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彎、小彎、犁式轉平行……教練一遍遍做著動作,站在旁邊的張延峰覺得自己學會了。坐上纜車,爬上雪道的頂端,往山頂上一站,腳下的雪道卻讓她再次卻步,“真正自己滑的時候,心里頭還是犯怵”。45歲的張延峰,學滑雪的時間不長,不久之前她還是北京市延慶區(qū)沈家營鎮(zhèn)八里店村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農忙的時候種玉米,農閑的時候在家照顧孩子、老人,偶爾出去爬爬山……那時候,她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穿著滑雪服,在高級雪道上風馳電掣般地滑下來。
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qū),位于延慶區(qū)張山營鎮(zhèn)。如今在張山營鎮(zhèn),到處都能看到冬奧元素,彩繪、宣傳畫、標語、經營冰雪器材的商家……
但冬奧的影響,遠超出了張山營一個鎮(zhèn)子的范圍。比如張延峰學習滑雪的滑雪隊,隊員來自延慶各個鄉(xiāng)鎮(zhèn),其中大部分是農民,來自延慶區(qū)張山營、八達嶺、舊縣、香營和永寧?;╆牭娜Q是“海陀農民滑雪隊”。這支成立于2017年的滑雪隊,目前有28名隊員,預備隊員68人,已經有30人獲得了國家職業(yè)滑雪指導員證書。
? 滑雪隊的成立,起于偶然。隊長郎恩鴿是張山營鎮(zhèn)張山營村的村民,原本是一個深山里放羊的“羊倌”,養(yǎng)著300多只羊。申辦冬奧成功后,郎恩鴿賣掉了家里的羊,開始尋找新的事業(yè)。只在小時候玩過的“滑雪”,成為了他的選擇之一。召集了幾個從小玩到大的小伙伴,找了一家滑雪場,他們真就練了起來。這些從小在山里長大的孩子,童年的所謂“滑雪”經歷,并不能給真正的滑雪帶來多少幫助,但至少讓他們對冰雪更熟悉,也更熱愛。
? 如果沒有冬奧這個契機,他們不會走上職業(yè)滑雪的道路,只會把滑雪當成一個愛好。2017年底,瑞士滑雪聯盟派教練在延慶開展培訓,已經在當地小有名氣的他們,被列入培訓隊伍之中,得知有幸受訓,郎恩鴿和隊員們興奮得一整夜沒睡著覺。
? 訓練緊張而繁重,整個培訓期,他們要熟練掌握基本的滑雪技能,并達到可以教學的水平。那段時間,這些原本干慣農活的人在雪道上摸爬滾打,不知道摔了多少回。最終,培訓結束時,有11個隊員通過了考試,獲得了滑雪教練指導員一級教學證書?!吧嚼镛r民,成了國際教練?!边@是當時村里傳得最廣的消息。
? 此后,越來越多的隊員加入了隊伍。他們中,有社工、有來自村里的大學生,也有普通的農家主婦。比如張延峰,她家里有6畝地,主要種玉米,每年4、5月份整地耕田、施肥播種,一直到11月份顆粒歸倉,黃澄澄的玉米堆滿院子。農閑的時候,張延峰則在家照顧老人、孩子,為他們洗衣做飯,過著一個農村主婦最普通的生活。
她看過滑雪,那是帶兒子去雪場的時候,兒子在雪道上滑,她站在山下遠遠地看。遠處雪道上,從山上順勢而下的滑雪者們只是視野里的一個個小點兒,她總要仔細辨認哪個是她的兒子。農民滑雪隊的名聲傳遍十里八鄉(xiāng)的時候,張延峰心動了。她報名參加了滑雪隊,并入手了自己的第一套裝備,包括雪鞋、滑雪板和一個頭盔等。裝備不便宜,但她也沒有辜負這些裝備。在滑雪隊中,張延峰是年紀較大的隊員,也是入隊較晚的隊員,因此她訓練的時候總比別人更勤奮。如今,她已經可以很自如地控制自己,在雪道上滑出想要的路線。
(摘自《新京報》2021.12.27)