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冰雪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北地區(qū)冰雪藝術的發(fā)展需要由當地傳統(tǒng)民間美術來支撐,傳統(tǒng)民間美術又隱藏在東北民俗圖案元素之中。在本文中探索了東北民俗圖案的精神及內涵,解構和重組民族民俗圖案,并以冰雪景觀為載體,研究民俗圖案在新的文化表現形式下的創(chuàng)新應用。
【關鍵詞】傳統(tǒng)民間美術;東北民俗圖案元素;冰雪景觀文化
【中圖分類號】J6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21-173-03
【本文著錄格式】劉翹楚.傳統(tǒng)民間美術形式之冰雪景觀文化[J].中國民族博覽,2021,11(21):173-175.
課題名稱:以冰雪藝術為載體的東北民俗圖案元素的應用(項目編號:2021HSKG0019)。
民間美術最早源于原始社會,它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同時建立在實用的審美意識之上,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就是民俗圖案。民俗圖案多采用借喻、隱喻等表現手法,具有東方文化特有的含蓄美,同時展現了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哲學理念。東北民俗圖案的產生根源于人們對文化的傳承,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過東北特殊的地域條件、歷史條件等歲月的打磨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東北地域民俗特色的圖案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心理、行為及語言。通過對東北民俗圖案要素的整理與創(chuàng)新,加強對民俗文化的傳承,促進當代藝術家創(chuàng)作出更具東北地域特色的冰雪藝術作品,傳承地域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綻放屬于東北地域民俗特色的獨特魅力。
一、東北民俗文化概況及東北民俗圖案藝術表現形式
(一)東北民俗文化概況
對文化而言,它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精神和物質。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是其物質層面的主要體現;人們的休閑娛樂活動等是精神層面的主要體現。東北民俗圖案的產生源于人們對文化的傳承,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歷經東北特殊的地域條件、歷史條件等歲月的打磨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東北地域民俗特色的圖案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心理、行為及語言,規(guī)范著人們的日常行為。鐘敬文覺得:“民俗,即民間風俗,指的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chuàng)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比祟惿鐣娜后w需求促成了民俗的誕生,它傳承了歷史文化、民族特征,服務于民眾。世界各地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在當前全球一體化的發(fā)展背景下,已經出現了融合性、多樣化的藝術特色。對東北民俗文化而言,它是熱烈、濃厚,并富有內涵意味的,它是東北人民豐富生活的印記,體現了東北人民對生命的敬仰。東北民俗圖案來源于東北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種類繁多,是東北地區(qū)人們歷史文化發(fā)展的積累和沉淀。因為東北地區(qū)冬季漫長又嚴寒,住在這里的人們在空間裝飾上追求色彩濃烈、新鮮、夸張,讓強烈的視覺沖擊來緩解冬日的嚴寒。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東北剪紙、年畫、大花布等[1]。
(二)東北民俗圖案的構成要素
1.剪紙圖案
東北民俗圖案構成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剪紙圖案。東北民間剪紙藝術源遠流長,在東北文化歷史上熠熠生輝。它不僅體現了東北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的絢爛多彩,同時還體現出了民族文化特性。剪紙內容包羅萬象,主要包括了勞動場景、生活場景、鳥獸、巫術圖騰等,它是當地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同時也體現出了當地的人文氣息,是人們人文精神的寄托。剪紙手法整體來看富有抽象性,它通過對影像形態(tài)的刻畫,反映人們的生活氣息,主要表現形式是創(chuàng)作生活化和造型輪廓化。剪紙藝術包含了時間和空間的連續(xù)性,同時又營造出了極富意象的空間。
2.染織圖案
染織圖案主要應用于塑造陳設和服裝方面,將民間傳說、宗教藝術、生產生活等方方面面染織到上面,成為文化繼承的載體,將東北地區(qū)獨有的歷史文化和地域特點顯露無遺。這些染織圖案是東北地區(qū)歷史文化的積淀,也是對東北歷史的文化傳承。
3.日常生活元素
日常生活元素也是主要構成要素,東北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的土炕、炕桌、花布的靠包、手推車、干玉米、土墻、雪橇等都是民俗圖案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其中最受歡迎、流傳最廣的是東北大花布。東北大花布色彩鮮艷、造型獨特,極具地方色彩,富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按表現題材分為植物類、動物類。較常見的是植物類,比如牡丹圖案等;動物類常見的有龍、鳳、魚等。
二、東北民俗圖案視覺元素提煉
對民俗文化來說,它具有很強的地理特征,可以通過圖案、色彩等元素保持在冰雪景觀文化中,這樣可以為冰雪景觀文化提供更加豐富的表現手法和創(chuàng)意思維[2]。
(一)圖案元素提煉
對冰雪景觀文化來說,它需要通過圖案元素來表達自己的理念,因此需要包括剪紙、大花布等圖案紋樣在其中,此外還包括各種的立體裝飾紋樣,因此在設計時可以采用多種手法,將各種創(chuàng)意理念蘊含其中,讓冰雪景觀文化的表達更加富有地方特色。東北民俗圖案源遠流長,有許多吉祥如意的含義蘊含其中,它的表現形式不拘一格,帶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將其融入冰雪景觀文化中,可以更好地展現東北地區(qū)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圖案的解構和重組
對東北民俗圖案來說,它色彩絢麗、造型夸張、元素豐富,要經過極好地提煉和發(fā)掘,才能應用于冰雪景觀設計上。所以,需要在設計時將傳統(tǒng)圖案打散,對其進行符號、紋樣等的分解,然后重新組合,讓設計思維不拘泥于常態(tài),賦予新創(chuàng)作出的圖案以嶄新的內涵。只要采用合理的解構、重組概念,就能孕育出嶄新的元素符號,冰雪景觀設計中,融合了東北民俗文化的圖案、意向和情感在一處的新作品,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同時還包含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將東北民俗風情用東北元素符號的形式融入到冰雪景觀設計中,極富趣味性,同時還具有極強的延展性。
三、東北冰雪景觀文化闡述
(一)冰雪景觀文化內涵
冰雪景觀文化指的是人們在充滿冰雪的自然環(huán)境中創(chuàng)作出來的用以記錄生活、文化場景的冰雪符號方式。冰雪環(huán)境是其存在的必要條件,人們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才能創(chuàng)造出含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情境。冰雪景觀文化牽涉范圍廣,包羅萬象,覆蓋了人們生活的全部內容,涵蓋了人們日常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當地特色的一些冰雪民俗和據此提煉出的冰雪藝術等。冰雪景觀文化包括多種多樣的形態(tài),冰雪精神、物質和制度等因素就是其中重要的幾種。所謂的冰雪精神指的就是宗教、信仰、藝術、文學等精神層面的東西。對冰雪景觀文化來說,它極富當地的地域特色和風土人情,指的是以冰雪為主題展開的一系列文學、藝術、體育、運動、旅游等各種休閑娛樂活動。制度方面而言,它包括了各種的風俗習慣、倫理道德及與文化行為模式有關的規(guī)范制度等內容,人們的思維定勢是它產生的主要依據,這些內容都是在人們的長期生產和生活中所形成的。民俗和風情是該方面的主要內容。物質方面來說,包括了人們的服飾、飲食、器物、建筑等各種因素[3]。
(二)東北冰雪景觀文化特點
1.民族性
冰雪景觀文化綜合反映了一個地區(qū)的價值觀、信仰、制度等,東北冰雪景觀中的冰雪文化可以通過常見的雪雕、冰雕等冰雪藝術表現出來。東北地區(qū)獨有的自然資源、風貌,當地人們的拼搏、奮進、創(chuàng)造精神等都對冰雪景觀的塑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東北地區(qū)獨有的冰雪景觀文化是在這個區(qū)域文明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東北地區(qū)的冰雪景觀是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建設而成的,它的每一處都散發(fā)著當地獨有的人文氣息和民俗風貌,并且這種風貌異于其他所有的地方,它現在已經發(fā)展成為我國甚至是全世界范圍內的冰雪文化優(yōu)秀代表。
2.創(chuàng)新性
冰雪文化相較于其他的文化形式來說,顯得非常不一樣。它一直以來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中外眾多人們的注意,當前東北著名的冰雪項目有冰燈、雪雕和滑雪運動等。此外,在東北人們的共同努力下,又創(chuàng)造和開發(fā)了眾多具有民俗特色的體驗項目。在這些種類繁多的文化項目引導下,東北的冰雪景觀文化層次會越來越高,同時景觀文化形式也會越來越多。
3.綜合性
東北地區(qū)的冰雪景觀文化是經過歲月歷史長河積累和沉淀的人類文化寶庫,冰雪景觀文化一直都在持續(xù)發(fā)展,并逐漸被大眾熟知、認可。東北冰雪文化有著漫長的發(fā)展歷程,在它的發(fā)展歷程中能夠充分將東北冰雪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體現出來,比如:它的形成、發(fā)展和成長。東北大的時代背景是東北冰雪文化得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源泉,它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它是人類文明發(fā)展進程的印記,它為東北冰雪景觀文化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東北民俗圖案和冰雪文化的融合
(一)東北民俗圖案和冰雪文化的天然聯系
東北地區(qū)具有獨特的民族特點和地理位置,因此它的文化藝術形式豐富多彩,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同時也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民俗圖案。東北地區(qū)的民俗圖案色彩艷麗、形式多樣,比如:剪紙、年畫等。民俗圖案的起源要追溯到原始社會,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因此它的形成始終是以實用審美意識為基礎的。我國東北地區(qū)地域廣闊,多種文化交錯分布,因此分布著眾多的民間美術形式,尤其是民俗圖案。東北民俗圖案的產生根源于人們對文化的傳承,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過東北特殊的地域條件、歷史條件等歲月的打磨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東北地域民俗特色的圖案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心理、行為及語言。冰雪景觀設計中,融合了東北民俗文化的圖案、意向和情感在一處的新作品,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同時還包含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將東北民俗風情用東北元素符號的形式融入到冰雪景觀設計中,極富趣味性,同時還具有極強的延展性。當傳統(tǒng)撞上時尚,當滿族傳統(tǒng)文化元素符號撞上現代元素,這些碰撞的相互融合、借鑒帶給大眾的感受是整體又統(tǒng)一的。
(二)東北民俗圖案和冰雪景觀文化融合的意義
東北地區(qū)擁有豐富的冰雪資源,同時也承載了豐富的冰雪文化資源,它承載了我國冰雪文化的歷史脈絡。要緊緊抓住東北地區(qū)的這一獨特的優(yōu)勢,積極發(fā)展冰雪景觀文化,用白雪換白銀。在冰雪景觀文化中充分應用中國民間圖案樣式,能有效提高景觀自身實用效果,還能有效提高景觀自身的藝術性和文化性。東北冰雪景觀文化選擇以民俗圖案為切入點可以得到更好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東北民俗圖案具有絢麗的色彩、夸張的造型,符合我國人們的大眾審美觀,能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將冰雪景觀文化的內涵充分發(fā)揮出來。比如:民俗圖案中常見的石榴、葡萄、桃子等寓意為多子多福。將這些圖案應用于冰雪景觀中,可以更好地豐富景觀主題,同時還擴展了冰雪景觀的文化內涵,在大眾中的接受度和影響力會得到極大提升[4]。
五、積極構建基于東北民俗圖案特色的冰雪景觀文化
(一)以民俗圖案為載體,構建地域冰雪景觀文化
東北地區(qū)地域遼闊,有漢族、朝鮮族、滿族等多個民族居住于此,因此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早已經和冰雪融為一體,應不斷挖掘具有強烈地域特色的民俗圖案來更好地展現東北地區(qū)的冰雪風情。用民俗圖案吸引大眾的眼球,勾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讓他們能自覺自愿加入到特色冰雪活動中,比如:參觀冰雕展、雪雕展、品嘗冰雪特色美食等。還可以開設一些冰雪運動項目或冰雪娛樂項目,對外開放民俗博物館、為民眾提供冰雪特色風情民宿等。將民宿圖案的印記牢牢嵌入到冰雪景觀文化中去,以民俗圖案為載體,開發(fā)全新的冰雪文化新模式,展示東北地域特色,讓東北發(fā)展成為旅游集聚地,讓民俗圖案成為東北冰雪文化發(fā)展的名片,充分打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冰雪文化名片。
(二)以東北民俗圖案創(chuàng)意產業(yè)為橋梁,提升冰雪景觀文化體驗
當前,東北冰雪景觀文化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發(fā)展速度并不快,面臨著諸多問題。冰雪景觀文化在聚集人氣方面還有所欠缺,同時也沒有將東北的地域文化特色很好地融入進去,因此打造出的冰雪文化產業(yè)并沒有充分體現出文化氣息。將冰雪元素和文化產品結合起來,積極學習一些成功的典型案例,通過民俗圖案這個橋梁,將冰雪景觀文化的體驗感提升上去,以此來優(yōu)化冰雪景觀文化的體驗度。加強對民俗圖案的宣傳,讓冰雪景觀文化得到更好地豐富。用民俗圖案來實現文化價值,讓冰雪景觀文化的底蘊得到豐富,通過民俗圖案讓更多的人了解東北,認識東北,愛上東北,打造東北特色的冰雪景觀文化。
(三)探索民俗圖案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模式,推動冰雪景觀文化傳播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冰雪景觀文化亟需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網絡發(fā)展之路??梢酝ㄟ^互聯網這個平臺推進民俗圖案和冰雪文化產業(yè)的融合,并形成完整的產業(yè)鏈結構,積極開拓,讓冰雪景觀文化得到發(fā)展。可以通過網上直播等方式對民俗圖案進行講解,讓民俗圖案的影響力擴大,積極宣傳冰雪景觀文化,通過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網絡新媒體進行冰雪景觀文化介紹,挖掘其中的冰雪文化內涵,介紹富含民俗圖案特色的冰雪文化形式,讓人們對冰雪文化產生濃厚興趣,讓冰雪文化能真正走進大眾視野,融入大眾生活[5]。
(四)以民俗圖案為媒介促進紅色文化融入,促進冰雪景觀紅色文化傳播
紅色文化蘊含著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建設經驗的歷史積淀,飽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以民俗圖案為媒介,在冰雪景觀文化中融入紅色文化,是民族自強的旗幟,是文化自信的舉措,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山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指示,東北地區(qū)冰雪資源豐富,同時也擁有眾多的紅色文化資源,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東北地區(qū)紅色文化宣傳的依托。以民俗圖案為媒介,將以抗聯文化為代表的紅色精神與冰雪景觀文化相結合,可以讓民眾更好地接受紅色精神洗禮,繼承革命先烈傳統(tǒng),振興中華。價值追尋和精神引導是紅色冰雪景觀文化的精神內核,是社會主義精神文化消費的重要體現,紅色文化代表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追求,通過以民俗圖案為媒介的紅色冰雪文化宣傳,可以讓人們獲得更好的價值感、幸福感。
六、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和整理東北民俗圖案要素及冰雪文化相關知識,提出了進行民俗文化傳承的意義。藝術家創(chuàng)作出具有東北地域特色的冰雪藝術作品,不僅是對地域文化的傳承,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的重要標志,民族文化需要綻放出屬于本地域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國梁.中國冰雪文化的類別與傳承[J].學術交流,2017(6):171-176.
[4]江其珊.東北民俗圖案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研究[D].沈陽:沈陽建筑大學,2014.
[3]唐倩.東北剪紙藝術語言在吉林土特商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 長春工業(yè)大學,2017.
[4]袁永奇.基于東北民俗文化的黑龍江鄉(xiāng)村民宿設計研究[D]. 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5]白璐.東北民俗文化與地域文化的調查與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2019(9):114-115.
作者簡介:劉翹楚(1990-),女,河北平山,大學本科,講師 ,研究方向為環(huán)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