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利偉,李訓魁,王月國
(中國煤炭地質(zhì)總局 第二水文地質(zhì)隊,河北 邢臺 054000)
郭二莊礦隸屬于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邯鄲礦業(yè)集團,位于武安市西北約13 km 處,分一坑和二坑2 個坑口。一坑主采2 號煤,經(jīng)過多年的開采,一坑2 號煤資源漸趨枯竭,需開采9 號煤延長礦井開采年限。開采9 號煤需對奧灰導水構造進行探查注漿治理,為此布置注1、注2 鉆孔進行探查注漿工作。注2 孔在直井段,和2-1 分支分別鉆遇2 號和9 號煤兩層采空區(qū),2 號煤埋藏較淺,根據(jù)已有資料在施工之初設計采用φ273 mm×8 mm 套管進行了隔離。隔離后鉆進至9 號煤層位發(fā)生漏失、進尺快等現(xiàn)象,判斷此處為小煤窯采空區(qū)。采用注漿、填礫法對此段先后進行了22 次封堵,持續(xù)近2 個月時間。封堵后每次掃孔仍發(fā)生漏失、塌孔現(xiàn)象,封堵效果較差。
已知在本區(qū)穿2 號煤采空區(qū)鉆孔有11 眼,只有1406 鉆孔通過封堵方式穿過采空區(qū),云補1 鉆孔采用封堵的方式施工2 個月,未能成功封堵采空區(qū),最終通過下管方式隔離采空區(qū),其他鉆孔均采用頂漏鉆進至煤層穩(wěn)定底板后下入套管隔離。為此,2-1 分支決定采用套管隔離技術來隔離采空區(qū)。在全孔下入套管需用φ219 mm 套管312 m,本孔為水平分支孔,2-1 分支施工結束后需自孔深185 m 處再次側鉆,必須將下入的φ219 mm 套管拔出才能施工其他分支孔,全孔下入套管影響后續(xù)施工。為此決定僅在采空區(qū)破碎帶下入部分φ219 mm 套管(即飛管)來隔離采空區(qū),達到減少后續(xù)拔管和節(jié)約套管的目的。
注2 孔位于郭二莊礦區(qū)西南部,2-1 分支在直井段的基礎上自小煤窯橫穿F4斷層進入治理區(qū)域,鉆遇地層為第四系(Q)、二疊系上石盒子組(P2s)(下石盒子斷失)、山西組(P1s)、石炭系太原組(C3t)、本溪組(C2b)、奧陶系峰峰組。已知本區(qū)有山西組2 號煤采空區(qū),太原組9 號煤采空區(qū)情況不詳。鉆孔設計結構見表1。
表1 設計鉆孔結構Table 1 Design drilling hole structure
2-1 分支自孔深182.67 m 開始側鉆,采用φ245 mm 鉆頭定向鉆進,鉆進至283.37 m 發(fā)生全漏失,水位埋深276 m。頂漏鉆進至295.23 m,其中290~295 m 進尺較快,地層硬度較軟,預想地層為9 號煤。經(jīng)井下電視觀測發(fā)現(xiàn),下部水質(zhì)清澈,水在流動,周圍為較大孔洞,判斷為9 號煤采空區(qū)。采用注漿、填礫法準備對此段進行封堵,累計封堵22 次,持續(xù)時間近2 個月,注入水泥290 t,礫石8.6 m3,速凝劑0.4 t,鋸末0.55 t,候凝后下鉆具進行探查,水泥面均在283.37 m 以上,掃孔至290 m 后均再次發(fā)生全漏失,效果較差。為盡快穿過采空區(qū),準備頂漏鉆進9 號煤穩(wěn)定底板,采用飛管來隔離采空區(qū)。
(1)準備漏失點以上15 m 至9 號煤穩(wěn)定底板長度的套管,本孔準備φ219 mm 套管52.26 m。
(2)加工1 個反扣套管頭來連接套管和鉆具,用鉆具將套管送至9 號煤穩(wěn)定底板,通過反轉鉆具將套管與鉆具分離。
(3)準備海帶條3 組分纏繞在套管下深280 m 處(漏失點以上3 m 左右),為保證海帶不脫落,在套管上間隔50 cm 焊接卡箍,海帶用細鐵絲固定,海帶纏繞厚度為套管與孔壁間距的1/2,本孔為6 mm,如圖1 所示。
圖1 纏繞海帶示意Fig.1 Winding ribbons schematic
(4)準備φ63.5 mm 鉆桿1 根,長度1.8 m,在鉆桿頂部安裝分水接頭,水泥漿自此處流出。
(5)加工“棗核”狀中空木塞,木塞長度1.5 m,木塞下端φ150 mm,上端φ180 mm,直徑最大處位于距頂端1/3 處,為220 mm,木塞中間穿過φ63.5 mm 鉆桿,木塞底端用φ140 mm 圓形鐵質(zhì)托盤穩(wěn)固,鉆桿與圓形托盤焊接形成一體,如圖2 所示。
圖2 木塞示意Fig.2 Wood stopper schematic
(6)配置足量的稠泥漿液,以懸浮沉沙為主。
(7)采用“穿鞋帶帽”法分2 次固井。“穿鞋”封閉采空區(qū)以下套管,受采空區(qū)積水流動影響,只能封閉9 號煤底板至套管底部,封閉深度295~311.99 m,孔壁擴大系數(shù)為1.1,采用管內(nèi)外均衡法固井,管內(nèi)外水泥高度相同,管壁體積忽略不計,需要水泥漿體積V穿鞋=0.785 4×(311.99-295)×(0.245×1.1)2=0.97 m3。
“帶帽”封閉深度280 m 至套管頂部的環(huán)狀間隙。封閉段長度280-261.73=18.27 m,需要水泥漿體積V帶帽=0.785 4×18.27×((0.245×1.1)2-0.2192)=0.36 m3。
(1)下鉆至孔底,采用φ245 mm 鉆頭大泵量頂漏鉆進至9 號煤采空區(qū)穩(wěn)定底板后繼續(xù)鉆進5~10 m 沉沙段,鉆進至316.16 m 鉆具旋轉阻力增大,起鉆至260 m 停泵30 min 穩(wěn)定孔內(nèi)漿液,再下鉆探查沉沙砂面,鉆具順利下至孔底,孔內(nèi)無沉沙。若孔內(nèi)有沉沙,則通過稠泥漿沖掃鉆孔將大顆粒排至采空區(qū)內(nèi),小顆粒通過泥漿懸浮。
(2)按表2 順序連接套管,連接反扣螺絲頭、正絲鉆具,下送套管至9 號煤穩(wěn)定底板311.99 m,311.99 m 以下為沉沙,套管不能再下入。
表2 套管下入明細Table 2 The casing pipe running details
(3)配置比重1.7~1.8 g/cm3的水泥漿液,通過泥漿泵輸送1 m3水泥漿至套管底部進行“穿鞋”作業(yè),候凝12 h 探水泥面,孔內(nèi)無水泥繼采用此法續(xù)注水泥,直至孔內(nèi)有水泥后開始“帶帽”作業(yè)。
(4)將木塞與鉆具連接后下送至套管頂面,將木塞緩慢塞入φ219 mm 套管中,按照“穿鞋”設計2 倍漿液,通過分水接頭將漿液緩慢注入孔內(nèi),通過水泥緩慢下沉進入套管與孔壁之間,穩(wěn)定2 h 后,拔出木塞。
(5)候凝48 h 后孔內(nèi)注滿清水,采用壓差法檢驗止水效果,若水位下降不滿足標準,按照步驟4 再次注漿直至止水效果合格。
(1)通過封堵采空區(qū)耗時長,費用高,無效果或效果差。
(2)通過2-1 分支施工驗證,“飛管”隔離采空區(qū)工藝較采用填料堵漏效果好,時間成本較低,能夠快速封堵采空區(qū),且能夠節(jié)約套管,方法切實可行,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