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民國時,在成都東門的一條繁華街上,新開了一家餐館,老板雖是外地人,卻也懂得碼頭上的規(guī)矩,開張那天,用大紅燙金帖子把地方上袍哥舵把子,保、甲、巡警都一一請到了。雖然花費不少,但能保得生意平安,老板便覺值得。
果然,一連幾天都平安無事。這天中午,老板正迎來送往,忙得不亦樂乎,卻冷不防闖進一個人來。這人敞胸露懷,一臉橫肉,腰間還別著把帶鞘的短刀,一進店堂便生出一股殺氣,嚇得兩個膽小的顧客連忙躲閃。老板忙走上前,賠著笑臉把來人迎進了雅間,一面招呼上茶,一面小心翼翼遞上菜單。哪知來人把菜單一推,惡聲惡氣地說:“這些都不合范爺我的口味,我今天要吃‘吼班兒!”
“吼班兒”?這不是川劇中“跑龍?zhí)住钡乃追Q嗎?老板怯怯地問:“這是個啥子菜?”來人大聲說:“就是學‘吼班兒大聲吼叫、還很有氣勢的菜!”
老板知道“吼班兒”是三四個人搭檔,仗著人多勢眾,在戲臺上助起威來,那吶喊聲真是了不得。這菜怎么做?老板惶惶退下來,這時候剛剛上罷茶水的小堂倌也回來了,對著老板連連跺腳道:“哎呀老板,您當他真是什么‘范爺???他是南街上有名的潑皮——范刀兒!那回賭錢輸了又拿不出來,就抽出他腰上的那把短刀,從自己膀子上割下一塊肉來,嚇得贏家轉身就跑。他分明是嫌你開張那天沒有請他,故意來鬧事的!今天這堂上的鍋盤碗盞、桌椅板凳,不曉得要出脫多少喲……”
老板一聽,剛才還紅亮亮的臉一下子變得蒼白,急得在廚房門口直打轉轉。這時候,大師傅站出來,先讓老板莫要著急,接著喊過小堂倌如此這般吩咐一番,那堂倌連連點頭,抓起灶邊的一個菜簍子飛奔而去。
話說這大師傅可是享譽成都半邊城的“劉一勺”,因替一個堂倌打抱不平,得罪了舊東家,被新東家用重金雇來。見新東家有事,劉一勺自然不作壁上觀。
不過半袋煙工夫,堂倌氣喘吁吁地回來了。眾人接過菜簍子一看:媽呀,里面裝的全是小蛇般的大黃鱔!劉一勺不做拿手好菜“棚子鴨”,卻買來這極少烹飪的黃鱔做什么?
劉一勺捋起袖子,不慌不忙地抓起黃鱔,在清水里漂了漂,然后在菜板上“咚咚咚”一陣快刀,斬下腦殼,血淋淋地豎在大瓷盤子里;接著又顛勺進鍋,聽見嘩啦啦一陣作響,劉一勺便端起半鍋油亮亮的汁水,朝著那些黃鱔腦殼劈頭蓋腦地澆下去,嘴里還直喊著:“快點,快點端上去!”
一旁看得眼花繚亂的老板,連忙撥開眾人,上去接住盤子,轉身快步進了雅間。這盤菜擺上了桌子,老板才顧得上細看,只見雪白的瓷盤里凝著黑紅發(fā)亮的滋汁,其中綠的是蔥花兒,黃的是姜粒兒,白的是蒜米子,鮮紅的是泡海椒絲兒……發(fā)出陣陣濃郁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再看看那些黃鱔腦殼,他不由得吃了一驚:這些小冤孽被熱油燙得滋滋作響,嘴巴還在慢慢地一張一合……雖然看著有些瘆人,卻是一道神形皆絕、色香俱妙的“吼班兒”!
范刀兒看著那些花里胡哨的黃鱔腦殼,只覺得毛骨悚然。民間常道,蛇是冤魂,這些小蛇般的黃鱔到了這步田地還在朝著他吼,吼的不就是他平日里估吃霸賒、稱霸一方的種種惡習嗎?那個因為護著自己的鹵菜攤子而被他打得吐血的徐老漢,不就曾罵他天地難容,終遭報應嗎?看著這些黃鱔腦殼一齊朝著自己吼,范刀兒只覺得觸目驚心,心虛不已,一下子從腦門心直接涼到了腳板心!
這時,劉一勺也跨進屋來,一邊用圍腰帕擦著手,一邊笑呵呵地問:“范爺,您要的‘吼班兒,可就是這個?”范刀兒猛地醒過神來,他本想瞎捏個菜名,?;_@家新菜館,撈上一星半點兒油水,沒想到大師傅還真做出這道會“吼”的菜肴來。他又覺得自己不能在一盤黃鱔面前倒了威風,便漲起三股筋吼道:“亂說!這東西能吃得嗎?”
“吃得吃得?!眲⒁簧走B聲說著,并用筷子剔下一塊黃鱔頭皮,蘸了滋汁放進小匙里,恭恭敬敬地遞給范刀兒。范刀兒壯起膽子抿了一口,那肉又細又嫩,滋汁酸辣鮮香,在嘴里還沒轉上一轉,便“哧溜”一下滑進了肚子里,差點連舌頭也帶了下去。劉一勺笑瞇瞇地問道:“怎么樣?該是吃得嗎?”
“吃得吃得?!狈兜秲翰倨鹂曜?,正要伸進盤子,忽然覺得不對頭:這東西頭皮沒了,那頭骨咋仍然立在盤中一張一合地沖他“吼”呢?莫不是陰魂不散,尋思著跑到他肚皮里去作怪?他這樣想著,就真的覺得肚子里有點“那個”,連忙放下筷子,抽身要走。
劉一勺也沒有攔他,只是笑呵呵地說:“哎呀,這么好的東西,咋就不吃了呢?不可惜嗎?”
范刀兒收住腳,居然對著劉一勺打了個拱,說:“大師傅,您的手藝我今天算是領教了,從今以后若是再來生事,算我不是東西!”
“哦?此話當真?”劉一勺說著,笑了起來,身后的堂倌、廚娘和那些擠來看熱鬧的顧客,也一齊笑了起來,笑得那潑皮臉紅筋漲地擠出門去。范刀兒一走,老板這才抹了把額頭上的汗珠子,一把攥住劉一勺的手,連呼“多謝”,并好奇他怎么會想出這道菜來。
劉一勺哈哈一笑說:“小時候,我最愛抓黃鱔。這家伙最是命長,斬成兩段也久久不落氣。新斬的鱔頭經熱油那么一淋一刺激,自然更會玩命,沖人大吼喲!不過,我這道‘吼班兒可不能瞎吃哦,黃鱔寄生蟲多,不全燒熟就下了肚子,絕對會鬧肚子!”
聽說打這以后,這家館子的生意更好了,老板也隆重地推出叫“吼班兒”的佳肴——不過,這是經過精心熟烹的鱔肴,雖名為“吼班兒”,卻不會沖客人“吼”的。
(發(fā)稿編輯:田芳) (題圖:孫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