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東
(山西汾西中興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交城 030500)
綜采工作面回風上隅角瓦斯治理問題一直是礦井生產(chǎn)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難題[1-2]。傳統(tǒng)的回風上隅角瓦斯治理技術有:采空區(qū)埋管抽采、高位鉆孔(高抽巷)預抽、布置擋風簾、安裝風引射器以及布置局部通風等[3-6]。上述技術方法雖可實現(xiàn)對上隅角瓦斯進行治理,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綜采工作面采用傳統(tǒng)的U型通風時,上述措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回風上隅角瓦斯流場,因而無法杜絕瓦斯集聚問題[7-9]。采用超大孔徑鉆孔(孔徑550 mm)對采空區(qū)瓦斯進行抽采,可從根本上避免瓦斯集聚。
山西某礦7506綜采工作面設計推進長度1 250 m、切眼斜長220 m,開采的7號煤層厚度平均2.7 m。煤層原始瓦斯含量介于10.2~14.5 m3/t,經(jīng)過瓦斯預抽后參與瓦斯含量降低至6.8 m3/t以內。7506綜采工作面上部為7508綜采面(回采巷道已掘進完畢)、下部為7504采面采空區(qū),采面護巷煤柱設計寬度為30 m。為了降低7506采面回風上隅角處瓦斯集聚,決定在7508進風巷采用ZDJ10000L鉆機向7506綜采工作面采空區(qū)施工超大孔徑鉆孔(孔徑500 mm)對上隅角瓦斯進行治理。
2.1.1 布置位置
7506綜采工作面采用傳統(tǒng)U型通風方式,通過在7508進風巷與7506回風巷間布置超大孔徑鉆孔對回風上隅角瓦斯進行抽采,從而使得上隅角位置處形成負壓區(qū),不僅可截漏部分攜帶高濃度瓦斯的風流,又可轉移上隅角位置處的低能點,從而將大部分采空區(qū)漏風經(jīng)過超大孔徑鉆孔抽放,實現(xiàn)上隅角瓦斯治理目的。通過采用超大孔徑鉆孔來改變回風上隅角位置風流移動方向,從而避免上隅角位置由于渦流而導致瓦斯集聚。超大孔徑鉆孔布置位置見圖1。
2.1.2 鉆孔間距
鉆孔卸壓影響范圍內的瓦斯流場主要為徑向流動,當鉆孔間距過小時,由于受到鄰近鉆孔瓦斯流場疊加影響,造成鉆孔瓦斯抽采量降低,同時鉆孔間距過小也會顯著增加瓦斯治理成本;但鉆孔間距過大時,特別是間距超過鉆孔本身抽采影響范圍時,在鉆孔間容易形成瓦斯抽采空白帶,降低瓦斯抽采效果。因此,合理確定超大孔徑鉆孔間距對提升瓦斯治理效果、降低瓦斯治理成本具有顯著意義。
表1為超大孔徑鉆孔不同間距時的瓦斯抽采純量及上隅角瓦斯?jié)舛缺O(jiān)測情況,從表中看出,鉆孔間距在15~20 m時,鉆孔瓦斯抽采純量較為理想、上隅角瓦斯?jié)舛瓤刂圃诎踩秶鷥龋瑫r可降低鉆孔施工成本。因此,在7506綜采工作面布置的大孔徑鉆孔間距設計為20 m。
表1 不同間距下的鉆孔瓦斯抽放情況
2.1.3 施工參數(shù)
超大孔徑鉆孔間距對上隅角、采空區(qū)以及采面內瓦斯?jié)舛确植加酗@著影響。超大孔徑鉆孔與回采工作面越近越有利于上隅角及采面瓦斯治理,越靠近采空區(qū)深部越有利于采空區(qū)瓦斯涌出控制,但是對上隅角瓦斯治理效果影響不明顯。根據(jù)礦井現(xiàn)場測試數(shù)據(jù)并結合其他礦井瓦斯治理經(jīng)驗,確定在7506綜采工作面超大孔徑鉆孔間距為20 m,在采面內合計布置75個超大孔徑鉆孔,具體鉆孔布置參數(shù)見表2,布置示意見圖2。
表2 鉆孔布置參數(shù)
圖2 鉆孔布置示意
采用ZDJ10000L鉆機施工超大孔徑鉆孔。該鉆機最大鉆進深度可達48 m,鉆進的500 mm孔徑鉆孔采用直徑426 mm篩管護孔(具體參數(shù)見表3)。該鉆機可實現(xiàn)一次成孔,通過螺旋鉆桿進行排渣,鉆孔施工完畢后,采用鉆機將篩管頂至鉆孔內,同時鉆機有小型抓管設備可實現(xiàn)全自動抓、送篩管,鉆孔鉆進完成后可及時下放篩管,有效避免鉆孔塌孔問題,從而實現(xiàn)大孔徑鉆孔瓦斯抽采目的。
表3 篩管參數(shù)
鉆孔封孔距離為6 m(孔口及孔尾各3 m),通過聚氨酯充填篩管與鉆孔周邊裂隙,隨后將篩管與瓦斯抽放直管連接,接入到礦井瓦斯抽放系統(tǒng)中。為了避免鉆孔內篩管由于晃動或者碰撞影響封孔質量,在鉆孔孔口采用水泥砂漿緊固篩管。鉆孔從7508進風巷向7506回風巷施工,穿過護巷煤柱(30 m),在7508進風巷對鉆孔封孔后接入到瓦斯抽采系統(tǒng)中,鉆孔的另一端裸露在采空區(qū)內并通過篩管進行固定。具體封孔工藝見圖3。
圖3 鉆孔封孔工藝
超大孔徑鉆孔進入到采空區(qū)5 m時開始接抽并停止接抽深入到采空區(qū)深部超大孔徑鉆孔,實現(xiàn)采面采空區(qū)瓦斯及回風上隅角瓦斯的同時抽放。當1號大孔徑鉆孔與采面切眼平行時暫時不接抽,待采面超前鉆孔5 m時1號鉆孔開始接抽;采面繼續(xù)推進,當超前2號鉆孔5 m時開始接抽2號鉆孔同時關閉1號鉆孔,依次類推,直至采面回采完畢。具體采面推進100 m范圍內1~5號超大孔徑鉆孔抽采瓦斯?jié)舛茸兓闆r見圖4。
圖4 超大孔徑鉆孔抽采瓦斯?jié)舛茸兓?/p>
從圖4可以看出,超大孔徑鉆孔瓦斯抽采濃度在距采面15~20 m時瓦斯?jié)舛蕊@著增加,其中在距采面20 m時瓦斯?jié)舛茸畲罂傻?.6%。隨著采面推進,當超大孔徑鉆孔進入采面后方采空區(qū)15~20 m時,該鉆孔完全處于采空區(qū)內,鉆孔瓦斯抽采濃度相對較高,當采面鉆孔間距達到25 m時,由于靠近采面位置新接抽1個大孔徑鉆孔,從而造成原鉆孔瓦斯抽采流量部分被新鉆孔分段,使得原鉆孔瓦斯抽采濃度有所降低,此時通過新接抽鉆孔繼續(xù)對上隅角瓦斯進行抽放。具體抽放過程中上隅角瓦斯?jié)舛缺O(jiān)測結果見圖5。
圖5 回風上隅角瓦斯?jié)舛茸兓闆r
從圖5可以看出,上隅角瓦斯?jié)舛仍?.09%~0.6%間波動,主要是由于鉆孔接替抽放引起。隨著采面推進,超大孔徑鉆孔對上隅角位置瓦斯的抽采能力有所降低,從而導致上隅角瓦斯?jié)舛仍黾?,但是均在安全、可控范圍內。?506綜采工作面布置超大孔徑瓦斯抽采孔后,回風上隅角位置瓦斯?jié)舛染刂圃?.6%以內,顯著提升了礦井瓦斯治理能力。
1) 采用ZDJ10000L鉆機在采面施工超大孔徑鉆孔具有鉆孔孔徑大、成孔效果好、篩管下放速度快、護孔效果明顯等優(yōu)點,可降低回風上隅角瓦斯?jié)舛炔p少采空區(qū)瓦斯向采面涌出。
2) 采用超大孔徑鉆孔替代傳統(tǒng)的沿空留巷Y型通風方式,有效治理了U型通風時回風上隅角瓦斯集聚問題。采用超大孔徑鉆孔時瓦斯抽采效果穩(wěn)定,可替代傳統(tǒng)的采空區(qū)埋管、插管瓦斯治理方式,簡化瓦斯抽采系統(tǒng),降低煤炭開采成本。
3) 超大孔徑鉆孔通過在采空區(qū)位置處形成一個負壓區(qū),人為改變上隅角位置風流場,攔截采空區(qū)瓦斯向上隅角涌出,鉆孔間距20 m時上隅角瓦斯?jié)舛茸畲鬄?.6%,表明孔徑550 mm、間距20 m以及其他參數(shù)布置均較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