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在李,尹兆青,段正凡,張爾娟,劉羽行,楊學梅,楊艷娟,楊 露
新生兒肺不張包括先天性肺不張及后天性肺萎陷,在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較常見。若肺不張未能及時治療,易繼發(fā)肺部感染、支氣管炎性分泌物潴留等,甚至發(fā)生支氣管擴張及肺膿腫。因此,及時診斷和治療新生兒肺不張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1,2]報道,雖然X線胸片和胸部CT在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斷中非常重要,但是與X線胸片和胸部CT相比,肺臟超聲檢查更簡便、快捷,且可減少放射性損傷。目前,關于肺臟超聲在新生兒肺不張的診斷中的應用仍鮮見,鑒此,本研究將對此進行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新生兒科2018-03~2020-08收住院治療的新生兒肺不張患兒286例,其中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wborn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121例,新生兒肺炎(pneumonia of newborn,PN)92例,胎糞吸入綜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73例,均行X線胸片檢查和肺臟超聲檢查。本研究已獲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DHZYYLL2018-013),患兒家長知情同意參與。
1.2臨床診斷標準[3,4]NRDS臨床診斷標準:(1)患兒存在導致NRDS的病因;(2)發(fā)病時間≤12 h;(3)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PN臨床診斷標準:(1)患兒存在導致PN的病因和(或)易感因素;(2)有感染中毒癥狀;(3)存在異常呼吸系統(tǒng)癥狀。MAS臨床診斷標準:(1)有羊水胎糞污染的證據(jù);(2)出生后早期出現(xiàn)的呼吸困難;(3)氣管內吸出胎糞。
1.3治療方法 NRDS、PN、MAS患兒呼吸機輔助通氣用邁柯唯Servo-i呼吸機,設置常頻呼吸模式,通氣參數(shù)按個體實際情況進行調節(jié)?;純航?jīng)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后30 min內給予豬肺磷脂注射液(意大利凱西制藥公司)100~200 mg/kg氣管內滴入治療,繼發(fā)感染時根據(jù)血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結果使用敏感抗生素,同時給予靜脈營養(yǎng)、對癥支持等治療。
1.4檢查方法 在治療前,治療第7天、第14天對研究對象進行肺臟超聲和X線胸片檢查,兩種檢查間隔時間在30 min內。采用邁瑞便攜式彩超M5T進行肺臟超聲檢查,使用9M線陣探頭,由新生兒科醫(yī)師負責肺臟超聲檢查和報告。采用西門子POLYMOBIL PLUS移動X光機進行X線胸片檢查,由放射科醫(yī)師負責X線胸片檢查和報告。由于患兒死亡、轉院、放棄治療或原發(fā)疾病加重、疾病治療限制無法檢查等導致每個時間點檢查病例數(shù)存在差異。
1.5X線胸片和肺臟超聲診斷標準[3,4]NRDS的X線胸片診斷:兩肺普遍透亮(過)度降低(充氣減少),呈密度增高影,嚴重者呈白肺。PN的X線胸片診斷:雙肺點狀、片或大片狀透亮度降低,呈密度增高影。MAS的X線胸片診斷:肺斑片狀透亮度降低,呈密度增高影;橫膈平坦;可伴肺氣腫。NRDS、PN、MAS肺臟超聲診斷:均以肺實變伴支氣管充氣征為主,可伴胸膜線異常。
1.6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表示,采用Kappa一致性檢驗分析兩種檢查方法結果的一致程度。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Kappa一致性檢驗結果顯示,在治療前、治療第7天和治療第14天,X線胸片和肺臟超聲對NRDS、PN和MAS患兒的檢查結果均具有較高的一致性(Kappa>0.60,P<0.05)。見表1~3。
表1 兩種方法對NRDS患兒檢查的一致性分析(n)
表2 兩種方法對PN患兒檢查的一致性分析(n)
表3 兩種方法對MAS患兒檢查的一致性分析(n)
3.1引發(fā)新生兒肺不張常見的疾病包括NRDS、PN、MAS等[5~10],可引起呼吸衰竭、并發(fā)多器官衰竭,是新生兒常見的急危重癥??焖?、準確的診斷是此類疾病能夠獲得及時治療的前提。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前、治療第7天和治療第14天,X線胸片和肺臟超聲對NRDS、PN和MAS患兒的檢查結果均具有較高的一致性,為肺臟超聲在新生兒肺不張的診斷提供了臨床依據(jù)?!缎律鷥悍闻K疾病超聲診斷指南》[3]也提出將肺臟超聲作為新生兒肺部疾病篩查或診斷的首選方法。肺臟超聲可在床旁進行,同時還可快速、便捷、可靠地為臨床醫(yī)師提供肺病影像信息,為肺臟疾病的診斷和臨床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jù),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11]。
3.2目前,臨床評估NRDS、PN、MAS等新生兒肺不張疾病的主要方法有X線胸片、肺部CT、肺功能試驗、聽診器等。其中聽診器最為便捷和常用,但需要醫(yī)師具有非常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且該方法對肺部組織結構變化缺乏客觀的觀察依據(jù)。X線胸片、肺CT為無創(chuàng)評估方法,前者可床旁操作,但只適合普通篩查、檢查,且檢查具有放射性;后者價格昂貴,放射性損傷較X線胸片強,且不能進行床旁檢查??梢?,聽診器、X線胸片、肺CT在兒童疾病監(jiān)測和管理中均存在一定限制,在臨床實踐中需要考慮聯(lián)合多種檢查方式,以優(yōu)勢互補。1997年Lichtenstein等[12]首次描述了肺泡間質綜合征與肺“彗星尾征”(B線)的關系,從此開創(chuàng)了肺臟超聲應用于臨床的先河。有研究[13]認為肺臟超聲在診斷方面較X線胸片、CT檢查更具價值,也有研究報道[14~18]認為肺臟超聲可作為新生兒肺不張疾病檢查的首選方法。目前,肺臟超聲在新生兒科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正逐步得到推廣,并獲得了許多臨床醫(yī)師的推薦[19~21]。
3.3在本研究中,NRDS、PN、MAS患兒隨著治療時間延長,兩種方法的檢得陽性率降低,這與隨著治療時間延長,患兒病情好轉有關,兩種方法檢查結果在研究各時點的一致性均較好。新生兒肺不張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診治水平直接影響新生兒的死亡率和新生兒的生存質量。肺臟超聲影像學異常常早于血氣分析、氧合指數(shù)的變化,應用肺臟超聲檢查、隨訪這類患兒能及時診斷和評估病情,為及時治療提供影像學依據(jù)[22]。其具有便捷、可靠、無放射性損傷的優(yōu)點,可將肺臟超聲應用于新生兒肺不張疾病的診治過程中[23,24]。
綜上所述,對于NRDS、PN、MAS患兒,肺臟超聲和X線胸片檢查具有較好的一致性,且肺臟超聲可快速、便捷、可靠地提供肺臟影像,并具有無放射性損傷的優(yōu)點,值得在新生兒肺不張疾病的檢查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