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敬學
當太陽在河面上收起最后一束光線,橘紅的晚霞逐漸褪去,霧靄在河床周圍的灌木叢和蘆葦蕩升騰著翻滾著。四起的暮色伴隨著鉛灰色的云層向河面慢慢壓來,頭頂上的一團紫色的光亮在逐漸縮小,夾雜著水草味的空氣仿佛也凝固起來,使人感到有點喘不過氣來。
這時的水流也變得凝重起來,像一片鉛灰色的金屬,在寬廣的河床上慢慢移動著。隨著時間的推移,河面與天空逐漸融為一體,波瀾不驚。水鳥在水面上飛來飛去,隨著夜色漸濃,河面上的霧氣慢慢向四周散去。夜空中的星辰也逐漸顯露出來,一 顆、兩顆、三顆,無數(shù)顆星星在河面上眨著眼睛,劃著一道道亮光,向遠方流去。
我對于伊犁河最早的接觸,要追溯到孩提時代。記得是初秋的一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和一幫同學背著水壺,連蹦帶跳地穿過電廠周圍的郁郁蔥蔥的菜地,走過清香四溢的喀爾墩蘋果園。不大工夫,一條寬闊的大河像一道銀色的白練,在茂密的灌木叢和蘆葦蕩里蜿蜒浮動,由遠而近地逐漸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越是走近,越是感覺到它的粗獷與強悍。寬闊的河面,水天一色。奔流的河水洶涌而至,掀起的浪花拍打著河岸,發(fā)出嘩嘩的聲響,在眼前翻騰,令人目眩,腳下堤岸在顫抖。不遠處由原木搭建的渡口,滿載著汽車、馬車、毛驢車、行人的木船,在粗大鋼纜的牽引下正從對岸緩緩駛來。巨大的水流沖擊著船體,緊繃著的鋼絲繩發(fā)出嘭嘭的聲響,水在流,船在走,云在飄,仿佛一切都在動。
這時,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同學大曹突然喊了起來,“快看,大木頭飄過來了”。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我們看到幾個木排從上游順流而下,上面的每一個人都拿著長長的木桿,不時用力撐向河床躲避著漩渦和淺灘,有的木排上面還架著鍋,淡淡的藍煙漂浮在河面。幾年后,我看到,白浪老師發(fā)表在 《伊犁日報》 上的散文 《筏子工的腳步》,“三星未落,曉風漸起,河岸上傳來一陣腳步聲,它是那么深沉,又是那么有力,這是筏子工的腳步?!弊x后才知道當時建筑和家具上用的木材大多都是通過伊犁河,采用扎筏的形式放下來的。
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伊犁河大橋建成,我和造紙廠的幾個工友趕著毛驢車到對面的河邊拉蘆葦。一場大雪過后,伊犁河兩岸銀裝素裹,樹枝上掛滿了厚厚的霧凇,小鳥在樹枝上竄來竄去,揚起一片片銀色的雪幕,奔騰的伊犁河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喘著沉重的鼻息,在伊犁河谷無邊的曠野上馳騁,飛揚的鬃毛掛滿了薄霜,鼻孔中結滿了冰凌。
當毛驢車走向橋面,強勁的河川風從河面吹來,仿佛想把人和車掀起,毛驢的蹄掌緊扣著橋面的冰雪奮力地拉著車,我把大衣裹緊,捂著凍紅的臉頰。只見在一片冰雕玉砌的世界里,蔚藍的天幕下,連綿的雪山在遠方閃爍著璀璨的光芒,奔騰的伊犁河從遼遠的天際而來,又向天邊流去,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白色的霧氣在河面上升騰著,在蘆葦蕩和灌木叢上空形成一片片飄浮著的云。橋下的河水夾雜著冰凌閃著令人目眩的光亮。
伊犁河由特克斯河、鞏乃斯河、喀什河三條河流匯集而成,得天獨厚的水利資源和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伊犁河谷優(yōu)美旖旎的自然風光。自古以來,伊犁各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著光輝燦爛的文化,是撫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搖籃。
我與伊犁河第一次親密接觸是在二十來歲。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與良哥來到喀什河與鞏乃斯河交匯處的三角地帶。地處偏僻伊寧縣的喀什鄉(xiāng)的喀什村,這是一片地處伊犁河沖積扇的平原,這里地勢平緩,土地肥沃。我們去的時候正值七月,田野里翻滾著金色的麥浪,一棵棵高大的原生榆樹遮天蔽日,紅通通的蘋果,黃燦燦的杏子掛滿了枝頭,遍及村子的每一個角落,無論你走到那里,身邊總是跟著一群嘎嘎叫著的白鵝。
村莊后面是一片茂密的榆樹林,穿過榆樹林便來到漫無邊際的灌木叢和蘆葦蕩。經過數(shù)百里的跋涉,咆哮的喀什河和鞏乃斯河在這里變得十分平和,在寬闊的河面上靜靜地交匯流淌著,最終匯成為伊犁河向下游流去。我和良哥一路穿過一片片灌木叢,向河邊奔去,跳到水里暢游起來。
河水溫暖清澈而透明,水鳥在河面上盤旋著,遠方的雪山時隱時現(xiàn),而對面的蘆葦叢像一條起伏的曲線,一直延伸到目力所及之處。蔚藍的天幕下,似乎只有我們二人。我倆暢快地隨波逐流,在毫無察覺中逐漸遠離了岸邊。突然一股巨大水流向我倆沖來,無形的力量像要把我們拽向河心。這是我平生以來第一次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河水巨大的威力,于是我們揮舞雙臂奮力向岸邊游去。
伊犁河的河水大多來自于雪山融水,是由許許多多的涓涓細流匯集而成的。在伊犁,無論你遇到哪條溪流,只要它不消失,最終都會注入到伊犁河。尼勒克縣二牧場的阿爾斯浪河就是喀什河里眾多支流的一支。該河發(fā)源于原始森林深處的黑熊溝,那里生長著許多高大的云杉,猶如一個個綠色的桂冠遮天蔽日,地面上綠草如茵,生長著許多蘑菇,五顏六色的小花布滿了山野,清澈的阿爾斯浪河從林間穿過。
我去時正值暮春的一天,山中氣候還有點寒冷,早晨下了一場雨。雨過天晴,晶瑩的小水滴在修長松針上閃著亮光。一陣微風吹過,水滴紛紛落下,扯起一片片繽紛的雨幕,泛著一道道絢麗的彩虹。循著嘩嘩的水聲,沿著樹木掩映的阿爾斯浪河溯流而上,一枚枚絢麗的鵝卵石歷歷在目。濃蔭深處橫柯蔽日,不時有稠密的灌木叢擋了去路。愈往里邊走,光線愈加昏暗,云霧升騰,樹木含煙,仿佛喊一聲就能震下雨來。
然而,最能體現(xiàn)伊犁河之秋的還應當屬特克斯河。清澈的河水恣意流淌,在河面上形成了許多河中洲,上面長滿了白樺樹和灌木叢。每逢秋季,一團團、一簇簇黃紅鑲嵌的樹葉,像一片片漂浮在河面上的紅云,在水流中晃動。
兩岸青綠的玉米地,金黃色的玉米吐著紅紅的長須在風中搖曳著,像一株株跳動的火焰。遠處草甸上,羊群正在安詳?shù)爻圆?,跟在后面的小羊羔的咩咩叫著。白色的氈房外,老阿帕用拾來的松枝在燒著火,沁人心脾的松香在山澗飄蕩??布缇Y滿了寶石的小姑娘穿過紅柳叢來到溪邊汲水,揚起的水花在陽光下閃著亮光。
隨著夜色的漸濃,伊犁河景觀帶綠樹掩映中的燈火也次第亮了起來。一點點,一片片,映亮了整個河面。河面上流光溢彩。大橋上一對維吾爾族青年的婚禮正在舉行中,在手風琴優(yōu)美旋律的引導下,身著艾德萊絲長裙的新娘和筆挺西裝的新郎,在朋友和親人的簇擁下來到伊犁河大橋,甜蜜的羞色印在他們臉龐,流動的河面上留下他們淺淺的倒影,滾滾的河水見證著他們一生忠貞不渝的愛情。
曾幾何時,在我們駐足的河邊圍欄旁,原是一片淺灘,一片蘆葦蕩。瑟瑟的秋風里,蛙聲四起,星星落下又升起。古老的渡口,瑟瑟的秋風里牽著馬走過的人,遠嫁的細君公主撩起清清的河水梳妝,錫伯族的勇士用木筏渡河。斗換星移歲月更迭,河畔的許多人和事都被時光的風塵封存,留在歷史的記憶里,但今夜的一彎新月,照著今人也照過古人,而且還要照著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