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這個季節(jié),老任總要召集五連所有的人到劉勇那里去秋收。今年也不例外,他早早地就通知大家8月31日到大黑河牛奶廠劉勇大院集合。
說起劉勇大院,那里是我們五連的聚會基地,幾乎五連所有的人都到過這里。這個大院對我們來說太熟悉了,這里有兩排正房,有倉庫,還有正門和東門。最主要的是大院里面的菜地和果樹,每年夏季和秋季,西紅柿、黃瓜、豆角、辣椒、白菜、大蔥、芋頭、絲瓜等等蔬菜琳瑯滿目。我們每次一進來,就像餓狼一樣撲向這些菜地,大包小包的摘個夠。尤其是結(jié)滿李子和果子的樹,更是人們的最愛。登梯子的,踩凳子的,拿盆子的,拿袋子的,忙得不亦樂乎。每到這時,這家的主人劉勇和王耀蓮,都笑嘻嘻地站在院子里,叫人們盡情地“搶掠”著:“多摘點,多摘點,要不也是個倒?!?/p>
每次人們都說,人家辛辛苦苦種一年,讓我們這些人盡情地“掠奪、糟?!眰€夠。但劉勇和王耀蓮每次都說:“高興、高興,只要戰(zhàn)友們能來,我們就非常高興,看對什么就拿什么?!?/p>
不光拿人家的,每次劉勇和王耀蓮都會準備滿滿的一大桌飯菜,王耀蓮親自下廚,加上幫忙的戰(zhàn)友一起忙活。等那一桌豐盛的飯菜端上來,人們毫不客氣地端起碗大口小口地吃起來,絲毫也沒有半點謙讓,好像劉勇和王耀蓮這樣做是應(yīng)該的。在外人看來,我們這些人太不像話了,一點也不“文明”。其實,說到底,這就是我們五十年相處出來的情誼,誰也不取心思,誰也不多心。彼此情投意合,彼此相互牽掛!
我們從十七八歲在一起,用劉勇的話說:“一個鍋里攪稠稀”。我們共同走過那些艱難的歲月,共同爬冰臥雪,共同睡過一個通鋪,共同喝過羊糞泡過的水。我們的情誼,就像是醇香的美酒,放得時間越長,越令人回味無窮。
這次摘玉米,和以前一樣,先掃蕩大院里的蔬菜和水果,后到玉米地摘玉米。由于好些人家里有事來不了,今年能夠到來的,只有老任、小木匠、閆明偉、趙東平、包淑琴、王海生、姚和平、老任的兩個好朋友,共計9個人。加上劉勇、王耀蓮和二梅,共計12個人聚在了一起。
摘玉米時,老任負責往下掰,我負責往出背。明偉和小木匠一組,趙東平一個人一組,老任的兩個朋友一組。包淑琴的愛人王海生不僅摘了玉米,還抱了一大包毛豆:“這是我的最愛?!?/p>
這片玉米地,是劉勇三叔家的地,人家無私地奉獻出來,給我們種玉米。每年這一片玉米,老任提供種子,劉勇負責種下去,還要進行管理。我們這些人就是吃現(xiàn)成的。從種到收,耕地、播種、間苗、鋤草、上肥、澆地等等,劉勇、劉勇的三叔、三嬸為此要付出多少辛勞,才能到達收獲的季節(jié)。在此感謝劉勇一家人為了戰(zhàn)友的情誼而付出的汗水,我們的友誼長存,我們“占便宜”長存。
由于身體的原因,又由于歲數(shù)大了,所以今年王耀蓮沒有在家做飯:“我可想給戰(zhàn)友們做一頓好飯,可是身體不行了?!蓖跻徴f??删瓦@樣,劉勇還是找了一家莜面館吃的莜面,但結(jié)賬時依然是王耀蓮結(jié)的賬。人們只能說:“這叫什么事呀,拿上你們的,還吃上你們的?!?/p>
王耀蓮雖然沒有做飯,但是承包了今年拍照的任務(wù)。群里發(fā)的視頻和照片都是王耀蓮親自到玉米地拍的,在此再次表示感謝。
聽說這一片過幾年就要拆遷了,也不知道劉勇的大院,五連的基地還能夠保存幾年。如果說白音烏拉的草原承載了我們的青春,那劉勇大院就在延續(xù)著我們的感情。
五連的戰(zhàn)友們,不要忘了我們的情誼,不要忘了劉勇大院,不要忘了收玉米呀!
——選自西部散文學(xué)會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