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睿,程維金,肖之炎,郭陽陽
(1.武漢市觀鳥協會,武漢430074;2.武漢市林業(yè)工作站,武漢430021;3.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武漢430072)
2020年5月21日,在湖北省武漢市天興洲(114°27′57"E,30°42′51"N,海拔6 m)進行武漢市重點區(qū)域鳥類調查時觀察到3只紅嘴巨燕鷗Hydroprognecaspia(圖1:左),發(fā)現地位于武漢市黃陂區(qū)武湖街道熟地村附近的長江江灘,該區(qū)域水位較低,河床露出大片沙洲,沙洲間遍布淺灘與水洼(圖1:右),吸引了鷗科Laridae、鷺科Arderidae等眾多水鳥覓食。觀察時同域還分布有白額燕鷗Sternaalbifrons、普通燕鷗S.hirundo等。
觀察發(fā)現,該鳥整體白色,頂冠黑色,具顯眼紅色粗長的嘴,飛行時振翅較慢,可見初級飛羽腹面黑色,腳黑色。與同域分布的白額燕鷗、普通燕鷗相比,該鳥體型明顯偏大,與西伯利亞銀鷗Larusvegae體型相近。經查閱相關文獻,鑒定為紅嘴巨燕鷗(楊嵐,2005),隸屬于鸻形目Chardriiformes鷗科巨鷗屬Hydroprogne(鄭光美,2017),世界范圍內廣泛分布,在北美、歐洲北部、非洲、馬達加斯加、亞洲中部和南部、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有分布(Crampetal.,1994)。國內在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新疆、云南、寧夏、四川、安徽、江西、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香港、澳門、廣西、海南、臺灣有分布記錄(Sibley &Monroe,1990;虞閏六等,2002;楊嵐,2005;吳海龍,顧長明,2017;鄭光美,2017;馬志軍,陳水華,2018;??∮⒌龋?018;闕品甲等,2020)。檢索中國觀鳥記錄中心(http://www.birdreport.cn/)數據,在湖南、重慶、山西等地亦有少量觀測記錄。紅嘴巨燕鷗喜棲息于沿海一帶、內陸大湖和水庫區(qū),在我國繁殖于沿海從渤海至海南及長江上游,在華南、東南、臺灣及海南島越冬(約翰·馬敬能等,2000)。
經查閱相關文獻和調研(約翰·馬敬能等,2000;許國權,段海生,2016;鄭光美,2017;馬志軍,陳水華,2018),紅嘴巨燕鷗在湖北的分布在許國權等(2016)綜述中有一筆記錄,其被收錄于湖北濕地“繁殖鳥名錄”,但無其他詳細說明。紅嘴巨燕鷗在我國的繁殖地一般為沿海區(qū)域(約翰·馬敬能等,2000),在吉林、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和江西為夏候鳥(馬志軍,陳水華,2018),湖北作為內陸地區(qū)距離該物種通常的繁殖地較遠,而我們多年的野外調查工作也未記錄到該鳥在湖北有繁殖的情況?;趯ο嚓P文獻的查閱考證,并結合我們的經驗研究,認為此次發(fā)現是紅嘴巨燕鷗在湖北省分布的第一次確切報道。關于該種在湖北省境內的居留狀況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