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志鳳
(山東省調水工程運行維護中心,山東 濟南250100)
工程檔案管理工作貫穿工程項目的前期實施驗收和后期評價、運營管理等整個過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檔案資料的同步生成和同質管理工作均至關重要,是全面彰顯工程項目建設合法性、質量、效益情況的重要依據,對于工程項目具有監(jiān)督、指導、遵循等重要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轉型、升級及智慧工程的建設與管理要求的不斷推進,工程檔案管理面臨的工作量、工作壓力大幅增長,傳統(tǒng)的檔案管理模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當前快速發(fā)展的工程建設與運管事業(yè),針對工程檔案管理工作進行優(yōu)化調整勢在必行,而信息化建設就成為當前優(yōu)化調整的重要內容[1]。5G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在我國各個區(qū)域快速推進,各行各業(yè)均在5G時代迎來了全新的發(fā)展格局,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能否充分利用5G時代的技術紅利,直接關系到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成果[1]。
工程項目本身是一個極為廣泛的概念,涉及的領域、專業(yè)知識極為廣泛。這就使得工程檔案管理也具有綜合性特征,不僅包含建筑、裝備、生態(tài)環(huán)境、能耗、水耗、水文、氣象、自然、地理等相關專業(yè)知識,同時也包含項目管理、移民管理、風險評估、安全評估等有關社會學科專業(yè)知識。使得工程檔案呈現為專業(yè)性強、牽涉面廣等特征[2]。
工程項目通常會經歷較長的建設周期,從最初的工程立項、設計、施工和驗收,一直持續(xù)到后期項目評估,涉及的環(huán)節(jié)多、時間長。尤其是對于中大型工程來說,項目實施周期長,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諸多變化,如價格機制變化、政策調整、施工技術變化等等,均會使得工程檔案在不同年份表現為差異化的時間性特征。
不同地區(qū)在氣候、環(huán)境、資源方面的差異性,工程項目往往也會根據各個地區(qū)不同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調整。與此同時,地域文化本身也存在多元化的特征,檔案作為文化儲存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文化傳承的主要媒介,工程檔案也會涉及一些地域性特征[3]。
工程檔案作為工程項目建設進程中產生的原始資料,是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經驗、成果,不僅是工程項目展開、維護、擴建的重要依據,同時也發(fā)揮著參考、科研、經濟等方面的重要價值[4]。
5G時代所帶來的技術變革,使得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已經不再局限于內部應用,而是需要通過標準的統(tǒng)一,進行更為多元的整合,實現有關信息數據的高度共建共享。但從實情來看,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當前自成一體,缺乏統(tǒng)一的數據標準,導致各個信息服務平臺之間難以進行有效的對接,制約了工程檔案的利用效能[5]。
5G時代,高速發(fā)展的信息化技術,使得越來越多新興技術開始應用于檔案管理工作,對檔案管理軟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工程檔案管理來說,信息化建設必然需要保持動態(tài)發(fā)展的趨勢,在不斷引入新興技術的同時,還需要針對軟件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調整。但從當前工程檔案管理實際情況來看,軟硬件建設存在較大的滯后性,制約了各種新興信息技術的應用。
5G時代,各種新興技術在諸多領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推動了諸多行業(yè)的改革發(fā)展。在看到優(yōu)勢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云計算信息安全問題接踵而至,比如谷歌G-Mail用戶數據被盜、索尼云服務中的用戶資料與密碼泄露、亞馬遜爆發(fā)的宕機事故等,層出不窮的信息安全問題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對工程檔案管理工作來說,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同樣也需要高度重視網絡安全。當前工程檔案管理對于網絡安全隱患的防范不夠理想,并未結合當前信息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引入對應的安全防范機制,仍舊面臨諸多潛在的網絡安全隱患。
知識經濟時代,行業(yè)內部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在于人才之間的競爭。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自然也不例外,只有具備一支專業(yè)技術過硬、綜合能力突出的管理人才隊伍,才能夠有效保障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成果。然而,當前專業(yè)管理人才嚴重不足,導致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管理、運營等方面均缺乏足夠的人才作為支撐,制約了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有序推進。
對于工程檔案標準化建設,需要有關部門進行全面的調研,同時吸收借鑒其他國家工程檔案的通用標準、規(guī)范,以此來建設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工程檔案信息化標準,保障各個工程項目各個系統(tǒng)之間的高效對接。在此基礎上,可以充分利用5G所具有的高信息傳輸效率,同時推進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的應用,針對工程檔案信息服務平臺進行優(yōu)化,納入云系統(tǒng)進行工程檔案的管理,通過云系統(tǒng)進行相關檔案標準的轉換,然后根據用戶實際使用需求進行存儲標準、操作系統(tǒng)標準、檢索方式、計算格式等方面的自動適配,從而有效規(guī)范檔案信息傳輸使用,工程項目各方均能夠在不改變自身系統(tǒng)標準的同時,切實提升各方交流溝通的效率。
針對當前檔案管理新興信息化技術進行全面的調研,了解信息化技術對于軟硬件的要求,并結合硬件市場調研制定針對性的引進策略。從硬件建設層面來看,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顯然會嘗試引入各種新興信息化技術,包括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這就對硬件基礎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不僅需要計算機性能滿足要求,同時也需要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并且還需要結合各種服務器建設方面的需求,針對固態(tài)硬盤、機械硬盤進行合理的搭配,才能夠有效滿足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需求、檔案信息傳輸需求。從軟件建設的層面來看,應當避免當前套用通用軟件的模式,而是需要主動與相關的科研企業(yè)、第三方企業(yè)進行深入的交流合作,嘗試定制專業(yè)化的軟件內容,并針對軟件對應的接口、對接內容等進行優(yōu)化,使得軟件能夠與工程檔案管理系統(tǒng)之間進行有效的兼容,且相關功能模塊能夠適應工程檔案管理需求。
在全面推進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還必須要高度重視網絡安全設計優(yōu)化,涉及檔案系統(tǒng)安全、檔案系統(tǒng)安全保障技術、檔案網絡安全法規(guī)等等,只有通過諸多領域的有效完善,才能夠切實提升網絡安全保障效果。基于工程檔案網絡安全管理實際,主要是從以下幾點加強管理:首先,對于應用環(huán)境、應用領域、密碼管理、安全管理以及網絡傳輸等領域進行全面的梳理,分析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疏漏環(huán)節(jié),并制定針對性的安全管理策略。其次,針對工程檔案管理的重要性,進行多元化的劃分,分別根據其在重要程度方面的差異性,建立針對性的網絡安全保障措施。比如,針對涉及專利、機密等方面的檔案資料,應當全面引入如數據加密、數據簽名、安全漏洞掃描、入侵檢測技術、AI安全技術等方面的技術體系,建立層次多元、安全層次高的保障體系。
對于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專業(yè)管理人才不足問題,檔案管理部門應當通過以下兩個方面的措施,全面加強管理人才隊伍培訓與引進工作:一方面,針對現有管理人才隊伍,應當針對他們的綜合素質進行系統(tǒng)的調研、分析,了解他們專業(yè)水平、信息素養(yǎng),以此來制定針對性的培訓教育計劃,為他們提供形式多元、內容豐富的培訓教育,培訓教育的內容不僅需要覆蓋工程檔案信息服務方面的知識內容,同時還需要根據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動態(tài),不斷融入新興的檔案管理知識、信息化知識、服務意識等,以此來促進現有管理人才隊伍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加強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引進工作。檔案管理部門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內部環(huán)境,致力于打造一個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提升隊伍內部的激勵體系,完善晉升機制,提升崗位吸引力,從社會引進一批檔案管理人才、信息技術人才、信息平臺運營人才等,針對管理人才隊伍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為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工程事業(y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工程檔案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也在進一步增大。這就需要管理者深入分析工程檔案信息化需求與建設暴露出來的問題,圍繞問題制定針對性的策略,通過圍繞標準建設推動檔案服務共享、落實工程檔案軟硬件建設與信息技術研發(fā)、加強工程檔案網絡安全設計優(yōu)化、加強管理人才隊伍培訓與引進工作,從而有效提升工程檔案管理的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