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心靈奇旅》這部電影一上映,就有很多人在朋友圈瘋狂安利,仿佛你不去看,就錯過了一場溫暖與療愈并存的旅行。影片拋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你將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這個問題沒有一絲指向性和逼迫性,它沒有告訴你“必須”“不能”或者“應(yīng)該”,也沒有告訴你什么才是最好的,它選擇讓你自己來回答。
影片最暖心的地方在于,它關(guān)心的是“你”——你最想要什么樣的生活,你最看重的東西是什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價值觀。它告訴我們,目標和成就不是衡量生命價值的唯一標準,活著本身就有意義,無論平凡與否,認真地活,生命就會有“火花”。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找到自己的“火花”了嗎?你打算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
假如人生可以重來
主人公喬伊是一位普通的中年音樂教師,他一邊勤懇地工作,一邊不懈地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他從不敢跟家人提起自己的夢想,唯有一個人默默地堅持著。某天,喬伊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機會——與一位著名樂手同臺演出,他的才能終于得到了賞識,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正當觀眾滿懷期待,想看他接下來將如何精彩表演時,他卻由于過于激動而失足掉進下水道,生命也因此戛然而止。等了大半輩子,就差那么一點兒,夢想就能實現(xiàn)了,就差那么一點兒??!帶著這份強烈的不甘,喬伊的靈魂逃離“生之彼岸”,去到“生之來處”,不惜一切代價找尋重生的可能。
與這部影片類似的動畫《人生的選擇》,同樣很有深意。主人公推開一扇門,門后是名牌大學和體面的工作,他卻因為整天“996”感到疲乏,一怒之下放棄了;重新打開另一扇門,等待他的是網(wǎng)吧和工廠的工作,他卻因為太窮被女友拋棄了;再打開一扇門,迎接他的是挖礦,掙了一大筆錢,結(jié)果卻因酗酒進了醫(yī)院,于是他又跑回去做選擇……
也許在很多瞬間,我們會默默期許,假如人生可以重來就好了。這個瞬間可能是我們?yōu)樽约旱哪硞€選擇感到特別后悔的時候,或是錯過了一次難得的機會,又或是不小心犯了一個無法彌補的錯誤,傷害了一些對我們意義重大的人……每當這種時候,我們都特別希望能夠回檔重來,因為我們認定,再來一次,我們就會選擇另外一種方式,一種我們能夠接受的方式。
可我們又能夠重來多少次呢?思考自己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當下便是最好的開始。
你的“火花”在哪里?
喬伊的靈魂帶著不甘,來到了“生之來處”,成為“叛逆”的幼小靈魂22的導(dǎo)師。他們約定好,喬伊幫助22找到“火花”,獲得重生的通行證,然后喬伊拿著通行證回到地球,繼續(xù)完成自己的夢想。
可尋找“火花”的過程并不順利。一直以來,22都很難找到自己在地球生活的興趣、目標或意義,即使再偉大的人物都無法給它啟發(fā),喬伊也不例外。一次陰差陽錯的機會,22進入喬伊的身體,通過體驗喬伊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比如品嘗美味的披薩、和理發(fā)店師傅閑聊、感受母親的支持和學生的信任,它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生活的美妙,“火花”悄然顯現(xiàn)。
所以,誰說“火花”就一定得是某個重大而有價值的目標呢?對生活充滿向往和熱愛,“火花”就會出現(xiàn)。這讓我聯(lián)想到那些年紀輕輕就“喪氣橫秋”的孩子,或許他們也誤解了“火花”的真正含義,又或者是他們也曾找到過自己的“火花”,卻被他人否定了,于是星星點點的“火花”就逐漸熄滅了。比起一味地探索實現(xiàn)價值的渠道,熱愛生命、活在當下可能更為重要。
這個世界上,動聽的音樂、靈動的色彩、誘人的美食、酣暢的運動、豐富的學識、助人的快樂、朋友的陪伴、無盡的財富……都有可能成為一個人的“火花”。那么親愛的你,你的“火花”在哪里呢?你生命中最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什么?又是什么讓你忍不住感慨“活著真乃一件幸事”?
如果你能回答出上述問題,說明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的生命也會因為找到“火花”而更精彩。一個人越清楚自己的價值觀,越了解自己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想要尋求什么,他的生涯發(fā)展目標通常也就越清晰。
怎樣找到自己的“火花”
如果你暫時還答不上來也沒關(guān)系,說明你遇到了和22同樣的問題。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處于青春期的大多數(shù)人都將經(jīng)歷這樣一個混亂、迷茫的時期,這是很正常的。這個階段的人面臨著一個很重要的任務(wù),就是探索“自我同一性”:了解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怎樣成為那個誰。
如果這個任務(wù)完成了,一個人會對過去的、現(xiàn)在的以及未來的自己有連續(xù)性的認識和了解,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人生。如果沒能順利完成,可能會繼續(xù)處于混亂的狀態(tài)中,或是成為社會不認同、令人反感的角色,如罪犯、“啃老族”。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機會和選擇不再是稀有物,不少人在做出人生選擇時會感到迷茫和糾結(jié),于是他們會經(jīng)歷一個“合理延緩期”。在這期間,他們接受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服兵役等,既可以緩解內(nèi)心的糾結(jié),也可以為未來發(fā)展做準備。但不管怎樣,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終將面臨選擇,或早或晚。
那么我們究竟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火花”呢?或許我們可以學習22的方式,多去嘗試,多去體驗,總有一款“火花”會在恰當?shù)臅r候迸發(fā)出來。每增加一次體驗,你就會更深刻地體會到喜歡與不喜歡,合適與不合適,勝任還是吃力。美國學者舒伯的職業(yè)發(fā)展理論也提出:15~24歲的青少年,正處于生涯的探索階段,他們需要通過學?;顒?、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機會,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且適合的事情。
分享我的一次經(jīng)歷,某個寒假我決定去餐館當服務(wù)員,主要負責端茶倒水、收拾客人茶余飯后的殘局、清洗廁所等,整個過程中我基本能夠適應(yīng),也按照約定堅持到了春節(jié)。但結(jié)束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輩子我再也不會當服務(wù)員了,這份工作不適合我。這段經(jīng)歷讓我更加清楚了自己想要找什么樣的工作,大學期間也因此變得更努力了,這為我后來找工作做了不少必要的鋪墊。
所以當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時,大膽地去探索、去嘗試吧!你的體驗會給你答案。
“我”的價值拼圖
電影中的喬伊為了追求音樂夢想,忽略了生活中很多動人的細節(jié),仿佛他的生活里只有音樂。這也是為什么他在演奏結(jié)束后產(chǎn)生了一種強烈的虛無感,頓時覺得自己的一生沒多大意義。
只為一個目標而活,就算目標達成,生活也會顯得太過單調(diào);追求太多目標,筋疲力盡,可能一個都無法達成。所以我們通常會選擇幾個特別重要的目標,竭盡所能地去追求它們。這些重要的部分恰恰反映了我們的價值觀,它們就像一塊塊拼圖,拼接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我”。
人生的價值拼圖里,你最看重的是什么?請把你心中所想填寫在下圖里,一塊拼圖代表你看重的一種價值。
可供參考的價值
取之不盡的財富
才華橫溢
藏書豐富的圖書館
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
成功的事業(yè)
環(huán)游世界
迷人的外表
吃遍天下美食
好奇心
三五個知心朋友
幫助別人
溫馨的家庭
名垂青史
創(chuàng)造力
長情的陪伴
一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