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從2020年第11期《學與玩》開始,我們陸續(xù)知道了一年四季如何在城市中觀星,很多“初階”觀星迷茁壯成長了起來。今天,我們就請出久違的老朋友EN菌
讓它來講講如何成為“資深”觀星迷。
觀星的正確姿勢
躺下觀星
如果長時閆蒟著仰頭觀星,脖子很快就會受不了。正確的姿勢應該是躺在躺椅或防潮墊上。不過,要注意保暖,即使是夏天的夜晚,后半夜也會有些冷,要蓋條薄毯。
星圖和星圖APP
星圖是觀星者的必備。市場上可以買到多種星圖,有筒單買用的活動星圖,也有詳細的專業(yè)星圖。隨著智能手機的流行,很多星圖APP也能夠幫助觀星者認識星空,比如安卓平臺的星圖,iOS平臺的Star Wak、Sky Safari等。但也要注意,手機屏幕的亮光會影響視力,每次看手機一段時間之后,都需要段時同恢復。這是個不容忽視的弊端。因此多數有經驗的觀星者并不喜歡使用手機上的APP查看星圖。
使用活動星圖
活動星圖是歷史悠久又筒單實用的認星工具。使用的時候,先轉動星盤,按照觀測的時間,把內圈的時閆和外圏的日期對好。然后把星圖舉過頭頂,讓星盤上標的方向和實際方向致,就可以對照星圖認星啦。
星圖和星空的不同
星圖上用星點的大小來表示亮度,越亮的星星就越大。但很多星星“擠”在面積有限的星圖里,就顯得非常擁擠,甚至有些亮星互相挨在了一起。而事實上,它們在星空中分得很開。很多人剛開始使用星圖時,找不到星座,但只要了解到這一點,適應了之后,就能熟練使用了。
注意夜行安全
觀星的環(huán)境通常是黑暗的,有時候還會在野外、湖邊或者高樓的樓頂觀星,所以行走的時候,干萬要注意安全:可以用紅光頭燈照明,或者用手機屏幕對著地面照亮,以防摔倒或者不小心踩到其他躺在地上的小伙伴。場地上可能還會有相機、望遠鏡,也要注意避開。當你自己架設備時,最好用閃爍的小紅燈作為提醒,一般相機、快門線上都有這樣的小燈。
賞星小技巧
余光大法
無論是肉眼觀星還是用望遠鏡觀測,把目標放在視野的邊綠,會有驚鳶哦。人眼視網膜四周的細胞對弱光十分敏感,因此在看暗弱的目標時,用余光看,會更亮、更清楚。另外,上下余光比左右余光的效果更好哦~
適應黑暗
從明亮的環(huán)境來到黑暗的環(huán)境,眼睛需要30分鐘左右的時間才能完全適應。這個過程很重要,不要著急,等眼睛適應了黑暗,再開始觀測。觀測期同,避免再看亮光,因為瞳孔總是縮小得很快,放大的過程卻很慢。
使用指星筆
每次用指星筆指星時,都會有人贊嘆不已。它像一把激光劍,直刺天空,指
點星空,非常實用,也非常酷。網上很容易買到指星筆,但使用的時候一定注意不要對著人的眼睛照射,會損傷視力;也不要指向天空中的飛機,那樣會對飛行員產生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