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碩
主炮齊射的戰(zhàn)列艦有可能把自己轟散架嗎?答案是:可以。爆炸會產(chǎn)生沖擊波,但其實開炮同樣也會產(chǎn)生沖擊波,它的威力有多大呢?能夠團滅一整艘戰(zhàn)艦。
1944年,“二戰(zhàn)”已經(jīng)到了后期,但此時的太平洋上,美國和日本還在血戰(zhàn)。10月20日,美軍開始了進攻菲律賓的計劃,因此人類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海戰(zhàn)——萊特灣海戰(zhàn)便爆發(fā)了。
日軍對此早有準備,迅速將巨型戰(zhàn)列艦武藏號編入了主力艦隊,試圖突入美軍的陣地。
武藏號是日本大和級戰(zhàn)列艦的2號艦,其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噸,為當時戰(zhàn)艦之最。而另一個更加引人矚目的,就是其配置了三座三聯(lián)裝,共9門口徑達到了460毫米的巨炮。
但是,就是這9門無敵主炮,馬上就要犯下一個巨大的錯誤了。
10月24日,奔襲中的日軍艦隊突然遭到了美軍航母艦載機的猛烈進攻,其中,巨大的武藏號更是成了眾矢之的,被美軍重點照顧。不過,此時的武藏號上,但凡是能找到一點空隙的地方,都被塞滿了防空炮塔,所以密集的炮火也給美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尤其是,日本人還有一樣奇葩的武器,9門460毫米巨炮不僅可以對艦,還可以拿來對空,它們可以發(fā)射一種叫作三式彈的特殊炮彈。這種重達1噸多的炮彈可以被發(fā)射到1萬米的高空,爆炸后產(chǎn)生的1200枚燃燒彈,能覆蓋周圍120~150米的范圍,不僅可以打亂敵機的編隊,還因為其十分可怕的炸開場面,在視覺上也能起到足夠的震懾效果。
在遭遇美國軍機的突襲后,武藏號便首先用主炮轟了一輪“煙花”上去,接著全員高射炮就位,與逼近的美軍機群進行肉搏。這樣勉強撐過了第一波空襲,雖然被數(shù)枚炸彈命中,甚至還中了魚雷,但是高炮依然可以繼續(xù)“突突突”。
接著,美軍的第二波空襲來臨了。日軍指揮官準備繼續(xù)沿用之前的戰(zhàn)術,也就是先開460毫米主炮,用三式彈打出彈幕進一步震懾美軍飛行員,然后再用高射炮來織出近防網(wǎng)。但是,在拉響主炮開炮前的警報時,很多高射炮炮位的射擊并沒有停下來的,巨大的轟鳴聲直接把警報聲給吃掉了,打了雞血的高炮手此時還在繼續(xù)對著天上“突突突”。然后,主炮開火了。
炮聲過后,一片安靜,剛剛還在往外噴火的高射炮齊刷刷閉嘴了,炮塔上的人也不見蹤影了,他們?nèi)ツ膬毫耍吭瓉?,他們被主炮開炮時產(chǎn)生的“炮口風暴”掃到海里去了,不光人沒了,連高射炮上的光學瞄準具也無一例外都遭到了破壞,武藏號的防空力量瞬間腰斬,很快便在美軍的集群攻擊下沉沒了。
什么是“炮口風暴”?為什么武藏號在第一次開炮的時候沒有受到炮口風暴的影響,第二次卻幾乎被滅了門呢?炮口風暴又究竟會對戰(zhàn)艦造成多大的破壞呢?下面我們就來仔細講講。
炮口風暴是指火炮開炮時,以炮口為中心點所產(chǎn)生的一個爆炸沖擊波。這張美國海軍愛荷華號戰(zhàn)列艦在一次演習中,9門主炮側(cè)向齊射時的照片,把炮口風暴的威力展現(xiàn)得淋漓精致,你看到那片巨大的凹下去的海面了吧,那就是被球形的沖擊波給擠下去的。
在炮彈離開炮管之前,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一個一直堵著后面的,由推進劑燃燒后產(chǎn)生的大量高壓燃氣的東西,這時候,爆炸的威力還沒有體現(xiàn)出來,直到炮彈離開炮口,塞子沒了,憋著一肚子氣的高壓燃氣才在瞬間噴涌而出,帶著巨大的能量,以超音速的沖擊波形式迅速擴散開去,所到之處,滿目瘡痍。甚至,它還會快過炮彈本身,以至于對炮彈的飛行動力學還要產(chǎn)生影響呢,真是個很麻煩的東西。戰(zhàn)列艦上的主炮口徑都巨大無比,可以想象,這樣的炮口風暴就更加明顯了。
在這種情況下,武藏號上的高射炮位都被設置成了帶有裝甲板防護的全封閉式的。但是,從1943年起,美軍的空襲越來越頻繁,為了應對這個威脅,日本人不得不見縫插針又在武藏號上增設了很多座高射炮臺,因為空間有限,裝甲防護就裝不上了。那接下來,在操作高炮的時候,要是主炮開火,豈不直接就暴露在炮口風暴之下了嗎?于是日本人又想了一招,在每個炮位上都安裝一個開炮警報器,一旦警報拉響,高射炮手便要立刻撤回艦內(nèi),同時,還不能忘了把高射炮上的瞄準鏡一起拆下來帶走才行。
1944年10月24日,武藏號在第一次對天齊射煙花時,拉響的警報聲響徹全艦,所有人于是都躲起來了。但是第二次嘛,由于高炮射得正酣,哪里能聽得見什么警報聲呢,于是上一秒還激情萬丈,下一秒就見了龍王,美軍戰(zhàn)斗機上的飛行員估計也是大吃一驚。
這就是炮口風暴,艦炮有、坦克炮有、榴彈炮有,就連迫擊炮,也是有的,你想不想親身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