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微血管破裂 聲音會改變
造成聲帶受損的高危人群,以教職、業(yè)務、主播、歌手最多,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聲帶結節(jié),俗稱聲帶長繭。過度使用聲帶或是發(fā)聲位置錯誤也會造成聲帶結節(jié)或是聲帶麻痹,其余則是疾病引起的聲帶病變。
一般人群比較容易發(fā)生的聲帶受損,以“尖叫型聲帶結節(jié)”為多,小朋友到了游樂園或是見到朋友太開心,放聲尖叫,喉嚨的微血管破裂,聲音就會沙啞。
病毒刺激 感冒也會沙啞
感冒出現的聲音沙啞也是人們常會碰到的情形,感冒引起的聲音沙啞,是感冒病毒刺激聲帶,使聲帶麻痹,進而造成聲音沙啞。許多人會誤以為聲音沙啞是感冒的前兆,事實上,感冒造成的聲音沙啞應該是感冒癥狀痊愈后才會出現,若是感冒前就已經有聲音沙啞的問題,恐是其他疾病引起。
人們對于聲音沙啞的病識感不強,多會認為“過幾天就會好”,若是聲音沙啞卻持續(xù)使用不正確的發(fā)聲方式,嘶吼唱歌、一直說話等,聲帶可能發(fā)生不可逆的損傷,出現聲帶結節(jié)。若聲音沙啞后有適當的休息,但兩周后聲音仍舊沒有改變,就得擔心是其他疾病引起。
不煙不酒 受損多屬良性
因疾病引起的“燒聲”以胃食道逆流最為常見,胃酸逆流到喉嚨,喉嚨的組織較食道脆弱,不斷侵蝕就會造成聲帶受損。另外,也可能是肺癌、甲狀腺、喉部術后引起,若超過兩周都沒有痊愈,一定要提高警覺。
一般的聲帶受損皆屬于良性,如聲帶結節(jié)、聲帶息肉、聲帶纖維化等。不過,若平時有抽煙喝酒的習慣,就可能是喉癌引起,癥狀持續(xù)未改善,醫(yī)師能通過纖維鏡、硬式纖維鏡等找出病灶。
咽喉逆流 比胃酸逆流難治
真正因為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聲帶受損,臨床上并不多,最多的應該是“咽喉逆流”,有三到四成聲帶受損的患者是因為咽喉逆流引起,該疾病比胃食道逆流更難治療。所謂“咽喉逆流”是指胃酸逆流到喉嚨后,胃液中的“胃蛋白酶”會留在咽喉,胃蛋白酶主要是消化食物的酵素,活躍于酸性的環(huán)境,一旦胃酸再次逆流或是吃宵夜,就會活化殘留在喉嚨的胃蛋白酶,不斷刺激喉嚨、聲帶,聲帶就可能出現萎縮或是其他病變。
常清喉嚨 恐是胃酸逆流征兆
很多人有清喉嚨的習慣,清喉嚨對于聲帶來說,每一次都是負擔,會讓聲帶水腫,進而出現聲音變化。常清喉嚨也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的征兆,因為喉嚨黏膜不如以往,清喉嚨會讓口水平均分布在喉嚨,暫時得到舒緩,建議少清喉嚨避免聲帶受損。
但隨著年紀增加,喉嚨的黏膜自然會變少,建議長輩可以多喝水,保持喉嚨濕潤,喝水也有一定的技巧,千萬別一次猛灌,每次200毫升慢慢喝,也是保護喉嚨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