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揚 深圳市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當今中國正處于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由量變向質變躍升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立足百年黨史的新起點,用黨的鮮活歷史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啟迪智慧、砥礪人格。青年黨員作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承繼者、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堅群體,更應從黨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將學習黨史作為砥礪思想的重要內容融入工作、實踐,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回眸百年黨史,是為了賡續(xù)奮斗傳統(tǒng),也是為了更好地抬頭看路。青年一代不是躺平的一代,而是奮斗的一代,青年黨員則是廣大青年開拓、奮進的帶動者,對青年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就顯得尤為迫切。另一方面,隨著現(xiàn)代性的不斷推進,當今時代,西方文化思潮依舊在國內大行其道,社會上依然彌漫著諸如拜金、享樂、投機、功利等不良風氣,并且這些不正之風正愈演愈烈,使得愈來愈多的新生代力量在價值虛無中迷失方向[1]。價值斷裂的惡性表現(xiàn)不僅正在破壞社會的合理化生活,而且對整個走向形式合理性的改革也造成一定阻礙。如何分辨各種價值,克服社會轉型期出現(xiàn)的認同危機、精神迷茫等弊端,引導青年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急需關注的問題。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因時而生、依勢而存,其中鮮活的基因、激揚的文字、豐沛的能量,能夠令黨史的學習教育脫離傳統(tǒng)單一理論說教的模式,更加生動、更有說服力,為青年一代注入豐沛的精神力量,對于青年價值觀、品格端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百年未有之變局的此刻,把黨史作為思想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結合新時代、新階段的新特點,對黨史學習再要求是應然亦是必然的趨勢。
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從1921年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起航,其間經(jīng)歷了曙光初照的“東方紅軍”、獨辟蹊徑的“工農(nóng)革命”、艱難困苦的“民族抗戰(zhàn)”、正道滄桑的“最后決戰(zhàn)”、黎明破曉的“民族新生”、艱辛曲折的“發(fā)展探索”、揚帆起航的“改革開放”、大國風采的“世紀華章”。這百年的歷史無不在亡中謀生、危中謀安、險中化夷,波瀾壯闊亦驚心動魄,最終取得現(xiàn)如今傲人的成績。青年黨員生于八九十年代,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沒有置身革命的歷史洪流中去,對于紅色基因的傳承和體悟相對來說還只停留在只言片語[2]。
對于上述這種情況,黨組織要將理論的學習和紅色電影、紀錄片、革命人物口述等形式有機結合,講好我們黨的紅色故事,激發(fā)起廣大青年黨員的共情感,上好這堂振聾發(fā)聵的黨史課,從而引導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仰、勇敢斗爭,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不懈奮斗。同時,黨組織要深度做好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號召工作,帶領青年黨員重返“上山下鄉(xiāng)”之路,通過實踐教育提升黨員精神面貌與綜合能力,此外,在進行實踐活動過程中,黨組織可以引導青年黨員真正住到人民群眾家,體會人民群眾生活、勞作的艱辛與快樂,促使青年黨員體會建黨之初,我黨發(fā)展之艱辛,還有人民群眾的契合。
千百年來,中華文化當中一直講求德性修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曾言,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大德講的是國家之德,是立志報效祖國。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一批批先烈在槍林彈雨中穿梭,為祖國的和平、解放積蓄力量,形成了包括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在內的一系列偉大精神,是共產(chǎn)黨人德性風貌的集中展現(xiàn)。公德,顧名思義,就是公共領域的道德,對共產(chǎn)黨員黨員來講,守公德就是要守初心、踐德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平建設時期,我們國家涌現(xiàn)出點亮了貧困群眾希望之路的焦裕祿、孔繁森、李保國、高德榮、黃文秀,白衣執(zhí)甲逆風行的鐘南山、張定宇、林杰、程波等一批批道德模范、時代楷模引領風帆。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承繼優(yōu)良傳統(tǒng),明辨善惡美丑是非。
德性的養(yǎng)成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它是銖積寸累之果。作為肩負青年黨員教育培養(yǎng)責任的黨組織要抓住這次全黨學黨史的契機,主動謀劃、全盤考量,放眼百年黨史的浩瀚海洋,整合黨史教育資源,引導青年黨員勤學善思,向我們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學習,向非凡歷程中涌現(xiàn)的先進人物學習,將大德、公德、私德一以貫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jīng)驗、觀照現(xiàn)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蔽覀円l(fā)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又用工作成果檢驗學習成效。學史力行,一要心中有民?;赝h的百年歷史,一代又一代的共產(chǎn)黨人將“為人民服務”五個字,融入了自身的精神信念;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水漲船高,民生工作也要不斷順應人民的新期待[3]。黨組織要將黨史學習與“民生七有”目標結合起來,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公益活動,組織青年黨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推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tài)文明協(xié)同發(fā)展,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xù)、安全感更有保障。學史力行,二要心中有戒。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tài)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成績斐然;然而,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如今的青年黨員特別是青年干部,擁有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更大的發(fā)展機遇,但也面臨著各種觀點思潮的激蕩、各種利益集團的圍獵,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幫助其樹立“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的權力觀、利益觀,不貪不占、不拿不要、不跑不送,真正做到忠誠干凈擔當。
總而言之,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yè)的一百年,是創(chuàng)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這一百年,中國共產(chǎn)黨書寫了多少華章,創(chuàng)造了多少奇跡。黨由最初的50多位黨員,到今天黨旗下聚集著9100多萬黨員,成為世界第一大執(zhí)政黨,閃耀著穿越世紀的光芒。學習黨史、感悟黨史,就能知道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就能堅定理想信念,永遠扎根人民,永葆青春、活力四射,行穩(wěn)致遠、邁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