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北塘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300453)馮文靜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不斷轉(zhuǎn)變,糖尿病發(fā)病率也逐步上升,該病因發(fā)病較慢從而使大多數(shù)患者對其不重視,導致病情加重。有研究認為,糖尿病與不良飲食方式有較大關系,且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不了解,從而無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疾病發(fā)生,因此在治療的同時采取科學的健康教育尤為重要[1]。故本研究探討多路徑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2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6例,根據(jù)盲抽法將其分為兩組,各53例。觀察組中男38例,女15例;年齡48~66歲,平均年齡(57.56±2.25)歲。對照組中男35例,女18例;年齡45~68歲,平均年齡(56.68±2.19)歲。納入標準:兩組均符合糖尿病診治標準[2];兩組患者意識清醒,神志正常,認知能力正常;患者及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等功能障礙者;有精神疾病史者;患免疫功能障礙,視聽功能障礙者。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對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附表1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血糖水平(±s,mmol/L)
附表1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血糖水平(±s,mmol/L)
注:與同組護理前對比:aP<0.05。
時間 組別 FPG(mmol/L) 2hPG(mmol/L) HbAlc(%)護理前觀察組(n=53) 13.25±3.95 18.55±4.61 8.19±1.76對照組(n=53) 13.32±4.04 18.49±4.54 8.22±1.68 t 0.090 0.068 0.090 P 0.928 0.946 0.929護理后觀察組(n=53) 7.25±1.81a 10.04±1.62a 5.18±1.04a對照組(n=53) 10.86±2.11a 15.87±2.85a 7.48±1.16a t 9.454 12.947 10.748 P<0.001 <0.001 <0.001
附表2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健康行為評分(±s,分)
附表2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健康行為評分(±s,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對比:aP<0.05。
時間 組別 作息規(guī)律 飲食控制 吸煙飲酒 運動鍛煉護理前觀察組(n=53) 5.14±1.18 4.22±1.31 4.33±1.45 3.92±1.15對照組(n=53) 5.19±1.12 4.25±1.28 4.41±1.39 4.01±1.18 t 0.224 0.119 0.290 0.398 P 0.823 0.905 0.772 0.692護理后觀察組(n=53) 9.11±0.84a 8.86±0.91a 8.92±0.58a 8.44±1.02a對照組(n=53) 6.98±0.75a 6.75±0.94a 7.15±0.74a 6.95±0.88a t 13.770 11.741 13.705 8.052 P<0.001 <0.001 <0.001 <0.001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健康教育,定期檢查患者血糖等指標,由責任護理對其進行健康口頭宣教,講解疾病防護措施、發(fā)病前兆、管理措施等,持續(xù)護理6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多路徑健康教育模式,具體措施如下:①門診教育路徑:安排負責健康教育指導人員在門診對患者進行宣教,對患者提出的問題積極解決,采取針對性的指導方式,對個別特殊患者進行專業(yè)輔導,同時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給所有患者,標明授課地點和時間,并對問題較多的患者進行統(tǒng)計規(guī)劃,后期集中進行健康指導,全面解決患者問題。②住院教育路徑:針對需要住院的患者,入院前了解其病情和基本資料,對各方面進行評估,根據(jù)評估結(jié)果設置健康教育課程,為確保每次授課能讓所有患者提高學習效率,每節(jié)課控制人數(shù)在15人左右,通過播放視頻或幻燈片等方式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課后與患者討論解決問題。③院外教育路徑:醫(yī)院設置專門的電話咨詢服務,告知患者咨詢時間,并由有豐富治療經(jīng)驗的醫(yī)護人員為其解決問題,確?;颊咴诩抑锌梢缘玫綆椭?,同時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④定期家庭隨訪路徑:由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家訪,并收集患者病情資料建立備案,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總結(jié),對行動不便或病情不穩(wěn)定的患者給予鼓勵和支持,耐心告訴患者如何控制血糖,叮囑患者努力調(diào)養(yǎng)、按時服藥、按時檢測血糖。持續(xù)護理6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血糖水平:于護理前、護理6個月后抽取兩組晨間空腹靜脈血3mL及餐后2h靜脈血3mL,采取快速血糖檢測法檢測兩組空腹血糖(FPG)、餐后2b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②健康行為:采用本院自制的健康行為調(diào)查表(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784,重測信度為0.82),量表包括作息規(guī)律、飲食控制、吸煙飲酒、運動鍛煉4個方面,每方面包括5個問題,每個問題0~3分,分值越高表示健康行為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處理數(shù)據(jù),以%和n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以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以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糖水平 護理后,兩組FPG、2hPG、HbAlc水平均較護理前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健康行為 護理后,兩組作息規(guī)律、飲食控制、吸煙飲酒、運動鍛煉評分均較護理前上升,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因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他原因?qū)е卵钱惓I撸摬《喟l(fā)于中老年人群或肥胖群體,且因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轉(zhuǎn)變,該病已呈流行趨勢。因糖尿病早期無明顯不適癥狀,且患者自身疾病防護意識較差,往往對疾病治療不重視,加之該病與患者不良生活習慣有較大關聯(lián),因此采取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對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有重大意義。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用不同方式護理后觀察組FPG、2hPG、HbAlc水平均較對照組低,作息規(guī)律、飲食控制、吸煙飲酒、運動鍛煉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分析原因在于:多路徑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完善的教育路徑,通過開設相關門診給予每一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可從不同角度給患者傳遞疾病知識,從而提高其疾病認知度;并對不同程度病情的患者進行分類,對需要住院的患者,通過全面收集患者資料幫其制定康復計劃,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同時開設健康教育課程,控制每次聽課人數(shù),從而確保每一位患者都能接受完善的健康教育,對疾病充分認知,使其提高治療信心[3]。多路徑健康教育還可對院外患者建立咨詢關系,確?;颊咴诩抑兴鰡栴}得到解決,從而增加護患信任關系;通過定期家訪觀察患者病情,監(jiān)督生活方式,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從而控制病情發(fā)展,達到理想的康復效果。通過以上教育路徑給予患者各方面指導,可確?;颊咴谠夯蚣抑卸伎傻玫搅己玫目祻椭笇В捎行Ц纳苹颊呷粘I?,起到抑制病情的作用[4][5]。
綜上所述,多路徑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健康行為,具有臨床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