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鄔金浜
放 眼世界,真正稱得上“中國通”的國外政治人物并不多,但法國前總統(tǒng)吉斯卡爾·德斯坦要算一個。
2020年12月2日晚,德斯坦不幸于盧瓦-謝爾省的住所去世,享年94 歲。12 月5 日,葬禮在小鎮(zhèn)歐通低調舉行。靈柩上同時覆蓋著法國國旗和歐盟旗幟。三名音樂家現場演奏他生前喜愛的樂曲。
德斯坦不僅為法國和歐洲留下重要政治遺產,也為中法關系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德斯坦這篇人生巨著,開篇即絢麗。
德斯坦出身政治世家。父親曾任財政部官員,母親屬望族,是波旁王朝路易十五的后裔,曾外祖父和外祖父都擔任地方議會議員。
家風熏染,少年的德斯坦就志向遠大,據傳他13 歲時就在家人面前鄭重宣布:“40 歲時,我要成為法國總統(tǒng)!50 歲時,成為歐洲總統(tǒng)!”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1944 年,作為熱血青年,德斯坦毅然投筆從戎,加入了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抵抗運動,那時,他還是年僅18 歲的路易大帝中學高中生。他因表現優(yōu)異被授予二戰(zhàn)十字勛章。
1946 年7 月,德斯坦以全國第6 名的成績考入以培養(yǎng)精英著稱的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兩年后,又考入同樣培養(yǎng)精英的法國國家行政學院。在這兩所著名學府,他均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因此被譽為“自帶貴族氣的學霸”。
德斯坦的從政起點也高。畢業(yè)后,1952 年,他加入法國金融監(jiān)察局。4 年后,出任財政部長辦公室副主任。也是在1956 年,德斯坦當選為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同年又被任命為法國出席聯合國大會代表團成員。
1959 年至1962 年戴高樂政府時期,德斯坦擔任財政國務秘書;1962 年,36 歲的德斯坦便成為財政和經濟部長;1969年,蓬皮杜當選總統(tǒng),德斯坦再度出山擔任財長。
至此,德斯坦正式成為法國政壇的一顆新星。
1974 年,蓬皮杜因病去世,總統(tǒng)選舉提前到1974 年。德斯坦在其《政權與人生》中回憶道:“如果不是因為蓬皮杜總統(tǒng)患病去世,我是永遠沒有機會當上共和國總統(tǒng)的。”
其實,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德斯坦此前一直在為自己積蓄政治力量。作為支持戴高樂的其中一派,他成立了“獨立共和派研究與聯絡中心”,后逐步形成中右翼的獨立共和黨,并逐漸以自己的政綱贏得了相當多民眾的歡迎。這一年,48歲的他以50.8%的得票率擊敗密特朗,成為拿破侖之后最年輕的法國元首。這一紀錄直到40多年后才被39歲的馬克龍打破。
說起競選總統(tǒng),后來他提到過一則令他頗為感動的、與中國有關的往事:“1974年我當選總統(tǒng)前幾個星期,一位訪華的非洲國家元首會見了毛澤東,他們談到了下屆法國總統(tǒng)的人選……毛澤東對來訪者說:‘我知道下屆法國總統(tǒng)是誰,是德斯坦先生?!俏环侵拊缀艹泽@,我也很驚訝,他竟然知道我,而我當時既年輕,名氣又不大??梢娒珴蓶|是非常了解法國政治的,而且還有很正確的判斷力?!?/p>
德斯坦當時就對政治和經濟體制改革提出了鮮明主張,在政治上提出總統(tǒng)任期縮為五年,實行比例代表制選舉法,在經濟上推行自由放任主義,穩(wěn)定稅收,優(yōu)先解決失業(yè)。尤其在對外關系上,他已經主張建設團結的歐洲。
言出必行。7 年任期里,德斯坦進行了不少自由主義的改革,成年年齡從21歲降到18 歲,以讓更多年輕人擁有話語權;還為女性自由不余遺力,批準了婦女墮胎合法化,放寬離婚標準,允許離婚自由。
德斯坦的夢想,不僅是要建設現代化的法國,他還畢生追求實現歐洲一體化,建立“歐洲合眾國”。為“歐洲合眾國”奔走呼號,成了他人生的又一精彩篇章。
1980年法國總統(tǒng)德斯坦訪華,鄧穎超在賓館迎接了德斯坦總統(tǒng)。
德斯坦從政伊始,就支持建立“歐洲合眾國”。1974 年,他提議成立歐洲理事會,這使得歐洲國家元首之間的會議正式化。他還協助擴增了歐洲議會的權力,特別是預算審查權力。他與當時的西德總理施密特“聲氣相應”,都主張在“超國家的強勢歐洲”與“受制于各成員國的弱勢歐洲”之外尋求“第三條路”。1979 年,德斯坦和施密特共同倡議建立了歐洲貨幣聯盟,為未來的歐元奠定了基礎。他也被稱為“現代歐元之父”。
總統(tǒng)卸任,但追求“歐洲合眾國”的夢想繼續(xù)。德斯坦兩度擔任法國國民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并于1989 年至1993年擔任歐洲議會議員。2002年2月,他出任歐洲制憲籌委會主席。次年,籌委會制定的歐盟憲法草案獲批,德斯坦也獲得了“歐洲憲法之父”美稱。不過這部歐盟憲法最終被否決,無法生效。
英國脫歐,德斯坦比誰都急。2016年,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前幾個月,他公開向英國喊話:“我們愛你。現在不要離開我們。”
如今,歐盟正經歷一體化進程中最大的挑戰(zhàn)。令人傷感的是,德斯坦的逝去可能代表懷有同樣理念的一批早期歐洲一體化設計者退出歷史舞臺。在歐盟現行制度設計難以應對諸多危機和挑戰(zhàn)之際,德斯坦的去世引發(fā)的不僅僅是對一位資深政要的緬懷,更多的應是對歐洲一體化何去何從的思考。
德斯坦努力推動中法關系發(fā)展,傳播中國文化,則是他人生巨著中動人的篇章。
德斯坦第一次接觸中國領導人是在擔任總統(tǒng)翌年。1975 年5 月,時任副總理的鄧小平訪法,他特地設家宴款待,還在書房促膝對談。正是這次長談,他了解了中國當時的現狀,并與鄧小平結下友誼。后來,德斯坦又接待二次訪法的鄧小平,他回憶說:“我還曾前往位于巴黎近郊的塞納河畔訥伊與鄧小平共進午餐。”
他訪問中國后,更對中文和中國文化“一見鐘情”,迷戀終生。
1980 年,德斯坦作為總統(tǒng)首次訪華,第一次踏上中國土地。這次訪華,他受到巨大的“刺激”。他說:“一路上我一個字也不認得,一句話也聽不懂。一想到全球五分之一人說的語言我一竅不通,就完全不能接受?!蹦菚r起,德斯坦便下定決心學習中文。后來,他又曾說:“中文的特點就是那些美麗的漢字以及其中包含的意義。如果我們能夠懂得漢字的結構和其中蘊含的中國思想,必將受益匪淺?!?/p>
到耄耋之年,德斯坦特地請了一名中文教師,每晚睡前都要讀會兒中文書籍。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他的中文造詣日益精進,能輕松引述中國古代典籍。2010 年初,在巴黎舉辦的中法漢語教師志愿者新春招待會上,年過八旬的他用中文作了長篇演講。
學習中文讓他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無窮魅力。“我最喜歡讀有關孔子的書,現在我的床頭柜上還放著一本《論語》,我經常讀。我認為中國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治國思想至今仍在世界范圍內使用?!彼€說,“19 世紀是中國與歐洲關系最為惡劣的階段。歐洲人不了解19世紀的中國,我想知道原因何在。既然對于我們來說,20 世紀和21 世紀的中國很重要,那么,中國在過去發(fā)生了什么也同樣重要?!?/p>
晚年,他成了中國的??汀?980 年,德斯坦來到西安并愛上了這座古都,之后陸續(xù)又去了四五次。他還專門去了唐乾陵。2002 年4 月,他偕夫人又到了山西平遙古城參加平遙國際攝影節(jié),為深入體驗,甚至拒絕安排,住進了帶有熱炕的客棧,品嘗莜面栲栳栳等美食。
他后來曾不無得意地說,他在山西睡過熱炕,去過蘇杭欣賞園林,到過山東曲阜看過三孔,“我像中國人一樣去參觀這些城市”?!拔艺J為世界上只有兩座最重要的皇宮,那便是法國的凡爾賽和中國的紫禁城。”
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深入了解,使得他能夠克服西方某些政客對中國常有的傲慢和偏見,對中國有客觀、公正的評價。2015年時,他說:“隨著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不斷深入,我很快明白中國近幾十年所處的國際地位是不正常的。我相信不過多時,中國將會重新回到正軌,再次成為世界強國。就像中文原本的意思一樣,中國就是中心之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