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勞動教育的個體價值、現實困境與選擇路徑

      2021-01-17 05:22:57韓傳信
      合肥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勞動教育學生

      韓傳信

      (合肥師范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勞動教育直接決定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1]。之所以強調勞動教育,是因為勞動是發(fā)展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在人的全面發(fā)展及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勞動教育意蘊極其深刻,不僅能讓學生掌握一定勞動技能,為創(chuàng)造美好幸福人生奠定基礎,更能夠讓學生達成并完善自我發(fā)展的個體價值。

      一、勞動教育的個體價值

      勞動教育是以促進學生形成勞動價值觀和養(yǎng)成良好勞動素養(yǎng)為目的的實踐活動。從教育學上看,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諧發(fā)展思想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對于學生個體來說,勞動教育應重在“教育”二字,其綜合育人價值表現如下。

      (一)勞動教育有助塑造品德

      勞動可以使一個人的思想道德變得高尚,以勞動教育夯實道德教育基礎,對培養(yǎng)善良誠實、勤勞拼搏和尊重他人等美德有一定促進作用。首先,勞動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文化基因。通過勞動教育,幫助青少年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態(tài)度和勤儉、奮斗、創(chuàng)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喜愛勞動,樹立正確的擇業(yè)就業(yè)觀。立德重勞,培養(yǎng)青少年勞動的自覺意識和主動作為。其次,勞動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協作互助品質。現代社會勞動是多行業(yè)多人員參與的協作性勞動,并非個人獨立能完成的。任何一種勞動形態(tài)都具有合作性和集體性,在勞動中可以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溝通能力及其相應的道德品質。同時,在勞動中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挫折耐受力和堅強意志品質。再次,勞動教育有利于幫助學生珍惜勞動成果。教育者將勞動作為德育的抓手,強化勞動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勞動意識、勞動熱情、勞動習慣、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的同時,使他們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吃苦耐勞、奮斗奉獻等美德。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勞動成果來之不易,不流汗水不能輕易獲得,對任何勞動成果應倍加珍惜,反對不勞而獲的懶人思想。最后,要尊重勞動者,對勞動者心存感恩、敬意。可見,當賦予勞動教育之德育意蘊時,也就自然與育人搭建起不可分割的聯系。

      (二)勞動教育可以啟迪智慧

      勞動教育能夠加深青少年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提高智力技能水平,使人的大腦變得更靈活和富有創(chuàng)造力。在身體參與的同時,有心智活動,可開發(fā)潛能,引發(fā)創(chuàng)造力,勞學結合,勞智兼得。例如,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在《烏托邦》中要求對兒童一邊進行生產勞動教育,一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中指出,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勞動起很大作用,這些作用體現在語言、智力、制造工具等方面,實現人在體力、腦力上全面發(fā)展;盧梭在《愛彌兒》中高度重視手工勞動,在物品的手工操作體驗中,在身心的整合中,去學習知識,培養(yǎng)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勞動中,某些學科知識得到拓展與應用,活化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學生追求的科學精神和思維品質也得到相應提高。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做手工是放松大腦的一種方式,由此提升學生的智慧,學生在勞動中可以展示、顯露、發(fā)展個人天賦才能,促進學生的職業(yè)定向。[2]通過勞動教育,體現勞動工藝與民族文化有機融合,增進民族文化自信。例如,某山區(qū)學校借助地域文化創(chuàng)設茶道體驗、茶葉采摘等勞動實踐,加深茶文化工藝理解。教師引導學生探索和使用各種工具、材料及養(yǎng)成良好的勞作習慣,學生使用不同工藝、標志或符號,去創(chuàng)造有創(chuàng)意的或有想象力的作品,并能在這個過程中很好地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意。勞動用于生活創(chuàng)造,將抽象的勞動教育轉為可感知的生活邏輯、生活技能,實現知行合一。由此看出,勞動教育使得認知能力(如語言、計算、邏輯推理等)和非認知能力(如動機、情緒、意志、興趣、意志力等)協調配合,學業(yè)成績與勞動素養(yǎng)全面提升。

      (三)勞動教育能夠強健體魄

      勞動是人類最基本、最普遍、最古老的一種活動形式。勞動作為維持自我生存與完善的手段,最先保障身體的鍛煉。一般來說,人的勞動是與身體的某種行動相聯系的。勞動教育健全人之身體,滿足人身體生存的基本需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青少年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學校組織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或戶外勞動,可使肌肉、筋骨得到鍛煉,增強生命功能,提高免疫能力。我國古代教育家顏元重視勞動教育,提出:養(yǎng)身莫善于習動,夙興夜寐,振起精神,尋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倦,日益精壯。但是,目前隨著升學和考試壓力的增大,青少年體質健康每況愈下,令人擔憂。據國家衛(wèi)健委一項調查,2018年我國青少年兒童近視率為53.6%,高三年級學生近視度數高于600度的達到21.9%,大多數學生出現了體重增加、運動能力下降等問題。因此,通過勞動培養(yǎng)強健體魄和健全人格是現代學校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四)勞動教育提高審美情趣

      勞動既是個體自由的生命表征,也是人的一種生活的志趣。以勞動教育彰顯審美價值和美學使命,在大自然中、在社會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讓青少年學生感受過程之美,獲得美的感悟,在創(chuàng)作和勞作中體現個人的審美意趣和標準,從而提升審美人格。馬克思曾說:“勞動不僅創(chuàng)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藝術,而且創(chuàng)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盵3]勞動創(chuàng)造美的生活,一些新形態(tài)勞動教育過程與藝術審美欣賞表現有機融合,必將倡導一種基于勞動基礎之上的現代審美人格的培育,從而讓學生在勞動中發(fā)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在勞動中增強審美教育,樹立勞動的美學立場,培養(yǎng)“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勞動審美情趣。[1]任何一種勞動教育,既有顯性成果,如學會某項技能、收獲某種產品;也有隱性成果,如形成勞動價值觀念、欣賞勞動過程之美等。

      二、勞動教育的現實困境

      從調查和走訪來看,部分青少年出現不想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不尊重勞動精神的現象。勞動教育被淡忘、忽視,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勞動教育的現實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勞動教育認識偏差

      勞動教育基本目標是勞動價值觀的培養(yǎng)。[4]然而,現實中存在對勞動的曲解、淡忘,甚至產生對勞動厭惡、輕視和躲避心理。首先,勞動教育沒有得到重視。實施勞動教育是在文化知識學習之外,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yǎng)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古代社會,勞動、生存、教育基本上是一體的,呈現出“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的勞動場景;現代社會人類勞動的形態(tài)不斷演進,傳統(tǒng)意義上的生活性、生產性勞動逐漸減少,無論農業(yè)勞動還是工業(yè)生產,繁重體力活都由機器人替代或機械化操作。盡管勞動對于優(yōu)渥生活條件的青少年學生來說不是生存第一需要,但是青少年通過親身勞動,可以深刻體會價值創(chuàng)造需要付出汗水。如果青少年勞動價值觀缺失,就會導致其好逸惡勞、嫌窮愛富、不想吃苦、夢想一夜暴富等錯誤的人生態(tài)度。其次,勞動教育沒有成為學生升學的硬性要求。在“唯分數論”評價導向下,過于“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使勞動教育處于一種邊緣化境地,校園勞動可有可無。再次,將勞動等同于懲罰手段。此類方式在現有教學中仍然屢見不鮮,如學生犯了錯誤,教師以打掃教室等勞動手段進行懲戒。“我愛勞動”變?yōu)椤澳阋獎趧印?,這種逼迫使得學生心理上產生厭惡勞動、恐懼勞動,進而對勞動形成錯誤認識,勞動變成不受喜愛的活動。勞動成為懲罰學生過錯的手段,這實際上是與勞動教育背道而馳的。最后,教育者害怕承擔勞動風險,出于安全性考慮以及對學生身體過度“保護”的意識,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存在著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會出現安全事故的擔心,加之缺少相應的制度建設、安全保障措施,因而不敢放手讓學生勞動,限制學生參與勞動實踐、公益勞動和志愿服務等集體勞動鍛煉。

      (二)勞動教育實踐偏離

      勞動教育離不開具體的勞動形式以及專門勞動技術的學習。新中國成立后,生產本位的勞動教育曾受到高度重視,學校建有校辦農場、校辦工廠,內容基本上是生產性和技術性的,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效益。例如,早在1982年教育部頒布《關于普通中學開設勞動技術教育課的意見(試行)》,要求學校培養(yǎng)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勞動技術教育》成為學校正式課程。今天的學校勞動教育在實踐中卻存在場地受限、管理缺位、師資不足等問題。首先,場地受限。城市學校空間小,以勞動技術教育課程方式來作為勞動教育的基本形態(tài),雖然有勞技課教室,但主要是室內手工練習(如陶藝、剪紙),缺少室外或校外勞動場地。其次,管理缺位。學科和活動的勞動教育、個人和集體的勞動教育、校內和校外的勞動教育沒有充分整合,缺乏“協同育人”管理機制。在社會勞動實踐和公益勞動中,沒有挖掘具有地域性、民族文化性的勞動課程資源。在家庭中,缺少勞動教育實踐體驗,有些家長認為勞動成為學生的額外負擔,不支持、不贊成,如很多孩子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推進學校勞動教育評價制度不完善,課程教學與勞動教育深度融合不夠,盡管有勞技課,但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缺少主動性與選擇性,沒有形成勞動技能和習慣。再次,師資不足。很多學校除了缺乏勞動教育器材設備、實踐基地外,還存在專業(yè)勞技課教師不足問題。學校沒有聘用兼職教師(如工匠、非遺傳承人、手工藝人等)為學生勞動實踐提供指導,在各類教師繼續(xù)教育中,沒有開展勞動教育培訓來提升教師勞動教育的能力素養(yǎng)。

      (三)勞動教育時間偏少

      勞動教育是學?;救蝿罩唬覈浽谥行W教學計劃中單設勞動課,并且對各學段學生勞動時間作出明確規(guī)定。但是,2000年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小學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取消勞動課、勞動技術課。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中,勞動教育課時不足一半。近期,教育部頒布《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對勞動時間作出明確要求,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職業(yè)院校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不少于16學時,普通本科高校不少于32學時。[5]2020年教育部重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要求開設勞動課程,共6個學分,為必修學分。其中志愿服務2學分,在課外時間進行,三年不少于40小時;其余4學分內容與通用技術的選擇性必修內容以及校本課程內容統(tǒng)籌。調查顯示,由于應試教育評價導向的影響,學校教育將主要精力放到為升學做準備上,必要的勞動活動時間被其他課程擠占已屢見不鮮。

      三、勞動教育的選擇路徑

      新時代勞動教育以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家庭勞動等為基本路徑,且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通。鑒于地區(qū)、城鄉(xiāng)、學校之間勞動資源不同,選擇勞動教育的路徑各異。

      (一)整合勞動教育課程資源

      勞動教育課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特征,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涵特點,加強勞動觀念及其重要意義教育。不得擠占、挪用勞動課程課時。小學要以勞動習慣養(yǎng)成為目標,培養(yǎng)小學生對勞動的興趣;中學突出勞動責任觀念及勞動方法教育;職業(yè)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高校將勞動教育滲透到專業(yè)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就業(yè)輔導課程、社會實踐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中,重視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應用,使學生增強誠實勞動意識,積累職業(yè)經驗,提升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以體驗式、參與式、互動式等為課程實施途徑,系統(tǒng)開展勞動教育。[5]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特別是數字化、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正在改變著人類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勞動教育要緊跟時代步伐,靈活運用各種新技術,創(chuàng)新內容與手段,為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能力做準備。利用學校現有資源和條件開設校本課程,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例如在烹飪課中,讓學生了解食品生產過程,培養(yǎng)珍惜糧食、勤儉節(jié)約等優(yōu)良品質。各學科領域蘊藏著大量勞動教育的素材,存在開展勞動教育的可選擇性,比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千人糕》一課,課文通過爸爸給孩子講述一種叫“千人糕”的點心,讓孩子明白了“一塊平平常常的糕,經過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在我們面前”的道理。發(fā)揮學科課程的勞動價值,培養(yǎng)學生勞動知識和技能,在實踐活動中激發(fā)勞動興趣,養(yǎng)成勞動習慣。德國勞動課程實施主要采用“項目教學法”并輔以豐富的實踐形式加以落實。

      (二)夯實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首先,依托社會力量和行業(yè)資源,打造“農業(yè)+”“工業(yè)+”“科技+”“生態(tài)+”等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或勞模工作坊,為學生搭建多樣化勞動實踐平臺。鄉(xiāng)村學校開展現代農業(yè)生產活動,如組織學生采摘果實,讓孩子們貼近自然,體驗勞動,感受成長的快樂;城市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工業(yè)游,觀看現代企業(yè)制造過程,讓學生實地感受勞動情景,在他們心中播下勞動的種子。引導學生暑假期間積極參加適合的農業(yè)生產、工業(yè)實訓、商業(yè)和服務業(yè)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等體驗活動,逐步形成熱愛勞動、吃苦耐勞、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品質。充分利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和其他社會資源,結合研學旅行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學工學農等。其次,利用校園周邊空地,開辟勞動教育基地。以年級、班級為單位,采取輪流值崗種植食物、栽培花卉,增強學生的勞動自覺性和責任意識,如某校在教學樓附近種下一片麥子,讓學生觀察麥子成長過程,感悟生命的意義,組織收割麥子,體驗豐收喜悅。利用勞技課教室,開展設計、手工技藝、廢物再造、器材維修等學習內容和技能比賽,增強學生的動手、動腦和生活實踐能力。最后,有些青少年活動中心可改造為勞動實踐基地,接納學生集中參加勞動實踐,體驗勞動實踐的快樂,補齊學校勞動教育的“短板”。 隨著人工智能科學與技術迅速發(fā)展,開辟新形態(tài)勞動教育基地,舉辦新形態(tài)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選擇合適的勞動場所和規(guī)范勞動過程,加強勞動安全保障,勞動器材等資金投入。避免勞動教育的娛樂性。

      (三)形成勞動教育合作機制

      勞動教育不是學校能獨立完成的任務,需建立家庭、社會、學校相銜接的勞動育人協同機制。學校是實施勞動教育的主體,將勞動教育納入課程計劃和校園生活,開展校外勞動實踐和社區(qū)志愿服務;請本地勞模工匠進校園,開展勞動示范教育活動,達到“會動手、能設計、愛勞動”的要求。注重在學科學習中體認勞動精神,做到“勞心”和“勞力”相結合。家庭生活勞動是兒童最常見、最易參與的勞動形式,家長要給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居家勞動或勞動親子課,如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物品等,同時引導幫助學生樹立節(jié)水、節(jié)糧、節(jié)電意識,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引導自己動手分類處理垃圾,增強環(huán)保意識。通過家務勞動體驗,逐漸發(fā)展他們的職業(yè)意向和職業(yè)選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籌規(guī)劃,撥付勞動教育經費,開發(fā)社會勞動教育資源和社會公益勞動課程,在全社會營造支持青少年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如在超市、養(yǎng)老院、居民社區(qū)等開展青少年勞動教育。開展勞動技能大賽和勞動成果展示,激發(fā)學生的勞動積極性??傊?,在學校、家庭、社區(qū)不同場域加強勞動教育,做到全體性與差異性結合、養(yǎng)成性與創(chuàng)新性結合、學校主導與社會參與結合,體現勞動無處不在。

      (四)重視勞動教育過程評價

      勞動品質是青少年綜合素質評價的一個重要維度,學校應根據《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在衡量學生全面發(fā)展中,將學生參加勞動活動情況、勞動態(tài)度和勞動技能納入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陶行知曾在曉莊師范學校倡導“不會種菜,不算學生”,以“不會燒飯,不得畢業(yè)”為口號,注重學生勞動教育。當今中小學要以“勞動實踐指導手冊”為抓手,將勞動教育的教學目標、活動設計、工具使用、考核要點、評價方式、安全保護等要素融入培養(yǎng)方案,不斷研究和探索勞動教育課程設置與評價機制。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主動承擔起家庭和社會勞動責任,使勞動教育與學生的生存和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結合起來。開展新形態(tài)勞動教育評價,通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勞動、機器人競賽等實踐體驗,提高勞動技能水平。同時將學生勞動實踐納入對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督導評估中,以考評促進勞動教育落實見效。

      綜上所述,勞動教育是實現人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堅守勞動教育的“成人之道”“成才之理”。不斷將勞動教育融入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弘揚中華民族勞動精神,引導學生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和創(chuàng)造勞動,成為有社會勞動能力且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猜你喜歡
      勞動教育學生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趕不走的學生
      熱愛勞動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xù))
      學生寫話
      金溪县| 贡觉县| 乌兰县| 孟津县| 缙云县| 乐东| 鱼台县| 灯塔市| 申扎县| 新干县| 朝阳区| 珠海市| 东光县| 长沙市| 彭水| 上高县| 建昌县| 弥勒县| 大兴区| 鄄城县| 敦化市| 衡山县| 滦南县| 铅山县| 玛多县| 忻州市| 五河县| 蕲春县| 迭部县| 桃园县| 邢台市| 沁源县| 长岭县| 仙游县| 遂川县| 上栗县| 海盐县| 新建县| 农安县| 扎兰屯市|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