?!盵19]299譚獻詞學(xué)中論及“虛渾”大致包括如下兩點:首先,“虛渾”是婉約而渾成。譚獻云:“閱蔣鹿潭《水云樓詞》。婉約深至,時造虛渾,要為第一流矣。”[1]37“虛渾”由詩學(xué)話語中的剛健渾厚,進入詞學(xué)語境中,意指婉約而渾成。由詩學(xué)中的剛健渾厚轉(zhuǎn)為詞學(xué)中的婉約渾成,不變的是渾厚,變動的是從剛健到婉約??梢姡疤摐啞边M入詞學(xué)語境中被賦予了詞體特有的女性特征。其次,“虛渾”是無寄托的渾然天成。譚獻評王沂孫《高陽臺》(殘雪庭陰)云:“《詩品》云:‘反虛入渾’,妙處傳矣?!盵20]24“反虛入渾”四字,體現(xiàn)了詞作所達到的超出跡象、渾成自然的藝術(shù)境界。譚獻評馮煦詞云:“有累句,能入而不能出。此病當(dāng)救以虛渾。”[1]89譚獻認(rèn)同周濟“詞以有寄托入,以無寄托出”的觀點,而馮煦詞能做到有寄托的“入”,而難以達到無寄托“出”的高妙境界。譚獻評馮延巳詞云:“金碧山水,一片空濛,此正周氏所謂‘有寄托入、無寄托出’也?!盵16]61這里所說的“金碧山水,一片空濛”是一種渾然的境界,“金碧山水”指藝術(shù)形象的鮮明性,“空濛”則是指藝術(shù)境界的渾成性。譚獻將空濛的境界與無寄托劃上等號。

      其二,譚獻以賦詩解詞,反映了常州詞派尊體的詞學(xué)觀。譚獻從詞的表現(xiàn)內(nèi)容出發(fā),認(rèn)為詞體和詩體一樣能夠承載厚重的家國情懷,推揚“詞史”說來提高詞體地位。前文已談及譚獻詞學(xué)的“柔厚”說在內(nèi)容層面,要求詞作應(yīng)具有反映憂生念亂意識的“詞史”思想厚度。值得注意的是,“詞史說”是受“詩史說”啟發(fā)而提出的,是詞學(xué)對詩學(xué)觀念的借鑒。在譚獻之前,周濟從創(chuàng)作層面總結(jié)了“詞史說”的意涵。譚獻繼周濟之后,以“詞史”為標(biāo)準(zhǔn)進行詞學(xué)批評實踐。譚獻在《篋中詞》中對關(guān)涉到歷史、反映世變的作品反復(fù)稱揚,表現(xiàn)出對詞史寫作的高度肯定。譚獻評民族英雄鄧廷楨的詞作云:“然而三事大夫,憂生念亂,竟似新亭之淚,可以覘世變也?!盵1]142譚獻推崇鄧廷楨詞作的緣由是其詞反映現(xiàn)實的厚度,其詞具有觀世變的社會政治功能。

      譚獻以詞體與詩文賦等其他文體并論,肯定詞體與其他文體具有同等地位,這對于提高詞體地位具有重要意義。譚獻《篋中詞序》:“昔人之論賦曰:‘懲一而勸百?!衷唬骸K而奏雅’,麗淫麗則,辨于用心。無小非大,皆曰立言。惟詞亦有然矣。”[21]3這里,譚獻把詞與賦并列,認(rèn)為詞同漢賦一樣具有“懲一而勸百”“曲終而奏雅”的社會功能。正因如此,譚獻在詞學(xué)批評中以賦詩解詞,“打通文體界限,在文學(xué)批評中體現(xiàn)了對詞體的推尊”[22]94。

      譚獻在詞學(xué)批評中打破詩詞文的文體界限,出現(xiàn)詩詞文互衡的現(xiàn)象,詩詞融合已成趨勢。譚獻論詩、論詞皆講求“比興柔厚”,并借鑒“雄渾”的詩學(xué)范疇,在詞學(xué)批評中使用“虛渾”的審美范疇。譚獻以詞體形式的小令與詩體形式的絕句作類比,探求詞體形式中的慢詞與七言歌行、古文作法的相通性。譚獻的詞學(xué)批評呈現(xiàn)出以賦詩解詞的特點,體現(xiàn)了詩學(xué)對詞學(xué)的影響,反映了常州詞派尊體的詞學(xué)觀,具有重要的詞學(xué)意義。

      猜你喜歡
      詞學(xué)樂府詞作
      《樂府考略》作者非來集之考辨
      戲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07:58
      分春館的詞學(xué)傳承
      中華詩詞(2021年9期)2021-12-31 08:53:12
      清代詞學(xué)的體系建構(gòu)及其現(xiàn)代傳承
      品讀樂府
      《樂府三首》
      中華詩詞(2017年12期)2017-04-18 09:03:24
      《傳奇匯考》《樂府考略》述考
      中華戲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36
      論楊慎詞學(xué)思想對其詞創(chuàng)作的影響
      南宋中期詞學(xué)理論的拓展與新變
      更 正
      憑詞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詞作名家韋瀚章
      永川市| 黄大仙区| 绿春县| 西青区| 古田县| 囊谦县| 长葛市| 六枝特区| 甘孜| 沁阳市| 吐鲁番市| 大田县| 来凤县| 荥阳市| 尼木县| 扶余县| 包头市| 公主岭市| 富裕县| 楚雄市| 石柱| 循化| 玛多县| 五大连池市| 桑植县| 沾化县| 尚志市| 老河口市| 府谷县| 如东县| 巨野县| 普兰店市| 新化县| 忻州市| 寿光市| 萝北县| 和平区| 九寨沟县| 雷州市| 永春县|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