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
曾經(jīng)收到一條私信,是一個中學(xué)男孩寫的,洋洋灑灑大一段。
他說,他不喜歡他爸媽。在他爸爸眼中,他好像就是學(xué)習(xí)工具,考好了沒有表揚,考差了就是各種批評。他父母口中永遠有一個別人家比他更優(yōu)秀的小孩。
每次聽到爸媽說別人家的誰誰誰怎樣時,他內(nèi)心只有一個想法:“既然別人家小孩那么好,那你們?nèi)ギ?dāng)別人的父母啊,又何必生下我?!?/p>
他委屈地問我:“電視上放的那種很和睦,父母會跟子女談心,會在孩子取得成績時表揚孩子,會在孩子難過失意時安慰、鼓勵孩子的親子關(guān)系,這世上真的存在嗎?”
我認真回答他,這世上真的存在這種和睦的親子關(guān)系,但對于大多數(shù)小孩來說,我們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更多是像你父母那樣不善于與孩子溝通的“中國傳統(tǒng)父母”。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成長過程中,來自父母的批評多過夸獎;電視劇中經(jīng)常聽到的那句“寶貝,你真棒”,從來沒從我們父母嘴里聽到過;那句無論是在教科書還是電視里,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我愛你”,更是很少聽到父母對我們說過。以至于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一度懷疑著“父母是不是真的愛我們”。
但是,不必委屈,也不必覺得父母不喜歡自己,更不用怨恨父母。他們也是第一次當(dāng)父母,跟我們第一次做飯、第一次騎車、第一次站在講臺講話一樣,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有需要進步的地方。
不必拿著百分之百完美的標(biāo)準(zhǔn)去要求他們,我們不是完美小孩,他們也不必當(dāng)完美父母。
當(dāng)然,上面這些道理,也是在我長大很久后,才慢慢明白的。
我發(fā)現(xiàn),雖然父母從來不跟我說一句“我愛你”,但只要我說哪道菜很好吃,每次回家飯桌上總少不了那一道。父母的愛藏在一日三餐中。
我發(fā)現(xiàn),讀書時代,父母一直嚴(yán)格要求著我,考差了會批評,還總不讓我看電視,真的是為了我好。十年后,當(dāng)身邊很多人早早輟學(xué)或隨便拿個文憑進入社會,而我讀完了本科、研究生,學(xué)歷越來越高,當(dāng)我的這份高學(xué)歷、高能力讓我能擁有一份更好的工作時,我才慢慢意識到,父母的愛里藏著“長遠的以后”。
他們希望我有一個好的將來,而這一切得等到我擁有了“將來”的這個果子以后,才能慢慢明白。
我發(fā)現(xiàn),雖然我很討厭父母總說“我們賺錢多么多么辛苦”,這些話總給我一種他們?yōu)槲腋冻隽撕芏?、很委屈的感覺,但是當(dāng)有一天,我們不再需要向父母要生活費,當(dāng)我們不再需要他們幫助時,他們不會開心,反倒會失落。
他們希望對我們的人生永遠有幫助,他們?yōu)槟苷嬲龓椭覀兌_心。
還有更多爸爸媽媽沒開口跟我們說的話,我是通過最近的一檔節(jié)目《今天你也辛苦了》明白的。
在“最佳老爸獎”那一期節(jié)目中,父親鄭龍整整八年,每天五點叫女兒鄭國花起床跑步訓(xùn)練,他堅持陪著女兒一起跑。沒有教練,他就充當(dāng)女兒的運動教練,一個個自建的訓(xùn)練場所雖簡陋,但有效。
身邊人不理解鄭龍,覺得他不去掙錢,陪女兒搞這些很沒用,但他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他希望能幫助女兒,讓她能考上一個好大學(xué),能成為國家一級運動員。
鄭龍從未跟女兒表達過愛,他也從未夸獎過女兒一句,甚至女兒在運動會上得了好幾個獎,成為學(xué)校第一個獲得大賽一等獎的學(xué)生,他也沒夸獎女兒。
面對鏡頭采訪,鄭龍也只說一句“我們之間不興這個,我們就是吃飯,睡覺,訓(xùn)練”,很“中國父母”。
在這樣嚴(yán)厲的父親的教導(dǎo)下長大的鄭國花,像前面發(fā)私信的男孩一樣,她也委屈過。
面對鏡頭采訪,她委屈地流下眼淚。她說訓(xùn)練很辛苦,很多同齡人都有朋友,但自從她搞體育以來,每天的生活只剩下訓(xùn)練,再也沒有朋友了。她說她也希望自己能趕快上大學(xué),能擁有自己的時間,能交幾個朋友。
看完鄭國花的采訪,我有一個感受,青春期的小孩長大成人的過程都一樣,充滿辛苦,充滿委屈,充滿壓力,但又對未來充滿期待。都是一樣的。
長大本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就如破繭而出的蠶蛹,從保護殼中鉆出來,去擁抱自由,這個過程充滿艱辛與疼痛。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除此之外,我也挺感慨。去掉成長的美好濾鏡,做這樣一檔真實的綜藝,記錄努力長大的青春期孩子,走近傳統(tǒng)意義上的父母,記錄下大多數(shù)平凡男孩女孩的成長故事,挺好的。
那些因為不被父母夸獎,承受著巨大學(xué)業(yè)壓力、父母壓力的青春期男孩女孩,在電視里看到鄭國花的采訪,或許能獲得一絲安慰與釋懷。
原來,這世上并非只我一人最辛苦最委屈,大家都是如此長大,我們并不孤獨。
在節(jié)目里,鄭龍面對女兒表達的愛意,流露出了不好意思與感動,他私底下一遍遍地看鄭國花寫給自己的話,還特別自豪地跟別人說,這是女兒給他頒的“最佳老爸”獎狀??吹竭@里,或許你也能慢慢理解一下自己那一輩子不擅長表達愛意的父母。
他們不是不愛我們,他們只是不擅長表達。
我覺得父母們也應(yīng)該看看《今天你也辛苦了》,多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就像“夸夸木溪口”那期節(jié)目中,一個小男孩說的,他希望父母能多夸獎一下自己,每次父母夸自己,他都考得很好。
在這個節(jié)目里,父母們按照孩子們的期待去認真夸獎了一下自己的孩子。雖然那句“爸爸媽媽愛你”,他們很不好意思在公開場合說出口,是鼓足了一番勇氣的,但很明顯能看出,孩子們聽到后很開心、很感動。
其實,孩子們想要的也很簡單,就是希望父母能多肯定、多鼓勵他們,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以及多跟他們傳遞一下“愛”。
孩子們遠比父母想的要懂事、成熟。他們雖然年齡小,但懂愛,也需要愛。簡單的一句“媽媽愛你”“寶貝,你最棒”,是孩子成長之路上最大的力量。
有些話,是很難說出口。但,有些愛如果不說出來,孩子真的不懂。有些愛,父母也需要努力告訴孩子。
我始終覺得,父母與孩子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我們知道彼此愛著對方,時常表達愛意,平時大家一起心平氣和地溝通,做得好的地方,要肯定;做得不好的地方,要指出來,給出建議;有矛盾,要溝通。把彼此的心聲,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